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戰國霸王
-
2 # 鼎列治史
首先,所謂的蕭何自汙是源於兩個莫名其妙的人給蕭何說了兩段話,實際上蕭何從來不需要用自汙來保平安。
就像我曾經說的,劉邦如果真的懷疑蕭何的忠誠,還會在乎蕭何有沒有護衛,貪不貪汙,以及蕭何的名聲好不好的問題嗎?
蕭何的權勢和地位難道不更被劉邦忌憚嗎?但是蕭何什麼時候主動讓賢過?劉邦又什麼時候讓蕭何退位過?
再說蕭何名聲好不好是不要護衛,是貪汙點錢財,侵佔點土地就能損害的了的嗎?蕭何治理下的關中發展的如何大家也都是知道的,需要蕭何搞這些小動作來自汙嗎?另外漢政權從九卿以下到地方各郡縣官員,又有幾個不是經過蕭何的任命,這些既成事實難道不應該更被劉邦忌憚嗎?
可劉邦如果真的懷疑那些,還會讓蕭何執掌相印嗎?
另外最讓人無語的一件事,恐怕就是劉邦唯一一次懲治蕭何事件了,前腳剛把蕭何罷官廢爵關入大牢,後腳就把蕭何乖乖的迎接了回來,並且還繼續讓蕭何擔任不是權臣勝似權臣的相國之位,同時在劉邦病逝前後也沒有對蕭何做過任何防備。
所以現在的問題就是,劉邦真的有懷疑過蕭何嗎?
事實上他們二位的關係怎麼看都是那種君臣佳話般的存在。當然他們之間也不是完全就沒有矛盾,但即使有再大的矛盾也不會鬧到不可開交,最後二人也都是善始善終,一個成為了中國歷史上最厲害的帝王之一,一個則成為了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丞相之一。
因此我就想不通,為什麼史書中非要拉出召平這個莫名其妙的人和另外一個莫名其妙的人說那麼一番莫名其妙的話呢?
下面是召平說的:
召平者,故秦東陵侯。秦破,為布衣,貧,種瓜長安城東,瓜美,故世謂“東陵瓜”,從召平始也。平謂何曰:“禍自此始矣。上暴露於外,而君守於內,非被矢石之難,而益君封置衛者,以今者淮陰新反於中,有疑君心。夫置衛衛君,非以寵君也。願君讓封勿受,悉以傢俬財佐軍。”何從其計,上說。
下面是那個“客”說的:
客又說何曰:“君滅族不久矣。夫君位為相國,功第一,不可復加。然君初入關,本得百姓心,十餘年矣。皆附君,尚復孳孳得民和。上所謂數問君,畏君傾動關中。今君胡不多買田地,賤貰貣以自汙?上心必安。”於是何從其計,上乃大說。
這兩段話說的內容,在我看來其實更像是“皇帝用金鋤頭鋤地”。
召平和那個“客”雖然解釋了蕭何權勢很大的問題,但始終沒有點明蕭何與劉邦的真正矛盾,那就是蕭何的權勢之大已經超出了正常臣子所能擁有的範圍了。
正如後世權臣為什麼都喜歡拿蕭何舉例呢?還不是因為蕭何在事實上就是一個權臣。
因此對於一個君王來說,如果他真的不信任蕭何了,那麼無論蕭何做什麼都沒有任何意義,因為蕭何只要活著便是威脅,畢竟是執掌了十幾年的相印,蕭何的親信心腹也早已遍佈天下了,所以召平和那個“客”說的那些話有什麼用?
除了讓蕭何演了一齣戲之外還能說明什麼,而且這齣戲還得讓劉邦配合著演才行,否則那就是欲蓋彌彰了。
本來劉邦還沒懷疑蕭何,偏偏蕭何還非要做出一副我沒有野心的樣子,那劉邦是不是就得想這傢伙是不是真的要反了,否則搞這麼一出要幹嘛?
因此在我看來,召平純粹就是自作聰明,自以為知道了一切,但其實不過就是蕭何與劉邦藉機給天下人演了一齣戲,開了一個玩笑罷了。
劉邦與蕭何的關係,其實一直以來都是極為親密和堅固的,同時這也正是漢政權能夠建立的最主要原因。
從最早劉邦為沛公時,蕭何便以“丞”作為二把手;而後到劉邦為漢王后,蕭何更是直接為丞相;再到聽到蕭何離去,劉邦瞬間“如失左右手”;最後到封侯時,劉邦更是當著天下功臣列侯的面指名道姓的說“諸君徒能得走獸耳,功狗也。至如蕭何,發蹤指示,功人也”,可以說在劉邦眼裡,天下人中唯有蕭何是真正可以與他並肩而立的,所以才說蕭何是唯一的“功人”,其他人不過就是“功狗”罷了。
其實也不是劉邦非要這麼信任蕭何,而是他已經習慣性的依賴蕭何了,當然蕭何也是一樣,所以對於他們這種相交幾十年,歷經無數困苦的朋友,如果只是單單認為蕭何只有自汙才能保平安,其實是很蠢的。
-
3 # 影子講歷史
劉邦打天下,三個人功勞最大。對此劉邦自己也說:“我之所以有今天,得力於三個人---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張良;鎮守國家,安撫百姓,不斷供給軍糧,吾不如蕭何;率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位皆人傑,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不過三個人的命運卻有天壤之別,韓信最初封齊王,然後降為楚王,最後被貶淮陰侯,然後被呂后殺死於未央宮;張良學赤松子隱居,最後一直託病不出;倒是蕭何,一直在劉邦身邊,做到丞相,而且孩子輩也是大官。
同樣是漢初三傑,蕭何、張良、韓信的人生結局為何完全不同!
