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名飛凡Nov
-
2 # 翼城笑星白生文
當年周琦剛出頭,
球場上面象頭牛。
初生牛犢不怕虎,
可讓約基吃了苦。
如今到了NBA,
看似周琦宿了水。
其實不是這問題,
全是教練按排的。
出場戰術怎麼用,
全由教練來決定。
周琦球技再增長,
以後多練多出場。
只要功夫下的深,
鐵棒也能磨成針。
-
3 # 放飛夢想145543554
如果年齡沒有造假的話,我想深談一下這個問題。我是一名小學體育教師,帶隊訓練籃球17個年頭了,可以說我是與姚明的成長是同時期且同步的,對中國籃球(cBA)、NBA也觀看十幾年,內心對中國籃球是有一點見解的,現在想跟大家分享下,如果不對,請大家海涵。首先是在籃球理念上中國己經沒有對接世界,說理念有點高大上且空洞,具體說一方面吧,比如防守:想信中國很多教練一說防守就會說,“這是個人意願和個人能力問題,這個還用教嗎?這個還有技術嗎?”我想說的是防守技術當中有很多技術細節裡面,不是說打比賽用嘴招呼兩聲就行,該技術必須練細、練實。還有中國籃球早選來源於部隊,是從俄羅斯軍隊傳入到中國部隊,先是在部隊盛行,後來才傳到基層民眾當中的。由於在部隊時有領導參與籃球比賽就形成了所謂的政治籃球,細點說就是有球有理,只要誰拿到球就是有理,不管誰過來搶球、奪球、打球都是犯規,最可笑的是有的拿球三大步上籃,你只要是站在移動路線上也會判阻擋犯規,什麼"圓柱體原則"那只是對進攻隊員說的,防守人根本沒有圓柱體,多麼荒唐的認識……國家當中許多優秀裁判也是80年代培養起來的深受有球有理的影吶,這種理念造成整個CBA將近20年吧,平均一場球還沒吹1次進改犯規。你說中國球員在該理念下誰去練防守,誰去從基礎練起。因為他們心中深知練了也白練,還是身高,身體素質起決定作用。
-
4 # 歷史雲煙原創短影片
當年打的是青年賽,身體對抗都比較弱,所以周琦身長臂展的優勢顯得比較明顯,約基奇那時候也沒成長起來,技術也沒成型,所以在周琦面前相形見絀。但是隨著約基奇身體的強壯,對抗的增強,技術也比較全面,再加上有良好的策應能力,傳球意識比較強,很好的適應了NBA節奏了,站住了腳跟。現在周琦身體對抗的弱點極大的限制了他的發展。
-
5 # 體育扯淡社
個人覺得咱們的球員在青年時展現的天賦和實力確實要比同齡其他國家的球員高一些,例如周琦這個身高,又有投籃和移動。貌似要比一幫大白熊上限高很多。但從青年到職業水平發展,增重,對抗,耐力,力量一系列的訓練和開發後,真正實力也就展現出來。內線球員18歲算是一個分水嶺,18歲之前基本上誰高誰說了算,18歲開始身體慢慢長成了,技術也開始進入定型期,這個時候天賦上的差距就會慢慢展現出來。你看看約基奇這三年時間長了多少力量,周琦呢。而且倆人都是19歲開始打職業聯賽,約基奇在NBA第一個賽季場均12分6籃板1蓋帽,命中率接近65%,周琦在CBA新秀賽季是14分7籃板4封蓋,除了蓋帽之外其他的優勢並不明顯,但CBA的水平照著NBA可差遠了,另外還有整體環境和體制。所以,周琦的大魔王就展現了華人的急躁心態,中國一個大姚那是付出常人想不到的努力的,而周琦的落後也是必然的。當然希望周琦繼續加油,畢竟還年輕,相信NBA的前途還是很光明的!
