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有史記載

    野心

    武則天原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 因美貌可人深得太子李治的歡心。 但在唐太宗臨死之際, 為避免殉葬, 不得不到感業寺做了尼姑。 唐太宗死後 3年, 唐高宗李治把武則天再度接回到宮裡。

    武則天聰明伶俐, 對王皇后謙卑有禮, 對唐高宗百般奉迎, 不久被封為昭儀。 這時的武則天, 又有了新的奮鬥目標, 那就是晉身皇后。

    做常人所不能

    武昭儀懷胎十月, 滿望生個兒子好繼大統, 不料生下的竟是個女兒。 大失所望之餘, 忽然想出了一個讓唐高宗自己推斷、 下決心廢掉王皇后的計策來。

    借王皇后來探之際,武昭儀親手殺掉自己的女兒,誣陷王皇后殺死自己的女兒,和宮女一唱一和,激怒唐高宗,利用唐高宗之手廢掉王皇后。

    化身弱勢群體

    唐高宗堅信王皇后下毒手謀殺了自己的親生女兒, 斷然決定要廢去王皇后了。這時,武氏又故意說: “廢后是件大事, 陛下不可隨便決定,尚需由大臣們好好商議。王皇后只是對妾不滿, 寧可逐妾, 也不能廢后呀!”

    唐高宗自己推理決斷了的事,哪是旁人言語可以輕易“勸”回頭的? 他對武道:“朕意已決, 卿勿再言!”武則天表面上一片茫然, 內心裡卻通明透剔, 高興無比。

    武則天完全不按照規律辦事, 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以欲利為目的,不會考慮做事尺度的問題。而王皇后雖然佔盡優勢,但在做事力度方面差了許多。

  • 2 # 滌塵20

    武后並非寒門出身,其門第並不比王皇后低。她父是李淵近臣、大唐開國元謀之一,其母前朝血親、李淵親賜婚姻。高宗與王皇后不過是政治聯姻,並沒有愛情基礎。而武后與高宗,是在太宗晚年病重期間相遇,並一見鍾情,共同照護太宗皇帝,其間相互愛慕,日久生情。他們後來的結合是有牢固愛情基礎的。所以王皇后被廢是早晚的事,她怎是武后的對手。

  • 3 # 非人協會軟陶手工

    按正常歷史看的話,一般皇帝選皇后其實願意選平民的,因為娶平民當皇后,會產生其對於皇帝感恩戴德,貴族與官吏皇帝沒必要去那麼拉攏,中國的皇權很大沒必要,反倒娶平民皇后比較好,也避免了外戚干政的局面,這個是從整個歷史走向來看的,沒用個別按理來講

  • 4 # 歷史趣話

    武則天之所以能在“廢王立武”的鬥爭中取得勝利,除了武則天擁有唐高宗的寵愛和感情之外,更重要的是唐高宗認為立武則天為後,有利於鞏固自己的皇權,主要體現在兩方面。

    1.皇權與相勸的鬥爭

    唐太宗去之前給兒子留下了幾位顧命大臣,所以在唐高宗繼位之初,所有的事情都要與長孫無忌、褚遂良的顧命大臣商議,廢立皇后這樣的大事自然也不例外。

    唐高宗想立武則天為後,首先想到的就是得到長孫無忌的支援。但是給長孫無忌送了很多珠寶,長孫無忌還是不同意立武則天為後,君臣關係第一次出現裂痕。唐高宗意識到自己一個皇帝給大臣送禮,還辦不成事,自己手裡的權利實在是太弱了。

