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胖關vlog
-
2 # 進擊的小怪獣
“死者為大”是對平民百姓而言
而對古代帝王來說他們最怕的就是死後被人刨墓被仇人侮辱屍體 仇人眼裡那是洩憤的一種方式
歷史上就有過一個皇帝死了之後被人做成了臘肉
-
3 # 老頑童374236889
親親,盡孝,儒家思想主張之一。伍員父兄本來無罪無過,蒙冤被殺,為人子弟者豈能忍之?子胥掘墓鞭屍,不為過也。後世雖有批評者,皆因未曾發生在其身家。伍子胥,英雄者也!
-
4 # 17942601573
伍舉,伍奢,二代忠臣能臣。伍舉是楚莊王擊敗晉國,稱霸諸侯的主要功臣。伍奢是太子師付,有卓越的才能。伍奢的兩個兒子,伍尚,伍員,皆有治國安邦之才。可以說,伍家三代,皆為國士。平王時,武舉巳死。平王昏庸,受奸佞小人費無忌教唆,強納為太子取的秦國媳婦,又欲廢太子,引起伍奢的強烈反對。平王欲殺伍奢。伍奢說,我死不要緊,但我有二個兒子,都有治國安幫之才,恐對楚國不利。平王要斬草除根,對伍奢說,你寫信叫他們過來,他們來了我就不殺你了。伍奢說,大兒子仁,見信必來,二兒子辦事剛戾忍詢,必不來,國無寧日矣。平王說你只管寫信。信至,兄弟倆一商量,伍尚同父死,伍員逃走為父兄報仇。楚華人從上到下,知伍氏三代皆賢,同情伍家遭遇,不時有人暗中幫助,加上子胥多智勇武,得以逃脫,二十年後,經過無數曲折和艱難困苦,子胥經於當上吳國上卿,網路了孫武等一大批能臣良將,在楚國國力和兵力都大大強於吳國的情況下,三戰三勝,帶區區三萬精兵,攻破楚國郢都。要不是伍子胥的好友申包婿在秦廳跪哭七天七夜,搬來秦兵,楚國有可能滅亡。佔領郢都其間,子胥對平王掘墓鞭屍,並沒有約束部下,吳兵在楚國幹了很多壞事,引起楚國官員和百姓的普遍反對和反抗,加上秦兵來救,吳兵就退兵了。伍家被害,原本楚國從下到下是同情子胥的,但一是此事已過去二十多年,平王早死了,二是子胥掘墓鞭屍,報仇洩恨有點過頭,特別是攻佔郢都後,不應該把氣撒在楚國老百姓身上,三是雖春秋士子不講愚忠,講究出仕,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但秧及百姓,是不對的。不過,須要強調的是,此事發生在春秋,掘墓鞭屍是為報殺父屠兄之仇,與伍子胥的人格沒有關係。子胥一生忠於吳國,愛護百姓,忠而見殊,是古代忠的代表之一,至今被人紀念。五月當午最早紀念的是伍子胥,後來才是屈原。至今,吳地端午節紀念的仍然是伍子胥。
-
5 # 鄭桂軍zgj
先說說伍子胥為啥要掘開楚平王的墳墓,挖出屍體,抽打三百鞭吧。
伍員伍子胥是春秋時期的楚華人,父親伍奢是楚國的太子太傅,哥哥伍尚是楚國的棠邑大夫。因先祖有人在楚莊王時做過朝臣,功名顯達,所以伍氏一家在楚國是名門望族。
楚平王的太子叫建。楚平王讓伍奢做太子太傅,讓費無忌做太子少傅,兩人一起服務太子。
費無忌這個傢伙可不是省油的燈,做事無底線,你好好的服務太子就行了。費無忌卻把心思用在楚平王身上。
楚平王給太子在秦國找了個媳婦兒,讓費無忌去迎娶。費無忌到了秦國,一看新媳婦兒長得很漂亮,便偷偷跑回楚國諂媚平王:這個秦國女子長得太好了,大王您自己娶了吧。另給太子再找一個媳婦兒。
楚平王這昏君一聽就自己要了秦國女子。給太子另娶了一個媳婦兒。
費無忌做了虧心事,心裡有鬼,一直擔心太子知道。就求楚平王把自己從太子身邊調開,轉而侍奉平王。離開太子還是難以安心,太子將來可是要接大王的班,到時候肯定會殺了自己,咋辦?先下手為強!
費無忌開始在楚平王耳邊不斷聒噪,編太子建的壞話。
說平王您娶了本該屬於太子的秦國女子,他心裡肯定有怨氣,您要防備呀。太子自打鎮守城父以來,領兵在外,又廣交諸侯,時機一成熟就要造反了。
親父子關係也架不住有人天天挑撥,何況楚平王是個昏君呢,而且他確實霸佔了本該是兒媳婦的秦女。
楚平王果然把伍奢召過來盤問他。伍奢知道是費無忌挑撥的緣故。氣憤地說:大王為啥要聽小人的壞話,懷疑自己的親骨肉呢?
