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菸斗的傳說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嫡傳大弟子應是馬謖,而非姜維。

    雖然劉備臨死前再三叮囑諸葛亮:“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君其察之!”怎奈諸葛亮疼愛這個弟子,悉心栽培,等到時機成熟,把街亭這個最重要的關隘交由他防守,望其能建功立業,好繼承自己的衣缽。

    可惜馬謖不爭氣,只懂紙上談兵,把好好的一個街亭守丟了,北伐大業先機盡失。諸葛亮無奈,只能揮淚斬馬謖,他不僅心疼街亭,更是心疼大半輩子培養的接班人就這樣沒了。

    直到四十七歲那年,諸葛亮在天水遇見了姜維,他那個欣喜啊,終於自己的大業後繼有人了。

    姜維作為諸葛亮的關門弟子,盡得諸葛亮真傳。在諸葛亮病逝五丈原後,姜維率兵九伐中原,多次擊敗郭淮、徐質、王經等魏軍。

    只是阿斗仍是那個扶不起的阿斗,幾次的北伐功敗垂成。姜維曾請求斬殺黃皓,劉禪不肯。後來姜維碰上了生平勁敵鄧艾,蜀國滅亡,姜維最終只能假降終會,但密謀失敗,被亂刀砍死。

  • 2 # 江南拾遺錄

    姜維是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收服的魏國降將,在人才匱乏的蜀漢政權裡,算是難得的文武全才,但和當時魏吳兩國的一流名將如鄧艾陸抗等相比並不出挑。姜維九伐中原,勞而無功,極大地消耗了蜀漢的國力。蜀漢最後的滅亡,也和姜維在漢中錯誤的軍事部署有極大關係。最後詐降鍾會,意圖復國而不得,令人感慨。總之,他是一個悲劇人物。

  • 3 # 歷史與文化縱橫

    姜維,字伯約,男,今天甘肅天水人。我有一同學天水的。生得前庭開闊,大眼深陷,有點像羅馬人。長大身形,性格沉穩,不好說話。我們以為姜維大概這樣的。

    世外桃園沓中

    陰差陽錯,姜維因為母親在蜀軍,又得到諸葛亮喜歡,想成就一番功名投降蜀國。在北伐中小有戰功,漸漸升到大將軍。他九伐中原,離長安還是很遠,可以說是沒有建立什麼功勳。但是忠於王事,生活簡樸不奢侈,喜歡讀書,好談兵事。

    魏滅蜀示意圖

    三國演義中說他受降了夏侯霸。他把漢中防守策略做了改動,之前是設立大小營壘,他主張的是撤圍,搞包餃子的戰術。這算的上是姜維一個創造。姜維駐紮沓中。在今甘肅舟曲西,一個小盤地,在成都的西北方位,靠近長安。這個地方進可長驅到長安,退可以到成都,是個世外桃源,好地方。姜維以為這樣佈防就會高枕無憂。但沒想到魏軍三路軍一起出發進攻蜀國,左路軍鄧艾從臨洮出發到達沓中,擊敗姜維,過秦嶺走陰平。中路軍諸葛緒由臨渭出發到達陰平與鄧艾會師,避過姜維後下江油,直搗成都,右路軍鍾會由長安出發直搗漢中。

    今日沓中,一座美麗的小城

    劉阿斗在成都投降,姜維還不知道。還是阿斗派人到沓中命令姜維向鍾會投降。姜維起身南下到達雁門會見鍾會。又是給了鍾會一個好印象。大概姜維這人,人物風流俊雅,又是帶兵大將。很是受鍾會待見,鍾會以為很有用處,待之為心腹知己。當時人們說,當時蜀國的官員都是天下的英俊人物,但都在姜維之下。姜維順勢慫恿鍾會起兵,設計殺掉許多魏軍將領,企圖掌握鍾會的軍隊,卻被魏軍殺死,鍾會也死於亂軍中。姜維本意要恢復蜀國,不想到計謀不周全,反而把自己送進去了。這就是姜維的最後結局。

