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卡威撩事
-
2 # 府少爺的歷史觀
塹壕戰純粹就是一種在戰爭中應運而生的獨特方式!
戰爭初期參戰各國都是採用的陣地戰,可武器裝備威力的大幅提升,同盟國與協約國雙方都沒有預料到的!
而因為各種速射機槍 重機槍 等重型武器的投入使用 ,又因為作戰方式的落後,使的進攻的一方永遠都是被屠殺的一方!
所以在戰法跟不上武器的發展時,掘壕駐守成了唯一的辦法!
陣地戰也就變成了塹壕戰!
-
3 # 遇見城市
戰壕並不是一戰的發明。在火藥武器出現在歐洲戰場後,一部分散兵在監視和觀察敵人時,會挖一個小坑對自己進行保護,這個小坑就是戰壕的雛形。美國南北戰爭末期,在部分僵持不下的戰場,南軍和北軍都挖了不少的戰壕。但是,只有一戰時期,交戰雙方將戰壕的作用發揮到極致。
一戰爆發於1914年。最初大規模使用戰壕的是德國第六軍。由於德國將主力部隊放在進攻法國北部,負責守護魯爾工業區的德國第六軍在防線上挖了大量戰壕。這些戰壕由極淺的步兵坑和投手槽組成,士兵站在戰壕裡時,有大半的軀體會暴露在戰壕之外,僅被當作小型掩體。
1916年,當英國、法國等協約國軍隊遏止了德國軍隊的進攻,轉入反攻時,德國第2集團軍在法國索姆河上游盆地建築了3道防線,3道防線的主體就是更深、更復雜的戰壕,加上沙袋、混凝土、多層鐵絲網,號稱“最堅強”的防線。
由於士兵的吃喝拉撒都在戰壕裡解決,所以裡面衛生狀況相當糟糕。在夏天,雨水漫延進戰壕裡,使得壕溝裡到處都是積水和髒汙的屍體;在冬天,北風勁吹,冰雪滿地,戰壕裡冰冷刺骨,大量士兵被凍傷,超過了戰鬥減員。
到了一戰後期,隨著坦克、裝甲車以及迫擊炮的大規模使用,戰壕的作用被大大的降低,逐漸退出了戰場。
-
4 # 焰Flame
首先,塹壕戰並不是一戰出現的,只是在一戰的時候塹壕戰的規模是最大的。塹壕戰是由散兵坑演化來的一種利用低於地面的戰壕進行作戰,用於保護士兵躲避炮彈。該作戰方式主要運用於火器時代陣地戰當中,戰爭結束後士兵死後通常埋葬其中。
塹壕戰的出現與武器的發展密不可分,在前裝燧發槍的時代,士兵們裝換彈藥都是站著的,沒辦法啊,槍都一米多長,如果趴著裝彈,手都碰不到槍口,所以只能站著或者蹲著裝彈,而為了擋住敵人的子彈,只能組織密集的人牆,為後面計程車兵兄弟擋子彈,所以這也就是排隊槍斃的發展由來。
而隨著後裝燧發槍的出現,士兵可以從槍屁股後面裝彈了,於是便全部都趴下了,也顧不得貴族的優雅了,畢竟保命要緊。而隨著火炮射程的提高,往往看不見敵人,就被對面的炮彈轟了,加上敵人衝鋒時的流彈,就更需要保護自己了,所以塹壕戰慢慢也就發展流行了。而且由於歐洲的古堡眾多,挖塹壕不僅可以圍困敵人,還可以慢慢向前掘進,把己方的大炮架在敵人的腳下轟,這多省事啊。所以歐洲早在17世紀就有塹壕戰了,只是規模無法與一戰時相提並論。
而塹壕戰之所以在一戰中經久不衰,也和世界戰史密切相關。在美國南北戰爭時,南方士兵裝備的前裝燧發槍較多,而北方軍慢慢注意到後發燧裝槍無論是火力,射速,操作都遠遠超過前裝燧發槍,於是在南北內戰中,同時出現了排隊槍斃戰術和塹壕戰,在南北戰爭轉折點—葛底斯堡戰役中,北軍勝利後打掃戰場時統計出,在戰場上南軍遺留步槍37000多把,大部分都是前裝燧發槍,槍管裡有一顆子彈的槍有6000支左右,兩顆子彈的槍有12000多把,而有一支把步槍的槍管裡塞了23顆子彈,估計看到這裡,北軍士兵應該慶幸這些子彈幸好沒有發射出來。不過我們也可以從這裡看出,前裝燧發槍確實在19世紀後半期慢慢黯淡了,從這一點上看,南軍輸的也不冤,畢竟再過幾十年馬克沁機槍就問世了,誰還拿前裝步槍打仗啊,這就是武器的代差。而遠在大西洋彼岸的歐洲人,看到北美的的表兄弟打得熱火朝天,自然也會刷點經驗,否則下次交手的話,自己不得吃大虧啊。很顯然,當戰爭結束了,塹壕戰成為了不二之選,火力至上也成為各國的共識。哪怕到今天,世界上絕大數國家依舊秉承著火力至上的原則,特別是兔子經過火力不足恐懼後,更是潛心發展。所以這就是一個死迴圈了,火力越大,炮彈越狠,槍彈密集,只能趴在戰壕裡,而為了破壞敵人的戰壕,便用更強的火力,更兇猛的炮彈,敵人也必定要修更堅固更漫長更多層次的塹壕了,所以在攻防之間,塹壕戰也隨著火力的加劇而逐步升級。
到了日俄戰爭時期,俄軍更是憑藉壕溝鐵絲網,馬克沁重機槍,碉堡,重炮,給日軍造成巨大的傷亡。特別在旅順的203號高地上,由於俄華人在那裡構築了堅固的工事,日軍久攻不下,此時日軍的指揮官是乃木希典,雖然在戰爭後他被吹捧為“軍神”,但是在面對203號高地時,他能採取的戰術也只能是肉彈衝鋒了,經過一浪又一浪的衝鋒,日軍那真是損失慘重,當日本軍官看到上忙報告時,還以為手下多寫了一個零。最後,日軍以陣亡1萬1千人的代價,終於拿下了203高地,而乃木希典的兩個兒子也在衝鋒中被俄軍擊斃了。這一仗可讓西方各國都倒吸了一口涼氣,,一來是因為日本居然在遠東打贏了俄國,二來也是看到了一仗死了這麼多人。就在幾十年前,法國和中國打仗,日本和中國打戰,和八國聯軍侵華時也沒有見過在哪個山頭死了這麼多人啊。塹壕戰於是成為各國的首選,這也為一戰的巨大傷亡埋下了種子。
經過武器的演變,戰爭的升級,塹壕戰逐步在一戰中達到了巔峰。加上西歐大部分是平原,英法德列強軍工能力都是世界一流,所以塹壕在一戰中成為主角。
回覆列表
勢均力敵,誰都不能消滅誰,也沒有新式武器的出現,戰爭陷入僵局,所以塹壕戰成為了一個消耗戰,就看誰熬到最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