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龍文說史
-
2 # 不老的老法師
晉與宋完全沒有可比性,晉是大一統皇朝而後分裂成南北朝。而兩宋是唐亡後中國再次進入一個長達300年大分裂時代的南朝,元修宋遼金史,奉宋為正朔,以承國祚,如今我們用以紀年。宋失漢唐精神從沒有完成大一統,尤其岳飛蒙難徹底自宮,空餘忠義再無漢唐,兩宋是中華文明大退步大轉折朝代。
-
3 # 戰國霸王
西晉窩囊,東晉不窩囊。
南宋窩囊,北宋不窩囊。
最後結論:西晉比南宋窩囊,西晉最窩囊。 西晉司馬家,竊取了曹家的江山,只保住了五十年,在中國歷史上,中原地區第一次丟失,這一次丟失導致中國長達三百年戰亂。
在這之前,南方地區人很少,人口集中在中原地區,西晉滅亡後,永嘉南渡,北方大部分士族和百姓遷移到南方。 這一時期稱五胡亂華,東晉建立後,人口不到一千萬,雖然只有半壁江山,但是東晉的歷代統治者,沒有放棄過收復中原。
東晉時期的一百年裡,有王敦之亂,蘇峻、祖約之亂,陳敏之亂、桓玄之亂、杜弢起義、張昌起義,孫恩、盧循起義。
但是收復中原的行動也沒停過,祖逖北伐、褚裒北伐、殷浩北伐、桓溫三次北伐,謝玄北伐,劉裕北伐,直到劉裕建立宋朝。 劉裕的宋朝不是北宋和南宋,北宋是趙匡胤建立的,南宋是趙構建立的。
北宋和南宋,雖然也打不過北方的遊牧民族,但至少各自保住一百五十多年江山,還是比西晉強很多的。
-
4 # 哈士不是奇
晉朝吧。
宋朝和晉朝,都是武力比較孱弱的兩個朝代。同時,這兩個朝代也先後亡過國。
先說晉朝,晉朝是承接三國的短暫的大一統王朝,它分為兩個部分,分別是西晉和東晉。
西晉存在的時間超級短,雖然不是二世而亡,但是也差不多了,五胡亂華是其滅亡的標誌。隨後就是亂世的來臨,西晉的皇族逃到南方建立東晉,北方則一直混戰,被稱為五胡十六國。
整個晉朝,基本上就是在動亂中度過的,其中最難以被後人接受的,就是因為西晉皇族的原因造成的對漢人的傷害。
因此,很多人甚至都不承認晉朝是一個大一統王朝。
而宋朝,則是承接五代十國的大一統王朝,其也分為兩個部分,分別是北宋和南宋。
縱觀整個有宋一朝,基本上就是處於和談的局面,贏了和談,輸了也和談,就這點花頭。北宋滅亡的標誌是靖康之恥。此後,北宋皇族逃到南方,建立了南宋,直到被元人所滅。
無論是北宋和南宋,他們雖然在抵禦外敵上比較懦弱,但是北宋皇族至少是為人民做了事情的,宋朝的人民在這麼多朝代中幸福指數應該也算高的了。
晉朝和宋朝實際上根本沒有可比性。
從司馬炎篡權開始,晉朝就是腐敗,爭權,腐敗,爭權,其治理下的人民根本沒過過好日子,名為大一統王朝,實際上還不如亂世。
-
5 # 這些歷史要讀
如果要論綜合國力、論政治制度、論經濟文化,那麼宋朝無疑是要比晉朝更強大,更開明、更繁榮。但要比誰更窩囊,恐怕宋朝就當仁不讓了。
先拿西晉和北宋比一比,事實上北宋在很多方面都比西晉要優秀。以“九品中正制”立國的西晉,堪稱中國古代最黑暗的大一統王朝。開國的晉武帝司馬炎是個典型的昏君,在他的治理下,西晉在統一天下後不久就快速衰敗,朝政黑暗,吏治腐敗,皇室權貴更是奢靡乘風。而腐朽的西晉王朝最終也造就了至暗的五胡亂華,使得中原地區漢族人口劇減,給中華文明帶來的嚴重的危機。
