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談秦說漢

    春秋時期晉國始祖唐叔虞被封為唐地,建都翼城,又修建了陪都曲沃邑;晉獻公修築聚城為都城,改名為絳城;晉景公又遷都重修新絳城;晉文公在曲沃即位後,遷都新絳城。戰國時期的晉幽公君權旁落,只剩國都絳城、曲沃,一直到晉國滅亡。

    被封為唐地、建都翼城

    據說周武王與唐叔虞的母親交會時,其母夢見神仙對周武王說:“我讓你生個兒子,名叫虞,我把唐地賜給他。”等到周武王的夫人生下嬰兒後一看,手掌心上果然寫著一個“虞”字,所以就給兒子取名為虞。

    周成王繼位時年幼,與叔虞遊戲,把一片桐樹葉削成珪狀送給叔虞,說:“用這個分封你。” 史佚於是請求擇日為叔虞舉辦賜封儀式,周成王說:“我和他只是開玩笑呢!”史佚說:“天子無戲言。只要說了就要按禮節完成它,並奏樂章歌詠它。”

    於是周成王把黃河、汾河的東邊,方圓一百里的唐地封給叔虞,在那修築都城翼城。按照《史記·晉世家》、《漢書·地理志》的記載,唐地也就是現在的山西太原西南。

    《史記·晉世家》:“唐在黃河、汾河的東邊,方圓一百里,所以叫唐叔虞,姓姬,字子於。”

    《漢書·地理志》:“周成王滅唐,封弟叔虞。龍山在西北。有鹽官。晉水所出,東入汾。”

    但明末清初的史學顧炎武提出新的考證,唐地並不是在汾水之東,而是在汾水之西,也就是現在的平陽翼城縣。而九十年代在曲沃的曲村及翼城的天馬都發現了晉侯墓葬,證實在晉獻公之前晉國並未遷都。

    也就是說,晉國最早的都城可能是在周成王賜封的唐地方圓百里之內的翼城,也就是現在的山西省西南臨汾市的翼城西

    曲沃邑大於翼

    公元前745年,晉昭侯把曲沃封晉文侯的弟弟成師,但曲沃邑比翼城大很多,成師又稱為恆叔,很多百姓歸附於他,影響力大過晉昭侯。到了公元前679年,曲沃武公消滅了晉緡侯,佔領晉國全部土地,定都在曲沃,史稱“曲沃代翼”。公元前642年,曲沃武公改國號為晉武公,遷都到翼城,曲沃成為了晉國的陪都。

    曲沃邑在曲沃縣西北2公里與侯馬市交界處的風村附近,距離翼城約30公里,但這個說法有爭議。據最新考證,在聞喜上郭一帶,發掘出了一批東周時期的墓葬,出土的陶器、銅器,證實古曲沃在山西聞喜縣

    遷都絳城

    公元前670,晉獻公修築聚城當作都城,改名叫絳城,在今天山西省襄汾縣趙康村。公元前636年,晉文公重耳在曲沃即位後,在故絳城主政;公元前585年,晉景公遷都新田絳城,史稱新絳,在今天的侯馬市境內汾河與澮河交匯處的三角洲上。

    春秋末期,因“六卿世襲制”,晉國的國政大權旁落,六卿為爭奪土地相互殘殺,連晉君的土地也開始殘食,社會進入了戰國時期。公元439年,晉幽公自己只剩下絳城、曲沃,其餘土地都被六卿兼併。六卿最後又只剩下魏氏、韓氏、趙氏三家,

    也就是說,晉獻公遷都到今天的山西省襄汾縣趙康村,晉景公遷都今天的山西侯馬市境內汾河與澮河交匯處的三角洲上。

    寫在最後

    從晉國始祖唐叔虞獲封唐地開始,晉國定都於今天的山西省西南臨汾市的翼城,同時在今天的山西聞喜縣修建了陪都曲沃;晉獻公定都於在今天山西省襄汾縣趙康村,晉景公遷都在今天的山西侯馬市境內汾河與澮河交匯處的三角洲上

    公元前376年,晉靜公時期,魏武侯、韓哀侯、趙敬侯瓜分了晉國所有的土地,晉國正式滅亡。請注意,春秋與戰國是以“三家分晉”與“田氏代齊”為時間節點劃分,大約公元前403年的樣子,也有爭議說是公元前476年。所以說,晉國的滅亡是在戰國時期。

    2020/11/14

  • 2 # 齊玉敏3

    好文筆!受教了!周成王桐葉封弟的故事讓你在這裡普及了一下給大家,希望以後多多發表一些文章,國學千萬不能費啊!