    姜維的影視形象,悲天憫人,膽大如卵

    對姜維一生評價是,沒有大的作為,經常興師動眾,貢獻還不如守成的費瑋、蔣琬等文官。大概是姜維功名心太重,一心要報孔明的知遇之恩。但是自己的武功謀略卻很是不般配。而且自己後起之秀,早期時帶兵不過萬人,後做到大將軍,能夠統領全部蜀軍,卻又遭到黃皓的掣肘。而姜維為人有義氣,以大局為重,沒有及時掃清宮側,後方沒搞搞好。綿延到魏軍三路南下,已經是獨木難支,蜀國是片刻瓦解。最後一搏是利用鍾會與鄧艾的矛盾,想從中搞事,又沒有成功。姜維的事令人感慨。陳壽有點不負責任地說,姜維玩敵!是一面之詞。

  • 4 # 史海扯談

    姜維還是有點能耐的,但是這個人的能力並沒有《三國演義》的描寫的那麼傳神。他的確在軍事上接了諸葛亮的班,也跟在諸葛亮身邊學到了不少謀略,但僅此而已。

    當然,還有最關鍵的一點:時局。諸葛亮沒能成功,一方面由於蜀漢自從因為劉備為了給關羽復仇攻打東吳導致失敗,蜀漢精銳幾乎喪失殆盡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司馬懿。只能說諸葛亮所處的時代人才輩出,能人太多了,成功機率不大。

    姜維接手的時候,雖然能人基本上都死了,可以說三國後期姜維絕對算得上一等一的人才了,但是很遺憾,因為諸葛亮活著的時候連年征戰,蜀漢已經國力不支了。

    姜維雖然最後投降了曹魏,但那是他假意投降以圖策反鍾會,光復漢室。只是他時運不濟,最終兵敗身亡,也算全了他忠義的名節吧!

  • 5 # 老閒同志

    謝邀!姜維是個智勇雙全,世間不可多得英才,諸葛亮慧眼識人,知道只有他才能傳承自己的衣缽,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師傅六出祁山,弟子九伐中原,雖都明白這樣是徒勞無功,行不可為而為之,但忠義精神可嘉,付出一生心血為感謝知遇之恩,傳承遺志,可生不逢時,痛乎哀哉!拙見。

  • 6 # 芝城小趙

    軍事才能方面:姜維歷次北伐,具體戰績是:大勝兩次;小勝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敗一次,小敗一次。其中洮西之戰姜維大破曹魏雍州刺史王經,斬殺魏軍數萬餘人。而為人所詬病的是段谷之敗,除了姜維輕敵、冒進之外,還有一條主要原因是胡濟。總的來說還是勝多敗少,軍隊損耗也是魏重蜀輕。

    而且姜維北伐的基點已經從諸葛亮時秦嶺西縣和子午谷一線推進到西縣以北金城和渭水南岸的芒水一線了。正是因為姜維多次挫敗曹魏大將曹爽,王經,才使得魏軍一直被卡制在秦嶺一線。

    其次忠義方面:後三國時期,姜維面臨的是一個諸葛亮都無法逆轉的大局面,以及朝內不斷的鬥爭。哪怕面對魏國大軍壓境,他自己身在沓中,被鄧艾層層圍裹阻攔,他還是完美的殺過陰平橋、晃過諸葛緒、回到劍閣、守住了鍾會,簡直把魏國的西征計劃摧毀了大半。最後蜀漢是亡在鄧艾那次傳奇的偷渡之上,但直到成都被迫,鍾會在劍閣,還是動不了姜維。本來到此為止,哪怕就這樣結束,姜維也算為漢盡力了。可甚至在蜀漢滅亡後,姜維還是籌劃著那著名的復興大業,才有後來的姜維一計害三賢。

    歷史長河裡滔滔而過的何止成百上千,你喜歡誰都好,這並不是一個強求的事。而姜維在一個死局之中,為了報答諸葛亮的知遇之恩,為了恢復大漢的夢想,在如此難以逆轉的天下大勢下,不斷衝擊命運?我反而更欣賞這位悲情英雄。因為歷史大潮從不可逆,但忠義永遠是一種選擇。

    當初南宋崖山戰後,張世傑依然不死心,企圖找新的法子;後來被水溺死。所謂:舟遂覆,世傑溺焉。宋亡。於姜維,亦如是:姜維死,漢亡。

  • 7 # rmgago

    我對姜維的評價是八個字:“忠心可鑑,才分不足。”