    於是,唐高宗與武則天成了戰友關係,武則天想從昭儀晉升皇后,而唐高宗想利用廢立皇后的時機,打壓朝廷重臣的勢力。後來唐高宗把極力反對立武則天為後的褚遂良貶到了潭州。

    2.寒門與士族的鬥爭

    隋唐時期,士族是社會的根基。世家大族的社會地位非常高,也能享有更多的特權。朝廷重要崗位的任職必須出身士族,而寒門子弟只能作為輔官。

    當時有五姓七望地位尤其尊貴,王皇后就是出自五姓七望中的太原王氏。唐高宗想打擊以長孫無忌為首的宰相勢力,必須扶持另一種階級與之抗衡,這時寒門力量就得到了扶持。

    以李義府、張敬宗為首的寒門子弟是支援武則天為後的主要力量。唐高宗將首個明確上疏支援武則天為後的李義府,從中書舍人提拔到了中書侍郎,不久後又提為宰相。

    利用“廢王立武”的機會,寒門子弟打破了晉升機制的屏障,讓他們在仕途上有了更快的升遷機會,唐高宗對於兩種力量的制約,也是樂見其成的。

  • 5 # 盛夏一抹清涼

    感謝提問。

    從小就喜歡歷史,看過國內外很多歷史書,分享有趣的歷史故事,你的問題我來回答。

    唐朝是在隋朝基礎上建立的王朝,其立國的根本與隋朝一樣都是關隴貴族集團,而唐王朝主要的社會矛盾就有寒門子弟與豪門貴族,而這個貴族除了關隴貴族外還有山東士族以及江南士族,王皇后的家族就是五姓七望當中的太原王氏。

    高宗李治與武則天感情甚篤

    唐太宗李世民病重期間,李治與武則天不分白天黑夜的在一旁服侍,二人自此產生了感情。而當日後李治與武則天在尼姑庵相遇時,感情更加升溫。

    反觀王皇后,他被立為皇后,更像是一種政治合作,王氏乃至整個山東士族支援他的統治,而他則需要給予王氏一個後位,感情自然是沒有那麼真摯。

    打壓貴族扶持寒門子弟

    雖然隋煬帝楊廣首創了科舉制度,但是寒門子弟被人看輕的局面沒有得到改變。到唐王朝時,寒門與豪門之間更加對立。

    但是寒門子弟依然是勢單力薄,需要有一股力量的加持,這個力量便是皇權。而透過廢后來打壓貴族則是一個很好的辦法。

  • 6 # 華語歷史

    首先,我們先來分析王皇后,王皇后出身高貴,不錯的。她的家境非常好,爺爺是原魏尚書左僕射,母親魏國夫人柳氏,可以說王皇后是官宦世家之後。因為性格善良,漂亮被許配給李治為王妃。隨著李治被立為太子,王氏冊封為太子妃。李治繼位後,王氏順理成章的冊立為皇后。按理說王皇后人生已達到巔峰,只要不犯大錯誤,不會被廢除的。恰恰因為武則天的出現,王皇后改變了人生軌跡。王皇后犯了一個錯誤,就是為了爭奪恩寵,召回武則天。

    其次,我們來分析武則天,武則天的出身,並非低微,他的父親還是唐朝開國功臣,母親出身隋朝皇室。十四歲的時候進宮,可惜沒有得到李世民的恩寵,直到李世民去世。但是在李世民病重期間,武則天和李治產生了感情。本以為武則天會隨著李世民的去世,會在感業寺度過自己的餘生。沒想到王皇后因無子失寵,就想拉攏武則天一起對抗情敵蕭淑妃。武則天開始了自己的登基之路。第一,武則天懷孕,生下兒子,母貧子貴,迅速得到李治的恩寵。第二,武則天心狠手辣,為了嫁禍王皇后,不惜掐死自己的孩子。第三,武則天目標準確,在廢王立武的事件中,與李治站在統一戰線。第四,武則天不是為了權力而當奪權。給李治建言中,重視農業發展,減少苛捐雜稅等利民利國的好事情。所以最後武則天能夠戰勝王皇后。

  • 7 # 希望星晨58298869

    武則天之所以能在“廢王立武”的鬥爭中取得最後的勝利,主要在於擁有唐高宗李治對她的寵愛與支援。從小媽到老婆,過程崎嶇坎坷,二人已有了特殊的感情經歷,命運已經把二人綁 在了一起。懦弱的唐高宗覺得有一個強而有力的皇后支援自己,能鞏固自己的地位。尤其是,在面對關隴集團時,自己不再勢單力薄。1.寒門的武則天得到了皇權的支援。

