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寒江雪308

    我認為,只有重點師範院校畢業的具有真才實學的教師,對孩子從小長期的個別輔導是對學校班級授課制弊端的必要補充,是最有效的;社會上林林總總,良莠不齊的輔導班,特別是外行舉辦的輔導班,騙人賺錢的居多。

    我是一名80年代中等師範學校畢業的教師,按照當時大學錄取比例,起碼相當於現在的985或者211院校畢業生。我的幾位女同學畢業後,分配到縣上的幼兒園或者實驗小學任教,她們的子女現在幾乎都上了清北等重點大學,這說明她們從小輔導自己的子女成效是非常顯著的。每位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而現行的班級授課制,教師不可能照顧到每位孩子的特殊需要。這時候,高水平的教師,最好正好是孩子的父母,從小就從孩子實際出發,對孩子堅持因材施教地長期輔導,就顯得尤為重要,輔導就非常有成效。

    而社會上以賺錢為目的,工於經營的商人舉辦的輔導機構,靠短短的幾節課怎麼能真正解決這一問題呢?

    我以為語文是靠慢功,學生參加語文課外輔導班收效不明顯,沒想到,最近與一名高三數學老師交流,他說數學也是如此,提分靠的也是長期的能力訓練,宣傳得再好的輔導班,短期內不會立竿見影提高成績,參加輔導班,有時甚至會適得其反。他舉了下面的一個例子:有一年,距離高考只剩下一個月時間了,他擔任數學老師兼班主任的班上,有一名學生來請假,打算去省城一個據聽說非常厲害的輔導機構,參加一個月的強化提升訓練。他告誡家長不要去,高考前一個月,想要有大的突破,幾乎是不可能的了,這一階段,最主要的任務是穩定孩子心態,只要保證能在考場上將自己的真實水平正常發揮出來就行了。但是,學生本人像著了魔,堅持要去,家長怕不花這個錢,到時候孩子考不上,自己受埋怨,最後還是決定去參加了。結果家長花了好幾千塊錢,這個本來能考上一本的學生,這一年高考分數就連二本線都沒有上。我的這個同事說,他見過一個在我們當地非常有名,分校遍佈省內各區縣的輔導機構編寫的教材,內容主要是習題,編選的都是很有技巧性的習題,嚴重偏離考綱。正規學校的老師每年都要外出參加高考資訊交流會等培訓,對考綱和命題新動向無論如何都比這些外行輔導機構老師把握得精準到位,輔導機構為了賺錢和經營,編寫教材和授課都是圍繞吸引並鞏固生源這個中心進行,他們編選的富有技巧性的習題,能立竿見影,博得學生眼球,讓學生馬上就覺得輔導班上課比學校老師上得好,收效明顯;他們大多僱傭剛畢業的沒有一點經驗的大學生,上課有激情,善於與學生互動,能拉攏住學生的心,至於真正效果,就不去管它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第一次學C語言應該怎麼入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