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1日,是父親節,同時還逢二十四節氣中的夏至。據天文觀測研究,天空將於此日發生日食現象。中國境內可觀測時間為14點以後。據瞭解,這次是發生在北半球的日食現象,約十年一遇。這次日食的不同之處在於是“金環日食”,屆時太陽將有超過99%的面積被遮住,只剩下一圈金邊兒,是很少見的一次天文奇觀。按照古代“天人感應”的學說(天意與人事的交感相應),發生日食。
在傳統文化裡有著怎樣的寓意和徵兆?古代各階層如何救日?
《春秋內事》曰:“日者,陽德之母也”,即太陽是一切光明的源頭。《尚書·洪範》解釋認為“太陽是一切光明的表明,是所有屬陽的精華部分,因此象徵著事物尊貴的一面”。結合此,東漢劉向結合“天人感應”學說,提出了“日者天之象,君父夫兄之類,中國之應也”。其實提出“太陽代表君王”的說法,在先秦時期就已經存在,如《禮統》裡說的“日者,人君之象”。《易傳》提出:聖王在上,則日光明而五色備。在《禮記》中載“天無二日,土無二王,國無二君”,在封建時期,君王為最高統治者,《夜航船》一書言“聖人扶陽而尊君”。
明白了太陽是“君父夫兄之類”的應照,再具體而言,日食現象就有所依據了。《漢書》曰:日者,德也。故日蝕則修德(月食為失刑)。《禮記·昏義》曰:男教不修,陽事不得,謫見於天,日為之蝕。我們暫且按照字面意思翻譯一下:天子不施仁政,宮廷外的政事就存在問題,讓上天看到,就會發生日食”。在《後漢書》中的說法,對日食的現象看的更嚴重,認為“夫至尊莫過乎天,天之變莫大乎日蝕”。由此可見古人對“日食現象”的重視程度。
據記載,目前最早的一次日食是發生在公元前2137年10月22日(夏仲康為政時期)。在《尚書》裡也寫了當時國君面對這個現象所採取的措施——乃季秋月朔,辰弗集於房,瞽奏鼓,嗇夫馳,庶人走。這裡的“嗇夫”是掌管幣禮的官員,主幣之官。當時發生日食,君王就把大臣都召集到一起;命人不停的敲鼓;讓掌管錢幣的小官趕緊取錢幣,以禮敬上天;然後令國都內的百姓都到大街上行走,當作服苦役。
根據這個記載,後世在修禮儀時,就儲存了下來。在魯昭公十七年(公元前525年)發生了日食,據《左傳》載,當時的應對措施仍然是“請用幣”,即使用幣禮。在解讀《春秋》的《穀梁傳》裡,由於其書主張必須嚴格對待貴賤尊卑之別,所以在應對日食現象時,給予嚴格的等級劃分,不可“越禮”——天子救日,置五麾,陳五兵、五鼓;諸侯置三麾,三兵、三鼓。大夫擊柝。凡有聲,皆陽事也,以厭陰氣也。尤其這“凡有聲音,皆陽事也,以厭陰氣也”的說法,至今仍影響著現代人遇到日食的觀念和做法(民間還有敲打鍋碗瓢盆之類的習俗)。
但是同時代,也有不同的說法,到了東周時期,當時魯國的大臣就把上述“禮儀”拆分了。要求只要天子“伐鼓於社”,諸侯“諸侯用幣於社,伐鼓於朝”。到了《禮記》中記載,對於發生日食,君王應該如何做,已經就剩“一旦發生日食,天子就必須穿素服,整改朝政,再認真履行作為天子的職能”。這之後,更加簡化到天子什麼都不要做了。如《左傳》裡提到,發生日食,諸侯用幣於社,伐鼓於朝,這期間不允許大臣們朝見天子,必須回家自我反省。
古人是否“愚昧”,本是一種自然天文現象,居然認為“國無政,不用善,則自取謫於日月之災《左傳》”;又為何生出這麼多繁瑣的禮儀習俗?然而事實情況並非如此,在《史記·天官書》中有對“日食現象”的理論描述——日月薄蝕,日月之交。月行黃道,而日為掩,則日食,是曰陰勝陽,其變重。這個理論是和現在天文研究的結果一樣的,揭露了日食不過就是月球運動到太陽地球之間,這就會發生日食。至於“天人感應”,也不過為了強調“人敬畏天、敬畏自然”;涉及到日食與君王,其目的更多的是為了尋找向君主諫言的機會,規勸或讓君王自我反省自身是否聖明,其政是否有失,以期天下昌明,國泰民安。
2020年6月21日,是父親節,同時還逢二十四節氣中的夏至。據天文觀測研究,天空將於此日發生日食現象。中國境內可觀測時間為14點以後。據瞭解,這次是發生在北半球的日食現象,約十年一遇。這次日食的不同之處在於是“金環日食”,屆時太陽將有超過99%的面積被遮住,只剩下一圈金邊兒,是很少見的一次天文奇觀。按照古代“天人感應”的學說(天意與人事的交感相應),發生日食。
在傳統文化裡有著怎樣的寓意和徵兆?古代各階層如何救日?