費無忌則繼續挑撥:大王您要不先發制人,等他們叛亂成功,就會抓走您的!
伍奢是個正直之臣,不會委曲求全。要是婉言相勸,慢慢做楚平王的思想工作,為太子辯白,也許會好點。他卻直言責問平王,楚平王大怒,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囚禁了伍奢。讓城父守軍司馬奮揚去殺太子建。奮揚提前通知太子建,太子建逃到了宋國。
費無忌一不做二不休,繼續慫恿平王:伍奢的兩個兒子都有本事,不殺了遲早是楚國的禍根,現在已經抓了他們的父親,可以此為人質要挾他倆過來。
楚平王就派人嚇唬伍奢:把你的倆兒子叫回來就饒你不死,叫不回來就殺了你。伍奢仰天長嘆:我的兒子我瞭解,大兒子性格仁慈,叫他,一定會來;二兒子剛強暴烈,能忍受恥辱成就大事,肯定叫不來的。
楚平王不相信,派人去抓弟兄倆。老大伍尚聽了馬上想回去。伍子胥說:平王不會抓我們回去就饒父親不死,而是怕我倆成為後患,想一網打盡我們爺兒仨,回去的結果就是爺兒仨都死。不如我們投奔別的國家,日後借兵報仇。
老大伍尚說:我也知道情況如此啊。但如果今天不回去,日後也沒給父親報仇,會被天下人恥笑的,我回去和父親一起死。兄弟你逃走吧,以你的本事日後肯定能為父親報仇。說罷伍尚束手就擒。
伍子胥張弓搭箭對著平王派來的人,慢慢後退逃走。
伍尚被抓回,伍奢知道老二跑了,說道:日後楚國的君臣要遭受兵火之苦了。
楚平王把伍奢、伍尚爺兒倆都殺了。
後來伍子胥歷盡艱辛逃到吳國,取得兵權後伐楚,攻入郢都,“掘楚平王墓,出其屍,鞭之三百然後已。”(史記載)
關於掘墓鞭屍的細節,《左傳》、《國語》皆無記載。
《呂氏春秋·首時》的記載是“親射王宮,鞭荊平之墳三百。”
《榖梁傳·定四年》:“撻平王之墓。”
《淮南子·泰族訓》和《越絕書·荊平王內傳》亦有此說。
對於這一傳說,古文獻存在“鞭屍”和“鞭墳”兩種不同記載,而近年又出現一種完全否定“鞭屍”、“鞭墳”的意見。
姑且不論伍子胥到底是鞭墳還是鞭屍。司馬遷對伍子胥本人和鞭屍的行為是十分讚揚的。稱之為 “烈丈夫”。
我怎麼看?
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有很多成語或俗語分別代表不同的思想,立場是對立的。
說“死者為大”,也有“死有餘辜”之說;說“惡有惡報”,也有“以德報怨”。對任何一個人物、事件,肯定會有不同的評說。
死者為大,說的是親、朋之間的關係,死者為尊。但楚平王對於伍子胥來說,事實上他活著也是“大”,他是國王,伍子胥是小臣子。
但仇人之間可不存在什麼死者為大!你殺了人家的親生父親和親哥哥,而且是冤殺。要不是伍子胥跑了,也是一併殺掉。依伍子胥剛烈的性格,殺父之仇、殺兄之仇,不報仇肯定是死不瞑目的。到了有報仇的實力了,仇人已經死了。不掘墓鞭屍難以澆滅多年的滔天怒火。其行為可以理解。
-
6 # 月輪皎皎
死者為大,那也要看看對誰,武員對待楚平王,那可真是一天二地仇,三江四海恨。
楚平王也算得上歷史上名聲最差的國君了,當年他給自己的兒子太子建訂了一門親事,就是素以美貌著稱的秦國公主,派去接親的人是個大混蛋,偷偷的把秦國公主送到了楚王的宮中,而把公主身邊的一個侍女嫁給了太子建。於是,老公公就這樣霸佔了兒媳婦。
奸臣繼續作惡,害死了太子建,作為太子建老師的武奢也就是伍子胥的父親當然首當其衝,楚平王把他囚禁起來,騙他把兩個兒子召回來,說只要回來就赦免死罪,還會加官進爵。武奢明知道楚平王在說瞎話,但是他不願意留下不忠的罵名,於是親筆寫了一封信給兩個兒子,長子武尚見到信之後大哭不止,立刻要回家。弟弟伍子胥拉住哥哥說國君沒有殺父親就是忌憚我們兄弟在外面,如果我們回去,父子三人一起被殺。武尚哭著對弟弟說:我顧不得那麼多了,我回去陪著父親死,你快逃吧,將來為我們復仇。說完兄弟灑淚分別。
武尚回到國都之後,立刻被逮捕,武奢一看小兒子沒回來,長嘆一聲:楚國完了。