劉邦喜好結交天下朋友,無論是位高權重者,還是地痞流氓者,就沒有劉邦交不了的人,當然,劉邦並不是個和藹的人,當漢王朝樹立後,他對手下的猜忌抵達了極點。
同樣是漢初三傑,蕭何、張良、韓信的人生結局為何完全不同!
三傑中的張良,知曉黃老之術,深知“不伐其功,不矜其能”,張良實屬三人中最聰明的一人,功成之後便身退,劉邦論功行賞時,張良拒絕了劉邦對自己“自擇其三萬戶”的封賞,只需了“留”這個中央。由於張良沒有根基且恬淡名利,所以劉邦對張良最為放心,張良也因此得以善終。
蕭何,是劉邦多年的好友,在關中有著無足輕重的位置,這點讓劉邦開端猜忌起來,更有著三次試探,蕭何為了消弭劉邦對自己的猜忌,捐獻自己的家產,將族中的青年壯丁派往前線,又自汙名聲,終於換取來了劉邦的信任。
同樣是漢初三傑,蕭何、張良、韓信的人生結局為何完全不同!
三人中最為自傲的韓信,卻沒了這般好的下場,其不知進退,過於張揚,固然有著過人的軍事才幹,卻恃才傲物,眼中無人。劉邦曾和韓信談起各個軍事將領的才幹,劉邦問:像我這樣的人能統領幾人的軍隊呢?韓信直言道:十萬人,劉邦又問:那你能統領幾呢,韓信傲然一笑:多多益善。韓信對劉邦說的這番話自然容易遭到劉邦的猜忌。
同樣是漢初三傑,蕭何、張良、韓信的人生結局為何完全不同!
韓信目光短淺,用逼迫的方式邀功,韓信在打下齊魯之地後,手握重兵。可以說成了劉邦和項羽爭霸的砝碼。這時分他居然向劉邦伸手要官,以功要封,懇求劉邦封他為齊王。殊不知,他的做法犯了帝王大忌。帝王們對手握重兵的將帥一向最為忌憚,韓信作為一個手握兵權、用兵如神的軍事統帥不知避嫌也就算了,竟然還主動邀功,這讓本來就猜忌的劉邦愈加不滿。
同樣是漢初三傑,蕭何、張良、韓信的人生結局為何完全不同!
漢十年,劉邦外出征討反賊,韓信稱病不隨,有人告韓信與家臣謀劃:可以在夜裡假傳詔旨,赦放那些在官府中的囚徒和官奴,然後率領他們去攻擊呂后和太子。這時韓信的一位門客得罪了韓信,韓信囚禁了他。那位門客的弟弟就向呂后密告韓信要謀反的情況。
同樣是漢初三傑,蕭何、張良、韓信的人生結局為何完全不同!
呂后無明白證據,只需把韓信騙來,於是與相國蕭何商議,說陳豨已被殺死,諸侯群臣都前來進宮朝賀。韓信由於和蕭何的友誼,入朝進賀,呂后派武士把韓信捆縛起來,在長樂宮中的鐘室裡斬殺了他,並被誅滅三族。韓信臨斬時說:“吾不用蒯通計,反為女子所詐,豈非天哉!”
-
4 # 路遙lgy
劉邦稱帝后,封賞功臣。讓張良自擇齊地三萬戶為食邑,張良推讓,請封留地(今江蘇沛縣),劉邦同意封其“留侯”。
張良深知“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的道理。他主動謙讓封“留侯”,就是告訴劉邦,自己沒有太多的奢望。而且“留”這個地方,是張良第一次見到劉邦的地方,是表達自己對劉邦的感恩。自己是一個落魄貴族的後裔,要不是劉邦的知遇之恩和,還不知道死活呢!
