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孩子人生中的三個叛逆期 " 1、2-3歲時,出現的叛逆行為是人生第一個叛逆期的表現,稱“寶寶叛逆期”。 2、6-8歲時,則來到人生第二個叛逆期,稱為“兒童叛逆期”。 3、12-18歲時,是人生第三個叛逆期,這是大家常見熟知的“青春叛逆期。 在這裡要強調一點,不同的叛逆期,有不同的個性發展、心理生理發育特點,父母應對的方法也要不同。 學習自然不必說了,一落千丈,老師都不想理我家孩子。做為家長看到孩子這樣,真是心碎、心痛,看到孩子這樣我起初還責怪老師怎麼不好好管教,老師說你家孩子叛逆心重,我們也經常說教沒有用,我想是因為我們疏忽了對孩子的管教,我們就一個孩子,不能任其這樣下去,我們得想辦法改變孩子。
6
回覆列表
  • 1 # 劉大爺不是一般的大爺

    叛逆和早戀,都不能硬來,需要引導。

    我至今記得初三的同桌,一個非常聰明且有個性的小男生。但讓我記憶猶新的既不是他的聰明也不是他的個性,而是他們家的教育方式,確切的說,是他媽媽的教育方式。

    這個男孩跟我們說起過他媽媽贊成他談戀愛,時不時就要探聽一下他有沒有喜歡的小姑娘。據他說,當他承認自己有個喜歡的女孩時,他媽媽表現得非常高興,甚至於鼓勵他大膽去追。其實,我至今覺得這個家長過於前衛,但無論如何,母子兩人之間關係非常和諧,溝通也不錯。

    但開明不代表不加管理。再一個例子就是高中老師講給我們聽的了。那是一個比我們高几屆的學長,成績不錯,在理科實驗班也算得上名列前矛;家世也非常好,父親是我們市的二把手。這個孩子的未來應當是一片光明的,但他早戀了。早戀也沒什麼,但高二時他突然得了白癜風,臉部受到了影響,女朋友因此和他分手了。從此之後,他的命運發生了變化。這個男孩開始逃課,不再認真學習,成績啪嗒掉了下來,從一個尖子生成為邊緣生,老師談話家長談心統統不管用。於是,父母索性不管了,反正就是不上學,家裡也夠養他一輩子。可沒想到的是,高三時他父親被雙規了,鋃鐺入獄。家庭垮了,人生也垮了。據我們班主任講,高考結束後,他的同學老師就再也沒有見過他了。

    透過這兩個故事,我想說對待早戀不能一味壓制,以不影響成績為前提做出讓步適當疏導也許會更好。

  • 2 # 合肥市實體母嬰店

    溝通最主要,還要給孩子一定的空間

    不要總是讓孩子聽你的,要理解他,鼓勵他分享自己的心裡故事

    跟孩子做好朋友,儘量減少年齡帶來的代溝

    聊天一定要做到心平氣和,孩子願意給你分享心裡話,你應該覺得欣慰

    如果實在是不願意給你聊,可以從側面瞭解孩子

    一定要理解他,不要強求孩子聽你的話,給他分析,建議,不是強勢讓他聽話!管好自己的脾氣!

  • 3 # 使用者665446636

    其實所謂的叛逆期,是孩子成長到一定階段的正常現象,沒必要大驚小怪,更不必要小題大作,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認為自己長大了,應該有自己的想法與主張,自己的事情要自己作主。而很多父母沒有意識到這一點,認為孩子永遠是孩子,什麼卻想管住孩子,特別是那些強勢的父母,這個階段往往和孩子矛盾重重,甚至發生很多家庭的悲劇。

    在我看來面對叛逆期的孩子,家長做到以下幾點,就會平穩度過這特殊時期:

    1.父母在思想上要意識到,孩子雖然還是孩子,但他已經是長大了的孩子,不會什麼都聽你安排的,要給他足夠的獨立空間。

    2.在行動上,不能過多幹涉孩子做事情,你可以提意見,向孩子表明你的觀點,闡明做事的利弊,由孩子自己選擇(當然重大的事情還是要父母來做主)。但提意見不是成天在孩子面前嘮叨,說一遍就行,說多了誰都煩。孩子自己的選擇,結果好壞由他自己承擔。

    3.在公共場合,特別是在他的同學朋友面前不應責罵孩子,即使他錯了,該批評也是過後無人時再說。

    4.可以經常請孩子幫你的忙,而不是什麼都幫孩子的忙,父母要學會向孩子求助,讓他覺得自己真的長大了,也可向孩子詢問做事情的意見,只要他講得對的就採納,時間長了,孩子自會一成長起來。

  • 4 # 冰之枯

    試問誰沒叛逆過?試問誰在叛逆時沒那麼幾個擔心過度的家長試圖挽救下?那時候你聽嗎?聽得進去嗎?

    非要要答案,我感覺是時間。因為耐心地等等,他們……體內的激素水平會下降

  • 5 # 小蘑菇讀經典

    順其自然,但是如果孩子要做出傷害自己,傷害他人的事情,就要必須要阻止了。這時候更要根據自家孩子的性格,採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有效阻止的同時要讓孩子在這件事情中有所收穫,得到成長。如果這個階段家長事事要管,或方法不當的話,很可能會對孩子造成更大的傷害。

  • 6 # 張繼暄

    孩子大多數都會有叛逆期,做家長的要正確面對,不要強迫和爭吵,這樣會事得其反,應平心靜氣面對,在孩子叛逆時,先不要理他,在事後再找機會和他溝通,讓他自己覺得自己做的不對,做家長要用心對待孩子,他們也有思維有自己的想法,多瞭解他的性格和愛好,多溝通多交流,做一個合格的家長。