相比之下,北宋政治清明、經濟繁榮,文化昌盛,其文明程度可是遠勝於西晉。像著名的唐宋八大家當中,北宋便獨佔六位,這就足見北宋的繁榮和燦爛。但北宋有一點不如西晉,那就是缺少剛強的風骨。
由於宋太祖趙匡胤立國之初,就奠定了宋朝重文輕武的治國基調,使得宋朝在軍事上乏善可陳,形成了軍事上羸弱的“弱宋”形象。所以,西晉雖然黑暗,但怎麼說人家也是正兒八經的大一統王朝。可北宋就不是,它終其一代都無法收復燕雲故土,也沒能壓制遼國和西夏兩個北方強鄰,還不得不每年給遼夏交“保護費”(即備受詬病的歲幣外交)。
甚至面對著西南的小弟安南(越南),北宋也硬不起來。在北宋中葉,安南李朝竟然能自己在中南半島建立起朝貢關係,迫使占城、高棉、寮國這些小國向其納貢稱臣。而且,安南更是數次攻入北宋邊境劫掠,在史書上留下“深入宋境,焚其倉而還”、“伐宋欽州,耀兵而還。”等記載。
關鍵是,偌大的北宋在靖康之恥中迅速敗亡,而且徽欽二帝及一眾王公大臣還被金軍一鍋端的虜到北方去。所以,在軍事外交上,恐怕北宋比西晉還要窩囊。
不過,北宋對外雖然沒怎麼硬起來,但至少還不至於自損國格。而南宋可就窩囊到家了,遠不如東晉硬朗。的確,南宋的存在感似乎要比東晉要強,但這更多是一種恥辱的存在。宋高宗趙構是個被金軍嚇得不舉的弱者,即便是在抗金形勢逐步好轉的情況下,他還是一心想與金國求和。
為了求和,趙構不惜以“莫須有”之罪名冤殺岳飛;為了求和,趙構不惜割讓了岳家軍好不容易才收復的唐、鄧、商、秦等地;為了求和,趙構不惜每年向金國進貢銀廿五萬兩,絹廿五萬匹;為了求和,趙構甚至不惜自損國格,主動向金國稱臣,可謂是靖康舊恥未雪,又添新恥。而南宋,一個以正統自居的王朝,居然在外交上如此卑微,這難道不是莫大的恥辱嗎?
反觀東晉,雖然也是偏安江南,但東晉自始至終都沒向北方的外族政權卑躬屈膝。而且,東晉依託其北府軍的強大戰力,東晉在軍事上並不處於劣勢。肥水之戰,晉軍更是以少勝多,直接把強大的前秦給報銷掉了。
此外,東晉歷代君臣皆有比較強烈的北伐中原,收復失地之志。所以,東晉的北方行動要比南宋的更有效,如桓溫北伐、劉裕北伐等,也都取得了顯著的戰果。這比起南宋那處處捱揍的表現,明顯要強得多了......
-
6 # 世界人文通史
從秦朝以來,中國歷史上的主要封建王朝的分別是秦、漢、晉、隋、唐、宋、元、明、清,其餘的分裂政權可以暫時擱置到一邊。其中,北宋王朝是中國主要王朝裡面唯一一個沒有完成統一的政權,這是歷史學家抨擊重點。如果按照統一漢地即統一的概念來看,宋朝的版圖甚至還不如最早的秦朝。雖然宋朝的綜合影響力遠大於晉朝,但是軍事成就上晉朝優於宋朝。
從軍事來看,南宋時期就有人把北宋軍隊不能戰的原因歸結於缺馬。過去的中原王朝所依賴的兩塊主要養馬地,一塊在河套,另一塊在幽州,宋朝自己卻一塊都沒有得到。儘管宋太宗時期登記在冊計程車兵數量高達一百多萬,但是北宋的馬軍最多時也不超過6萬人。據說是因為缺乏騎兵,導致宋朝在與遼國、夏州(後來的西夏)、越南的戰爭中均一敗塗地。宋太宗把大量的精銳力量消耗在了遼國戰場,結果後繼者只能奉行消極防守的戰略。長期和平雖然有利於北宋的發展,但軍隊的質量卻每況愈下。等到北宋滅亡前夕,金國入侵時,宋人才發現河北諸路軍馬幾不能戰矣!