-
6 # 我就是不服呀
心如死灰!大魔王5場鴨蛋,恐徹底沒戲,三分技能包反成掣肘
昨天,在火箭對陣猛龍的比賽中,火箭隊打得十分糟糕,最終在比賽最後的1分33秒徹底淪為垃圾時間。而這也給了大魔王周琦上場的機會。
不過,本場比賽,周琦卻再一次交出了0分的鴨蛋成績,新賽季開賽至今,周琦一共打了8場比賽,均是在垃圾時間內出場,場均上場4.5分鐘。不過很顯然,8戰僅得9分,5次白卷的成績,有點越走越遠的意味。
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周琦雖然穩坐了隊內的第十人,但是,人家德帥只用8人常規輪轉啊!而在他前面的第九人,正是當年擠走易建聯的布萊克!本場比賽,布萊克發揮出色,早早地替補登場,8投5中,砍下13分,打出了新賽季最強一戰,其中兩次內線強吃的“2+1”更是技驚四座,連登哥都點贊!
周琦現在的情況真的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縱然訓練中有三分13投13中的驚人表演,然而如今,這不穩定的三分技能包反而會成為掣肘,因為火箭隊內能投三分的人太多了,“雙登”場均出手有時候要達到30次,對於周琦來說,分到的三分次數又能有多少呢?
-
7 # 知閒君
所謂周琦國際賽場上打爆約基奇,不過是斷章取義的博眼球罷了,毫無事實依據。最簡單的一點就是,在如今網路高度發達的時代,如果約基奇真在比賽中被周琦完爆的話,不可能沒有兩人國際賽場上直接交手的影片流出來。
所謂周琦國際賽場完爆約基奇,大概說的是2013年世青賽(U19)周琦在資料上完勝約基奇。那一年,中國隊取得了第7名,創歷史最佳戰績。如果簡單比較兩人的資料的話,約基奇當時場均只有7.1分5籃板,周琦則是場均11.3分8.9個籃板和5.4次封蓋。確實,單看資料,周琦的更加亮眼更加好看。
但是,如果單看資料就可以推斷出周琦完爆約基奇的話,那麼,毫無疑問,就是球盲了。畢竟,中國隊和塞爾維亞的整體水平不在一個檔次,兩人在球隊中的地位和出手權也完全不同。中國隊,特別是青少年隊,極度依賴高個中鋒。而高中鋒,憑藉身材上的優勢,在相對低齡的比賽中,往往如鶴立雞群,予取予求。不單週琦,當年,王哲林同樣是在世青賽上引發高度關注。因為更有把握,所以,也被球隊更加器重和依賴,如此,即便中國隊在對上強隊,他們仍然是主攻點,打出出彩的資料,也在情理之中。
而像約基奇所在的塞爾維亞則不然。因為其他位置上的球員水平同樣比較高,所以,他們會更加講究戰術和配合,這樣,在戰術地位和出手權上,約基奇完全不可能和周琦有同樣的待遇。
要說兩人的直接對話,也確實有過。不過,結果對周琦並不怎麼友好。2016里約奧運會的小組賽,中國隊60:94慘敗塞爾維亞。約基奇拿下8分7籃板,周琦則是3分1籃板。那一場比賽,約基奇首發出場,而中國隊的首發中鋒並非周琦,而是王哲林,後者在那場比賽中得到4分8個籃板。
事實上,中國很多球員,特別是集體運動,都存在傷仲永式的悲劇。青少年比賽大殺四方,一到成人比賽和職業賽場就泯然眾人。原因是多方面的。有選材偏重於硬特點(如身高),訓練方法簡單刻板,以及一直以來飽受詬病的年齡造假等。
如今,約基奇在掘金拿到了億元大合同,周琦還在火箭為進入輪換陣容而努力,王哲林雖然也被灰熊選中但是登入NBA卻基本無望,甚至,在CBA都沒有打出超級中鋒的實力。所謂的周琦國際賽場打爆約基奇,不過是胡衛東完爆科比式的自我催眠罷了。
回覆列表
球隊的戰術體系圍繞的人不一樣,誰是核心,誰是飲水機球員,一眼便知。中國內國外畢竟有差別,NBA看黃種人一直都是帶著有色眼鏡。再說誰會讓有著一支成熟體系的隊伍給新秀練手?不過周琦自身條件是不錯的,他的引進跟姚明時,還是有些相仿,會有更多的人注目這隻球隊,偏向更多的利益。只看他能否利用好垃圾時間,好好表現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