張良後來自請辭官,專心去修道養生,做了閒雲野鶴,不問政事了。後來因其幫助呂后請出商山四皓,使太子保住了位置。呂雉感恩他,沒有加害於他。
公元前186年,張良病世,得以善終。
蕭何則不同,他被劉邦認為是立漢第一功臣,被封為相國。蕭何身居要職,劉邦長期在外征戰,對蕭何就起了疑心。
英布謀反,劉邦親自討伐,每次送糧食的到軍營,劉邦都要問“蕭相國在長安做什麼?”。送糧的說,蕭相愛民如子,除了籌集軍糧外,無非是做一些安撫體恤百姓的事。劉邦聽了不語。
送糧食的回去就告訴了蕭何,他沒有在意。偶然一次,他給一個門客提起這事。門客說:這樣看來你要被滿門抄斬啊!蕭何忙問緣故。門客說:你身居相國,功勞第一。又深得關中百姓的愛戴,現在已有十多年了吧,百姓那麼擁戴你。現在皇帝問你起居的事,無非是擔心你借關中的民意,圖謀不軌啊!你最好現在賤價強買些民間田宅,故意讓老百姓罵你,怨恨你。製造者壞名聲,皇帝就不會懷疑你了。
蕭何心裡明白也無奈,只好自汙名節,做些強買民田民宅的事情,讓老百姓罵自己。這些事很快傳入劉邦那裡。劉邦當做沒有事一樣,內心暗以高興,放下了對蕭何的懷疑。
此後,蕭何小心翼翼的為官,後來就不再問政事了。也算是得以善終。
-
5 # 朝史暮想
漢初三傑,為什麼是如此的境遇,這個和劉邦有關。
劉邦這哥們一句話就能概括:我的,我的,都是我的。
自古以來,共患難者眾,同富貴者寡。這句話用在開國帝皇身上,又是那句鳥盡弓藏,兔死狗烹。
對於開國皇帝和開國功勳的關係,其實是很複雜的。你說他們之間沒感情,這是假的,大家都是把頭系在褲腰帶上造的反,一起風風雨雨走過來。但是大業成就的時候,心態就發生變化了。本質上很簡單:這個天下,是你皇帝一個人的還是和功勳們一起共享的。
所以這個矛盾,根本就無法規避。皇帝強勢,出於各種原因,總是要敲打一下這個功勳們。皇帝要是軟了,就很容易被架空。皇帝們也是別無選擇。更別說,為了自己的子孫,這些功勳隨便拿出一個可能都很難應付。清洗,把這些功勳清洗掉,哪怕不能剷除,也要打得他不敢抬頭,這樣自己的江山才能安保萬年。
劉邦的“白馬盟誓”,“非劉不王,非功不侯,有違此者,天下共誅之”就很說明這個道理了。
我們現在來看漢初三傑。
韓信——
其實早有謀求獨立的先例。在劉邦和項羽爭霸的關鍵時期,韓信滅了齊國。劉邦讓趕緊去幹項羽,這個時候韓信居然遲疑了。意思很明顯,韓信想做齊王。雖然當時劉邦忍了,但是韓信的死已經註定了。韓信對權力的渴望以及韓信的軍事能力,都決定了劉邦遲早要對他下手。
蕭何——
蕭何後來做了丞相。蕭何的人脈很廣,在開國功勳,諸侯國和底層民眾裡都有很高的聲望。而且蕭何不貪戀錢財,這就讓劉邦很忌憚。劉邦幾次外出的時候,總是派人回去打探蕭何的訊息。聽說蕭何做了讓人民收益的舉措,百姓歡呼雀躍的時候,劉邦就總是顯得不高興。
蕭何也是看明白了,自己幾次因為一點小事被劉邦下獄,雖然最後都平安無事,但是劉邦猜忌之心已經很重了。蕭何聽從了門人的建議,貪汙受賄,侵佔土地。劉邦知道後,表面上把蕭何大罵了一通,但是其實心裡是很放心的。這讓劉邦覺得蕭何胸無大志,只知道貪財,容易被自己掌控,才能打消劉邦的猜忌。蕭何最後因此得以善終。
張良——
蕭何能看明白的事情,張良更不用說了。當時建國的時候,劉邦要封張良三萬戶。張良拒絕了。為了安劉邦的心,張良始終待在都城附近,甚至在旁邊的山上修了道觀,天天研習道法,拒絕見任何人。張良這算是躲了。也正是因為張良如此與世無爭,才躲開了劉邦後來對功勳的屠戮。張良也最後得以善終。
-
6 # 關好走過的門
張良功成身退,而蕭何卻要自汙,我的理解是這樣的。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這是漢高祖劉邦對張良很高的評價。張良之所以功成身退,我覺得跟這句話有很大關係。臣子對於皇帝而言,能力太強,不是啥好兆頭,尤其是天下太平的時候。
在初漢三傑中,張良的地位最高。這是劉邦言聽計從的第一謀士。但是大家注意一點,他就像是劉邦外聘的軍事,類似於戰略顧問一樣,只是給劉邦些合理的戰略建議,說到底手中沒有實權。不像韓信,掌管著漢軍的精銳。更不像蕭何,樹大根深,在漢營有著盤根錯節的關係。另外,作為張良這樣的大才,那肯定是懂得兔死狗烹鳥盡弓藏,伴君如伴虎這些道理。因此,張良能平安的離開。