伍子胥一路逃亡,這邊楚王也派人到各個關卡堵截伍子胥,在過昭關的時候,伍子胥愁的一夜之間鬚髮皆白,幸虧一個容貌酷似伍子胥的人吸引了官府的注意力,伍子胥才得以逃脫。
伍子胥過江的時候,一個漁夫用小船把他送到對岸,伍子胥把佩劍送給漁夫說:您可千萬別把我的蹤跡告訴別人。漁夫很生氣,說我是圖你的東西嗎,楚國賞賜那麼多黃金我都不要來救你,你卻擔心我洩露你的蹤跡,為了讓你放心,我今天就死在你的面前。說完,跳到江裡淹死了。
伍子胥很是悲痛,但只能繼續往前行走,到了吳國境內,伍子胥太餓了,就和街上一個女子討飯,等到伍子胥吃完飯,這個女子說我守節這麼多年,從來不和男人說話,今天居然和你說話,無法忍受。於是這個女子也自殺身亡。
伍子胥就是這樣歷盡千辛萬苦,輔佐吳王闔閭登上王位,後來,伍子胥和孫武領兵攻打楚國,大獲全勝,一直打到楚國的首都,而此時,楚平王已經死了。
伍子胥很氣憤,因為他沒有辦法找楚平王報仇了,那就乾脆把他的屍體挖出來砍了洩憤吧,但是楚平王也詭計多端,他生前壞事做的太多,怕死後不得安寧,就做了幾個疑塚,讓人難分真假。
伍子胥仰天長嘆,難道我的仇報不了了嗎?話音未落,旁邊來了一位老者,說自己知道楚平王的墳墓,原來當年他就是修建墳墓的工人,楚平王為了沒有人知道自己墳墓的地方,把所有工人都殺害了,只跑出來他一個。他指點給伍子胥,原來楚平王真正的墳墓在渠水下面,得把渠水放掉才能找到真正的墳墓。伍子胥大喜,按照老人的指點,果然把楚平王的屍體挖了出來。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伍子胥親自鞭屍楚平王,還把屍體的頭割了下來,楚平王做盡缺德事,也得到了應有的下場。
回覆列表
大家好,我是喜歡先秦史的胖關。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伍子胥一家遭陷害,復仇之心油然而生楚平王時期,太子少傅費無忌誣陷太子,伍子胥的父親伍奢被無辜被牽扯其中,被奸臣陷害入獄。
費無忌對楚平王說伍奢有兩個兒子,知道父親被抓後,會逃到其他國家對楚國造成威脅,以免放虎歸山,不如誘騙他兩來王宮交換他父親,然後全部殺掉。
訊息傳到了伍子胥兄弟耳中,知道這是楚王的奸計,兩個人當仁不讓都想冒死去換回父親,最後大哥伍尚堅持自己一人前往王宮,伍子胥含淚逃出楚國,百感交集。
伍子胥輾轉來到吳國,路上一下子白了頭,對楚王恨的咬牙切齒,誓死要為父親和大哥報仇,一顆復仇的種子埋在了心中。
伍子胥在吳國協助吳王闔閭登上王位,打敗越國,終於攻入楚國,楚昭王逃亡。
司馬遷時空穿越化身伍子胥,狂洩心中怒氣《史記》中記載伍子胥掘開楚平王的墓,用鞭子鞭打300多下,以洩憤怒。但是在《左傳》和《國語》等其他史書都沒有記載。
我個人認為伍子胥鞭屍是司馬遷自己主觀加上去的,理由如下:
司馬遷遭宮刑奇恥大辱,忍辱負重編纂《史記》,他唯一的信念就是完成《史記》。心中的怨氣和憤怒無處去訴說,他又能怎麼樣。
年復一年,他默默地承受無盡的折磨和痛苦,沒有人來安慰他,他也覺得這個世界對他不公,自己活的太壓抑了。
伍子胥狠狠地抽打著楚平王的屍體,這種憤怒和仇恨終於在這一刻爆發了出來,伍子胥每抽一次就釋放一次心中的怒火,他在復仇的路上走的太辛苦了,每抽一次告慰死去的父親和大哥,每抽一次覺得酣暢淋漓,他終於可以卸下這個包袱了。
司馬遷又何嘗不是這樣呢?司馬遷將自己和伍子胥復仇融為一體, 寫到伍子胥鞭屍這裡他也彷彿釋懷了,心裡得到了些平衡 ,唯一不同的是伍子胥可以掘墓鞭屍,而對於漢武帝司馬遷依然是無可奈何。
總結《左傳》是先秦時期的作品,《史記》是西漢時期司馬遷收集整理、加工的文學作品,難免有歷史的遺漏和缺失,有時候司馬遷就會主觀加入自己的見解和改動,這在《史記》和《左傳》中對同一事件和人物中經常能看到,甚至是一字只差意思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