  • 3 # 一名吉利

    你好,前段時間有幸去山西晉國博物館參觀 。咱一起分析一下。

    晉國,周代諸侯國名,原名唐。在今山西省南部。到公元前403年晉國大夫韓虔、趙籍、魏斯三家自立為諸侯,晉國被分裂為韓、趙、魏三個諸侯國家。晉國國都為唐(今山西翼城),晉獻公遷都絳(今山西翼城東南),別都為曲沃(今山西聞喜縣東)。

    在《史記·晉世家》中,太史公以“河汾之東,方百里”七字,為後來人尋找唐叔虞初封之地提供了最基本的方位線索。“河汾”並稱,則此地黃河與汾河不僅有所交匯而且相隔不遠,汾河下游沿岸的河津、稷山、新絳、侯馬、襄汾、臨汾等地符合此條件;“河汾之東”,則排除境內汾河東西走向的河津、稷山、新絳,唯餘侯馬、襄汾、臨汾以及曲沃、翼城符合條件。

    隨著陶寺遺址的發掘,似乎可以把上古部落陶唐氏的活動範圍確定在陶寺鄉所在的襄汾一帶,考慮到古唐國能夠配合三監之亂,商末周初的古唐國似乎實力不小,勢力範圍囊括前述河汾之東的五縣市亦有可能。 緊隨陶寺遺址之後發掘的曲村天馬遺址、北趙晉侯墓地、羊舌晉侯墓地,最終被確定為西周時期的晉侯墓地,並且出土了一件直接確證燮父遷晉事件存在的覺公簋。那麼晉國的早期都城翼似乎就在晉侯墓地東邊的翼城縣境內某條古稱晉水的河流附近,而叔虞初封之唐,也即商代的古唐國,似乎也有在翼城一帶的可能。 而在侯馬發現的晉都新田遺址群與侯馬曲沃之間的鳳凰古城遺址,則可以相當確定地認定為晉景公在“下宮之役”前所遷之晉都新田,以及三卿分晉後晉侯的一時居城。(至於晉獻公與晉景公之間的故絳在何方,似乎有襄汾趙康古城遺址的說法,但並未得到確證,還是暫且存疑比較好)

    綜上,陶唐與晉絳,古唐與周晉兩代北方強國的腹心都邑之地,大致在侯馬、襄汾、曲沃、翼城四縣市之地。

  • 4 # 滿月尋桂子

    西周時期,始封晉國時,都城為翼城。如果你說戰國時期,晉國都城為絳。

    《史記.晉世家》載:晉穆侯時,太子名仇,少子曰成師。晉人師服說,國君給太子起個″仇”,少子起個“成師”,成師大號,成之者也,今適庶名反,此後晉國能不亂嗎?

    太子仇為晉文侯,文侯於周王室有大功。文侯卒,子昭侯立。昭侯封成師於曲沃,就是曲沃桓叔。曲沃邑大於晉君都邑翼城。桓叔好德,民眾多附焉。君子曰:晉之亂,其在曲沃矣,末大於本而得民心,不亂何待?

    曲沃桓叔卒,子曲沃莊伯立,莊伯卒,子曲沃武公立。曲桓叔、莊伯、武公這三代人反覆不停地攻打晉,曲沃武公三十七年,伐晉侯緡,滅之,盡以其寶器賄賂周釐王,周王命曲沃武公為晉君,列為諸侯,晉國歸其所有。

    曲沃武公即位,更號曰晉武公,始都晉國。武公卒,子獻公詭立。獻公八年士蒍對獻公說,晉國原來公子眾多,如不誅殺,恐有禍亂。獻公逐殺諸公子,而城聚都之,命曰絳,始都絳。

    也就是說從晉獻公時,晉國都城就為絳。公元前54|年晉平公始置絳縣,絳縣是中國第一個“縣“。

    後來考古發掘的翼城遺址,天馬曲村遺址,絳縣遺址都與司馬遷《史記》所載一一印證。

  • 5 # 夏目歷史君

    首先糾正下題主一個小錯誤,到了戰國時期,已經是韓趙魏三家分晉了,三家分晉也被認為是春秋、戰國的一個分界點,所以晉應該算是春秋時期的。

    晉的開國之君是周武王姬發與姜子牙之女所生之子唐叔虞,可以說是個王姓正統諸侯國。在春秋時期,晉一直是中原大國,領土大致擁有今山西全境、內蒙古的南部、陝西東部、北部、河北中南部、河南省西北部,巔峰時期甚至擴張到了山東的西北部。