而蕭何則不同,放眼漢營,他是最有可能而且是最有實力取代劉邦的人。從劉邦起事開始,就掌管著漢軍的大後方,實權在手。而且像周勃,曹參,樊噲這些大臣對蕭何都言聽計從。就像上面所說,蕭何的關係盤根錯節,樹大根深。所以,蕭何的危機感是最大的。因為他已經察覺此時劉邦開始著手處理那些功臣了,尤其是韓信的死,更加深了他的印證。他也怕落得像韓信那般下場而無奈自汙。
貪是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的東西,對皇帝而言,他不怕你貪錢,不怕你貪色,他只怕你貪天下。一個人無慾無求,有這種境界的只有兩種人,一種行將就木之人,另一種就是想要天下的人。你給他啥他都不要,那他只想要天下。如果一個大臣主動去貪錢,那麼皇帝覺得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因為他眼裡只有錢,看不見別的東西了。就類似於王翦的故事,他帶領始皇帝幾乎所有的精銳出征,他一而再,再而三的派人回來給秦始皇要田要地要豪宅,要的是不勝其煩。這是一樣的道理。
-
7 # 鐵馬冰河wu
謝邀。被史家譽為“漢初三傑”的西漢開國功臣蕭何、張良、韓信,其命運與最終結局迥然不同:其中韓信命運最悲慘,因功高震主而被誅戮;張良命運最佳,淡泊名利、遠離權力核心的他無災無禍而壽終正寢;蕭何命運居中,跌宕起伏,有驚無險,最後靠自汙、自黑的伎倆安全運轉到死。
“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是歷代開國帝王屢試不爽的治術與權謀。“漢初三傑”的不同命運,也逃不出這個歷史怪圈。功成身退是消災免禍的不二法門。喜歡黃老之術、諳熟《太公兵法》的張良對此熟稔在胸,所以抽得一個命運的上上籤,最終功德圓滿,得以善終;蕭何對此似懂非懂,所以抽得一箇中籤,得以老死床頭;韓信對此完全不懂,所以抽得一個下下籤,乃至身死族滅。
韓信雄才大略,能駕馭千軍萬馬,可以說劉邦的江山基本由他打下。這位“統兵多多益善”的大將之所以被殺,歸根結底是因為他善伐兵卻不善自保之術,他不僅自恃功高,還把帝王當做了有正常情感的“人”,把戰功作為和皇帝討價還價的籌碼,最終為帝王所忌憚、不容。蕭何被劉邦點贊為“建漢第一人”,他雖也不諳自保之術,但還能聽得進旁人提醒、規勸,能採納門客之言,僥倖未罹大禍,好歹保全了性命。張良得世外高人黃石公真傳 ,創造性地發明了“辟穀、道引、從赤松子遊”等雲遮霧罩的避禍高招,漢高祖、呂后都以為他生性恬淡、胸無大志,因此基本沒找過他的麻煩。但張良雖懂急流勇退的自保術, 卻也活得不輕鬆,而是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終日戰戰兢兢,時刻小心提防,不敢麻痺大意,更不敢稍有懈怠。他雖然得以善終,但生活質量顯然也高不到哪去。
蕭何也是沛縣人,和劉邦有同鄉之誼,他曾擔任沛縣獄吏,在劉邦起事之初就鞍前馬後的追隨他,不離不棄。他主管後勤、訓練、輸送新兵以及各項繁雜的政務工作。西漢帝國建立後,因為他舉族追隨劉邦,在輸送糧草、招募新兵、治理關中時任勞任怨,立下大功,並極力輔佐劉邦在楚漢爭霸中獲勝,“論功當屬第一”,因此被任為丞相,封為酇侯。劉邦登基稱帝后,開始清除異己,大肆誅戮功臣。臧荼、韓信、英布、陳豨、彭越等大功之臣先後被誅,蕭何似乎沒有覺察到危險日益臨近,還是保持清正廉潔的作風並一如既往地夙興夜寐、辛勤處理政務。有門客提醒蕭何說,你已大禍臨頭卻渾然不覺,你如此兢兢業業,清廉正直,名聲太好皇帝是不會安心的。蕭何如夢方醒。此後,他故意貪贓納賄,沉溺享樂,欺壓百姓,這種“自黑、自汙” 的做法卻讓漢高祖劉邦大為高興,也很放心,從此不找他的茬,而蕭何也得以壽終正寢。
張良本是南韓貴胄後裔,韓亡於秦後,他一直尋找機會謀刺始皇,為韓復仇。只可惜博浪一擊未中,他隱姓埋名,藏匿民間。秦末大亂,群雄割據,張良也投身到這場波瀾壯闊的鬥爭浪潮中來。他雖然名義上追隨並輔佐韓王,但內心更向著劉邦,實際上在一心幫助劉邦,他足智多謀,運籌帷幄,縱橫捭闔,多次為劉邦指引迷津、出謀劃策,屢建奇功,建漢後,張良積大功被封為留侯。不過,張良是黃石公高足,也算道家出身,因此建漢後他立即辭官歸隱,飄然遁去,遂得以善終(韓信的悲劇眾所周知,在此不作深入討論了)。
