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tony694
-
2 # 公元前
荊軻刺秦未遂事件,成功激怒了秦王,導致的直接後果就是燕國的滅亡。這也從側面說明了當時六國的實力確實不如秦國,不然他們不會派荊軻去刺殺秦王,所以六國的滅亡是必然的。
荊軻刺秦未遂的歷史事件,千百年來很多人都深感遺憾,在無數的詩詞文賦中,秦王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暴君,而荊軻的英雄行為和俠義精神受到了很多人的讚賞。然而,如果我們從戰國曆史中政治成敗的角度去審視這個歷史事件,那麼我們可以發現很多值得思考的問題。
六國滅亡的真實原因:秦滅六國,很多人認為是秦國武力強大的結果。其實並不是這樣,秦在滅六國的過程中,“和平統一”的因素佔了很大一部分。當時秦朝的綜合國力已經超越了六國聯合起來的綜合國力。那麼秦國為什麼能在七國中獨佔鰲頭,滅了六國,統一中原呢?其原因,總共有十條:
(1)秦國的改革,促成了嚴謹的法律體系。秦國商鞅變法的,是其法度嚴明的縮影。
(2)擁有完整的行政規劃。秦國的官員必須由中央政府任免,嚴禁世襲制。
(3)最完備的基礎設施。秦國的水利工程是七國中最先進的設施。
(4)先進的農業科技。當時秦國擁有農田單產量最高的技術。
(5)國營企業控制了秦國的命脈。秦國的鹽、鐵等商品買賣,都是由政府控制管理,民間商人不得私自經營,保證了國家稅收的穩定。
(6)國防科技力量最強。秦國在青銅冶煉鑄造等技術方面擁有最先進的技術,超越了其他六國,並走在了時代的前面。
(7)實行對外開放政策。秦國為了滅六國,從六國吸收了大量的人才。
(8)創新能力是最強的。秦國工匠當時的鑄造技術是最先進的,至今看來仍不可思議。
(9)上兵伐謀文攻武衛。秦國當時的說客天下第一,憑藉謀略和外交縱橫,秦不戰而屈六國之兵。
(10)君主的聖明。秦國的國君嬴政在當時遠勝其他六國那些昏聵的國君。
-
3 # 聞古鑑今
荊軻:這個鍋我不背!
一統六國的步伐並不是荊軻刺秦決定的,要知道荊軻刺秦的時候除了齊國和楚國,剩下的國家早已名存實亡了,後來齊國還投降不打了,只剩下一個昏庸的楚國,統一隻是大勢所趨,開了掛的人生擋都擋不住的,更何況那是一個國家。
“東方六國”?不!就剩齊國和楚國了。我們來看看荊軻刺秦王之前發生的故事:
前231年,南韓把南陽割讓給了秦國,魏國也給了一大部分,這是南陽郡;
前230年,南韓把都城都給了秦國,成了潁川郡,南韓已經滅亡;
前229年,王翦大破趙軍,趙國的都城成了邯鄲郡,趙國名存實亡;
前227年,易水以西秦軍大敗燕國,燕國基本上也不行了。
不難看出,此時的東方六國,除了齊國和楚國,大都已經是名存實亡了,荊軻刺秦王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的下下策,趙國、南韓、燕國的軍隊基本耗盡了,魏國彈丸之地,秦始皇距離統一六國就只剩下齊國和楚國的兩部曲了。
燕國:這是中國的地圖;楚國: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我打死你;齊國:算了吧,我投降!“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你都把燕國地圖給我了,我不打你我傻啊,於是,第二年秦軍就攻下燕都薊城,燕國將太子丹的首級獻給秦求和。接著20萬秦軍直攻楚國,然而此時的楚國政治上一片混亂,項燕兵敗自殺,楚國成了秦國的九江郡和長沙郡。到了齊國,齊王建眼瞅著兄弟們都不在了,乾脆降了吧,還能保全性命,然並卵,可憐曾經稱霸一時的齊國君主最終被活活餓死。
