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ZBLiu

    “掛專家號的時候,醫生總是匆匆看一下就好了”,這樣的現象我不代打包票說沒有這回事。

    但是從總體上看來,看專家號必有所圖,要是全是醫生“匆匆看一下就好了”,那怎麼掛專家號的還有那麼多?全傻呀?能夠掛牌專家號的,總該是這個院裡的業務骨幹,有一定專長的。有資質的醫院和醫生都砸不起牌子。所以匆匆看一下之類的說法,屬於病人或病家發牢騷講怪話的可能性較大。

    三級醫院裡的專家號,有高到二三百元一次的。這些醫生往往和某些專病或手術相關。找他看,如果他決定收治,手術就是他做。真到決定收治那一次,可能真的用不了多少時間就定下來了。

    我最近剛做了一次手術回來。在這以前,兩年左右,看這位醫生好幾次,每次二百多。他總認為可以再觀察觀察。直到最後一次才確認可以手術,收下了。每次看病,單是看各種檢驗報告就要看好一會兒。還要跟我交流。所以我不說“匆匆看一下就好了”一類的話。

    當然,可能就會有“有見識的人”跑出來說:“看看,這就是他故意給你拖著,好多收你幾回掛號費。”誰愛說誰說,反正沒有充分證據我不說。

  • 2 # 天壇根兒小妞妞

    唉,醫生也真的很難。

    作為一個專家來說,一般看到一個病人,就算是西醫也知道最基本的“望聞問切”。從你一進門的時刻開始,就已經目測你的病到底是到了何種程度。尤其是作為一個經驗豐富的專家來說,就更是很快就可以判斷出你屬於什麼情況。

    之所以說醫生難,就是在門診的時候,說多了也不是,說少了也不是。說多了,尤其是懷疑有問題的時候,要進一步確認,進行一系列的檢查的時候,有些病人就會認為醫生是想創收,沒有必要的檢查也要做一大堆。而說少了,就會被認為是糊弄,不負責任。

    如果是我,寧願醫生三言兩語就把我打發了。

    上來一看,沒有什麼問題,如果是哪裡疼,開一些藥,告訴你應該注意什麼。這一般都是因為你本來就沒有什麼病。比如肚子疼,有可能是吃了什麼導致腸胃反應的東西,比如頭疼是著涼了。等等等等。醫生透過詢問已經基本得到了答案,這種情況不需要照片子等等的檢查,只要吃點藥觀察一下就可以了。

    如果醫生很認真的看你的狀況,要進行系列的檢查。那證明問題不小。這種情況雖然醫生會很認真,我認為不是什麼好事兒。給看病的時間固然是長,可自己要病得那麼嚴重,才是最倒黴的事情。

    我認為我們作為病人,應該對醫生的門診技術有基本的信任。不要輕易的就認為醫生是在黑自己,也不要輕易的認為醫生會糊弄。其實醫生作為跟人直接打交道的行業,會很小心,也會很認真。我們不排除有些醫生會為了創收讓病人多做很多檢查,可那應該是一些追求效益的私人醫院。我們現在說的既然是專家,就肯定是三甲以上的醫院,一般這種醫院的醫生不會用多開檢查單來掙錢。他們的收入已經很高了,他們想的最多的是怎麼少看病人,怎麼少做手術。

    總之,醫生的素質決定他們不會隨便糊弄人。

    既然能當上專家,證明有一定的能力,不管是門診還是手術肯定在這個醫院裡也是數一數二的。他們從經驗方面,從能力方面都是禁得起考驗的。他們之所以三言兩語就把你的病看明白了,主要原因還是因為他們的經驗豐富。

    一個專家一般正常的情況下,都是半天的門診,可很多時候他們都得犧牲午飯的時間,加班給大家看完。因為時間緊,所以,他們留給每一個病人的時間的確是很少。可少歸少,他們不會糊弄,因為看病就跟人命相關聯,這種事不是可以開得起玩笑的。。