    唐太宗去世之前,考慮到李治的柔弱,特意為他物色了顧命大臣。李治上位之初,所有的軍國大事都要與長孫無忌、褚遂良等所謂的顧命大臣商議,廢立皇后在當時是國家大事,當然也要與這些人相商。

    唐高宗懂得要立武則天為皇后,首先就要取得舅舅長孫無忌的支援。長孫無忌在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榜中名列第一。朝廷中,他是文官之首。唐高宗與武則天攜帶厚禮,親自登門拜訪長孫無忌。這長孫無忌固執己見,油鹽不進,堅決不同意立武則天為皇后,導致君臣關係出現間隙。一個皇帝猥自枉屈給大臣送禮,竟然辦不成事,高宗感覺皇權實在是太弱了。

    此時,唐高宗與武則天由於受到了挫折,有了共同的反對派,夫妻關係又變成了戰友關係。武則天是想從昭儀晉升為皇后,而唐高宗也想利用廢立皇后這件事,打壓朝廷的元老重臣的勢力,以奪回皇權。

    鑑此,唐高宗把極力反對立武則天為後的元老褚遂良貶到了潭州,此舉有利於武則天的上位,更能取到殺一儆百的效果,對鞏固皇權也是有利的。2.寒門人士在李治的暗示與支援下,為武則天吶喊助威。

    在當時的社會,士族是社會的基石。世家豪門的社會地位非常高,其中的子弟享有很多的特權。朝廷中,重要的崗位必須由出身士族的人擔任,而寒門子弟只能作為輔官,被人頤指氣使。

    武則天的對手是王皇后,她出身於太原王氏。這太原王氏屬五姓七望之列,社會地位尤其尊貴。唐高宗企圖打壓以長孫無忌為首的宰相勢力,就必須扶持另一個勢力與之抗衡,這時,寒門力量開始蠢蠢欲動了。

    以李義府、許敬宗為首的寒門子弟們地位微,但人數眾多,是支援武則天為後的中堅力量。唐高宗看得明白,他將首先上疏支援武則天為後的李義府,從中書舍人升到了中書侍郎,不久後又提升為宰相。

    這樣廢后立後的鬥爭,就轉變成了豪門與士族的鬥爭!於是武則天不再孤立,她有了支撐。

    所以,趁著“廢王立武”的機會,寒門子弟們各顯神通,紛紛打破了晉升機制的障礙,使他們在仕途上看到希望,而且也確實有了升遷的機會。所以,寒門子弟認為:支援武則是值的,於是,唐高宗有了底氣。3.武則天有優勢。

    武則天生下了兒子,母憑子貴。武則天在太宗朝,耳濡目染,積累了一定的政治經驗。在給李治的諫言中,有重農減稅的利民利國的好建議,這中高宗下懷,使高宗死心塌地要扶她上位。

    4.李勣的支援。

    李治只好上門尋求幫助,李勣被逼無奈,輕描淡寫地回答了一句話:“此陛下家事也,何須問外人?” 。高手就是高手,李勣即討好了李治,使其堅定了信心。又沒得罪其它重臣。效果顯著!他幫武則天邁出了通往權力的重要一步。

  • 8 # 達達令觀史

    武則天從一個五品才人成長為一代女皇,她的一生絕對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傳奇,而使她的命運發生改變,從此走向人生巔峰的分水嶺正是“廢王立武”事件。在當皇后之前,她只是一個受寵的嬪妃,對上要討得高宗的歡心、王皇后的信任,對下要籠絡朝臣、甚至宮女,為她在後宮立足鋪平道路。而當上皇后之後,她才真正的從後宮走向前朝,慢慢的大權在握,以致最後建立武周王朝,所以“廢王立武”可以稱得上是她迎來人生轉機的關鍵一步。然而作為一個前朝遺妃,出身低微的武則天又是怎樣戰勝出身世家大族、身份高貴的王皇后的呢?

    一、為什麼說武則天出身低微?

