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2
回覆列表
  • 1 # 歷史研究課

    導語:康熙帝在位六十一年,乾隆帝在位六十年,夾在中間的雍正帝起到了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這個乾隆兒子可真是坐享老爹的福。有了雍正皇帝才有了完整了康雍乾盛世。如果沒有雍正,康乾盛世無從談起,而且清朝可能有亡國的危險。他雖在位短暫,可是這十三年抵得上乾隆的六十年。

    首先我們來看看雍正推行的幾種制度。

    1. 耗羨歸公和養廉銀製度

    康熙末年,國內貪腐日益猖獗,年富力強的胤禛即位後,先從整肅財稅制度入手, 推行耗羨歸公之法, 以明規則取代潛規則, 切斷官員“小金庫”的來路, , 將原本流失到州縣官員手中的所得收歸到國庫, 避免了國庫緊張問題。

    清朝和明朝一樣,官員俸祿低的可憐,所以在耗羨收入歸公後, 他將相當一部分的歸公耗羨以養廉銀的名義, 用於大幅提高各級官員的工資。

    養廉銀是他們工資的幾十倍,我們來看一下清代各級官員的俸祿。

    總督:年俸祿180兩,養廉銀13000到20000兩(視地方富裕程度看,如果是兩江總督就有可能拿兩萬兩,如果是雲貴總督可能就少幾千兩。)

    巡撫:年俸祿150兩,養廉銀10000到15000兩。

    ……題外話,也不贅述。

    所以雍正皇帝是很有人情味的,對於官員貪汙是深惡痛絕的,對於能幹事的官員他也體諒他們,從一封奏摺批文可見一斑。

    他曾在雲南巡撫楊名時的“奏陳禁革規禮羨餘加派等項事宜折”上批道:

    “朕並非著你們窮苦了方稱朕意也。”“兵民足, 州縣足, 司道足, 督撫富, 朕之大願也。”

    雍正爺抱負不淺。

    2.攤丁入畝制度

    明末張居正改革的一條鞭法就是攤丁入畝制度的初級階段,可以說攤丁入畝的全面推廣是雍正帝一大功績,它在承接前代賦稅制度的基礎上,革除了中國延續幾千年的人頭稅制度,在相當程度上均衡了稅負,減輕了勞動人民賦稅負擔,促進了經濟發展,清王朝再一次煥發了新的生命力。

    改土歸流

    雍正四年,鄂爾泰提出《奏請改土歸流疏》, 對當時清朝在西南地區的統治存在的問題, 改土歸流的必要性和改流方略等做了全面的闡述, 在《奏請改土歸流疏》中認為, 當時的西南地區主要的社會問題是少數民族問題, 其隱患有三:一是土司, 二是“苗患”, 三是反清殘餘勢力, 為了強制推行改土歸流,穩定西南邊疆。鄂爾泰革除了東川土司, 便集中力量解決烏蒙、鎮雄二土府。

    雍正五年正月十四日, 官軍進駐鎮雄。前後不到一月, 兩土府悉平。烏蒙設府, 鎮雄設州, 至此, 東川、烏蒙、鎮雄三土府改流之事全部完成, 不但疏通了雲南經貴州入湖廣道的西端, 而且還解除了西南內陸邊防威脅的最大隱患, 為徹底根治西南邊防準備了條件。

    3.首創軍機處

    雍正登基之後, 他對於大小事務無不盡心竭力,對於繁雜政事的處理, 這樣的工作量是非常繁重的。雍正在處理政事之時, 也感到力不從心。

    他需要有一個高效、準確、忠誠的中樞輔政機構, 來幫助其處理政事, 進行決策, 又不會架空皇權。

    終於, 雍正削減宗室諸王手中的權力, 推行攤丁入畝和官紳一體當差, 整頓吏治, 安撫民眾, 使百姓安居樂業, 可謂是不餘遺力。同時, 雍正又希望政令能制定迅速、準確, 在傳達政令時能正確、快捷和機密, 並且政令決策和制定必須選拔親信人員參與其中, 只有這樣才能協助君主高效穩妥的處理政務。

    軍機處應運而生,它的設立是雍正獲得一個正確、機密、高效的輔政機構, 也是進一步轉移了內閣的權力,從此,就可以不用和他們多費口舌,直接就可以自己做決定,下面的臣工磕頭喊萬歲萬歲萬萬歲就行了。