從版圖上來看,漢朝時期就已經存在於版圖中的西域、河西走廊、遼東、雲南等地,在宋朝時期也都沒有控制在手中。漢朝有漢武帝、漢宣帝這樣開疆拓土的君主,唐朝有唐太宗、唐高宗這樣開疆拓土的君主,兩宋卻沒有一位可以稱為雄才大略的君主。由於宋朝的開國皇帝出身于軍隊,見慣了武將奪權的案例,因此極力於防範武將,推行重文輕武的方略。在北宋與南宋的三百多年裡,朝廷一直以文人牽制武將。北宋的名將狄青,南宋的名將岳飛均受到迫害。
宋朝與晉朝都分為兩段,這一點非常的類似。北宋滅亡以後,南宋退到了淮河以南,但一直到滅亡也沒能恢復中原。五胡亂華,西晉滅亡以後,東晉也同樣退到了南方。但東晉所發動的多次北伐還有一定成果,特別是桓溫北伐和劉裕北伐,攻滅了成漢、南燕等國。反觀宋朝方面,紹興北伐、隆興北伐、開禧北伐、端平入洛4次北伐行動全部崩盤。趙宋治國300多年,經濟、科技、文化等領域都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峰,這是晉朝遠遠不能比的。然而,南宋高宗選擇性地忘卻辱國、辱家、辱父、辱妻的仇恨,屈辱地對金國稱臣,並恬不知恥地簽訂《紹興和議》,這一點確實是窩囊過晉朝太多矣。
-
7 # 桑弘羊
我認為是宋朝更窩囊,有人對宋朝印象好是因為宋朝經濟發達,文化達人多,但這無法掩蓋宋朝對外作戰和外交慫的事實。 西晉覆沒主要是自己內部鬥爭,爭權奪利引發八王混戰,由此讓境內胡人藉機起來建立政權。晉朝統治者司馬家族對這些災難固然難辭其咎,但是他們南遷建立東晉後,倒還是一直抵抗和北伐的,沒有屈服。打出過歷史上以少勝多的淝水之戰,桓溫北伐打到長安附近,上年紀的老百姓看見桓溫軍隊還痛哭說沒想到還能看見官軍,劉裕的北伐那更是氣吞萬里如虎。東晉最後結束也是內部人奪權,並非被北方異族戰勝。 宋朝則是從開始就北伐兩次失敗,被遼國打出心理陰影,以至於後來在檀淵城下打了勝仗局面佔優的情況下,還情願花錢息事寧人。後來對西夏,對金國全是花錢討好人家。而且更為可氣的是,這種花錢割地求和在宋朝群臣中形成風氣和慣性了,如司馬光就把收復的土地割讓給西夏,還論證宋朝無論如何都打不過遼夏,為了把自己軟弱行為合理化,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不惜抹黑北擊匈奴的漢武帝。後來南宋也是很長時間由主和或者賣國的人主政,秦檜這個賣國賊當相,沒有金國同意,宋高宗還無權罷免他。宋朝長期武備積弱,最後被金和蒙古滅亡和羞辱。宋朝窩囊到這個地步,在古代中原王朝中可謂無出其右。
-
8 # 嘿我們走走停停
晉宋都是自己作死。
先看晉:
八王之亂引北方胡族進入中原權力鬥爭,導致最終西晉覆滅。自己作的程度大於一切,王衍被石勒抓住後還大言不慚的說可以幫助石勒登上帝位,就是這幫人自己作的。在這之前,曹魏到西晉初年,對西北和北方的胡族控制的一直很好。
至於晉朝的軍事實力,淝水之戰暫且不說,到了東晉中後期,永和年間,桓溫三戰三勝滅成漢,三次北伐一度收復洛陽,對陣的對手是姚襄,後秦姚萇之兄。到了東晉最後幾年,劉裕還能北伐攻滅南燕和後秦。你說軍事行不行?
至於宋:
南宋最後也是自己作死,從端平元年1234到1279年,蒙古三次入侵,直到1279年還沒有攻破釣魚城,襄陽打了十年。劉整叛宋歸元,獻計改變入侵路線,又造水軍、宣佈南方不屠城才得以滅宋。這個時候,蒙古的鐵騎已經打的整個歐亞大陸只剩下南宋了。。你說南宋行不行?