始皇帝:能夠統一六國,不是他們太弱了,是我太強了。秦始皇能夠一統六國,順應天時、地利、人和。
天時:連年征戰,百姓民不聊生,處於水深火熱的生活中,人民渴望統一。地利:秦國佔據西部,背後穩定,易守難攻。
人和:秦國重用人才,商鞅變法使得秦國國富兵強;秦國重用人才,上兵伐謀文攻武衛,憑藉謀略和外交縱橫,秦不戰而屈六國之兵。
秦國“滅諸侯,成帝業,為天下一統”,開創了中國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大帝國。
“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為關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秦始皇認為自己德高三皇,功過五帝,於是將皇和帝並稱為“皇帝”,因而稱自己為始皇帝,欲傳萬世,卻沒想秦“二世而亡”,令世人唏噓不已。
-
4 # 陽光初起時
秦滅六國天下一統是歷史之必然,荊軻刺秦只是出於對秦國的怨憤,不管成功與否都不能阻擋秦軍攻打燕國的計劃,也不能阻攔秦國統一六國的霸業。所以燕國的滅亡,並不能歸咎到荊軻刺秦失敗觸怒嬴政所致,只是刺殺事情的發生讓秦王心生膽顫惶惶不安,於是下定決心趕快滅掉燕國,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東方四國的敗亡(荊軻刺秦前韓、趙已滅)。
刺秦的政治環境司馬遷在《史記》寫到:秦將王翦破趙,虜趙王,盡收北略地,至燕南界。太子丹恐懼,乃請荊卿曰:“秦兵旦幕渡易水,則雖欲常侍足下,豈可得哉?”
當時戰國的局勢是六國勢弱一盤散沙,而秦國勢強兵鋒日盛,在秦軍陳兵燕國易水河之前,公元前230年,秦軍俘韓王安,所得韓地盡歸秦國,南韓滅亡。公元前228年,秦國的鐵騎踏破了趙國的千里河山,攻佔邯鄲俘虜趙王遷,趙國滅亡。而燕國彼時的國力還不如趙國,所以當公元前227年,秦軍來襲的訊息傳來,燕國上下恍恍然不知其可也,燕王和大臣都明白,即使舉國之力拼命抵抗也難逃失敗的命運,到時候免不了還要殃及百姓,造成更多的苦難,所以部分燕國老臣意欲投降。
就在燕太子丹憂慮不堪的時候,荊軻挺身而出願意前往秦國,荊軻獻計說只要帶著樊於期的人頭,再加上燕督亢的地圖,假裝去投降秦國,就一定能受到秦王的接見,然後在地圖下面藏一把最鋒利的匕首,當秦王嬴政開啟地圖放鬆大意的時候,剛好可以近距離刺殺秦王,嬴政死天下亂秦軍必散,那時候就可以緩解燕國的危機,然後就能改變燕國的命運。
刺秦的結果說起刺秦,耳邊總會響起那句:“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滾燙誓言,至今站立易水河畔,依然可以遙想英雄的歷史側影,我們都知道,以當時燕國的情景,也只有荊軻這樣大義凜然和視死如歸精神的英雄,才能夠於民族危亡的關鍵時刻英勇挺立隨時做出犧牲,弱肉強食本就是顛撲不破的道理,古往今來勝者為王敗者為寇,在戰爭中誰的實力強誰就能夠主宰他國的命運,荊軻當然知道此行的結果是什麼,如刺殺成功也逃不出秦軍圍捕,若刺殺不成當即就會葬身秦殿,但是這些不重要,他在乎的是燕國的生死存亡。
《史記》中這樣寫到:“將軍豈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進曰:此臣之日夜切齒拊心也,乃今得聞教!”遂自刎。所以荊軻的刺秦之路不光是寄予著自己的視死如歸,也包含著無數仁人志士的慷慨激昂,是在特定環境下不得不做出的自救戰略,結果刺秦失敗惹怒嬴政,遂使正在攻打魏國的秦軍轉而進攻燕國,這就加速了燕國的滅亡,於是,公元前226年,王翦攻破燕都薊,燕王喜退守遼東,殺太子丹以求和,可是燕國的人民不會責怪荊軻,六國的民眾也沒有埋怨太子丹。
