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金獅
-
2 # 藍天影視精剪
說到牛頓相信大家一定都不陌生,他提出的萬有引力定律可以說是物理學界最為知名的定律之一了,同時他還發明瞭微積分,他構建的力學體系也是傳統物理學的基礎理論。不過我們對於牛頓的瞭解往往都是他的學術成果,對於他的為人卻知之甚少,而牛頓其實也是有缺點的,而他最大的缺點就是小心眼,這點從他睚眥必報的處事態度上就可以看出來。
話說牛頓剛剛出道的時候,就發明了反射式望遠鏡,而這個領域原本是胡克的地盤。但是當時的胡克卻又拿不出更好的望遠鏡,為了不在新人面前丟了面子,胡克只好在其他地方刁難牛頓,當時牛頓畢竟是新人,所以只好隱忍。在牛頓寫出《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之後,兩人間的矛盾進一步升級。
當時牛頓本來想要感謝胡克對於這本著作的貢獻,但是胡克卻讓牛頓在序言中寫上這本書是受到他的啟發寫下的,牛頓也被惹火了,於是他刪掉了所有和胡克相關的文字。後來胡克去世之後,牛頓也成為了學術界的泰斗,而在他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主席後,他解散了胡克的實驗室和圖書館,同時他還銷燬了實驗室中的所有器材,更令人感到蹊蹺的是,胡克的畫像也在這個過程中遺失了。
明眼人都可以看出,這是牛頓對於胡克的報復,鑑於胡克早先對於牛頓的打壓,這也算得上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了。只是這樣的報復手段未免有些上不了檯面,也顯得太小家子氣了。
華人說:“為尊者諱恥、為賢者諱過”,外華人也說:“歷史是隱惡揚善的”,都是一個意思,即介紹大人物時,盡說好話,甚或錦上添花地增光加彩,而把他們見不得人的事情隱去。在一部力學史上最顯赫的人物莫過於牛頓了,後人讚揚他的豐功偉績時,總不免憑空添加了許多不符合事實的光彩,而將他性格的陰暗面和做過的許多醜事隱去。
-
3 # 風塵滾滾
首先,我們小時候都聽說過的歷史故事,牛頓因為坐在樹下被蘋果砸,才發現了萬有引力,實際上這個故事是牛頓的迷弟,法國作家伏爾泰先生寫的。
據傳這是他從牛頓侄女那瞭解到的,這個故事出現後已經是牛頓去世快四十年了。其實這就是渲染牛頓偉大功績的一種手段,其真實性值得商榷。
如果說這個事件與牛頓本人關係不大的話,那麼下面兩個故事則完全可能說明牛頓的小心眼性格
其一就是,牛頓與羅伯特 胡克在引力問題上的交鋒了。
1645年,法國天文學家布里阿德(I.Bulliadus)提出一個假設:“開普勒力的減少,和離太陽的距離的平方成反比”。這是第一次提出平方反比關係的思想。
早在1661年,羅伯特 胡克就已覺察到引力和地球上物體的重力有同樣的本質。
在1674年的一次演講“證明地球週年運動的嘗試”中,他提出要在一致的力學原則的基礎上建立一個宇宙學說
在1679年,胡克與牛頓之間進行了關於引力問題的交流,1679年牛頓與胡克再次書信交流。後人從前面的書信中發現牛頓其實對於引力上的研究是不得要領的,而胡克則講自己的研究和想法分享給了牛頓,最終牛頓解決了問題,說早在1665年就對此問題有了很深的研究了。
牛頓不僅不感謝胡克,當他於1703年被選為英國皇家學會的主席,就下令在皇家學會除去所有的胡克的肖像。所以當時英國許多著名的科學家中就是胡克的肖像沒有留傳下來。
其二就是對弗拉姆斯蒂德觀測資料的剽竊和盜版。相信這個故事大部分人都聽過,我只簡單介紹。1666年,牛頓率先發現了微積分概念——流數術,但是還沒有發表,只有幾位好友知曉。
而另一邊,萊布尼茨也在1675年發現了微積分概念,並於1684年,率先將微分概念公諸於世,2年後,又將積分概念公佈出來。於是微積分這個數學概念,就在歐洲大陸流傳開來。
因為這個問題,兩位大佬爭執不下,大有大打出手之意。於是經過了一年的調查,英國皇家學會,終於在1712年得出了初步結論,皇家學會最終認為,皇家學會的院長牛頓是微積分的發現者,而萊布尼茨則只是抄襲者而已。
回覆列表
1665年,英國突然爆發瘟疫。在劍橋大學學習的牛頓回到了他母親的農場,投身於科學研究。後來,經典物理的三個定律,光學和微積分都從那時開始。因此,今年也被稱為“奇蹟年”。
1666年,牛頓第一個發現微積分概念——流數術,但牛頓沒有公佈他的發現結果。他只把它們寫在筆記本上。科學界只有幾個牛頓的朋友知道這件事。
另一方面,萊布尼茨在1675年也發現了微積分的概念,並且在1684年,他第一個把微分的概念公之於眾。兩年後,他將整體概念公之於眾。因此,微積分的數學概念已經傳播到歐洲大陸。
隨著微積分越來越出名,雙方之間的摩擦也增加了。1699年,一些人率先批評萊布尼茨,認為他的微積分思想實際上來自牛頓的研究成果。萊布尼茨公然剽竊。
事實上,牛頓和萊布尼茨並不孤獨。微積分發明的爭議實際上是英國科學界和歐洲科學界之間的直接對抗。在接下來的100年裡,雙方的科學家都因年老而死亡,並且沒有相互交流。直到19世紀20年代,雙方的關係才緩和下來。這個有爭議的微積分也被命名為“牛頓——萊布尼茨”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