    結語:雍正在位十三年,就駕崩了,時間雖短,卻留下了一個充滿生機活力的王朝,給他的兒子乾隆帝,繼續把盛世推向頂峰,所以,對清朝來說,雍正皇帝是不能缺的一個領導。

  • 2 # 醉話胡說

    雍正皇帝,(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清朝入關後第三個皇帝。康熙皇帝是第四個兒子。1722年11月13日。45歲的雍正繼位。到1735年8月23日駕崩。在位13年。雍正皇帝在位13年中,改革創新,雷霆反腐。高調唱廉為清政府的延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雍正帝是一個大義滅親的皇帝。剛剛繼位的雍正帝。發現一個大問題,國本動搖。貌是強盛的大清帝國。只是一個空架子。庫存白銀僅有700萬兩。大量國庫存銀都被王公大臣“借”走啦。所以,雍正皇帝做的第一件事兒就是討債。於是在繼位的一個月後,釋出詔書。要求戶部追繳欠銀。限期歸還。到期不還者。抄家。皇親國戚都不能倖免。由此,雍正帝。又多了一個名字。“抄家皇帝”。雍正帝是一個銳意改革的皇帝。雍正帝在位13年的改革措施比康熙皇帝在位61年釋出的還多。比如說,攤丁入畝。士紳一起納糧一起服役,改土歸流等等。其中,攤丁入畝。是中國封建歷史上最成功的最徹底的經濟改革。人頭稅。是歷朝歷代徵收的重要稅種之一。雍正帝的攤丁入畝。是把人頭稅加在土地稅裡一起徵收的一個辦法。只對有土地的人徵收。沒有土地的可以不交。這樣。不但減輕了農民的負擔。而且平衡社會的矛盾。為子孫們積累了豐厚的人口資源。士紳一起納糧一起服役。打破了明朝延續計程車紳不納糧不服役的陋習。對穩定社會秩序平衡社會關係起到重要作用。雍正帝設立軍機處。完善密摺制度。加強了皇權。雍正帝雷霆手段反腐。高調倡廉的皇帝。任命欽差大臣。挑選欽差大臣助手。徹查地方官曆一經發現官員貪汙,就地免職。在助手中。直接提拔任用。設立養廉銀製度。火耗歸公制度。獎勵清官。雍正帝。是個勤政的皇帝。每天工作十七八個小時。在位13年。共批閱奏摺192000餘份。批文打1000多萬字。雍正皇帝是康乾盛世發展者和創造者。他為清朝的延續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所以,有史學家認為,清朝200多年基礎盤石。即為雍正所奠定。

  • 3 # 中孚鑑

    康熙雖然整體的文治武功厲害,八歲登基,十四歲親政,除鰲拜,平三蕃,收臺灣,平定蒙古準噶爾丹和俄國簽訂尼布楚條約,這個條約也是大清唯一的一個平等條約。可以說康熙是個千古一帝。

    康熙是中國皇帝在位時間最長的。但是他也沒逃過晚年的政治官員的腐敗,導致康熙晚年國庫極度的匱乏。康熙雖然知道官員的腐敗,國庫的匱乏,但是他年齡大了,已經沒有能力去治理了。

    因為官員都是分黨派的,都是盤根錯節,動一個也全域性動,這時就需要一個政治手腕強硬,雷厲風行的君主來治理。

    而雍正就是這樣性格的人。人們常說,窮雍正,富乾隆,因為雍正在剛登基的時候,國家根本沒有什麼錢,經過雍正一朝的努力,到乾隆登基的時候,國庫已經很有錢了。

    所以康熙給雍正留下的是一個窮的朝廷,而雍正給乾隆留下的是一個富有的朝廷。就是因為這個,到乾隆的時候,他有錢,可以大刀闊斧的去處理政事。

    終於出現了康乾盛世的天下,而雍正就是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 4 # 微百科noland

    清世宗雍正皇帝(1678-1735),是清朝歷代皇帝中最為勤勉的皇帝,在位13年,時間並不長,但是對於清王朝的統治是至關重要的一段時期。雍正皇帝信佛教,功於心計,在位期間勵精圖治,消除朋黨,整治貪官,清查虧空,對康熙帝后期的各項朝政加以整頓治理,進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改革。可以說,雍正皇帝是康乾盛世承上啟下的一位有作為的皇帝。

    雍正對清朝有多重要,舉一個最有說服力的資料,康熙皇帝死後,大清國庫只有700多萬兩白銀,可見大清國這時候已經沒有多少財力了,康熙帝的豐功偉績是用金錢支撐的,到了後期已經沒有多少錢了,而雍正在位13年,等乾隆皇帝繼位時國庫結餘5000餘萬兩,資料是最有說服力的,由此可見雍正皇帝對於大清國做出了多麼大的貢獻。具體一些措施給大家分享一下:

    1、軍事方面。出兵青海平定叛亂。羅卜藏丹津叛亂是雍正即位之初比較頭疼的一件事,西北邊陲事關中國的安定團結,雍正帝派出大將年羹堯進軍青海平叛,直撲羅卜藏丹津老巢,經過血戰,由年羹堯、嶽鍾琪平定叛亂。經營西藏地區,設定駐藏大臣,加強了中央王朝對西藏地區的管理,為後來中國對西藏地區的管理留下了歷史依據,證明西藏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制度方面改革。火耗歸公,改變以往徵稅模式,以損耗為由增收錢稅,增加了財政收入,減少的貪汙行為。攤丁入畝,廢除人頭稅,改為土地稅,減輕了貧民疾苦,穩定了社會環境。改圖歸流,加強了西南地區各民族進一步融合。還有一些制度,接下來的一些問答中我會給大家詳細分享,請關注我的問答,共同交流。

    3、整頓吏治方面。一是為了鞏固皇權除掉手足兄弟。生在皇家,家族鬥爭從來都沒有停止過,雍正也不例外,康熙皇帝兒女眾多且大多有才華有能力,爭皇位過程中的一些兄弟們都不服氣,雍正後來透過圈禁、罷黜、守陵、貶官等各種手段實現了鞏固皇權。二是選賢任能。重用李衛、田文鏡、鄂爾泰等一批得力干將,為後來各項改革成功奠定了基礎。三是維護軍權數次貶年羹堯。從絕對信任到置之死地,雍正帝在對待年羹堯的問題上暴露了他的喜怒無常,逼死年羹堯後,消除了軍事方面的顧慮。

    雍正皇帝是難得的有作為的皇帝,以上的一些改革措施只是簡單的提了一下,以後還會跟大家分享一些更具體的方面,希望大家關注並踴躍討論,清朝歷史離我們相對較近,又充滿了戲劇元素,所以很是值得大家學習交流,共同進步。最後一句話總結雍正皇帝的重要性:承康熙,啟乾隆,勵精圖治謀盛世!

  • 5 # 南極音樂

    很重要,太重要了,當然不是說康熙不重要。 我們來看看雍正在位期間都做過那些事情。

    雍正作為清朝的第五位皇帝,在位13年,雍正在位期間加強對西南少數民族的統治,實行改土歸流。並且大力整頓財政,實行耗羨歸公,建立養廉銀製度等。特別是雍正七年(1729年)出兵青海,平定羅卜藏丹津叛亂。 雍正做得一系列的措施對於看乾盛世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

    現在的人好多認為雍正是篡改康熙的遺詔當上的皇帝,如果稍有歷史常識的人,知道這是不可能的因為當時的詔書是漢文寫一遍滿文寫一遍。所以說根本不可能出現第四和第十四皇子的混亂。

    雍正勤於政事,睡眠時間不足4個小時。好像我們現在的網際網路大佬們創業前期,一年之中只有生日那天他才會休息。曾寫下1000多萬字的奏摺批語,勤於政事,體恤百姓,在中國古代帝王中堪稱楷模。說雍正是工作狂一點都不假。

    雍正在位期間加強西南少數民族的統治,出兵青海,平定羅卜藏丹津叛亂,保證了中國領土的完整性。 實行耗羨歸公,建立養廉銀製度等,減輕了百姓的負擔,防止了政府官員的貪汙受賄。建立了一個廉潔的政府。 實行攤丁入畝,地丁合一”,解放了社會生產力,促進了中國農業的進一步發展。 雍正大力改革,是清政府日漸強大,作為康乾盛世的中間階段可以說功不可沒。

  • 6 # 酒翁

    雍正,清聖祖康熙皇帝的四子,在龍潛府邸時被人稱為四爺,全名愛新覺羅胤禛,作為大清王朝入關的第三任統治者,雍正剛好處於康熙與乾隆之間,對於歷史上著名的“康乾盛世”來說,雍正正是發揮了承上啟下的作用,但我個人認為雍正在其期間所發揮的作用並不是一句話可以帶過的。日本史學研究者佐伯治曾評價過:“康熙寬大,乾隆疏闊,若無雍正整飭,滿清恐早哀亡。”