    當然這個“才分不足”並不是真的說是姜維能力不行,只不過說以一國大統帥的標準來看,姜維還是和同檔次的諸葛亮、司馬懿、周瑜、陸遜、鄧艾等人有一定差距。

    但是從蜀國當時的形勢看,諸葛亮選擇姜維做自己的接班人也是沒有問題的,因為綜合姜維的人品、性格和業務能力,蜀國後期沒有人比姜維更適合做大將軍,包括讓後人為之感到有些遺憾的魏延,或許在帶兵方面比姜維更有魄力,但是魏延的性格,最多隻能做一方將軍而已,若是讓他直接成為大將軍,進入權力中樞,以魏延如此心高氣傲又愛隨意亂來的性格,不把蜀國搞亂才怪。所以重用姜維,是最保險也是最穩妥的選擇,能夠保證蜀國在一段時間內的生存和維繫。

    其實筆者小時候看三國,對於姜維很是喜歡,因為姜維是三國中比較難得的,兼具武藝、謀略、忠誠、正直、善良等正面特徵的人物,而且姜維生的英俊端莊,可謂是德、才、貌兼具,接近完美的武將形象,加上為蜀漢政權效力,受到諸葛亮欽點接班人這一光環加成,姜維成了實力派+偶像派名將,說三國後期的蜀國靠姜維支撐,實際上也不為過。

    不過,理性地說,以三國中一國大將軍的標準來看,姜維幾乎只能在三國中奉陪末座。不用和他的前輩諸葛亮相比,看看司馬懿隱忍低調的深厚謀略和在複雜的魏國內部環境中脫穎而出的政治智慧,看看周瑜超凡絕倫的個人魅力以及“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才情品質,看看陸遜在夷陵之戰一國危難存亡之際中表現出的罕見的大智大勇,看看鄧艾在魏蜀後期爭霸中展現出來的超越前輩張郃和對手姜維的敏銳和膽略,姜維在魏蜀後期爭霸中的表現,恐怕只能用“力不從心”來形容。

    姜維在後期被人詬病最多的就是對於漢中防禦策略的調整,他改變了魏延成功的防禦戰術,採用了更加激進的防禦策略,最終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與魏國對峙局面的變化。

    《三國志》中對於姜維也有類似的評價。陳壽評價姜維說“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眾黷旅,明斷不周,終致隕斃”,我個人認為這一評價非常中肯,特別是“明斷不周”,用的非常恰當。

    然而,陳壽借郤正之口對於姜維還有一段評價:“姜伯約據上將之重,處群臣之右。宅舍弊薄,資財無餘,側室無妾媵之褻,後庭無聲樂之娛。衣服取供,輿馬取備,飲食節制,不奢不約,官給費用,隨手消盡;察其所以然者,非以激貪厲濁,抑情自割也。直謂如是為足,不在多求。凡人之談,常譽成毀敗,扶高抑下,鹹以姜維投厝無所,身死宗滅,以是貶削,不復料擿,異乎《春秋》褒貶之義矣。如姜維之樂學不倦,清素節約,自一時之儀表也。”

    這一段評價的分量也是非常足。

    這兩段評價值得玩味,第一段,是對姜維一生的高度概括,雖然看上去貶大於褒,但是在第二段中郤正對於陳壽的評價,卻塑造了一個幾乎完美的君子形象,就衝這一點,即使姜維後期在領軍作戰的決策方面有再多不足,我也不會忍心對姜維進行批判,因為在蜀國當時的環境下,姜維能做到這些,真的是殊為不易。

    而且綜合這兩段表達,我認為陳壽對於姜維實際上主要是褒揚的態度:先是看上去,很理智很中肯的概括了姜維的一生,指出他最終沒能保全蜀國,以身殉國這一點;但是對於姜維個人操守與品德方面,用大量筆墨展現了姜維的不一般之處,更體現出姜維在那個年代脫穎而出的關鍵——忠誠、勇敢、正直、儉樸.....這些極為珍貴的品質。

    所以對於姜維,我更多是感動與敬佩,在那個特殊的年代,姜維竭盡所能,捍衛了自己作為諸葛亮接班人的尊嚴,捍衛了蜀國政權的延續與穩固,至於他在戰略戰術上所犯的錯誤,從後人的角度進行評價自然能看出諸多弊端,但是以當時蜀國的大環境,我認為還是沒有必要對姜維進行太多苛責。

  • 8 # 林徽因仰望的靈鷲山

    錄姜伯約遺言

    劉克莊 〔宋代〕

    事或難遙度,人殊未易知。

    誰雲臥龍死,復有一姜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家對女德班有什麼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