    因為國力強盛,晉在晉文公時期成為春秋五霸之一,此後實力也較為穩定,因此被眾多史書評價為春秋四強國之一(春秋四強國即秦、晉、齊、楚四個老牌強國)。

    晉從晉孝侯時開始定都於翼城。到了晉昭侯時期,昭侯把曲沃之地封給叔叔成師,即曲沃桓叔。而這個曲沃比晉都翼城還要大,嚴重威脅到了晉國國君地位,導致曲沃與翼城鬥爭不斷,經過幾代的鬥爭,曲沃武公最終代替原來晉國國君,成為了晉國正統,自己則成為了晉武公。

    晉獻公時期,為防止再次出現曲沃代翼的事件,晉獻公不僅殺了原晉國的許多公子,還遷都城於絳。此後八十多年內晉國的都城都是在絳,也正是在這段時間裡晉文公成為了春秋霸主,所以絳都見證了晉最強盛的時期。

    晉景公時期,遷都於新田,改其名為新絳。晉平公時期,則在絳設縣,絳縣也是中國歷史上最早設縣的城市。

    所以晉的都城按時間順序,依次是翼城、絳、新絳。翼城應該大致就在今山西翼城縣境內;而絳又稱故絳,詳細地址還有待考證,不過大多數認同是山西省襄汾縣趙康村東側的趙康古城遺址;新絳在今山西侯馬市境內。

    晉時期的範圍與如今的縣治範圍都不一樣,想知道的相當詳細,很難做到,但已知的是晉都應該在翼城、曲沃、襄汾、侯馬四縣市範圍內。

  • 6 # 土豆夜談

    咳咳!糾正一下

    春秋五霸: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

    戰國七雄:齊、楚、燕、韓、趙、魏、秦!

    可以看出,春秋時晉國安然,而到了戰國時期,晉早已被三家瓜分。

    所以,春秋時期晉國都城在哪呢?

    話說晉國第一任封侯是當時周成王的弟弟——姬虞,疆土大致是在今山西、河北、內蒙古一帶。

    根據記載,姬虞的兒子燮父繼位後,將晉國國服遷往了晉水。而後不久,晉孝侯又遷都到翼,在今翼城一帶。根據《史記》記載”封叔虞於唐,唐在河汾之東,方百里。”

    晉成侯遷於曲沃。“昭侯元年封文侯弟成師於曲沃。”而曲沃就是現在的聞喜,《後漢書》中記載“聞喜邑本曲沃晉地。”

    而後,晉獻公又遷都至絳。絳在現在的曲沃縣城附近,在那一帶發現了古城遺址。

    晉景公遷都新田。根據考古發現,大約在現在的侯馬一帶。

    我也很奇怪,為什麼晉國這麼樂於遷都,不過公元前403年,晉國的三位大夫,韓虔、趙籍、魏斯瓜分晉國,自此,晉國再也不用遷都了!

  • 7 # 鯤之大不知幾千裡

    絳縣有聚殺群公子的車廂城遺址,解放前城門上曾有“晉舊都”石匾,儲存至今,有勃村為漢周勃封地,垣下有晉文公,獻公墓,有絳山(曲沃有望絳村,正好可東南看到絳山)有範村(以子犯命名),也有數不勝數的傳說。所以,所謂故絳,只能在絳縣境內。

  • 8 # 貓眼觀史

    晉國是周朝分封的姬姓諸侯國,更是春秋五霸之一,然而最終被三家分晉開啟了戰國的序幕,自此晉國已不復存在。

    有人問,晉國的古都在哪裡?現如今叫什麼?

    這個問題也還得細細道來,晉國早期的地方行政主要是“都”、“邑”兩種,“都”一般指有宗廟的城市,“邑”則沒有,隨著晉國土地的不斷擴大,春秋時期又出了一個叫“縣”的行政單位,縣主要是透過滅亡其他的小國家而形成,國家的君王將其分封給有功的大臣,一般位於國家邊緣。

    而晉國的古都也比較多,根據歷史記載,先後有唐、翼、絳、新絳等地,唐叔虞受封時的古都就是在唐;然而《左傳》中記載晉國最早的都城是在翼,而這個唐和翼很有可能是一個地方,《晉國史綱要》有考證出翼和絳是同一個地方。

