-
1 # 止足居士
-
2 # 梧桐樹邊羽
“雲破月來花弄影”詞句作者是誰?在詩詞曲作品中,你還知道哪些含有影字的句子?
這個問題有些意思。
有哪些含有影字的句子,就問這句詞的作者啊。因為“雲破月來花弄影”就是出自“張三影”。
張三影是誰?就是張先,也就是那位八十歲還娶了十八歲小姑娘作妾的張先。蘇軾還專門寫了首詩調侃他,成就千古名句:
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
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大家一定想不到“一樹梨花壓海棠”原來這麼性情而形象吧。
張先為什麼又叫張三影呢?因為他的詞作寫得好,詞句精工動人心魄。有朋友就說,“都說你寫詞擅長寫心中事、眼中淚、意中人,現在外面都叫你張三中咧。”張先回答說:“那還不如叫張三影。”所以張三影這個名字是他自己叫出來的。客人很奇怪,問為什麼?張先得意洋洋地說:“我生平寫得最好的,就是三句帶影字的句子,你們就叫我張三影好了。”
這三句帶“影”字的句子第一句就是“雲破月來花弄影”,出自他的《天仙子·水調數聲持酒聽》:
水調數聲持酒聽,午醉醒來愁未醒。送春春去幾時回?臨晚鏡,傷流景,往事後期空記省。
沙上並禽池上暝,雲破月來花弄影。重重簾幕密遮燈,風不定,人初靜,明日落紅應滿徑。
這裡就不詳解詞了,反正這句子確實挺好,關鍵是“破”字和“弄”字生動形象,既擬人又讓場景動了起來,確實是不可多得的好句子。
第二句帶“影”字的句子是“嬌柔懶起,簾幕卷花影”,出自《歸朝歡》:
聲轉轆轤聞露井。曉引銀瓶牽素綆。西圓人語夜來風,叢英飄墜紅成徑。寶猊煙未冷。蓮臺香蠟殘痕凝。等身金,誰能得意,買此好光景。
粉落輕妝紅玉瑩。月枕橫釵雲墜領。有情無物不雙棲,文禽只合常交頸。晝長歡豈定。爭如翻作春宵永。日曈曨,嬌柔懶起,簾押殘花影。(一作“簾幕卷花影”)
第三句帶“影”字的句子是“柳徑無人,墮絮飛無影”出自《剪牡丹·舟中聞雙琵琶》:
野綠連空,天青垂水,素色溶漾都淨。柳徑無人,墮絮飛無影。汀洲日落人歸,修巾薄袂,擷香拾翠相競。如解凌波,泊煙渚春暝。
彩絛朱索新整。宿繡屏、畫船風定。金鳳響雙槽,彈出今古幽思誰省。玉盤大小亂珠迸。酒上妝面,花豔眉相併。重聽。盡漢妃一曲,江空月靜。
張先的詞作意韻恬淡,意象繁富,內在凝練,於兩宋婉約詞史上影響巨大,他是詞由小令轉向慢詞的過渡過程中一個不能忽視的功臣。
我們從張先在帶“影”字的詞句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善於以精工之筆書寫朦朧意境。這正是他詞作的重要個人特色。
稱其為“張三影”,還真是名副其實。
-
3 # 老街味道
問題:“雲破月來花弄影”詞句作者是誰?在詩詞曲作品中,你還知道哪些含有影字的句子?
