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饕餮中國
-
2 # 淺議輕談
郭松林何許人也?
郭松齡字茂宸,出生於遼寧省瀋陽市東陵區深井子鎮漁樵村,是唐朝名將汾陽王郭子儀的後裔。年幼時郭松齡進入省城東南常王寨董漢儒先生開設的書院繼續學習,1912年郭松齡考入北京將校研究所。1913年秋,郭松齡考入中國陸軍大學,畢業後任北京講武堂教官。經張學良的推薦,郭松齡被張作霖委任參謀長兼第二團團長。1921年,張作霖又委任郭松齡為第八旅旅長,與張學良領導的第三旅組成司令部。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中,張學良與郭松齡擔任第三軍的正副軍長,與姜登選、韓麟春為正副軍長的第一軍作為奉軍的主力,擊潰直軍並獲得勝利。張作霖任命張學良為京榆駐軍司令部的司令,郭松齡任副司令。
可以說郭松齡是奉系的重要將領,是張作霖父子最為倚重的心腹。郭松齡隻身來到奉系,靠著張氏父子的提攜當上了東北軍的高階將領,進入了奉系的核心層。按照道理,他就不應該反可是為什麼就反了呢?郭松齡
多種因素誘導,為了自身利益不得不反由於奉系內部還分成三大集團,分別為元老派,士官派和陸大派。郭松齡就是陸大派的首領人物。當時奉系內部權力的傾軋非常嚴重。由於元老派和士官派思想比較保守。郭松齡為首的陸大派和楊宇霆為首計程車官派長期不和,兩派矛盾非常尖銳,張作霖也樂於讓他們內鬥,但郭松齡的陸大派明顯處於下風。張作霖又明顯偏向士官派,所以郭松齡心懷不滿。當時日本人在東北的勢力不容小覷,張作霖與日本人承諾了各種權益,但郭松齡極力反對,遭到張作霖呵斥。當南方革命形勢如火如荼,再加上馮玉祥一勸,覺得“反”才有希望!郭松齡得到共產國際的口頭支援,又手握重兵,郭松齡認為任何人上臺都會對他不利,而且張學良被他認為不堪重用。使得郭松林不得不“另謀出路”。最後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愛國。郭松齡早有革命思想和革命行動,一向疾惡如仇,他參加過同盟會,接觸過孫中山,所以很多人認為他反奉並非偶然;當時張作霖大肆殺害革命黨對東北實行黑暗統治,郭松齡十分憤恨,決心“改造東北、剷除軍閥暴政”,所以他舉兵反奉是必然的。張作霖
對於這一點,我基本認同。但是,郭松齡反奉理由準備不充分,把自己至於不“義”反而失去了部分民心,在《盛京時報》則登有一副對聯:“論權、論勢、論名、論利,老張家哪點負你;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爾夫妻佔得完全。”只能說可惜了。
-
3 # 史海浮舟
郭松齡為什麼反奉?
郭松齡,字茂辰,1882年出生在在遼寧瀋陽一戶貧寒的知識分子家庭。1906年郭松齡順利進入陸軍速成學堂學習軍事知識,之後又移至北京陸軍大學學習。郭松齡投奔奉系軍閥後,憑藉著自己出色的軍事才能,立下了赫赫戰功,一度成為了當時奉系軍閥領袖張作霖手下最得力的干將之一。
可誰都沒有想到的是,在奉系軍閥風生水起的郭松齡突然倒戈反奉,最終在多方勢力的圍攻下兵敗身死。讓人疑惑的是,郭松齡為什麼要反叛曾經賞識、重用自己的奉系軍閥呢?