  • 3 # 泌尿外科韶雲鵬

    我覺得這是一個很矛盾的問題,作為一個在三甲醫院上門診的醫生,我覺得可以嘗試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患者因素

    我相信每一個患者都有同一個想法,專家看的肯定是最好的。所以無論大病還是小病,像我是泌尿外科的,有很多隻是單純尿路感染的病人,也願意排隊等專家看。最後兩句話結束了又覺得專家很不負責任。其實隨著目前國家推薦的分級診療來說,對於常見病或者慢性病,其實普通門診或者社群、二級醫院就可以解決問題。但是我相信這個觀念會非常難以改變。

    醫生因素

    拿我們主任來舉例子吧,作為一個三甲醫院科主任、教授,我們主任在泌尿外科領域尤其是尿控領域具有較高的名氣。所以在他的門診上,不單純是南京市的患者,更多的是江蘇省甚至全國慕名而來的患者。像他的門診號一般半天是50個左右,我們簡單做一個數學題就知道了。門診時間一般三個小時,也就是180分鐘,對於50個號頭的患者,也就是一人平均時間不到4分鐘,在這個期間要完成病史的詢問、查體、檢查、開出處方等等一些列事情。那很多病人會說,看病時間太短,的確,他分給每一個人的時間都非常有限,如果延長,有可能除了門診更多的會壓迫後面的手術安排等等。

    對於掛了專家號的患者,我非常可以理解他們,因為希望專家可以透過他的經驗和技術,給予患者更專業更有效的指導。但是很多客觀現象不允許。

    來自一個上門診醫生的建議,對於很多患者其實很多人在普通門診或者說在社群就可以完成診療活動。如果病情很重,我相信醫生一定會建議你去上級醫院就診。

    那究竟怎麼去給專家看,才可以在最短的時間,讓專家給出最專業的建議呢?明確表述自己病情,如果可以,最好能在就診前自己梳理一下病情,有效的反應自己的症狀和自己的治療目的,將提高專家診斷的準確性。合理的情況下可以在普通門診完善一些基礎檢查,很多看排尿障礙的患者到我們主任門診,什麼檢查的東西都沒有,這個時候主任也只能先安排他去完善一些檢查,那這個時候這次門診肯定就來不及找主任了,只能等著複診或者後續再來門診。所以有一些常規檢查完全可以在去專家門診前完成,這樣有利於自己的治療。對於自己既往治療經過的整理,我們很多病人都是經過長期的治療,那每次治療後的療效。自身反應就對於後續治療更為重要了,但很多病人都會忽視,可能專家看完開了相同的藥或者相同的處理方法,反而耽誤了自己的治療。

    在專家門診,因為很多客觀條件,分給每個患者的診療時間都很少。在這個客觀情況可能不能改變的前提下,如何有效的在專家門診讓自己獲得最專業的診療以及得到更有效的治療就尤為重要!

  • 4 # 四十歲生二胎的辣媽

    以前帶孩子掛過專家號,所以對於醫生總是匆匆看一下就好的理解有兩點:

    1.其實很多人是衝專家名號去的,事實上他的病根本不需要掛專家號,那醫生也不會多研究。

    2.有的人看病時,喜歡多講自己的感覺或者以前的一些症狀,這樣導致醫生不能定心檢查,會把你的自以為當做參考,從而快速下結論,有時會導致不良後果。所以一定要多聽、多問醫生才行。

    希望大家多多鍛鍊身體,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 5 # 天音恩典

    有部分原因是醫生太忙沒有這麼多時間,還有部分原因是,醫生見你這類病,見的太多,從你從進診室的那一刻開始,結合望、聞、聽和問,就知道你是哪種病了,所以,就快速的看了…因為後面還有很多病人等著呢!

