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6
回覆列表
  • 1 # grass搬磚

    李太白憶舊遊詩卷,草書墨跡,紙本,縱37釐米,橫392.5釐米,約書於崇寧三年(1104)。洋洋灑灑五十二行,三百四十餘字。日本京都藤井齋成舍有鄰館藏。

    據明代書畫家沈周考定此卷為黃庭堅在紹聖年間(公元1094-1098年)被貶黔中後所書,是他晚年的草書代表作。正如沈周在詩卷的題跋中所說:“山谷書法,晚年大得藏真(懷素)三昧,此筆力恍惚,出神入鬼,謂之"草聖"宜焉!”此時黃庭 堅的草書藝術已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祝允明評論此帖說:“此卷馳驟藏真,殆有奪胎之妙。”此詩書法,深得張旭,懷素草書飛動灑脫的神韻,而又具有自己的風格。用筆緊峭,為黃庭堅草書之代表作。

    山谷晚年為新黨排斥,謫居四川期間,書法大進,從張旭、懷素得到啟發,線條更為解放,以較圓勁的長線絛構成糾纏的線,如“李太白憶舊逝詩卷”是他草書的極品。自謂觀當地船伕蕩槳而悟筆法,運筆多如划槳撥水,節節澀進頓挫。此卷筆勢開閣,如長槍大戟盪漾空際,昂藏傲岸,英氣逼人,瘦勁奇崛,氣勢雄健,結體變化多端,筆法精奧,為晚年力作。

    黃庭堅(1045~1105),中國北宋詩人,書法家。字魯直,號山谷道人,又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治平四年(1067)進士,以校書郎為《神宗實錄》檢討官,遷著作佐郎。後以修實錄不實,遭到貶謫。黃庭堅為蘇門四學士之一,是江西詩派的開山祖師,生前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

    在創作上,黃庭堅奉行“自作語最難,老杜作詩,退之作文,無一字無來處”,“雖取古人之陳言入於翰墨,如靈丹一粒,點鐵成金也”。《冷齋夜話》載黃庭堅“奪胎換骨”之法,被江西詩派效法,在宋代影響頗大。所謂取古人陳言點石成金,就是根據前人的詩意,加以變化形容,推陳出新,“以腐朽為神奇”。但“奪胎換骨”說不見於山谷的著作中,未必是他詩歌創作的重要主張,他有“文章最忌隨人後”、“自成一家始逼真”的名言,他矢志在詩歌上“獨立門戶”,終於以其獨特的詩歌風貌卓然自立。其存詩一千五、六百首,內容豐富,風格奇拗,如表現百姓疾苦、關心時政的代表詩作有《流民嘆》、《次韻寅庵》、《次韻遊景叔聞洮河捷報》、《次韻子由績溪病起》等。另如寫景、寄識、遣懷、贈答、題畫等抒情詩,集中體現了黃詩的獨特個性。古體詩《題竹石牧牛》、《次韻子瞻寄眉山王宣義》, 命意新穎,筆力奇崛。七言律絕詩《登快閣》灑脫坦蕩,《寄黃幾復》情思纏綿,《雨中登岳陽樓望君山》摹寫江南勝景,《清明》寄託世事人生的感慨等,詩風思致幽遠,情趣深濃,確為佳作。其獨樹一幟的詩之個性,還體現在其詩立意深曲,章法細密,起結無端,出人意表,精煉句法,點石化金,下語奇警上。如“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魚遊悟世網,鳥語入禪味”等。黃庭堅發展了韓愈、杜甫偶一為之的拗句、拗律,以音調反常,句法變更強化詩的拗峭挺拔 ,如“酒船漁網歸來是 ,花落故溪深一篙”,“石吾甚愛之,勿遣牛礪角,牛礪角尚可,牛鬥殘我竹”,真可謂“奇健之氣,拂拂意表”。山谷這些避熟就生,翻新出奇的詩法,矯正了晚唐、西昆的熟滑麗靡,形成瘦硬峭

  • 2 # 人生路遠333

    李太白憶舊遊詩卷,草書墨跡,紙本,縱37釐米,橫392.5釐米,約書於崇寧三年(1104)。洋洋灑灑五十二行,三百四十餘字。日本京都藤井齋成舍有鄰館藏。

    據明代書畫家沈周考定此卷為黃庭堅在紹聖年間(公元1094-1098年)被貶黔中後所書,是他晚年的草書代表作。正如沈周在詩卷的題跋中所說:“山谷書法,晚年大得藏真(懷素)三昧,此筆力恍惚,出神入鬼,謂之"草聖"宜焉!”此時黃庭 堅的草書藝術已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祝允明評論此帖說:“此卷馳驟藏真,殆有奪胎之妙。”此詩書法,深得張旭,懷素草書飛動灑脫的神韻,而又具有自己的風格。用筆緊峭,為黃庭堅草書之代表作。

    山谷晚年為新黨排斥,謫居四川期間,書法大進,從張旭、懷素得到啟發,線條更為解放,以較圓勁的長線絛構成糾纏的線,如“李太白憶舊逝詩卷”是他草書的極品。自謂觀當地船伕蕩槳而悟筆法,運筆多如划槳撥水,節節澀進頓挫。此卷筆勢開閣,如長槍大戟盪漾空際,昂藏傲岸,英氣逼人,瘦勁奇崛,氣勢雄健,結體變化多端,筆法精奧,為晚年力作。

    黃庭堅(1045~1105),中國北宋詩人,書法家。字魯直,號山谷道人,又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治平四年(1067)進士,以校書郎為《神宗實錄》檢討官,遷著作佐郎。後以修實錄不實,遭到貶謫。黃庭堅為蘇門四學士之一,是江西詩派的開山祖師,生前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