《春秋內事》曰:“日者,陽德之母也”,即太陽是一切光明的源頭。《尚書·洪範》解釋認為“太陽是一切光明的表明,是所有屬陽的精華部分,因此象徵著事物尊貴的一面”。結合此,東漢劉向結合“天人感應”學說,提出了“日者天之象,君父夫兄之類,中國之應也”。其實提出“太陽代表君王”的說法,在先秦時期就已經存在,如《禮統》裡說的“日者,人君之象”。《易傳》提出:聖王在上,則日光明而五色備。在《禮記》中載“天無二日,土無二王,國無二君”,在封建時期,君王為最高統治者,《夜航船》一書言“聖人扶陽而尊君”。
明白了太陽是“君父夫兄之類”的應照,再具體而言,日食現象就有所依據了。《漢書》曰:日者,德也。故日蝕則修德(月食為失刑)。《禮記·昏義》曰:男教不修,陽事不得,謫見於天,日為之蝕。我們暫且按照字面意思翻譯一下:天子不施仁政,宮廷外的政事就存在問題,讓上天看到,就會發生日食”。在《後漢書》中的說法,對日食的現象看的更嚴重,認為“夫至尊莫過乎天,天之變莫大乎日蝕”。由此可見古人對“日食現象”的重視程度。
據記載,目前最早的一次日食是發生在公元前2137年10月22日(夏仲康為政時期)。在《尚書》裡也寫了當時國君面對這個現象所採取的措施——乃季秋月朔,辰弗集於房,瞽奏鼓,嗇夫馳,庶人走。這裡的“嗇夫”是掌管幣禮的官員,主幣之官。當時發生日食,君王就把大臣都召集到一起;命人不停的敲鼓;讓掌管錢幣的小官趕緊取錢幣,以禮敬上天;然後令國都內的百姓都到大街上行走,當作服苦役。
根據這個記載,後世在修禮儀時,就儲存了下來。在魯昭公十七年(公元前525年)發生了日食,據《左傳》載,當時的應對措施仍然是“請用幣”,即使用幣禮。在解讀《春秋》的《穀梁傳》裡,由於其書主張必須嚴格對待貴賤尊卑之別,所以在應對日食現象時,給予嚴格的等級劃分,不可“越禮”——天子救日,置五麾,陳五兵、五鼓;諸侯置三麾,三兵、三鼓。大夫擊柝。凡有聲,皆陽事也,以厭陰氣也。尤其這“凡有聲音,皆陽事也,以厭陰氣也”的說法,至今仍影響著現代人遇到日食的觀念和做法(民間還有敲打鍋碗瓢盆之類的習俗)。
但是同時代,也有不同的說法,到了東周時期,當時魯國的大臣就把上述“禮儀”拆分了。要求只要天子“伐鼓於社”,諸侯“諸侯用幣於社,伐鼓於朝”。到了《禮記》中記載,對於發生日食,君王應該如何做,已經就剩“一旦發生日食,天子就必須穿素服,整改朝政,再認真履行作為天子的職能”。這之後,更加簡化到天子什麼都不要做了。如《左傳》裡提到,發生日食,諸侯用幣於社,伐鼓於朝,這期間不允許大臣們朝見天子,必須回家自我反省。
古人是否“愚昧”,本是一種自然天文現象,居然認為“國無政,不用善,則自取謫於日月之災《左傳》”;又為何生出這麼多繁瑣的禮儀習俗?然而事實情況並非如此,在《史記·天官書》中有對“日食現象”的理論描述——日月薄蝕,日月之交。月行黃道,而日為掩,則日食,是曰陰勝陽,其變重。這個理論是和現在天文研究的結果一樣的,揭露了日食不過就是月球運動到太陽地球之間,這就會發生日食。至於“天人感應”,也不過為了強調“人敬畏天、敬畏自然”;涉及到日食與君王,其目的更多的是為了尋找向君主諫言的機會,規勸或讓君王自我反省自身是否聖明,其政是否有失,以期天下昌明,國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