    我其實有時間,是願意和病人多說說,這樣從心理角度來說,對她的疾病是有好處的,很多時候,都是因為沒有時間…

  • 6 # 湖曉千

    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醫療資源集中在三甲醫院。而國家又沒有分級診療的具體要求。在人們的慨念中有病就到大醫院,找大專家。那怕一般感冒咳嗽也要掛專家號。使得門診的工作量幾乎都壓在專家身上。根某院兒科特級專家講,她一天門診有時達130多人次。按照70年代前規定中醫每小時4人,內科每小時6人,外科每小時8人。現在的門診量超出4倍已上。這樣滿負荷的工作,一天下來連口水都喝不上。候診的病人還急的要命。

    其實凡是一般常見病多發病,社群醫療站或醫療中心都能解決。就是一些明確診斷的病,也沒有必要到三甲醫院看病,更沒有必要掛專家號。從我醫生角度講,門診治療都是一般治療,再高眀的醫生也都是教科書上的常規。決沒有人們冀希的高招。有高招也不會在門診上用。所以一般病也就別再和大病、重病疑難病的患者擠到一起揍熱鬧了。

    做為老醫生,在接診時,病人幾句話就抓住了患病的重點。開幾張檢查單,或開些藥也就幾分鐘的事。決不會是健康諮詢門診,嘮個沒完沒了。他們是一寸光陰一寸金啊!

  • 7 # 五月502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為什麼要有人說呢?為什麼你就不能自己到醫院去親身體驗一下呢?不要人云亦云。

  • 8 # 時間煮yu

    人家專家一天看多少病號啊?一年看多少病號啊?人家打眼一看就知道什麼情況了給你來個化驗單你去做個化驗大夫一看化驗結果跟自己判斷的一致,嗯好可以確定就那麼回事,該吃藥的吃藥該打針的打針,本來就是幾句話就能解決的事還要跟你討論討論?先不說你懂不懂,就說後面排隊的人能不能等吧。再說了不要看那短短的幾分鐘,那是背後幾十年的臨床經驗,不是隨便一個人就能幹得了的好嗎。那是大夫從上學開始經歷十幾年的學習培養出徒了又經過十幾年的臨床實踐一點一點換來的,大夫一上午不敢喝水沒法起身不是一天兩天,一年365天只要坐門診都那樣,要不換你試試。還嫌棄只有幾分鐘怎麼還打算讓大夫說你先出去休息會,讓你家屬進來我說幾句,才覺得自己被照顧了賺便宜了?

  • 9 # 山人品茶

    那啥,我是一個年輕的老人,也是一個患癌腫瘤並且子女不在身邊的老人。2018年走過十一年時間。許多人願意說它是抗癌的歲月,然而我更把它分享成相遇了更真實自我。讓我更加接近自己生命的呼吸,知道善待自己,就是善待他人,是生命自然法則。

    說說我年未複查看病,找專家看病的三分鐘對話,(二個月複查結果及做檢查漫長時間等待)三分種也許是一種奢求,然而對我足夠了。(僅我而以)

    在我輕輕推開醫生門診房間門的瞬間,我以最輕鬆語言快速說活:“看病掛號等待二月了,我等你看病,花都謝了”,大夫抬起頭看見我說“再不來我都要退休了”,我說“咋呼退休,你不能走,要走我就移民了”,大夫說“去哪兒”,我說“去澳洲唄”,大夫說“去哪兒幹嘛,也不生產藥,看病等半年”我們一邊聊著,做完了檢查,看看幾頁體檢報告,收拾完報告又還給我。我只問了一句,“咋樣”,大夫只是說了一句,“你那麼注重健康生活方式,沒事”,說話間後面的患者已經進來了。我覺的我連三分鐘都沒有。好像是來看老朋友,和過去自己去告別。

    看病不在時間長短,重要是明確無誤診斷,確定專科醫院專科大夫的真實規範治療。自己是生命主人,有權知道病情真偽。對大夫,對於大部分從醫大夫,我選擇相信,只有相信才能配合。醫生是不是天使(當然也有不良的)所以是自己要有慧心明智判斷。不亂投醫。對生病努力感動的人,也一定會感動和觸及大夫,互相相任,多溝通,共同破解生命密碼,相信奇蹟,奇蹟才會發生。

    2018年就要秒走了,生活就是一年一度輪迴四季。生活生命就是不斷的在道路拐角處做出正確的選擇。每一次看病,你的選擇是什麼?需要學習,不是瞬間讀秒,是對自己和他人的認知態度。當需要幫助時,能夠感動自己的人,也一定會良知他人。祝福大家新年健康快樂!