    有穆候遷都絳和晉獻公遷都絳這兩種說法,公元前585年,晉景公又遷都新田,也稱新絳,這也是晉國最後的都城,所以今天就談談這個“新田”。

    既然知道了晉國的都城最終是在新田,那麼這個新田又是如今的哪裡?有文史學者考證,這個新田就是現如今的“新絳縣橫橋鄉”。

    以前一直有文史學者認為“新田”是在侯馬,其實並非如此,晉國都城新田在新絳是有證據證明的。

    首先,歷史上許多朝代的文獻都記載晉國王宮虒祁宮,它就是在現如今的“新絳縣橫橋鄉東昇莊”;

    其次,《左傳》記載明確,公元前585年,晉景公需要遷都,詢問韓厥的意見,韓厥稱“新田土厚水深,居之不疾,有汾澮以流其汙。”晉景公聽聞大悅,便採納了韓厥的意見。

    此後晉國的國都在新田,經歷了十三世,直到公元前376年三國(韓趙魏)分晉才結束。

    不過從此後卻出現了一個問題,到了宋朝時期,新田這個地方竟然無人知曉?清朝乾隆年間有個曲沃縣的知縣張坊還哀嘆,不知新田究竟在何方?

    之所以現如今說新田是在“新絳縣橫橋鄉東昇莊一帶”,也是有眾多原因的。

    其一,就是根據虒祁宮的位置得出,虒祁宮是晉國遷都新田後所建,《水經注》也表明“又西南過虒祁宮南,宮在新田絳縣故城西南四十里”,這是最有力的證明。

    其二,新絳縣橫橋鄉出土的晉國文物也表明這裡就是古代的新田,1979年考古學家在對新絳縣西柳泉南坡上的晉國墓葬群進行考察和挖掘,這裡面出土了許多晉國的文物,而且最後證實,這些墓葬群大多都是新田時期的“公墓”。

  • 9 # 野史也是史

    題目描述不太嚴謹,通常以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分晉且諸侯地位被周天子承認為標誌,意味著戰國時代的開始,所以晉國應存在於春秋時期。

    晉國是周朝的諸侯國,為春秋五霸之一。晉國的建立者為周成王姬誦的弟弟唐叔虞,父親為周武王姬發。晉國曆經684年,共43位國君,在此期間國都多次變換。如今有說在山西太原、晉陽,也有說在山西翼城縣、曲沃縣、絳縣等。

    那麼,晉國國都到底在哪裡,又有怎樣的變換歷程?1、唐叔虞時期的國都

    唐叔虞,名姬虞,因被封於唐國,歷史上稱其為唐叔虞。《史記》中記載唐叔虞封地在河汾之東,方圓百里,而班固在《漢書》中記載唐叔虞的封地在太原晉陽。但此時的晉國疆域遠沒有到達太原,太原之晉陽也不在河汾之東。最重要的是太原並沒有發現西周時期的文化遺存,因此太原之晉陽不是其封地。

    根據唐叔虞分封之前的唐國陶寺遺址可知,唐叔虞的封地大致為北至襄汾、南至聞喜北部,東至翼城東大河口之地。但唐國都城至今沒有定論,大致被認為有翼城北遺址、翼城西南唐城遺址、浮山橋北遺址等,可能性較大的為崇山周圍。

    2、晉侯燮到晉孝侯時期的國都

    晉侯燮,唐叔虞之子,晉國第二位國君。晉侯燮繼位後,將國號“唐”改為“晉”。原因有翼城晉水之說、給周天子獻嘉禾之說等,其中唐叔虞給周成王進獻嘉禾之說頗為流行,改為晉侯以示感恩。晉侯燮將父親之國都遷至翼,翼在晉孝侯晉之前一直作為晉國的國都。

    那麼晉國都城翼城在如今什麼地方?根據史書記載,翼城的位置處於臨汾盆地東側三面環山的區域。又據北壽城遺址判斷,晉國這一階段的國都翼在今山西翼城縣西北二十里的區域,翼作為國都歷時近300年。

    3、曲沃代翼後的晉國國都

    公元前745年,晉昭侯將叔父成師封於曲沃(今山西省聞喜縣),後稱曲沃桓叔。公元前738年,晉昭侯被殺,晉國開始處於內亂之中。公元前724年,晉孝侯被曲沃莊伯殺于都城翼。公元前678年,曲沃武公殺死晉侯併吞並晉國,大肆賄賂周釐王,獲取了晉國國君之位並位列諸侯,改稱晉武公。