前言這句詩來自張先的《天仙子》,張先曾經被人稱為張三中,他聽了不以為然,認為自己詞中的”影“更有韻味,於是被人改稱為張三影。
其實張先除了三個著名的”影“以外,他還有幾十個寫到”影“的作品。
一、張三中與張三影張三影的故事出自宋朝《古今詩話》記載:
有客謂子野曰: 皆謂公張三中,即心中事、眼中淚、意中人也。"子野曰: "何不曰之為張三影?"客不曉。公曰: "雲破月來花弄影"、"嬌柔懶起,簾幕卷花影"、"柳徑無人,墮絮飛無影",此餘生平所得意也。子野是張先的字,有客人對張先說:大家都尊稱您為張三中,因為您作品中有“心中事、眼中淚、意中人”三句。張先說:為什麼不叫我張三影呢?客人不明白為什麼這樣說,張先解釋道:"雲破月來花弄影"、"嬌柔懶起,簾幕卷花影"、"柳徑無人,墮絮飛無影",這三句才是我平生最得意的句子呀。
“心中事、眼中淚、意中人”來自張先的《行香子》:
舞雪歌雲。閒淡妝勻。藍溪水、深染輕裙。酒香醺臉,粉色生春。更巧談話,美情性,好精神。江空無畔,凌波何處,月橋邊、青柳朱門。斷鍾殘角,又送黃昏。奈心中事,眼中淚,意中人。張先並不認為這首詞能代表自己的最高水平,他說到的三影分別出自與三首詞:
第一首是其最著名的作品《天仙子》,有句:“雲破月來花弄影。”
水調數聲持酒聽,午醉醒來愁未醒。送春春去幾時回? 臨晚鏡,傷流景,往事後期空記省。沙上並禽池上暝,雲破月來花弄影。重重簾幕密遮燈,風不定,人初靜,明日落紅應滿徑。第二首為《剪牡丹·舟中聞雙琵琶》,有句:“柳徑無人,墮絮飛無影”。
野綠連空,天青垂水,素色溶漾都淨。柳徑無人,墮絮飛無影。汀洲日落人歸,修巾薄袂,擷香拾翠相競。如解凌波,泊煙渚春暝。彩絛朱索新整。宿繡屏、畫船風定。金鳳響雙槽,彈出今古幽思誰省。玉盤大小亂珠迸。酒上妝面,花豔眉相併。重聽。盡漢妃一曲,江空月靜。這首詞是一首慢詞,當時填詞還是以小令為主,對慢詞都有開拓之功的除了柳永外,就是張先了。
第三首是《歸朝歡》,結尾句是”嬌柔懶起,簾押殘花影“,不過《古今詩話》也提到,這首詞另一個版本是:"嬌柔懶起,簾幕卷花影":
聲轉轆轤聞露井,曉引銀瓶牽素綆。西圓人語夜來風,叢英飄墜紅成徑。寶猊煙未冷,蓮臺香蠟殘痕凝。等身金,誰能得意,買此好光景。粉落輕妝紅玉瑩,月枕橫釵雲墜領。有情無物不雙棲,文禽只合常交頸。晝長歡豈定,爭如翻作春宵永。日曈曨,嬌柔懶起,簾押殘花影。後兩首不如《天仙子》出名,不過三個影卻是點睛之筆。不過張先還有不少”影“,我們來看看其他寫得不錯的”影“。
二、張先的第四影張先自認為上面三個”影“最優秀,不過有人認為張先還有一首”影“寫得非常好,甚至可以與“三影”合稱“四影”。這是《木蘭花·席上贈同邵二生 》中的一句:
龍頭舴艋吳兒競,筍柱鞦韆遊女並。芳洲拾翠暮忘歸,秀野踏青來不定。行雲去後遙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靜。中庭月色正清明,無數楊花過無影。中庭月色正清明,無數楊花過無影。您覺得怎麼樣?
