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情感孤舟

    我的父母是在我結婚後開始跟我“客氣”的,這種客氣也讓我覺得不是很自在,這當然也是有原因的。

    小時候,我的父母對我教育比較嚴厲,尤其是爸爸,當我做錯一點事情的時候,他一個眼神看過來,就能讓我戰戰兢兢。其實我7歲之前都不是父母帶的,因為他們工作原因,我跟著外公外婆長大,爸媽也就過年會回來看我一次兩次。

    隔代親也導致我小時候非常受寵,性格自信Sunny像個辣妹子,也喜歡撒嬌賣萌,感覺有人寵的滋味真是好。

    後來,舅舅娶了舅媽,我被父母接走了,剛開始和她們一起生活的時候,真的非常的不習慣,也不敢撒嬌賣萌大聲說話。我總是想,為什麼媽媽動不動就罵人,為什麼爸爸這麼兇,一言一行都被監督著,做事情也變的小心翼翼的。

    青春期時,我會經常和他們對著幹,頂嘴,那時候我經常想,以後我一定要擺脫她們的束縛,考個遠一點的學校,做什麼都不用在他們眼皮子底下,也不用怕經常被數落了。

    後來如我所願,我在其它城市上大學,還嫁在了上大學的城市,儘管父母百般阻撓,還是沒有辦法改變我的決定。

    即使以前有再多不愉快,怎麼說也是父母,把自己辛苦拉扯成人,感恩之心還是有。沒結婚之前,我經常帶他們出去,給他們買衣服,買吃的,錢很自然的也是我付。在家我也很勤快的做飯洗衣服,這是從小養成的習慣。

    自從我結婚後,我發現爸媽對我更好了,讓我覺得就是很“客氣”的感覺。

    過年過節我都會去看他們,我到廚房去給媽媽打下手,她說:“你別動,我自己做飯就可以,幾個菜很快就好。”以前我給她打下手,她還會誇我做的不錯。

    吃飯的時候,爸爸說;“你喜歡哪個就多吃點哈,一定要吃飽來”,肉都在我面前,我感覺我是賓客。

    再和他們一起去逛街的時候,買啥都不讓我掏錢了,說:我有錢,不用你付呀,我們自己來。

    我過生日的時候,媽媽還會準時在那天給我發一個大紅包,寫上一句祝福的話,以前可不曾說過。

    以前有矛盾會雖然引起吵鬧,但大家說話還是挺自在的,突然這樣我還真是不習慣,我寧願他們像以前一樣,是什麼樣就什麼樣,過於客氣反倒讓我覺得距離有點疏遠,角色都互換了一樣,跟我說話也不大聲喊了。

    後來想想,父母還是父母,可能她們覺得女兒嫁了,也要對她好,想用另一種方式來“彌補”一下兒時缺失的愛,然後就變成了這種表達方式。

    當父母真的跟我們變得“客氣”,做事也小心翼翼的時候,做兒女的也需要想一想原因,有機會還可以跟父母談談,希望大家都可以自由自在的表達自己,對大家來說都好。

  • 2 # 紅豆的豆豆糕

    子女開始有自己的小家,並且獨立自主不依賴父母時,我感覺他們開始客氣起來了。

    同時在他們年華老去時,不希望給子女添麻煩,拖後腿時更會不由自主的講客氣。有時候當自己發現這個狀態時,會不由的感覺心酸。因為最怕,樹欲靜而風不止 ,子欲養而親不待。

    希望身為子女的我們能抽出更多的時間陪伴他們,哪怕陪她們吃頓飯,每天打個電話,我覺得對於她們都是最大的幸福!而對於我們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祝願大家的父母都身體健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個人認為自己已經很有吸引力了,可還是打動不了高冷女孩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