中國的帝王很少有事必親躬的,絕大多數帝王採取直接治人(具體說是文武大臣)、間接治國的權謀之策。治住了人,國(江山)也就基本安全無虞了。在皇權專制體制下,不可避免地要改朝換代,每一個新王朝都不得不將主要精力用於調整君臣關係等攸關社稷存亡的頭等大事上去,對於依法治國、開啟民智、促進生產、發展經濟等方面幾乎無暇顧及。
君臣之間的掣肘、猜忌、殺戮,消耗了大量的社會資源,這也是數千年來一個個封建專制王朝走馬燈似的換來換去社會卻始終在原地踏步的重要原因之一。
可以說,在中國皇權專制體制籠罩下,從來就沒有發生過或孕育出促進社會良性發展的有效機制。所謂的“忠臣、良將”,主要是相對皇帝而下定論的,而不是相對社會發展或利於民眾而言的。在古老中國,只有“治世” 與“亂世”的區別,而無“先進”與“落後”的劃分,甚至“正義”與“邪惡”、“人性”與“非人性”等概念也幾乎是混為一談的 ,幾乎沒有明顯區別。
從“漢初三傑”的最終結局看,似乎代表了之後兩千多年封建王朝功臣的三種人生抉擇:自汙求生、功成身退、震主被殺。除此之外,再無其他路可走。
【插圖源自網路】
【發文不易 剽竊必究】
-
8 # 躍來風雨
我認為這和他們各自的能力以及所處的位置有很大的關係。
首先說蕭何
一、資歷高,地位高
劉邦從沛縣起家,依靠的是沛縣裡的一眾好友。主吏掾蕭何,屠夫樊噲,獄掾曹參,車伕夏侯嬰,還有吹鼓手周勃等等。平定天下後,這些人一個個都成為了大人物,是漢初帝國的骨幹力量。在這個集團中,劉邦算是老大,那老二呢,就是蕭何了。平定天下後,劉邦就定蕭何為開國第一功臣。
劉邦和這些兄弟關係很好,但蕭何跟他們的關係可不比劉邦差。劉邦在的時候還好說,要是劉邦不在了,這老大的位置是老二當還是老大的兒子當呢?其實差距不是很大,尤其是老二有野心、老大的兒子能力又一般的時候,往往這老大的位置會被老二接手的。因為大家關係都不錯,如果老二當上老大後不會影響其他兄弟利益的話,反對的聲音會比較小。
二、對劉邦家業知根知底
劉邦外出征戰的時候,把老窩都交給蕭何處理。底下的人員安排、徵發兵卒,運送糧草,制定法令規章等都是蕭何在做。雖然有關事項每次會報呈劉邦,而這些政策都是對的,劉邦總是同意,允許照辦。有時來不及報告的,蕭何也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先行執行,等漢王回來再作報告。這就給蕭何很大的權利了,不客氣的說,有時候蕭何的命令就是劉邦的命令,給人一種蕭何是劉邦的代言人的感覺。
劉邦對自己的家業是什麼情景都不清楚,而蕭何卻是知根知底。私下裡,蕭何有沒有偷偷培養自己的勢力,劉邦都不太清楚。
三、個人很優秀,有做領導者的潛質
1、個人素質修養:生性勤儉節約,從不奢侈浪費。性格隨和,朋友眾多。
2、善於識人:大家都知道劉邦會用人,其實蕭何也不差,看人很準,比如月下追韓信。
3、治理天下游刃有餘。經過多年動亂,老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希望出現一個賢明的君主治理天下。在這方面,蕭何比劉邦要優秀。
四、得民心
劉邦攻入關中後,就繼續向彭城出兵,由蕭何留守關中(劉邦定都咸陽,也就是後來的長安)。經過戰事,關中已是滿目瘡痍,殘破不堪。蕭何上任後馬上安撫百姓,恢復生產,全力收拾關中的殘破局面。他一方面重新建立已經散亂的統治秩序,另一方面對百姓施以恩惠,以定民心。他不僅頒佈實施新法,重新建立漢的統治秩序和統治機構,修建宮廷、縣城等等。另外又開放了原來秦朝的皇家苑囿園地,讓百姓耕種,賜給百姓爵位,減免租稅等等。他還讓百姓自行推舉年齡在50歲以上、有德行、能做表率的人,任命他們為“三老”,每鄉一人;再選各鄉里的三老為縣三老,輔佐縣令,教化民眾,同時免去他們的徭役,並在每年的年末賜給他們酒肉。
由於蕭何辦事精明,施政有方,頒佈利民法令,農業生產迅速得到恢復,百姓的生活恢復過來了。蕭何經常處理政事,與百姓打交道的時候比較多,甚至大家都只知蕭何不知劉邦。蕭何深得百姓的愛戴,已經十多年了。百姓都擁護著蕭何,要是哪天蕭何藉助關中的民望有什麼不軌行動,該怎麼辦啊!
可以說,蕭何有資歷、有人脈、有能力、有民心,已經具備了成事的條件了。所以之後蕭何越謹小慎微,劉邦就越擔心。蕭何各方面都做得這麼好,堪稱完美。自古天下有德者而居之,蕭何離皇位已經很近了。
離皇位越近,就越加危險。那怎麼辦?