  • 10 # 無際42

    我在公立三甲醫院花高價請專家看病。專家還沒有普通醫生負責任。說話也很果斷不耐煩。我想勸勸大家。不要找專家。專家就是個屁。

  • 11 # 北大腫瘤張成海醫生

    我現在出專家號,可就個人體會給大家介紹一下大致的情況。

    其實稍稍糾正一下問題,不會總是匆匆看一下就好了。這要根據幾個方面來決定看病的速度。

    一是病情的複雜程度;二是檢查的資料是否齊全;三是患者的理解程度;四是患者的數量。

    一病情的複雜程度:如果是普通的複查或者化療前後的常規血液化驗結果,檢查的結果都是正常的,或者說關鍵的指標都是正常,大夫只需要看一眼,就知道了患者的基本情況,那麼這時就沒必要再逐個解釋為什麼正常和為什麼有異常。

    如果患者是初次就診,病情比較複雜。比如胃癌或者直腸癌患者的初次就診,醫生肯定不會看一眼就讓你走的,首先問診患者的患病經過和檢查經過,然後根據檢查情況,告知患者及家屬病情,及下一步需要完善的檢查,及可能的後續治療方案。有時醫生會在診室行查體。直腸癌患者常規行直腸指診,明確腫瘤的位置,和距離肛門的長度。

    再或者患者病情複雜,已經治療了很長時間或者就診過很多的醫院,那麼,醫生要全面瞭解診治情況,和目前情況,再調整治療方案。

    二檢查資料是否齊全:如果患者的檢查資料很不全,比如胃癌患者,只有當地醫院的胃鏡報告,沒有其餘的檢查資料,那麼就不知道患者的病期,醫生可能在門診的主要任務就是開出必須的檢查單,看一下胃鏡報告,知道大概情況。這樣不會需要太多時間,待檢查資料完善後,再詳細告知。

    如果患者檢查資料比較齊全了,那麼醫生在門診就可以得出相對準確的分期診斷,就可以告知可能的治療方案,就會和患者家屬交待幾種治療的利弊,幫助做出相對合理的治療方案。

    三患者或家屬的理解程度。如果病情比較明確,並且患者和家屬對這個病有了相當的瞭解後,醫生可能簡明扼要,直奔主題告知治療方案。不需要過於通俗化的語言或者反覆的解釋。但是,如果患者或家屬對這個病沒有任何的瞭解,那麼就需要用專業的或者通俗的患者能夠聽得明白的語言告知,是什麼疾病,如何治療,大概預後如何等等。

    四是患者的數量。這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普通的專家門診一般患者數量很多,不是關鍵的資訊就省略了。因為就診時不能聊天式的問診,因為後面還有很多候診的患者,多數是空腹的,還有老年人,因此,儘可能縮短就診時間。所以,建議大家就診時,儘量掛號,並且按照順序來,千萬不要隨意插隊,除非有特殊情況。

    如果患者數量少,那麼每個就診時間比較充裕,可以展開解釋介紹,就醫體驗會好很多。但是現實不允許。特需門診時就會好很多,患者不是很多,可以詳細的全方位的介紹。

  • 12 # 07772801

    本人胃病吃西藥3個多月不頂用還越來越厲害,最後2甲醫院讓住院,全身檢查就差血管沒查了,最後不敢說到底為啥,出院去3甲醫院消化科,消化科專家病情給人家一說,人家吧檢查報告就都瞄了一眼但每張都過了一遍,我還以為沒看,人家然後讓再吧沒做的補做,在加個胃鏡,然後說我的是壓力大了,我說沒壓力啊,,最後大夫說沒有重大問題,只能慢慢調養,我要住院,人家就說住院還是檢查一遍,又沒辦法給你處理,拿藥回去慢慢調理,注意飲食,這個過程其實就是幾分鐘估計5分鐘都沒,,大夫有啥情況會給你說咋辦都會給你說,就看自己理解的,大夫不會和你在哪裡聊天的,有問題開藥打針,立馬就下單了,其他科問題直接會讓你去其它科,病情複雜會和你多問你下,

