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光伏魚家
-
2 # 閒看秋風999
美國的“末日計劃”與英國的“指定倖存者”(designated survival)同出一轍,都是為了以防萬一,如果國家最高領導人遇有不測,整個國家不至於立刻停擺的預案。
英國首相有一位“指定倖存者”,當然同樣是英語國家的美國也給川普總統準備好了“備胎”,此人就是美軍上將,美國北方司令部司令臨時代行總統,接管總統的工作。
不過,這樣的預判未免有點過於悲觀,是不是美式幽默甚至是黑色幽默也說不定;眾所周知,如果川普遭遇不測,還有副總統彭斯;彭斯不測,還有佩洛西議長——無論如何也輪不到一個將軍麼!
英美兩國,一個是昔日的世界霸主,另外一個是當今世界的老大;他們最害怕的是什麼?一言以蔽之,就是害怕有人超過了自己,將自己拉下神壇;
換言之,如今的美國政府甚至是幾乎所有美國政治精英都有一種危機意識;誇張的說,美國整個社會都瀰漫著焦慮與恐怖,就是擔心失去對世界的控制。
川普表面看起來重視的是美國經濟,是華爾街是紐約證券交易所;但是,他真正關心的其實是美國的軍事實力,川普在任期間,美國的國防預算開支屢創新高就表明了這一點。
另外,對於此類美式幽默也用不著國際吃瓜群眾操心;第一,美國政要不可能同時倒下(比如上面提到的彭斯、佩洛西)——想想當年肯尼迪遇刺,尼克松辭職不幹總統了,美國必然會有人替補;
第二,即使美國現在不設防,有人會對它發動攻擊嗎?世界末日真的會如期而至嗎?誰有能力有膽量乘人之危呢?
第三,唯一現實的跡象就是,美國現在不斷蔓延的疫情確實令人恐怖;一旦川普不測,美國政壇,美國社會將充滿著不確定性;而美國一旦陷入混亂,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倖免。
-
3 # 周敏康801
現今的世界疫症的橫行和漫延,已使世界的格局和變化,有了新的改變和轉化。美國的疫情一方不可收拾已是不爭的事實,經濟的衰退加之恐慌和不安,造成美國內部的矛盾激化的跡象,在疫症末控制之前,美現政會對外的策略放軟身段,以主要的精力來整治首要的疫害,但美國能成為超級大國,主要因素是經濟和國力的強盛,現經濟已衰竭和斷鏈,在現政的理念會振奮經濟先,這也符合國內大財團和資本的利益,但疫症的鋪排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始終美國把中國作竟爭的對手的概念是不會改變的,因此無論特朗普也好,後續總統也罷,這個前提始終是美國的心病和首要,尤其是現今的戰略格局的重心不會因疫症而更改的目標。
-
4 # 候塞雷的歷史手札
“末日計劃”早已不是什麼新聞,美國立國之初便設立了總統順位繼承製度,只不過此時的繼承製度的基礎在於因總統貪汙、腐敗、濫用職權等問題遭到彈劾下臺,或者是任內遭受重大傷亡、無法繼續履行總統職責的情況下,選出一位繼承人來履行總統職能,簡單來說就是家不可一日無主,國不可一日無君。
1787年《美國憲法》第2條第1款規定了總統繼承製度只有一人:副總統。不過由於不合時宜,國會於1967年通過了《美國憲法第25條修正案》將之廢止。
1791年1月,國會意識到只有副總統一位總統繼承人的制度是有漏洞後,提出增加國務卿為第二總統順位繼承人的議案。可是由於時間和議程的原因,沒有來得及表決,直到九個月後的第2屆國會,才將之透過,自此美國才有了兩位總統順位繼承人。
1792年,國會透過第一部《總統繼承法》,規定了總統的順位繼承人是:副總統、參議院副議長與眾議院議長。
1886年,國會又透過立法程式,修改總統的順位繼承人為:副總統、國務卿、眾議院議長和參議院副議長。
1947年,杜魯門推動國會通過了《1947年總統繼承法》,規定總統的17位順位繼承人是:副總統(同時是參議院議長)、眾議院議長、參議院副議長、國務卿、財政部長、國防部長、司法部長、內政部長、農業部長、商業部長、勞工部長、健康與人力部長、房屋與都市發展部長、交通部長、能源部長、教育部長和退伍軍人部長。
至此美國“末日計劃”1.0版本大致成型。
南北戰爭
到了冷戰時期,戰爭形勢早已發生了天差地別的改變,動輒毀天滅地、消滅幾十萬人的核彈早已經成為了大國標配,美蘇兩國都擁有將對方毀滅一百遍一千遍的實力,加上斬首行動戰術理念的成熟,一打仗就先消滅對方指揮中樞、資訊節點的作戰方式得到了廣泛應用。
因此為了防範蘇聯一開戰就往白宮扔核彈、或是美國領導班子聚集開會、或是美國領導班子成員的行蹤全部被公開時發動攻擊,將其一鍋端,美國製定了一個“指定倖存者”制度。
在執行該制度時,如果美國領導班子聚集,或者行蹤全部公開,那麼必然要指定一位“指定倖存者”作為“總統備份”接受秘密保護,一旦其他成員全部被“斬首”,這位“指定倖存者”將履行總統職能。
一般情況下,“指定倖存者”是由總統繼任順位表上的17人名單中選出,外出時可享受總統級別的安全保護並乘坐專用交通工具。他身邊還跟隨一名攜帶核手提箱的武官,以備不測之需。