只能在完美的自己人格身上加一個汙點,讓自己變得有瑕疵了,讓大家覺得你蕭何也不過如此。尤其是之前你那麼好,是不是裝的啊!現在狐狸尾巴終於露出來了。當人們發覺自己追求的完美人格其實也是殘破不堪的,是包裝的之後,就會對這人更加厭惡了,那又怎麼會有人去追隨他呢。
蕭何為了自保,進行了自我形象的毀滅。不過還好,終於善終了。
再說張良,他只是個謀士,出謀劃策和戰略方面的能力很強,但他其他方面沒有很深的影響力。無兵權、無人脈、無威望、無民心。總之,張良自己是不能起事,主要得輔佐別人。不過他也自知自己出謀劃策的能力太強了,怕劉邦疑心太重。在劉邦給與張良自擇齊國三萬戶食邑時,張良辭讓了,請封他與劉邦最初相遇的的地方留地。這是在打感情牌,是表示還記得我嗎,在你還沒發跡的時候,我一個貴族就開始跟了你這個流氓。最終也安享晚年了。
-
9 # 一葉小舟168521774
張良和韓信,蕭何同是漢朝的功臣,然其待遇和結局卻差別很大。韓信被殺,蕭何靠自汙才能自保,唯有張良得已善終。為什麼會差別如此大呢?
張良是貴族出身,雖然破落了,但其性格和行事做風卻依然保持了貴族子弟的貫有作風。做事求大,求高,注重的是精神層面的東西。按現在的說法是注重意識形態方面。所以有了博浪沙那驚天一擊。
楚漢爭霸時,張良在劉邦的手下從沒有做什麼特別具體的工作。他從事的只是劉邦的高階參謀,總體把握戰爭和朝局的走向。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運籌維幄,決勝千里。
漢朝建立後,張良不爭功,堅辭三萬石封賞。也就是說,張良手中,從來沒有權力,也從來不爭權。因而,在劉邦心中,張良也就從來沒有什麼威脅。所以才能得已善終。
蕭何是一縣吏出身,做的都是一些非常具體的工作。隨著劉邦勢力的增大,手中的權力也越來越大。在實際工作劉邦也離不開蕭何,每一次戰役發動時糧草的及時供應,每一次兵敗時兵員的及時補充等。可以說,如果沒有蕭何的後勤工作,劉邦不可能取勝。然而,隨著蕭何權力的增大,劉邦對他的猜忌和防範的心理也越來越重,這是所有帝王的通病。然而蕭何又沒有勇氣象張良那樣不戀棧,所以,他只能自毀名節才能自保。
張良有揮一揮手不帶走一片雲彩的勇氣和瀟灑,所以才能活的自在,沒有羈絆。
蕭何貪戀富貴榮華和手中的權力和地位,所以活的拘謹和小心。
-
10 # 歷史折返
劉邦作為漢朝江山的統治者,在開創大漢江山之初,身邊左右的文臣武將那可謂人才濟濟,高手如林。而最具有代表性就是漢初三傑韓信,蕭何,張良。其他的諸如陳平,樊噲,彭越,英布等等也都是漢朝建國初期的開國功臣。他們為漢朝江山社稷的建立,都曾經履歷戰功,創造過很多傑出的貢獻,甚至出現好多功高蓋主之將。
隨著漢朝江山的逐步穩定,那些勞苦功高的功臣們逐漸和統治者發生了微妙的變化。更有大臣甚至與皇帝劉邦出現了很大的分歧。比如漢初三傑之一的大將韓信一度被劉邦降職貶官,曾經被軟禁起來。最後以密謀造反的罪名被呂雉聯合蕭何殺害在宮中。
張良作為劉邦身邊的大謀士,早在韓信被殺之初就已經在心裡做好辭官隱退的準備。另外張良用Octavia的觀察力能夠洞穿皇帝劉邦殺害功高蓋主功臣的內心深處。因此在劉邦後來對眾大臣封官許願的時候,張良向劉邦提出只做留侯,雲遊四方,潛心研究佛學的想法。劉邦看出張良此時已經身無一點權利,不會對自己的統治產生威脅,遂打消對張良的各種猜忌。
另外張良曾經在早期漢朝立太子的事情上幫助過呂雉。正是由於張良的出謀劃策,才得以保住呂雉兒子的太子之位,也就有了後來的呂雉皇后,皇太后的位置。你說呂雉怎麼能不感激張良呢。因此呂雉在劉邦面前必定替張良美言,化解劉邦對張良的猜忌。
蕭何很早就追隨劉邦打天下,最主要的功績應該就是保障劉邦前方作戰所需要的糧草,兵馬等。為漢軍鞏固關中大後方做出貢獻。應該說蕭何是一位功勳卓著的根據地總指揮,兼後勤部部長。具有治國安邦的豐功偉績。
同時在戰爭中,蕭何也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為在不同時期的劉邦制定了很多利國利民的好政策。另外成功推薦具有戰功卓著的大將韓信等等。面對蕭何如此的功勞,皇帝劉邦的封賞也是最多。可以說,蕭何就是大漢王朝的第二號人物。甚至在很多方面都超過了一號人物皇帝劉邦。功高蓋主一點也不為過。