  • 13 # 京虎子

    讓我們看一下,半天門診,如果是30個號的話,8分鐘一個病人,如果是50個號的話,4.8分鐘一個病人,前者還能多說幾句,後者確實只能匆匆看一下了。

    我在美國就醫,醫生看一個患者預留15分鐘時間,仍然經常出現延誤,這是因為有的病人病情複雜,有的患者問題較多。按15分鐘算的話,一上午最多約16位患者。

    這樣就看出問題所在了,拿上面這位朋友的例子來看,30個號已經幾乎是美國標準的一倍了,現在又加到50個號,怎麼可能認真看病?

    這種情況由來已久了,記得我考醫學院的時候,我母親是不同意的,她舉了自己的例子,看門診的時候,幾乎每次到中午12點該吃飯了,一推門看到一走廊等候就醫的患者,怎麼可能去吃飯?結果每次都吃不上午飯。

    專家們就是處於這種長年累月的超負荷緊張工作狀態,為了完成看病的任務,不得不抓緊每一分鐘。這樣對於專家是一種慢性折磨,對患者來說也是很不負責任的,辛辛苦苦好不容易輪到自己了,三言兩語就被打發了,很多時候專家並沒有詳細瞭解病情,在診斷和治療上過於輕率。

    如果減少限號的話,專家會看得認真一些,患者也會滿意多了,但很多患者無法如願掛上專家號,現在黃牛號已經很貴了,對醫院的收入也會有影響。但是一味壓榨專家是最不可取的,這樣是雙輸的局面,專家筋疲力盡,患者接受了質量很差的醫療服務。

    解決這個問題除了從根本上解決看病難的問題,擴大醫療服務的規模之外,採取美國式的專科方式也許能解燃煤之及,一般的疾病先去家庭醫生處就診,疑難病例再轉到專家處,這樣就要大力發展全科診所,提高社群醫院的水平,將大醫院的病人分流,才能將專家從繁重的接診工作中解脫出來。

    當然了,專家們也存在著敷衍了事的情況,對患者的態度和責任心是中國醫療服務中的一個嚴重的問題,專家也不例外,這是中國醫學教育和醫學管理需要大力加強的一個方面。

    患者也不要迷信專家,很多中國資深醫生因為繁重的臨床工作沒有時間更新知識,就靠吃老本和臨床經驗,知識陳舊,往往不如剛出校門不久的年輕醫生。

  • 14 # 137億年前的氫二氧一

    這個問題我說兩句大家參考。

    先講一個冷笑話,或者叫做故事吧。這個故事說,在美國,有患者牙疼需要拔牙,牙醫一分鐘時間就乾淨利索的把牙拔掉了,然後,患者去繳費,結果發現要五百美元,於是,這個患者很氣憤的指責牙醫說:你真是黑心!你只用了一分鐘時間,就要賺我五百美元,你太黑心了吧!?

    然後,牙醫微笑著說:哦,那我也可以用一個小時慢慢拔,甚至是你說用多少小時我就用多少小時的拔。不過,問題是你願意嗎?

    這個故事、這個冷笑話雖然有很多版本,但我想其中表達的道理不難懂吧?醫生當然可以用一個小時而不是一分鐘把牙拔下來,反正折騰的是你,遭罪的也是你,對不對?但問題還是:折騰你,讓你遭罪一個小時而不是(技術熟練乾淨利索的)一分鐘,你真願意麼?