    雖說雍正在位時間不長,僅十三年,但雍正對於整個大清皇朝做了不少的改革,如加強對西南少數民族的統治而實行的改土歸流,為杜絕貪汙而實行的耗羨銀歸公,攤丁入畝,為平定叛亂而出兵青海平定羅卜藏丹津叛亂,而在朝廷內部,則創立軍機處,以及吸取康熙晚年九子奪嫡的經驗,創立了秘密建儲制等。

    也許這些看起來比較模糊,不容易在心裡產生一個概念,那咱們就用兩句話,兩個數字來概括:康熙留給雍正時,國庫只有700萬左右的庫存,而雍正留給乾隆時,國庫已達到了7000多萬的庫存。再多說一句:乾隆留給嘉慶的國庫,又回到了康熙留給雍正時期,若不是有和珅,清朝也危矣。正是由於雍正對積極改革整飭,使吏治澄清,國庫充盈,人民負擔減輕。

    拋開那些野史和民間傳聞,單純的從雍正對於大清,對於社稷的付出,我個人認為雍正應該算是大清朝做出貢獻最大的一位皇帝(甚至超過了康熙),可就是這樣一位兢兢業業的皇帝,在位時以及身後若干年後(一直到現在)都備受爭議,實在令人惋惜。

  • 7 # 背影看世界

    如果放到現代的話,雍正絕對是一個逗逼皇帝。從他批閱奏摺上就可以看得出來。

    “朕就是這樣的漢子,就是這樣的秉性”(批田文鏡奏摺)

    “朕亦想你、朕實在不知怎麼疼你”(批年羹堯奏摺)

    “朕躬甚安,不必掛朕,你好麼?好生愛惜身體”(批高其位奏摺)

    放到現在那是一句一句的金句爆出啊,如果雍正是一個文人的話,那絕對是一個才子。近來拍各種電視連續劇中,拍的最多的就是這個四爺了。所以有流傳一句話叫鐵打的四爺,流水的愛妃。

    不過呢,他也不算生的太好,因為他的老爸康熙在位時間太長,所以他直到中年時才接手帝位。也許正因為如此吧,他倍加珍惜自己所得到的帝位,特別勤政,差不多每天只睡四個小時。歷史上就沒有比他更勤政的皇帝了。

    而且他並不好女色,他唯一的愛好就是工作,工作再工作,如果上天給他一個期限,他一定會說我希望是1萬年。這樣的一個皇帝,你也沒說他們沒有作為嗎?雖然他在位,只有短短十多年前做出了很多豐功偉績。

  • 8 # 愛體育的王大錘

    雍正一朝是一個承前啟後的重要時期,“康乾盛世”指的是康熙乾隆時期國家富足、人民生活安居樂業的盛世,但更準確一點來說應該是康雍乾盛世,因為在雍正手底下的清朝也是一個太平盛世。

    雍正的歷史貢獻

    火耗歸公:由於古代的銀兩在運輸、製作以及使用的過程中都會有損耗,所以地方官會加收一定的費用,在雍正之前好幾千年這個費用的多少都是由地方官自己定的,這就為官員貪汙埋下了禍根。雍正繼位後下令以後火耗歸公的稅由國家統一規定,這個稅一部分增加地方官收入,一部分上繳國庫,其餘的留作辦公經費,這就大大減少了官員對這個稅的貪汙行為,政治上也廉潔了,同時也增加了國庫收入。

    攤丁入畝:雍正之前對百姓收的稅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人頭稅,即家裡人越多要就要交更多的稅,還一種就是田稅,雍正上臺後把人頭稅分攤到田稅裡面去了,這樣一來田多的人自然交更多的稅,而不是人多的家庭交更多的稅,這就減輕了百姓的負擔,更重要的是雍正下令廢除地主土紳不用交田稅的規定,大大增加了國庫的收入,同時維護了社會的公平,但是也大大增加了雍正與資產階級的矛盾。

    另外三點:雍正設立軍機處加強了君主集權;平定西北的分裂叛亂行為維護了中國的領土完整;最後一點就是據史料記載雍正去世時國庫有存銀五千萬兩,這也就為接下來乾隆的盛世打下了厚實的基礎,可以說如果沒有雍正在位十三年勤勤懇懇、一心為國家著想的話,乾隆一朝基本很難做到天下一片盛世的景象。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勤懇的皇帝,雍正對中國的貢獻是巨大的,我們絕不可忘卻歷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家孩子喜歡在地上打滾嗎?孩子在地上打滾該怎麼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