隨著國際形勢不斷轉變,到了2005年,國會議員也有資格成為指定倖存者。如果參眾兩院只剩該名指定倖存者,該名倖存的參議員或者眾議員會立刻升為參議院臨時議長或眾議院議長成為僅次於副總統的總統繼承人。
這大致就是美國“末日計劃”1.5版本。
冷戰
隨著新冠疫情爆發,美國的種種應對舉措不僅飽受詬病,就連美國總統特朗普自己也開始吃慌了。與核彈打擊等不同,疫情來無影去無蹤,透過空氣、飛沫傳播,傳染性更強,加上美國適逢流感季,美國醫生經常將新冠肺炎診斷成為流感。
因此單靠掩體、保鏢已經擋不住新冠疫情,美國必須最好最壞的打算,而美國四星上將並不在“指定倖存者”名單中,恐怕也是美國擔心“指定倖存者”制度已經無法應對新冠疫情所做的未雨綢繆。
當然作為美國總統,享受的自然也是美國最頂尖的醫療團隊和醫療待遇,再加上重重防護,感染的可能性遠比普通老百姓小得多。
在英國首相鮑里斯曝光“指定倖存者”之後,特朗普也來這麼一套,兩人的目的恐怕都不是什麼“破釜沉舟只進不退”,而是作秀,秀給那些懷疑者看,你看我堂堂國家政府領導人都做好準備、要豁出命去抵抗疫情了,大災大難面前走到了前頭,你們還不趕緊支援我。
新冠疫情
不過老百姓買不買單就兩說了,畢竟如今的美國可是世界頭號新冠疫情確診大國,甚至超過了中國,而且物資嚴重緊缺,連衛生紙都要搶,出門透口氣都有可能感染新冠,這與特朗普的“英明領導”脫不了干係,即便特朗普給廣大民眾發現金,那也不過是開個印刷機的事情。而且特朗普到現在還在拼命耍手段一邊放開限制要進口,一邊磨刀霍霍準備秋後算賬,還在拼命甩鍋,實在配不上一個大國的擔當。
如今疫情當前,美國更應該做的是誠信合作,共抗疫情,而不是總想著人家給你火中取栗,自己坐享其成,現在美國的小弟們也已經是自顧不暇,大難臨頭各自飛,誰還有空給你這個無賴頭子上供。
-
5 # 淺議輕談
美國“末日計劃”
美“末日計劃”曝光:為應對新冠病毒危機,美國正在制定一個名為“末日計劃”的國家應急方案,為一系列極端情況的出現做好應急準備。這些極端情況包括像美國全國出現大規模的暴力事件。在“末日計劃”裡,如果美國政府在當前的新冠病毒危機中陷入困境,則美軍北方司令部司令四星上將特倫斯·J·奧肖內西將出面掌管美國。
事實上美國原本就有一套特殊的繼任順序!
美國總統的繼任順序是:
副總統(參議院議長)→眾議院議長→參議院臨時議長→國務卿→財政部長 →國防部長→ 司法部長→內政部長→農業部長→商務部長→勞工部長→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長→住房與城市發展部長→交通部長→能源部長→教育部長→退伍軍人事務部長→國土安全部長
“末日計劃”執行的前提是以上所有的美國政府高層都無法正常繼任美國總統,這是一個非常極端的條件。
“末日計劃”反映了什麼美國製定“末日計劃”是為了在發生特殊情況時,能夠有人繼續領導國家應對危機。而與之前制定類似計劃應對核危機不同的是,這次“末日計劃”面對的卻是冠狀病毒。
與目前特朗普政府所表現出來的淡然處之不同,美國社會各界已經表現出對於新冠肺炎在美國蔓延的擔憂。而目前資料也驗證了這一擔憂已成為事實。
對於美國精英階層而言,他們不在乎誰當上美國總統,他們在意的是當上美國總統的人,能否最大程度地維護自己的利益。這次疫情毫無疑問的使得精英階層產生了焦慮。
美國疫情嚴重就算所有的事情都往最壞去想,美國也不會為一場流感制定這樣的計劃。這就說明美國的疫情真的十分嚴重,而且以美國現在的能力難以遏制,否則就不會出現爆發性的增長。
還記得義大利出現疫情最開始的時候,防疫人員追著確診患者滿街跑的畫面嗎?確診患者邊跑邊喊著freedom(自由)。義大利尚且如此,何況是以自由為標榜的美華人?
這就說明很多有利於阻止疫情擴散的政策在美國很難得到實行。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美國軍方會制定這樣一個計劃,以應對不測。如果美國真的因為疫情而導致不可預估的事情發生,那麼重新找出一個能夠代替現行領導人身份的總統來實行新的舉措,領導美國去面對危機,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回覆列表
美國的末日計劃曝光,表面是應對疫情,作最壞打算的應對安排,實則是一箭雙鵰。為何這樣說,一方面是將疫情估計到最壞的面打算,應對白宮乃至總統自亂方寸的安排,如果總統特朗普有何不測出現,由北方司令部司令接替特朗普行使總統權力。另一面深謀熟濾的盤算是,假借寇疫病來掩蓋美國可能將實行對別國突然使用小型核彈,生化武器,快戰快決,保護自己的政府高官,若是生物武器擴散,能在很深的巖洞裡指揮對其使用生化武器,美國窮兇惡瘧,想以此來嚇唬世界各國,殺雞給猴看。本人胡亂猜測,個人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