封建社會歷朝歷代功高蓋主的大臣都會受到皇帝的忌憚和防範,往往到最後都不盡人意,甚至有掉頭的危險。
聰明的蕭何已經意識到了自己所處的危險境地。因而採取了一些自保的策略,幫助自己化險為夷。首先,蕭何為了取得劉邦的信任,把自己最親近的人派到前線部隊協助皇帝劉邦剿滅匪患。這樣做其實是把自己的家人放在劉邦面前充當人質,表明在後方的自己不會有反漢之心。其次,蕭何在戰爭期間,散盡家財幫助劉邦籌集糧餉。得到皇帝劉邦的認可。
由於蕭何在關中治理有方,深得廣大百姓的愛戴。在大漢王朝關中一帶很有影響力。皇帝劉邦多次派出隨從前往蕭何駐守的關中視察。面對多次來訪的皇帝隨從,蕭何意識到劉邦開始忌憚自己在關中百姓心目中的領袖地位。於是蕭何開始有目的的強搶百姓良田,霸佔百姓財產的手段,來玷汙自己的威望和聲譽,引起廣大百姓怨聲載道。並向劉邦狀告自己的罪狀。劉邦聞訊後,並沒有對蕭何進行懲罰。反而是對蕭何更加放心了。蕭何就是憑藉以上三個方法成功躲過了皇帝劉邦的猜忌之心。使得自己最終能夠善始善終。
-
11 # 農民工歪說古今
張良和蕭何二人雖然都是漢王朝的開國元勳,但是是有著本質區別的。首先,蕭何是漢高祖劉邦未發跡前的“上級”(蕭何是縣吏、劉邦只是亭長)兼好友。換言之,劉邦曾經的落魄蕭何一清二楚。劉邦稱帝后,在別人面前是高高在上的皇帝,可是在蕭何面前,他等於是“光腚”!這還僅僅是面子問題,並不是什麼大事。更重要的是,蕭何最早“入股”劉邦的股東之一,他並不是劉邦發跡後投效的“下屬”。蕭何與曹參、樊噲、夏侯嬰、周勃這些人,甚至盧綰的關係,恐怕未必就一定比劉邦差多少。而且,劉邦當初被推上沛公之位,實際上就是蕭何在背後謀劃的。這才是後來劉邦不放心蕭何的原因所在,他不僅僅是“下屬”,而是“原始股東”!並且,這位“原始股東”與其他幾位“原始股東”的關係還相當不錯……如果您是老闆,您怕嗎?
反觀張良。張良並不是劉邦起家的班底,更加不是“原始股東”!他從投入劉邦麾下,就是“下屬”,這一點毫無疑問。而且,張良屬於六國舊貴族集團,他和沛豐集團的那些開國元勳並不是一路人,雖然共事、關係也還算和諧,但是沛豐集團的那些人和張良根本不是一條心,連朋友恐怕都談不上!換言之,張良在劉邦陣營中的個人影響力實際上非常有限,他發揮作用離不開劉邦。因此,劉邦根本不擔心張良會和沛豐集團的元老們搞到一起,張良的威脅性遠低於蕭何。
其次,張良投效劉邦並不是因為私人關係或者“活不下去了”,他是有著自己的理想和抱負的,同時也夾帶著國恨家仇。換言之,張良追隨劉邦一是為了報秦的滅國、滅家之仇,二是為了實現個人的人生理想和人生價值。張良這個人生於貴族之家,見過錢、也富貴過,他並不圖這些。因此,在漢王朝開元建國之後,張良便堅決辭去了三萬戶的封賞、遠離了朝堂,僅保留了留侯的虛名。但是,張良這個人對事業卻是執著的,雖然遠離了朝堂,朝中一旦有事,他依然會挺身而出。劉邦企圖廢太子之時,張良便公開表示了反對,甚至不惜幫漢惠帝劉盈搬出了商山四皓。但是,事畢之後,張良不貪功、不邀名,繼續有多遠躲多遠……試問,這樣一個人,劉邦有什麼理由疑心他?又有什麼理由要除掉他?
蕭何這個人則不同,他雖然曾經擔任過縣吏,但仍然屬於社會底層。在漢王朝開元建國之後,蕭何搖身一變成了列侯、相國,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他根本捨不得放棄多年努力到手的一切,根本做不到張良那般超然、灑脫。說到底,蕭何是貪戀權位的,他所做的一切說白了就是在以無底線的退讓換取自己長久的榮華富貴,不是嗎?為了讓劉邦釋疑,他可以把子侄送往前線充當人質,可以貪汙受賄、“與民爭利”自汙名節以表白自己沒有野心,可以背信棄義、以韓信對自已的信任協助呂后誘捕韓信!換言之,蕭何這個人沒有底線,為了自身的利益,可以違心幹出任何事情。所以說,劉邦疑心蕭何並不是沒有道理的。否則,劉邦為什麼不疑心曹參卻對蕭何疑心那麼重?曹參那可是個上馬可征戰、下馬可治國的主兒!只能說,劉邦個蕭何是貧賤之交,他太瞭解蕭何了。所以,蕭何只能以自汙為手段,讓自己徹底喪失民心、官心,喪失對劉邦的威脅以求得劉邦的釋疑,從而避免劉邦進一步的清洗。實際上,不是蕭何不能像張良一般功成身退,而且他根本放不下到手的一切!