注:木蘭花是一首仄韻的必須依譜填寫的古體詩。詞中有不少齊言的詩,如生查子、楊柳枝等,其實都是齊言的詩,甚至有些也是律詩。
三、張先還有幾十個影張先除了這四個有名的”影“,至少還有三十多個”影“,有的在詩中,例如:
浮萍破處見山影,野艇歸時聞草聲。七律《西溪無相院》山影與天都在水,風光為月不留雲。七律《九月望日同君謨侍郎泛西湖夜飲》橋南水漲虹垂影,清夜澄光照太湖。七律《吳江》有的在詞中:
潮上水清渾。棹影輕於水底雲。《南鄉子》 弄妝俱學閒心性。固向鸞臺同照影。《木蘭花/玉樓春 其七 席上贈同邵二生 》苕花飛盡汀風定,苕水天搖影。《虞美人》猶有花上月,清影徘徊。《宴春臺慢》隔簾燈影閉門時。此情風月知。《醉桃源》結束語對於現代人來說,很多人瞭解張先,卻是他的風流韻事被蘇軾所調侃:一樹梨花壓海棠。
張先的貢獻之一就是和柳永一起開拓了慢詞,不過柳永一直得不到上流詞人的認可,而張先則是主流中代表人物。二人的境遇不同,有一部分原因是詞的格調不同,李清照曾經批評柳永:
有柳屯田永者,變舊聲作新聲,出《樂章集》,大得聲稱於世;雖協音律,而詞語塵下。《詞論》晁無咎褒揚張先時說:
子野韻高,是耆卿所乏處。近世以來,作者皆不及。” 《能改齋漫錄》耆卿,即柳永。
-
4 # 好玩的國學
雲破月來花弄影這個名句的作者,來頭很大。他是北宋著名的婉約派詞人張先。他是北宋詞壇承上啟下的人物。在婉約詞風上,他繼承了晏殊、歐陽修的恬淡優雅含蓄的風格,又開啟了由小令到長調的詞的先河。可以說,在張先之後的蘇東坡、秦觀、柳永,甚至是南宋的姜夔、吳文英等著名的詞人,都或多或少受到張先的影響。
張先詞的特點是朦朧,如疏雲淡月,如閒花照水,含蓄工巧,情韻濃郁。題材大多為男歡女愛、相思離別,或反映封建士大夫的閒適生活。一些清新深婉的小詞寫得很有情韻。
張先不僅是詞壇的大佬,還是北宋詞壇最長壽最幸福的人。
這個老先生活到了八十八歲,一生雖然官職不大,但是悠悠富貴風流瀟灑,填詞作賦,至死不休。他生命力強大,生殖能力也很強大。我們知道,蘇東坡曾經有一首很曖昧的詩,叫做“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就是寫給張先的。
蘇東坡是幽默大師,當場也寫了一首詩,嘲笑張先,沒想到竟然成了一首流傳千古的詩。詩是這樣寫的:"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後來這個小妾八年之內,竟然為他生了兩男兩女。
張先有很多外號。他的詩集叫《張子野集》,子野是他的字。而被人稱他為張安陸,因為他是安陸人。他最著名的外號,是宋朝著名的婉約派詞人宋祁給起的,叫"桃杏嫁東風郎中"。因為在他的一首詞中,有這樣一句出人意表異想天開的好句子:
傷高懷遠幾時窮?無物似情濃。離愁正引千絲亂,更東陌、飛絮濛濛。
嘶騎漸遙,征塵不斷,何處認郎蹤!雙鴛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橈通。
梯橫畫閣黃昏後,又還是、斜月簾櫳。沉恨細思,不如桃杏,猶解嫁東風。
“沉恨細思,不如桃杏,猶解嫁東風”,簡直妙絕。所以宋祁就給他起了這個雅號。
但更多的人,喜歡叫他張三中。《古今詩話》中說,人皆謂公張三中,即心中事、眼中淚、意中人也。這是說張先作詞的內容,都是典型的婉約派的風格,寫的都是士大夫或者美女的心中事、眼中淚、意中人。當然,這也是張先的一首詞中所說的。
行香子(般涉調)
舞雪歌雲。閒淡妝勻。藍溪水、深染輕裙。酒香醺臉,粉色生春。更巧談話,美情性,好精神。
江空無畔,凌波何處,月橋邊、青柳朱門。斷鍾殘角,又送黃昏。奈心中事,眼中淚,意中人。
但張先對這個雅號不是很滿意,他曾經告訴別人說,張三中這個雅號不確切,還不如叫我張三影了。那麼為什麼他喜歡張三影這個雅號呢?因為張先最喜歡他的詞中,有幾句寫影子的,他認為這才是他絕頂才華的體現。
第一個影是“雲破月來花弄影”。出自他的天仙子:
水調數聲持酒聽,午醉醒來愁未醒。送春春去幾時回?臨晚鏡,傷流景,往事後期空記省。
沙上並禽池上暝,雲破月來花弄影。重重簾幕密遮燈,風不定,人初靜,明日落紅應滿徑。