    在創作上,黃庭堅奉行“自作語最難,老杜作詩,退之作文,無一字無來處”,“雖取古人之陳言入於翰墨,如靈丹一粒,點鐵成金也”。《冷齋夜話》載黃庭堅“奪胎換骨”之法,被江西詩派效法,在宋代影響頗大。所謂取古人陳言點石成金,就是根據前人的詩意,加以變化形容,推陳出新,“以腐朽為神奇”。但“奪胎換骨”說不見於山谷的著作中,未必是他詩歌創作的重要主張,他有“文章最忌隨人後”、“自成一家始逼真”的名言,他矢志在詩歌上“獨立門戶”,終於以其獨特的詩歌風貌卓然自立。其存詩一千五、六百首,內容豐富,風格奇拗,如表現百姓疾苦、關心時政的代表詩作有《流民嘆》、《次韻寅庵》、《次韻遊景叔聞洮河捷報》、《次韻子由績溪病起》等。另如寫景、寄識、遣懷、贈答、題畫等抒情詩,集中體現了黃詩的獨特個性。古體詩《題竹石牧牛》、《次韻子瞻寄眉山王宣義》, 命意新穎,筆力奇崛。七言律絕詩《登快閣》灑脫坦蕩,《寄黃幾復》情思纏綿,《雨中登岳陽樓望君山》摹寫江南勝景,《清明》寄託世事人生的感慨等,詩風思致幽遠,情趣深濃,確為佳作。其獨樹一幟的詩之個性,還體現在其詩立意深曲,章法細密,起結無端,出人意表,精煉句法,點石化金,下語奇警上。如“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魚遊悟世網,鳥語入禪味”等。黃庭堅發展了韓愈、杜甫偶一為之的拗句、拗律,以音調反常,句法變更強化詩的拗峭挺拔 ,如“酒船漁網歸來是 ,花落故溪深一篙”,“石吾甚愛之,勿遣牛礪角,牛礪角尚可,牛鬥殘我竹”,真可謂“奇健之氣,拂拂意表”。山谷這些避熟就生,翻新出奇的詩法,矯正了晚唐、西昆的熟滑麗靡,形成瘦硬峭

  • 3 # 石不言齋

    黃庭堅書《太白憶舊遊》書法長卷,內容是黃庭堅用草書書寫唐代李白的《憶舊遊寄譙郡元參軍》的一首詩,或者說只有此詩內容的一半的書法,因為留存下來的書法長卷,缺這首詩前面的八十字。

    全詩內容如下:

    憶舊遊寄譙郡元參軍

    李白

    憶昔洛陽董糟丘,為余天津橋南造酒樓。

    黃金白璧買歌笑,一醉累月輕王侯。

    海內賢豪青雲客,就中與君心莫逆。

    回山轉海不作難,傾情倒意無所惜。

    我向淮南攀桂枝,君留洛北愁夢思。

    不忍別,還相隨。

    相隨迢迢訪仙城,三十六曲水回縈。

    一溪初入千花明,萬壑度盡松風聲。

    銀鞍金絡到平地,漢東太守來相迎。

    紫陽之真人,邀我吹玉笙。

    餐霞樓上動仙樂,嘈然宛似鸞鳳鳴。

    袖長管催欲輕舉,漢東太守醉起舞。

    手持錦袍覆我身,我醉橫眠枕其股。

    當筵意氣凌九霄,星離雨散不終朝,

    分飛楚關山水遙。

    餘既還山尋故巢,君亦歸家渡渭橋。

    君家嚴君勇貔虎,作尹幷州遏戎虜。

    五月相呼渡太行,摧輪不道羊腸苦。

    行來北涼歲月深,感君貴義輕黃金。

    瓊杯綺食青玉案,使我醉飽無歸心。

    時時出向城西曲,晉祠流水如碧玉。

    浮舟弄水簫鼓鳴,微波龍鱗莎草綠。

    興來攜妓恣經過,其若楊花似雪何!

    紅妝欲醉宜斜日,百尺清潭寫翠娥。

    翠娥嬋娟初月輝,美人更唱舞羅衣。

    清風吹歌入空去,歌曲自繞行雲飛。

    此時行樂難再遇,西遊因獻《長楊賦》。

    北闕青雲不可期,東山白首還歸去。

    渭橋南頭一遇君,酇臺之北又離群。

    問餘別恨今多少,落花春暮爭紛紛。

    言亦不可盡,情亦不可及。

    呼兒長跪緘此辭,寄君千里遙相憶。

    此書法長卷原跡現藏日本。作為黃庭堅草書的代表作,此卷通篇筆勢翻騰,點畫縱恣,為留傳下來的草書精品,與他的草書作品《諸上座帖》、《杜甫詩三首》等成為他的草書代表作。

    當然,作為流傳千年的書法作品,也有遺憾。一是詩作不完整。留存下來的書法,所存僅從“迢迢訪仙城”句以下,前缺八十字。二是因草書迅急,作時略有錯漏字。如“萬壑度盡松風聲”,寫成“萬壑度盡遺松聲”;“當筵意氣凌九霄”,寫成“當筵歌吹凌九霄”;“寄君千里遙相憶”,寫成“寄君千萬遙相憶”等。但瑕不掩瑜,作為草書大家黃庭堅的草書精品,《太白憶舊遊》書法長卷成為學草人必知必學的字帖,更是書法史上不可多得的上乘之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因為健康( 不嚴重的病,小問題)對方家長反對而分手了,應該賴自己不該跟對方家裡說,還是賴他們家太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