    這一事件被稱為曲沃代翼,曲沃武公吞併晉國後,便從曲沃遷往晉國都城翼居住,紀年仍沿用曲沃武公紀年。公元前677年,晉武公去世,其子詭諸繼位,是為晉獻公。

    4、晉獻公到晉成公時期的國都

    晉獻公即位後,誅滅了晉文侯子孫,鞏固了統治地位。攻滅驪戎、耿、霍、魏等國,擊敗狄戎,消滅強敵虞、虢,史稱“並國十七,服國三十八”。

    公元前669年,晉獻公聽取大夫士蒍的讒言,將原晉國的公子們全部誅殺,隨後建立了新的都城“絳”,從此絳就作為晉獻公的國都,一直延續到晉成公。國都絳應在今山西翼城東南部。

    5、晉景公時期晉國的國都

    晉景公,為晉文公之孫、晉成公之子。公元前599年繼位,晉景公在晚年將晉國國都由絳遷往新田,並改稱為新絳,一直延續到晉國滅亡。新絳是今山西侯馬。

    綜上所述,晉國的國都經歷了從翼到絳再到新絳的過程,曲沃應是陪都。翼和絳大概都在今山西省翼城縣周邊,具體還沒有定論;而新絳應在今山西侯馬,曲沃應在今山西聞喜縣。

  • 10 # 使用者94738516596

    我們都知道春秋戰國的分界點就是三家分晉,所以說題主到底是想知道春秋時期的晉國國都呢?還是戰國前期只剩下苟延殘喘的晉國呢?

    如果只是說戰國時期前期的晉國,那麼可以說根本沒有什麼說的,我們現在一般說戰國和春秋的分界時間就是公元前403年,因為這一年周王室承認了趙魏韓三家諸侯。那麼在這之後晉國王室確實還存在過一段時間,其實在公元前453年趙魏韓三家滅了智氏這個時候,晉國王室已經是名存實亡了,到了公元前433年,也就是晉幽公元年的時候,這個時候晉國王室就只剩下絳、曲沃兩座城池了,公元前403年周王室賜封趙魏韓三家諸侯,晉國已經算是滅亡了。但是晉國王室還是存在的,公元前369年趙成侯,韓懿侯遷晉君於屯留,之後又將晉國王室遷到了端氏,瓜分了晉國剩餘的土地。之後在公元前349年趙國奪取了端氏,又把晉國王室遷到了屯留,之後晉王被韓姬殺死,晉國從此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

    如果是說春秋時期的晉國國都的話,那麼其實還是很多的,晉國一開始是叫唐國的,一開始的國君就是唐叔虞,姬發的兒子,被封在唐堯的故地所以稱為唐國,這個時候的國都就是唐,唐叔虞的兒子繼位以後改為了晉國。在《左傳》中記載晉國一開始的首都是翼,但是現在很多歷史學家認為唐和翼就是一個地方,到了晉獻公的時候遷到了絳,公元前585年,也就是晉景公十五年,晉景公將晉國國都遷到了新田,最近大火的電視劇《重耳傳奇》裡就有這個地名,稱之為新絳,這個也是春秋時期晉國最後的國都了。

  • 11 # 澳古說歷史

    首先我看了很多人的回答,都信誓旦旦的在說“這裡糾正下題主的一個小小錯誤,戰國時期晉國已不復存在了。”,但是真的是對的嗎?當然不是,實際上戰國時代雖是從公元前453年,韓趙魏滅掉智氏,三家分晉開始的。但是此時的晉國並沒有被滅,它依然苟延殘喘的活著,依然繼續存在著104年的時間,並歷任晉哀公、晉幽公、晉烈公、晉孝公和晉靜公五位國君。

    烈公十九年,周威烈王賜趙、韓、魏皆命為諸侯。二十七年,烈公卒,子孝公頎立。孝公九年,魏武侯初立,襲邯鄲,不勝而去。十七年,孝公卒,子靜公俱酒立。是歲,齊威王元年也。靜公二年,魏武侯、韓哀侯、趙敬侯滅晉後而三分其地。靜公遷為家人,晉絕不祀。

    以上是《史記.晉世家》中的記載。從這個記載我們可以得知晉國最後是在晉靜公時期滅亡的,也就是在公元前349年,而此時距離戰國時代的開啟,已經過了104年的時間。當然在公元前369年晉國實際上雖已被滅亡,但是晉國的公室依然還存在著,所以嚴格意義上來說晉國還是存在著的。但是即使排除晉國公室存在的20年時間,晉國也至少存在84年的時間,所以又怎麼能說戰國時代晉國不復存在了呢?