    武士彠,幷州文水人也。家富於財,頗好交結。高祖初行軍於汾、晉,休止其家;因蒙顧接,及為太原留守,引為行軍司鎧。時盜賊蜂起,士彠嘗陰勸高祖舉兵,自進兵書及符瑞,高祖謂曰:"幸勿多言。兵書禁物,尚能將來,深識雅意,當同富貴耳。"及義兵將起,高祖募人,遣劉弘基、長孫順德等分統之......武德中,累遷工部尚書,進封應國公,又歷利州、荊州都督。貞觀九年卒官,贈禮部尚書,諡曰定。顯慶元年,以後父累贈司徒,改封周國公。咸亨中,又贈太尉、太原王,特詔配饗高祖廟庭,列在功臣之上。 《舊唐書·卷五十八·列傳第八》

    說起武則天的父親武士彠真的是一個具有精明的商業頭腦和非凡的政治眼光的人,武則天之所以能夠取得那麼大的成就完全得益於他老爹的良好基因以及為她創造的一個好的政治環境。

    武氏家族原本是山西幷州的一個小門小戶,家族裡既沒有人在朝中當官,祖輩也沒有給他們積累什麼財富,可以說是無權無錢。到了武士彠這一代,家中兄弟雖多,但依然沒出什麼人才,想要發家致富、出人頭地只能靠自己,幸運的是武士彠是一個非常精明的人。他年輕的時候正值隋煬帝執政期間,我們知道,隋朝滅亡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隋煬帝大興土木,開鑿大運河、營建東都洛陽、大建宮室等等,這些事情對於隋煬帝來說是災難,可對商人來說那就是發家致富的福音啊。幹工程需要大量的木材,武士彠敏銳的抓住了這一機會,為隋朝提供木材,依靠這個路子他很快家財萬貫。有了錢武士彠就開始琢磨怎麼樣能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畢竟在“士農工商”的封建社會,商人再有錢地位還是低下,於是他就用錢捐了一個官,在家鄉做了鷹揚府的隊正。於是他人生的第二次轉機又來了,沒多久唐高祖李淵就被隋煬帝任命為幷州刺史來到了武士彠的家鄉。兩人都是好結交朋友的性格,沒事就在一起喝酒聊天,而武士彠也被李淵的個人魅力所折服,深信這個人的前途必然不可限量。此時正值隋朝末年,天下大亂,農民起義遍地爆發,武士彠看到了李淵的實力、能力以及他的野心,就散盡家財幫助他招兵買馬,甚至還給李淵提供兵書,全力支援李淵造反。要說也合該武士彠平步青雲,事實證明,他的寶押對了,李淵當了皇帝后,當然不會忘記他的功勞,就封他為庫部郎中,將他列入“太原元謀功臣”之一。

    政治地位是提高了,為了進一步提高他的身份,李淵又幫武士彠出了一個主意,給他娶親。此時的武士彠人至中年,恰逢第一任夫人病逝,於是由李淵做媒,娶了隋朝宗室之女楊氏,這個楊氏真的是出身名門,她的父親楊達官至宰相,伯父為隋朝觀王楊雄,這樣的身份嫁給武士彠真的是下嫁了。雖然嫁給武士彠時她已經四十多歲,但是夫妻倆感情很好,接連生了三個女兒,這第二個女兒就是後來聞名天下的武則天。

    在李淵退位後,李世民即位,他先後派武士彠出任利州刺史、荊州都督,這個武士彠不僅經商是一把好手,搞政治也很在行,在這兩任上都搞得有聲有色,得到了太宗的表揚,太宗以二等開國功臣的身份授予他金紫光祿大夫(正三品),封太原郡公,不久升工部尚書,晉爵為應國公。

    按理說武士彠這樣的身份地位怎麼說武則天也不至於被說成出身低微吧,然而在唐朝門第觀念非常嚴重,壞就壞在武士彠是靠經商起家,無論後來當了多大的官也洗不白他的原始出身,所以武則天的出身確實是朝臣反對她當皇后的一個攻擊點。

    二、王皇后究竟是什麼高貴出身?