歷史上對晉似乎沒有評價軍事實力不行的吧?對宋的軍事實力評價,一般而言在於軍隊數目龐大,作戰力低下是整體而言的,因為複雜的轉運和步騎作戰的弱勢,宋軍在對戰遊牧民族的時候野戰基本處於守勢,主動出擊很難贏。但是防守卻另當別論了。
-
9 # 孤風斷月
當然是宋朝了,妥妥的。不為別的,整天讓外族人輪番揉捏,每次都是給錢了事,tm的我就想不通啊!宋朝錢多裝備先進人多,簡直要錢有錢,要裝備有裝備,要人有人,就是打不贏,最後亡於外族,還是兩次,簡直就是日了狗了。
回覆列表
宋晉兩朝,兩大前期統一王朝,它抒寫這中國至關重要的歷史,都為之後鼎盛時期打下基礎。宋晉若比較誰更窩囊,那是不妥的。宋晉兩朝有極大的相似處,兩個王朝所處的時期,都受外患嚴重威脅,而晉朝相對宋好一些,它的朝廷對外相對理智些!能駕馭這匹悍馬。西晉被北方遊牧民族給消滅,同樣北宋也一樣,北宋受傷害要比較大,因為北宋的對手要比西晉時遊牧民族強大的多,他們並不是越境搶掠,而相反他們思想已很先進,想統一中原,繼承中原正統,在大半個中國征討,那時已打到長江以南,已接近統一中原不遠。最悲殘的是大宋兩位皇帝被俘,而且掠到金國老家東北,背上羊皮,下跪,忍受多少屈辱,宋徽宗被封為昏德公,宋欽宗被賜以重昏候。金國皇帝對待宋朝皇室很不客氣給他們自己幾畝地,讓他們各自生存,這樣做等同於為在宋人心目中埋下仇恨的種子,北宋變成南宋,南宋仍記著過去的靖康之恥。
而西晉呢,被匈奴亡國後,也同樣南遷,西晉當時還拿的主動權,是他當時保護北方多個少數民族內遷,致使原來維護士族利益的人群南遷,北方成了少數民族天下,加上統治階層驕奢淫逸,內鬥加劇,出現了八王之亂,八王消耗殆盡後,西晉國力大衰,北方內遷的民族,乘機霸佔地盤,西晉滅亡後,形成五胡十六國。
東晉和南宋也很相似,可南宋要面對的對手同樣要比東晉所面對的強十幾倍。南宋最終招架不住被北方遊牧民族給消滅,那時的蒙古帝國經過半個世紀開拓,疆域橫跨歐亞大陸,西面擁有波斯,西北還有俄羅斯,對歐洲和非洲也近在咫尺,如果不出意外,征服世界綽綽有餘。南宋就是面對這樣的對手,應對他只有選擇妥協,和談,再妥協。如果對方霸王寧上勾,那只有打,雖然宋朝被晉朝說來窩囊,但宋朝當時也做的不錯,他扛了蒙古五十年,從成吉思汗兒子窩闊臺汗到孫子忽必烈,已經七十歲才勉強拿下他,就這樣,南宋已退居廣州還和蒙元作戰,寧死不降。宋朝應該這樣說是蒙古的勁敵,蒙古一時是很難打敗大宋的,經過不斷征討南伐才最終拿下,他當時國力已達鼎盛,軍事實力歐亞人都看在眼裡。而東晉呢,面對當時的暫時統一的前秦,前秦和蒙元想法一樣,也是統一中原,而前秦的大軍要比蒙古多好幾倍,號稱七十萬大軍南下,在一個叫淝水的地方相遇,東晉朝宰相謝安厲害,他比起南宋當朝賈似道更是運籌帷幄。草木皆兵,讓本以自以為是的符堅更是慌了神,利用心理戰削了前秦的銳氣,不但削其銳氣,讓其亡國,之後北方再也沒出現與東晉相抗衡的統一王朝。
東晉滅亡是自身滅亡,而非外患,兩宋則是被外患給消滅,兩宋後迎來又一個大統一時期。而東晉呢,完了後南北朝仍持續紛爭。南宋因為釣魚城之戰,蒙古皇帝蒙哥死去並沒有解除外患,相對,蒙古帝國凝聚力更強,忽必烈打敗阿里不哥後,稱帝,穩固北方,改國號為大元,繼續籌備滅宋策略,宋朝最終扛不住,襄陽城已破,大宋北大門敞開,元軍順著長江攻入臨安,中原一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