    那麼既然戰國時期晉國依然存在當著,那麼它都城在哪裡呢?其實此時的晉國因受韓趙魏三國的控制,三國時不時就割點晉國剩下的疆域,也就是如此,戰國時期晉國的國都一直都在變化著。在公元前453年至公元前433年晉國的國都在“新絳”,也就是現在的山西運城新絳縣。

    公元前433年到公元前369年由於晉國的國土幾乎被瓜分乾淨,所以此時的晉國絳、曲沃兩地來作為晉國奉祀所用,但都城就是是“絳”,也就是現在的山西省運城市絳縣。

    而後公元前369年,韓、趙兩國侵佔晉國剩下的領土,除晉國留公室,並逼迫晉孝公遷居屯留。自此晉國並沒有了真正意義上的都城,因為國家都沒了,又哪來的都城呢?當然如果一定要說的話,那麼當年韓趙兩國為晉公室留下的唯一城池“屯留”,自然而然就成了晉國所謂的都城。“屯留”也就是現在的山西省長治市屯留縣。

    後公元前359年,趙成侯與韓昭侯又將晉君遷往端氏。那麼自然而然“端氏”就成為了晉公室的另一個所謂的新都。“端氏”就是現在的山西省晉城市沁水縣。再這之後隨著趙國奪取晉國的端氏,晉君又被遷回屯留。而後在公元前349年,隨著晉靜公被廢為庶民,晉國就徹底消亡。

    當然嚴格意義上來說,戰國時期晉國真正有都城的就只是在公元前433年到公元前369年這64年的時間,這個時候晉國的都城就是在現在的山西運城新絳縣。而之後的絳縣、屯留、端氏這三個所謂的都城其實嚴格意義上並不算是,因為這個時候晉國實際上已經名不符實,疆域大多都被三晉瓜分的一乾二淨,甚至最後晉國就被保留公室,其他的一切都不復存在。所以又哪有什麼真正的都城呢?

  • 12 # 大唐神都

    晉國的古都在西安。因為西安是大秦帝國的國都,晉國也歸西安管。晉國在現在西安的東北角。這裡還有日本人刻的碑。

  • 13 # 風塵舊客

    堯稱唐立國,都今翼城唐城村,堯禪舜,舜立堯長子丹朱為唐侯,合翼浮二地。周初丹朱之後聯合殘商王室叛亂,成王平亂後封同母少弟叔虞為唐侯,史稱桐葉封侯,仍以唐城為都。唐二世變父遷都翔山下之下,因翔山如大鳥展翅,城池背靠山崖,故名翼城,繞城之水為晉水,故改國號為晉。晉水注入灤池為澮水南源。因此地原稱絳,當時晉都翼城也就是絳都。

    晉文侯死後,晉昭侯將自己的叔叔,也就是晉文侯的弟弟姬成師分封在曲沃之地,所以姬成師又被稱之為“曲沃桓叔”。當時曲沃之地合現在的聞喜縣,水土肥沃,桓叔到當地開發後勢力漸漸超過翼城,這就為後來的小宗奪嫡,曲沃代翼埋下了禍根。

    曲沃代翼後,都城仍在翼城,武公透過賄賂被周王室承認,發動擴張戰爭,消滅了周圍十六個小國,開創了百年之久就春秋霸業。把都城遷到了新田,就是現在的新絳侯馬地區。改新田為新絳,稱原來的故都為故絳。春秋末期三家分晉後,晉王室被迫遷移,先後在翼城澆地青城,沁水端氏,陽城,晉城輾轉至滅亡。到戰國時期,晉國已不復存在了。

    2012中國十大考古發掘的大河口墓葬就是當年晉國翼城的貴族墓葬遺址,發現霸伯隨葬器具,由此產生出霸伯,霸國的定論,這或許是考古史上的一個謬論!因為晉文公稱霸後,晉國開啟了春秋時期最長的霸業,周邊各國稱晉國為霸國或霸上之國已經習以為常。霸伯可能就是晉文公重耳或者其三代內的晉侯。而不是都城十里之側另有他國,理論上不通!今曲沃天馬地區發現的晉國墓葬是曲沃代翼遷都新田后王室貴族的墓葬群,現在曲沃並不是當年的晉都,晉國的政治中心和城池也不可能和墳墓建在一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高中語文刷題能不能提高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