其三,張良雖然和蕭何一樣是漢王朝的開國元勳,但他卻不是獨當一面的人物。自始至終,張良只是充當了文膽、謀士的角色,只是“智囊”而已。但是,蕭何卻不同,他可是獨當一面的人物,是漢王朝的文臣領袖——相國。自古皇權與相權就一直是個矛盾體,蕭何作為擁有相權、獨當一面的人物,即便拋開其他的一切,他和劉邦皇權的矛盾也無法避免。更何況,這位擁有相權的人物和劉邦麾下手握重兵的那些將領們還有著非同尋常的關係。尤其韓信,還是蕭何舉薦的,蕭何是韓信的伯樂,與之關係和諧。第一文臣和第一武臣關係和諧,恐怕哪個皇帝都要寢食難安了!也就無怪乎劉邦如此疑心蕭何了。個人認為,後來蕭何之所以協助呂后誘捕韓信,說白了就是為了極力撇清與韓信、與軍隊的關係,讓劉邦放心。
回覆列表
韓信、英布不是跟隨劉邦打天下,英布是跟隨項羽打天下,韓信是跟劉邦借人自己單獨打天下,並沒有跟隨劉邦打天下。
跟隨劉邦打天下的是蕭何、曹參、周勃、灌嬰等這些人,他們從沛縣起兵,到消滅異姓諸侯王,一直跟隨劉邦,一個人都沒有殺。
韓信、英布只是劉邦打項羽時的盟友,韓信本來可以跟隨劉邦打天下的,不過他自己退出了,打下齊地後他就跟劉邦說單幹了。
灌嬰帶走漢軍攻打西楚,除了少部分漢軍,韓信是有自己的軍隊,所以劉邦叫韓信去打項羽,韓信才不去,你見過哪個屬下這麼叼的嗎,這時候韓信已經不是劉邦的屬下。
張耳、英布這兩個人,投劉邦的經歷很相似,張耳被陳餘打得一個人都沒有,跑去劉邦那裡,借人打回去復國。
英布被龍且打得一個人都沒有,跑去劉邦那裡,跟劉邦借人回去復國。但是劉邦在打項羽的時候,這兩個人就不去幫劉邦的忙,韓信一看居然還有這種操作。
劉邦在修武的時候,帶走韓信軍中的漢軍,接著韓信收編在趙地的軍隊去打齊王田廣,路上的時候聽說齊王田廣已經投降了。
這下子韓信的計劃就泡湯了,韓信就假裝不知道齊王田廣投降,繼續攻打齊王田廣,韓信這點人當然打不下齊地,劉邦只能派曹參、灌嬰等人帶漢軍來幫韓信。
韓信成功騙走劉邦的人,漢軍幫韓信打下齊地後,韓信就跟劉邦拜拜,劉邦說啥他就沒聽見,彭越一看他們這種操作真的好,我辛辛苦苦幫劉邦打項羽啥都沒有,就學他們。
韓信、英布、彭越這些人是諸侯王,有自己的地盤,有自己的土地,不是劉邦的屬下。
他們和劉邦的關係是盟友關係,因為劉邦的實力在他們中間最強,就讓他當了皇帝,但是劉邦是管不到他們的地盤的。
這種關係和項羽一樣,相當於周朝時期的分封制,劉邦在消滅這些異姓諸侯後,才是真正的統一,所以劉邦才要消滅他們。
張良就不同,他沒有跟劉邦說要當韓王,也沒有自己的軍隊,也沒有自己的地盤,他是忠於劉邦的功臣,劉邦自然不可能殺他。
蕭何和韓信、張良也不同,蕭何是最早跟隨劉邦的人之一,在漢軍中是二號人物,可以說是劉邦手下豐沛集團的首領。
相當於朱元璋手下淮西集團首領李善長,在劉邦打項羽的時候,如果劉邦突然死了,可以說漢軍首領之位就是蕭何。
劉邦自己也說了,蕭何的功勞是第一,可見蕭何對劉邦帝位產生的威脅,蕭何自己也知道他的處境,於是他自己找罪名,表示對帝位不感興趣,劉邦明白他的意思就放過他。
在劉邦的功臣中,劉邦起殺心的還有樊噲,劉邦在臨死前讓陳平去殺他,樊噲是呂后的妹夫,在呂澤死後,樊噲成為呂氏集團在漢軍的首領,外戚勢力的強大,對劉氏江山不穩,劉邦想要在臨死前除掉他。
陳平知道劉邦病的厲害,可能即將要不久人世,為了不得罪呂后,也就沒有殺樊噲,選擇把他綁回去,陳平在回去的路上劉邦去世,陳平活了下來,樊噲也活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