    說起王皇后的出身就不得不說到萌芽於東漢、鼎盛於東晉的一個特殊階層——門閥士族。東漢時期,讀書人想要入仕為官可以透過察舉、徵辟這兩種方式,這種選拔人才的途徑自然需要得到他人的推薦,而這些被舉、被闢的人一旦入朝為官自然就成了當年推薦他們的那些人的門生,這些人為了形成穩固的政治聯盟,透過聯姻等方式報團取暖、親上加親,漸漸的就形成了一種強大的政治力量,他們在中央把持朝政、在地方則為一方豪強,這個集團的子弟大都是走讀書入仕的道路,這樣一來,到了東漢後期,就形成了一些累世公卿的家族,這些人都是最大的地主,而且世居高位,門生、故吏遍於天下,因而又是士大夫的領袖。所謂門閥大族,就是在經濟、政治、意識形態上具有這些特徵的家族。

    而到了南北朝時期這些門閥大族進一步發展,甚至到了可以操縱皇權的地步,如晉元帝正是憑藉著世家大族王導的擁戴才建立東晉登上帝位,並形成了“王與馬共天下”的局面。經過幾代的發展,到了隋唐初年,社會上出現了五個頂級姓氏,即“崔盧李鄭王”,這五姓家族就是當時社會的一流士族,如果能和這五姓家族聯姻那就是莫大的榮幸。

    而王皇后正是出身於這五姓中的“太原王氏”,太原王氏屬北朝名門,王皇后的高祖父和父親都是朝廷高官,王氏與唐朝皇室系舊親且世代聯姻,唐高祖李淵之妹同安大長公主是王皇后的叔祖母,王皇后的母親魏國夫人柳氏的叔母是唐高祖的外孫女。因此王皇后出身顯赫,既是西魏重臣的後裔,其父母兩族還都是唐朝皇室的姻親,而且王皇后還是太宗李世民為當時還是晉王的李治欽定的王妃。所以王皇后出身高貴,其家族亦屬關隴集團,與長孫無忌等人關係密切,想撼動她的皇后之位著實不易,但任是這樣的條件仍然被武則天扳倒了。

    三、出身寒門的武則天何以能戰勝出身名門的王皇后?

    歷史上每個重大事件的背後都隱藏著多種盤根錯節的關係,“廢王立武”當然也不例外,而武則天最終勝出,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幾點:

    1、唐高宗的偏愛。正如上面說到的武則天的出身,她在朝中並沒有給力的外戚能幫她在前朝說話,她敢公開跟勢力龐大的王皇后叫板,唯一的籌碼就是高宗的寵愛。在武則天還在感業寺的時候,王皇后和蕭淑妃鬥得不可開交,為了打垮蕭淑妃,在知道武則天和高宗的偷會後,王皇后大膽的把武則天接回了宮中,想借武則天之手除掉蕭淑妃。事情也的確如王皇后所願,在武則天回宮後,高宗不再去蕭淑妃的寢宮,而是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武則天的身上,從他們生的子女數量就知道高宗有多寵愛武則天,此時的王皇后也終於回過味了,她發現從前在自己身邊做小伏低的武則天已經從一隻貓變成了一隻虎,漸漸的凌駕於她之上,這時候她又和蕭淑妃結盟,不時在高宗耳邊說武則天的壞話,可這些話高宗根本就聽不進去,因為在高宗的眼裡武則天能給她溫柔還能幫他在前朝出謀劃策,簡直就是一個賢內助,比起只知道爭風吃醋的王皇后和蕭淑妃來說太有益處了。

    2、武則天的設計。我們知道“廢王立武”的導火索就是小公主被殺案,話說當年武則天剛生完小公主沒多久,王皇后為了顯示自己的母儀天下就去探望小公主,沒想到王皇后前腳剛走,高宗後腳就到了,抱來女兒一看已然剛剛斷氣,一問之下宮女們都說是皇后剛來過,這下王皇后成了殺害小公主的兇手,貴為皇后卻做出如此惡毒之事,天理難容,而此時武則天正值盛寵,看到哭的梨花帶雨的愛妃,高宗產生了廢后的想法。而小公主究竟是不是王皇后所殺,史書沒有記載,根據《新唐書》和《資治通鑑》的說法是武則天殺了小公主設計陷害王皇后,畢竟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嘛。