六國破滅的歷史大勢俗話說天下分久必合,戰國末年真正的歷史大勢就是七國統一,秦始皇只是一個統治者,而不是決定歷史進退的人。在商鞅變法後,大秦帝國的軍隊就演變成了時代的戰爭機器,而這個戰爭機器就要求必然出現一個扮演終結者的歷史角色,於是秦王嬴政順應時代的發展就成為了這個歷史的主角,最終滅六國統天下。可是,這個結果並不是說嬴政如何如何的雄才大略或高瞻遠矚,而是秦國曆代積累的結果,所謂“奮六世之餘烈”,是經過歷代帝王長期艱苦卓絕的努力和奮鬥,大秦才能最終成為戰國末年最強大的諸侯國。
於是,公元前262年,長平一役,戰國的形勢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秦趙優劣由此高下立見。秦國連六國中最強大的趙國都可以打敗,此後東方諸國更是沒有可以對抗秦軍的實力了,這時候,從歷史的發展趨勢上來說,秦統一六國的兼併戰已經停不下來,滅掉東方六國也只是時間問題。而這時候,荊軻突然的刺秦,不但出乎嬴政的意料,也是唯一可能會造成秦滅六國征程中的不穩定因素,如秦君主暴斃,王位更迭,引起內宮爭鬥,致使強秦國政頹敗軍力下降等等,然而這種情況發生的機率有多大?
秦國內部形勢從秦國的軍事上說,當時掌握秦國軍隊的是王翦、王賁父子和蒙毅、蒙恬兄弟,這兩戶人家對於大秦非常忠誠,是那種寧死不降的戰將,其中,王翦父子帶兵六十萬,蒙恬手握三十萬大軍,他們服從秦王已經達到君要臣死臣必須去死的地步。從秦國的政治環境上來講,這時候管理滿朝文官有效促進政權發展的重臣李斯,他已經輔佐嬴政多年,且李斯沒有政治野心,他只想要盡職盡責的履行好秦帝國的管理工作,他不會去隨意干涉秦王室的內政,而嬴政的兄弟異己也早已被殺掉,這時候國內根本沒有可以爭權奪利的勢力。而秦王嬴政的諸公子呢,除了長子扶蘇稍微年長(14歲),其餘年紀尚小,二公子胡亥這時候才3歲,如果嬴政出現事故,那麼眾人推選長公子扶蘇登上王位是非常順理成章的事情。扶蘇仁慈大度,說不定即位後可以體恤百姓,修秦法改秦制,以儒學治天下,這樣不但不會對秦國造成不利影響,反而秦國會空前的團結,秦朝的統治也會更長久。所以,即使荊軻成功了,秦滅六國的步伐也不會中斷,六國破滅的歷史也不會改變。
凡此種種,荊軻刺秦事件並沒有從實質上加速六國敗亡,而是剛好出現在秦滅六國的過程中,無形中成了“六國”(只剩下燕魏齊楚四國)破滅的“催化劑”。 -
5 # 大好歷史
最近正在讀《史記》與《資治通鑑》,喜歡戰國曆史,正好比著讀。
這個問題搞錯了因果關係。不是荊軻刺秦王加速了六國滅亡的步伐。而是秦國加速滅亡六國,才有荊軻刺秦王這一事件的發生。
秦國到了昭襄王時期,就有統一天下的機會。秦昭襄王在位五十六年,到了第五十年才能自己做主。前期由於宣太后沒有統一天下的想法,穰侯更願意幹損公肥私的事,錯失了很多機遇。
長平之戰後,也出現了統一天下的契機,由於範睢,再次失之交臂。要知道,秦昭襄王與秦始皇雖然是爺孫倆,但之間相隔不到四年時間。四年之間,秦國實力並沒有明顯的增長。
正是在李斯(也有尉繚)的主張下,秦始皇加速滅亡六國的步伐,再加上燕太子丹心裡過不去的那道坎,才有了荊軻刺秦王。
回覆列表
燕國派荊軻刺殺秦王。一方面激怒了秦王。另一方面秦王認為如果不迅速統一各國。各國會效仿燕王派刺客來刺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