  • 7 # 蓉顏易流入言林

    判逆期說明孩子在主觀上有意識地表明他的存在感,正確感,在主動找做人的感覺,在樹立自我意識,伸張自己的獨立見解,促成思維成長,是好事。

    方法上,只是他的言行在大人眼中常是出格的,反判的,倒行的,但他自己不以為然,做為大人要象引導水流一樣為其訂製一個渠道,保證水不流出,一味的防和堵這種打壓是無效的動作,只有正確疏導引流才是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態度上,以大欺小,高高在上,完全服從的態度都不正確,只會激發孩子更判逆,更不聽話和更聽不進話。大人們只有放下身段,如朋友般與孩子交流交換思想,才能找到真的渠道去正確引導。俗稱順毛驢。

    做為判逆期的家長,要有耐心,信心與孩子一同渡過成長的艱難期。

  • 8 # 電焊姐姐

    首先要有耐心,給孩子建立信任感,孩子無論做什麼,首先不是批評,責罵,而是細心講解,引領孩子對事物的正確認識,然後告訴他錯在哪裡,告訴孩子不怕犯錯,有錯就改就是好孩子,儘量給孩子做朋友,瞭解他想什麼,做什麼,經常和藹,友善提醒,並向孩子表示自己對他的關心,很多事以動之以情,讓孩子感受到父母濃濃的愛意,人之初,性本善,每個孩子天生本身不會多壞,幫助孩子,身體,心靈的健康成長

  • 9 # 詩酒小田園

    所謂叛逆期就是孩子自我認識的一個提高,但是作為家長沒有跟上孩子的成長節奏,溝通出現了為題。

    問題在家長自身,但會把責任推給孩子,孩子不太會表達自己的想法或者表達想法後得不到足夠的理解,支援,信任,讚賞。

    表現出來的就是所謂的叛逆。

  • 10 # 治癒系的貓

    從我個人的生活經驗來說,在孩子叛逆期家長要做到以下幾點:

    1、正確看待孩子的叛逆。青春期正是孩子身心快速成長的階段,一方面身體激素過量分泌,精力旺盛,心情浮躁,另一方面心智還不成熟卻又像個小雄獅處處宣示主權,對待矛盾無法心平氣和地溝通解決,這都是正常現象,家長不必過於焦慮,不能一味壓制批評,要相信孩子。

    2、要搞好親子關係。愛與尊重是一味良藥,再用語言的魔法調和,對孩子進行引導。

    3、在學習方面,家長要有合理的期望值;在早戀方面家長也要科學看待、引導;在品格方面,讓孩子接觸一些好的朋友和環境。

    4、給孩子私人空間。叛逆的孩子更渴望被人尊重,他們在乎同伴的看法,有時敏感而自卑;他們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有憧憬、有幻想,也有夢想。這個世界誘惑太多,他們也承受了許多壓力,所以家長要用一顆包容心,送一程,扶一程。

  • 11 # 深藍色老爸—山楓心理

    看了大家的回答,真的很長見識,我也來湊熱鬧說兩句。大家都說了很多辦法和措施,我就說說我的理解吧。孩子在2-3歲的時候,是有一點叛逆的感覺,我檢視我的兒童觀察記錄也找到了相應的內容。心理學上,從出生到3歲,是孩子的“分離個體化”時期,2-3歲的時候正好是最後的階段。在這個階段孩子要完成的心理任務是跟母親分離,擺脫完全依賴,進入相對依賴階段。也只有這個分離階段發展好的孩子,才能成功的送到幼兒園,否則會對孩子造成心理創傷,孩子成人後會有比較嚴重的分離焦慮,例如不戀愛不結婚和啃老等。6-8歲也算一個叛逆期,孩子在內心中要把父母推離自己更遠,騰出更大的心理空間,以容納更復雜的人際關係,知識和技能。12最以後,就準備進入青春期,是家長都頭疼的時期。不過,如果孩子前期跟父母分離的好,關係建立的合適,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可怕。6歲以前,孩子要完成一個重要的人生主題~分離。青春期的孩子要完成另一個重要的人生主題~獨立!為脫離原生家庭,尋找自己的親密伴侶,建立自己的家庭做準備。如果孩子青春期沒有一點所謂的鬧騰,孩子是脫離不了原生家庭的。好吧,先說這麼多。(如果喜歡,就給我一個關注吧)

  • 12 # 矜jin

    其實在叛逆的時候 就算父母說的話是對了孩子都懂,可就算懂也不會聽進去,道理什麼的都懂,可就是想和父母對著幹。

    就拿自己為例吧 我是在初二快升初三的時候開始叛逆的,那時候我對別人什麼朋友、同學、老師處的關係都挺好唯獨父母,尤其是媽媽,誰的話都能聽就聽不得他們的話。自己也知道那麼做是不對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和父母吵架。那段時間我媽不放心我 每天放學都去學校接我,這反倒導致我的叛逆心更強,甚至都覺得她是監視我(現在想想當時可真傻),當著學校的同學和同學家長面一點都沒給我媽留面子,不和她說話 一說話就吵吵。

    因為馬上初三了,學習壓力也大 導致那時候直接厭學了。在家看見父母就煩 放學回家就在自己屋裡待著不出去,那時候甚至都和我媽說過要離家出走,也還說過什麼你這就是逼我早晚得把我逼出事這種威脅的話 。

    就因為那段時間我媽和我生氣、吵架、擔心導致她的心臟從那時候開始就一直不好 到現在也是。所以現在想起那時候自己做的事 真的是都不能用過分形容了,之後回想起來我都覺得那時候可能是瘋了,對我媽真的是一直都有愧疚,對不起她,所以現在大了就一直告訴自己不能再讓他們因為我的任何一件事去生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絕地求生OIG戰隊將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