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謝寧108
-
2 # 白希文
中國產汽車品牌肆無忌憚抄襲,勇氣來自三個方面。
國際處罰力度小汽車這個領域,一直是西方國家把持著,而西方國家的汽車早就過了抄襲的年代,大家都在塑造品牌,極力的想要凸顯自己品牌的特徵,因此對抄襲方面的處罰很小。比如當年雙環汽車,抄襲寶馬X5,最後只處罰了十幾萬歐元,跟沒罰錢一樣。實際上,國外生怕自己跟別人一樣了,讓人記不住自己的品牌,所以對別人抄襲自己這事兒完全沒準備。
國內開庭保護由於近幾年國內汽車抄襲國外設計愈演愈烈,國外也開始加大了處罰力度,但中國靠山寨汽車的企業幾乎在國外銷不出去,所以國外處罰根本無法執行,到中國來開庭,中國法庭完全向著中國企業,曾經有個國內企業抄襲被判無罪,然後反訴對方侵害名譽權,然後外國車企賠給中國山寨車企1000多萬,而外國車企為了還能在中國賣車,只能吃了啞巴虧。
汽車抄襲越來越難判定由於現在的汽車,設計都在秉承著節能、降低風阻等方面的原則,因此很多車都有相似的設計,在判定抄襲方面也非常難。比如進氣格柵,都是豎著的,但你是13根,我是7根,猛一看一樣,自吸數數,不一樣,能算我抄襲嗎。著名的比亞迪F3,前臉抄豐田、尾箱抄本田,合在一起,全球絕無僅有,你能說它抄襲嗎?
-
3 # 車問診
實際上人類一直處於一個學習、模仿、提升、創造、再模仿然後不斷演進的過程!
汽車本來的鼻祖就是英國,然後傳到德國,再到美國,又傳到我們亞洲的日本南韓,最後再傳到我們神州大地!都是在不斷的學習模仿,再學習,再模仿,但最終看誰能青出於藍勝於藍!向共享單車商業模式,很多人都在模仿吧,但真正能存活下來的不會很多!像西方的民主制度,還在努力向全世界推廣呢!給予大量的人財物支援,但真正能學得像的也是寥寥無幾!所以以我為主,廣泛借鑑優秀的汽車設計是沒有錯的!但極其反對低劣的照抄照搬,現實中這種簡單抄襲的企業最終存活下來的也不多,頂多取得一時的經濟效益,不太可能長久,比如早年的雙環,幾乎照搬了寶馬X5的外形,你以為這些車主在往後的日子沒有受到白眼嗎? 簡單抄襲的企業沒少飽受媒體的熱潮冷諷,想想能長久嗎?
回覆列表
首先抄襲是發展必然過程,光研究不產生效應不符合地方政府的政策,所以抄襲模仿就成為了最佳捷徑,而政府對產生效益的企業也起到了保護作用,其次模仿中學習,連人類學習知識都是如此,何況造車呢!無非是模仿抄襲侵害了被抄襲企業的利益,從長遠來說不利於發展,所以抄襲,學習,走出自己路是一個過程,只是有些企業不爭氣,抄襲成癮,不思進取,這類企業就需要淘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