    3、王皇后的昏招。王皇后之所以被高宗嫌棄,跟她出身高貴,養成的居高臨下的性格有關係。史書記載她性情耿直,不會曲意逢迎高宗,又刻薄下人遭到了高宗的冷落。結婚多年兩人都沒有孩子,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皇后多年無子這也是高宗想要廢后的原因之一。而更讓高宗所不能容忍的就是,在小公主被殺案發生後,王皇后六神無主不知道怎麼解釋能推脫自己的責任,她馬上找來了自己的母親柳氏商量對策,二人病急亂投醫竟然想起用厭勝之術詛咒武則天,東窗事發後高宗大怒,禁止王皇后的母親進宮,還免去了王皇后的舅舅柳奭的宰相之職,甚至鬧到了要廢后的地步。

    4、鞏固皇權的需要。高宗登基之初,朝政被他的舅舅、三朝元老長孫無忌把持,因為這種關係,以及年齡資質尚淺,高宗在朝堂上幾乎沒有什麼主動權,國家一切大小事務都要經過長孫無忌的批准,相權凌駕於皇權之上。隨著皇帝漸漸長大,當然不想事事被朝臣掣肘,當時以長孫無忌為首的關隴貴族長期把持朝政,而像武則天一樣出身寒門的子弟無法進入政治核心,這時寒門代表李義府洞察先機,首先舉起了支援武則天為後的大旗,這時候就演變成了關隴貴族和寒門士大夫之間的鬥爭,而為了鞏固皇權打擊關隴貴族,培植自己的勢力,高宗和武則天以廢王立武事件為緣由,對朝中大臣的設定進行了重新洗牌。

    5、李績的神助攻。關隴貴族根深蒂固、勢力龐大,而且都是開國功臣甚至皇親國戚,不易說動。在廢王立武之初,高宗和武則天是想拉攏長孫無忌獲得他的同意,誰知在送禮、給他的兒子們加官進爵、甚至親自拜訪之後,長孫無忌仍不鬆口。就在雙方陷入焦灼狀態之時,高宗想到了同樣是三朝元老、功勳卓著的重臣李績,李績的一句“此乃陛下家事,不合問外人”使得高宗撥雲見日,終於下定決定立武則天為後。

    四、達達令說

    綜上所述,武則天能夠戰勝強大的王皇后成功問鼎後位,既是大勢所趨,又跟個人的努力、對手的愚蠢、旁人的幫助密不可分,可以說是天時地利人和佔盡先機,就像沈從文先生曾說的“凡事看似是巧合的偶然,實則是命運的必然”。

  • 9 # 棲鴻看紅樓

    武則天豈止是出身低微?她還曾是太宗的宮人,算是李治的長輩(不能算繼母,以她卑微的地位,還夠不到“長輩”的身份)。甚至她的年齡,都比李治要大。從哪一個方面說起來,她都沒有機會做高宗李治的皇后。

    但是,武氏就是一路扶搖直上,做了皇后。

    別拿她跟王皇后對比,根本不是一個等量級的。王皇后除了出身,恐怕再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條件了。

    當然,就憑她的出身,只要不犯大錯,跟著皇帝做皇后,也不是不可能的。問題是他碰上了李治這個人。

    先別說喜新厭舊、好色薄倖,我們現在沒有史料證明王皇后不美,而且在武氏回宮之前,王皇后就已經失寵很久了,那時候怎麼沒廢了她?

    也別總拿扼死公主、陷害王皇后的殘忍來說事,這件事本來也不一定是真的。就算是真的,王皇后蠢到跟襁褓小兒過不去的地步,廢了她就是。她的繼任者一定是武氏嗎?

    關鍵還是個人能力的問題。李治才具不足,再加上身體孱弱,對政務、對後宮、甚至對個人事務的處理,都難以得心應手。所以他需要一個強有力的、智慧型的夥伴,來彌補他的不足。而如果這夥伴又恰好是女性,相貌還不差,年紀也相當(大得不太多)的話,那就足以成為他終身的依靠。

    當李治全身心地依靠武氏,連執行權力、統治國家都需要武氏的時候,一個皇后之位,還算得了什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遇到職場女漢子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