這是寫他士大夫的閒愁,和無可奈何花落去,小園香徑獨徘徊的晏殊差不多。其中,沙上並禽池上暝,雲破月來花弄影,為千古名句。王國維《人間詞話》則就遣詞造句評論說:“‘紅杏枝頭春意鬧’,著一“鬧”字而境界全出;‘雲破月來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第二個影是:嬌柔懶起,簾幕卷花影。出自他的《歸朝歡》
第三個影是:柔柳搖搖,墮輕絮無影,也有叫“柳徑無人,墮絮飛無影”的,出自他的《剪牡丹》。
這就是張先,張三影,一個擅長寫影子的詞人,一個長壽且一生都是桃花運幸福和性福的詞人。
回覆列表
一、先說典故:張三影
宋 李頎《古今詩話.有客謂張三影》:“有客謂張子野曰:‘人皆謂公為張三中,即“心中事”、“眼中淚”、“意中人”也。’公曰:‘何不目我三影?’客不曉。公曰:‘“雲破月來花弄影”,“嬌柔懶起,簾壓卷花影”,“柳徑無人,墜風絮無影”。此予平生所得意也。’”後因以“張三影”為宋代詞人張先的別稱。清 趙翼《閒不可耐或勸餘雜撰戲本以遣時日者餘謝之》詩:“豈堪花月張三影,自比琵琶趙五娘。”
二、再說三首詞:
【天仙子·《水調》數聲持酒聽】 《水調》數聲持酒聽,午醉醒來愁未醒。送春春去幾時回?臨晚鏡,傷流景,往事後期空記省。 沙上並禽池上暝,雲破月來花弄影。重重簾幕密遮燈,風不定,人初靜,明日落紅應滿徑。
《剪牡丹》
綠野連空,天青垂水,素色溶漾都淨。柔柳搖搖,墜輕絮無影,汀洲日落人歸,修巾薄袂,擷香拾翠相競。如解凌波,泊煙渚春暝。 彩絛朱索新整。宿繡屏,畫船風定。金鳳響雙槽,彈出今古幽思誰省?玉盤大小亂珠迸。酒上妝面,花豔媚相併。重聽,盡漢妃一曲,江空月靜。
《歸朝歡》
聲轉轆轤聞露井,曉引銀瓶牽素綆。西園人語夜來風,叢英飄墜紅成徑。寶猊煙未冷,蓮臺香蠟殘痕凝。等身金,誰能得意,買此好光景。
粉落輕妝紅(一作溼)玉瑩,月枕橫釵雲墜領。有情無物不雙棲,文禽只合常交頸。晝長歡豈定,爭如翻作春宵永。日曈曨,嬌柔懶起,簾押(一作壓)殘花影(一作簾幕卷花影)。
三、歸納帶“影”字的詩句:
沙上並禽池上暝,雲破月來花弄影.---張先<天仙子>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蘇軾<水調歌頭>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寒郊無留影,秋日懸清光。(江淹/【望荊山】)
月殿影開聞夜漏,水精簾卷近秋河。(顧況/【宮詞】)
秋風吹地百草幹,華容碧影生晚寒。(李賀/【開愁歌】)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杜牧/【九日齊山登高】)
窗竹寫秋影,村砧搗夜聲。(清-劉若蕙/【秋夜寄外】)
浦樹懸秋影,江雲燒落輝。(【嶽州別趙國公王十一琚入朝】張說)
環潭澄曉色,疊嶂照秋影。(【遊涇川琴溪】武平一)
人倚層樓風滿檻,江涵秋影月當門。(宋-曹勳【和謝景英提幹】)
四、列舉幾首名詩詞:
1、山園小梅·其一
宋·林逋
眾芳搖落獨暄妍,佔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尊。
2、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山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3、假山擬宛陵先生體
宋·陸游
疊石作小山,埋甕作小潭。
旁為負薪徑,中開釣魚庵。
谷聲應鐘鼓,波影倒松楠。
借問此何許,恐是廬山南。
4、春夜
宋·王安石
金爐香燼漏聲殘,剪剪輕風陣陣寒。
春色惱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欄杆。
5、嫦娥
唐·李商隱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江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6、題破山寺後禪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但餘鐘磬聲。
7、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8、觀書有感
宋·朱熹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