投靠奉系郭松齡年輕的時候就是個革命派,在北京陸軍大學畢業後加入了同盟會,之後又參與了保路運動,甚至還參加過推翻清政府的辛亥革命。清朝滅亡後郭松齡又加入了聲勢浩大的“護法運動”,然而卻失敗了。郭松齡為了自保返回了老家東北,投靠了奉系軍閥張作霖。郭松林回到老家時身無分文,張作霖和張學良啟用了郭松齡,給了他發達的機遇。
屢立戰功郭松齡沒有辜負奉系軍閥的知遇之恩。第一次直奉戰爭爆發,奉系軍閥戰敗,只有張學良和郭松齡率領的東路軍取得了勝利,使得吳佩孚想要揮師攻入東北的計劃破滅。在第二次直奉戰爭裡,郭松齡居功自傲,不聽從奉系軍閥的統一指揮,但是依然憑藉自己的能力在九門口擊敗直係軍閥的部隊。為奉系軍閥立下赫赫戰功的郭松齡隨即被升任為京榆駐軍司令部副司令,這個職位有多重要?其司令是張學良,可見當時奉系軍閥對郭松齡多麼的器重。
出現矛盾兩次直奉戰爭結束後,張作霖開始獎勵在戰爭中立下軍功的將領。楊宇霆和姜登選分別升任為江蘇督辦和安徽督辦,成為了一方大員,可是在戰爭中為奉系軍閥立下更多戰功的郭松齡卻是一無所獲。這回封賞,奉系立功諸將基本上都得到了重獎,唯獨自己什麼也沒得到,這就讓郭松齡內心深處非常不平衡,其與奉系軍閥的矛盾也開始產生。而且由於張學良對郭松齡的信任,張學良幾乎把自己所以管轄的軍隊都交給郭松齡排程,這也讓郭松齡產生了自己能夠和張作霖對抗的想法。
1925年,郭松齡夫婦前往日本觀看日軍舉行的軍事演習。由於日本人覺得郭松齡是張作霖的愛將,於是就告訴郭松齡,張作霖曾經以出賣中國利益為代價,得到了日方的軍事支援。有強烈民族意識的郭松齡得知這個訊息後非常惱火,對於奉系軍閥出賣國家利益的行為非常不滿,矛盾進一步被激化。
起兵反奉從日本回國後,郭松齡秘密與馮玉祥取得聯絡,又策動了李景林跟自己一起舉兵反奉。1925年,覺得時機已經成熟的郭松齡在灤州給張作霖打電話,要求張作霖下臺。隨後率軍攻打奉系軍閥,除掉了姜登選,自此郭松齡與奉系軍閥徹底撕破臉了。
反奉戰爭剛開始的時候,郭松齡的軍事行動進展的很順利,起兵後不久就打下了錦州,隨後郭松齡決定一鼓作氣拿下奉系軍閥的心臟奉天。可是在這個緊要關頭,馮玉祥突然倒戈郭松齡,向郭松齡的盟友李景林進攻,李景林最終也退出了反奉戰爭,再次投靠張作霖。
這樣的情況下,郭松齡失去後援,腹背受敵,攻守之勢開始轉換。就在雙方僵持不下的時候,日軍公開出兵幫助奉系軍閥,在多方勢力的圍攻下,郭松齡寡不敵眾,最終兵敗遇害。
反奉原因透過以上各種事件的概述與分析基本上可以判斷出郭松齡反叛奉系軍閥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其一:是張作霖在兩次直奉戰爭中明明立下了大功,戰後論功的時候卻沒有自己什麼事情,分明就是被奉系軍閥刻意打壓,使得郭松齡開始對奉系軍閥不滿;
其二:郭松齡具有很強的愛國主義民族精神,在的得知張作霖出賣國家利益來換取日軍支援的訊息後非常憤慨,堅定了自己反奉的決心;
其三:張學良過分信任郭松齡,甚至把自己的軍權也交給了他,這使得郭松齡有大批的軍隊供自己差遣,有了反奉的本錢;
其四:馮玉祥和李景林戰前也表示願意加入郭松齡的反奉隊伍,讓郭松齡錯誤判斷了形式,覺得自己的實力可以叫板張作霖了;
其五:郭松齡早年積極投入革命運動,骨子裡不甘居人後,有著強烈的建功立業,革舊迎新的志願,這也使得郭松齡願意堵上自己的所有毅然投入到反奉道路上來。
回覆列表
郭松齡軍事才能很強,上過軍校,在奉系中算有學問的,和張學良的交情非淺,在第一、二次直奉戰爭中表現優越,掌管一定的軍權。按道理張作霖對他不薄,為啥還要反奉,最後兵敗被俘,被殺,其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與張作霖政見不同,張作霖是舊式軍閥,沒上過學,土匪出身,身邊多少一起當土匪的兄弟,對民主共和之類的不感冒,郭上過新式學堂,思想受到民主共和薰陶,一身熱血,隨時想著為國做點貢獻。另外,張作霖和日本人的態度曖昧,郭錚錚鐵骨,對日本人非常討厭,這也反應了郭只是一個將才,不懂政治,張作霖和日本人接觸是玩的政治手段,郭認為張作霖要當漢奸,極其憤怒。
二,郭松齡進不了奉系的核心集團,雖然郭很能打,有軍功,但在張作霖眼裡不如一起當土匪的兄弟,始終進不了那個圈子,張作霖對人事安排也是有點偏向以前的老兄弟,這讓郭松齡很憤怒,打仗的苦活累活讓我主打,一到分功勞,便打折,老郭心理苦啊。
三、被馮玉祥耍了,馮玉祥民國第一倒戈將軍,逮誰坑誰,正是因為馮玉祥答應出兵相助,郭松齡才有底氣反奉,沒想到馮玉祥見情況不妙,出爾反爾,沒出一兵一卒,郭鬼子是讓馮玉祥給坑死了。
雖然郭松齡最終失敗,但他是一個錚錚鐵骨的漢子,他本可以勝,只要和日本人合作,新的東北王就是他的,但他拒絕了日本人。也給自己的命運關上了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