    事實上,很簡單的道理,同樣的工作,“一分鐘”就能完成的才叫專家,一分鐘完不成,“一個小時”才能完成的那叫效率低,那不是專家。

    可是,就這麼簡單的道理,現在也出問題了!竟然也出問題了!有人非要專家一個小時才能給他看清楚病,一個專家五分鐘乾淨利索的看清楚病,反倒成了罪過了。

    其實大家想一想,你去醫院幹什麼的?你覺得醫院是尋找到快樂的地方麼?一個只要腦子沒進水都能明白的道理,你的目的要是是尋找快樂,那應該買票去看郭德綱的相聲,郭德綱的相聲據說一張票要上千塊錢了,那能給你帶來快樂,你可以多聽會兒,讓郭德綱先生返場又返場的多聽一個小時。

    但是,要是你去醫院尋找快樂,想著在醫院裡也能和聽郭德綱先生的相聲一樣哈哈大笑,心情愉快,那你不覺得自己的腦子出問題了麼?!

    很顯然,你去醫院是看病的,不是去聽相聲的!這種幾乎是廢話的道理很難懂嗎?因此,一個專家五分鐘時間就能完成特定的工作,在最短的時間內解決你的疾病,那就是個好醫生,而且這才是“專家”,如果反過來,其他專家五分鐘就辦完的事情,你的專家折騰了半個小時也沒弄完,那你覺得這個專家折騰誰呢?折騰的是誰呢?

    這裡還有個問題是:很多人希望專家能耐心的給他解釋清楚自己的病情。其實這是不可能的!專家根本就不可能給你講清楚疾病的。想一想,一個人上醫學院,最少五年,然後再規範化培訓,再考醫師證,等等,努力學習好多年,甚至十幾年之後,剛進臨床時還是個沒有臨床經驗不能獨立解決問題的低年資醫生呢,人家努力好多年都未必行,你就靠著專家給你講幾個小時(假設專家有這麼多時間的話),你就能聽明白了?那你是不是太聰明,太自以為是了?!

    好了,其實道理真的不難懂,去醫院不是去聽相聲的,去醫院是去解決實際問題的。用最少的時間成本來解決問題,肯定優於耗費更長時間解決同樣的問題。專家之所以是專家,就是因為有本事“一分鐘就把牙拔下來”,而不是“一個小時的慢慢拔”。

  • 15 # 來生緣125571997

    病人多醫生少所以沒有時間認真看病,還忙著家裡,醫院的一些複雜事,國家政府對醫院管理不夠嚴格,我知道很多醫院為了醫院和個人收入,願意自己一邦人辛苦一點工資高點不願招人,但是這樣就淡忘了自己對病人的病情詢問和檢查,

  • 16 # 東北轉東南

    不是匆匆看一下人,而是先讓儀器檢查,再看報告而已。這種低難度工作,要他們何用?放個智慧機器人就行了!!!準確、省錢,重要的是,不用看醫生驢一樣的臉色,更不用給紅包。。。一箭N雕!

  • 17 # 耳鼻咽喉醫生老邢

      醫生匆匆看肯定有醫生匆匆看的道理,如果患者檢查的各種指標都是正常的,那麼匆匆一看,沒什麼問題,叮囑幾句也就沒必要再耽誤別的時間了。如果患者病情比較複雜,肯定不會匆匆一眼就讓你走的,需要問診患者的患病經過和檢查經過,然後根據檢查情況,告知患者及家屬病情,及下一步需要完善的檢查,及可能的後續治療方案。

      還有就是這個病患者是否很瞭解,如果病情明確,患者和家屬對這個病有了相當的瞭解後,醫生可能簡明扼要,直奔主題告訴患者,如果患者什麼都不懂,那麼肯定不會匆匆的讓患者離開,必須得向患者解釋清楚,各種事項。

      出現這種匆匆事項的最有可能的應該就是老牌專家,預約患者數量比較多,一看你的病情就明白該怎樣去治療了,直接拿方開藥即可了,後面還有很多人排著,也能節省時間,方便後面人看診。

    -----------------------------------------------------------------------------------------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playdate歌曲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