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時代少年19
-
2 # 乘涼的波斯貓
給孩子錢,其實就是給孩子慾望,當孩子慾望越來越大的時候,就無法收拾現場了。孩子們的錢花在哪裡,總之不會花在吃飯穿衣上,所以,家長一定不要給孩子多餘的錢
-
3 # 第二階文明倡導者
為什麼說不能用錢,用暴力教育孩子?
這裡的‘說’用的很好,也只是‘說’,和真正‘做’截然不同,下面咱們就從‘說’和實際中的‘做’來分析。
我們的教育環境中充滿陷阱,而佈置陷阱的恰恰是我們自己,同時也將佈置陷阱的能力不遺餘力的延續下去……
舉一個生活當中的例子:我們刷抖音短影片的時候經常刷到這樣的一個段子,家長在孩子面前擺放著三張錢,一張5塊,兩張1塊,問孩子這是多少錢,孩子的回答是2塊5或5塊2。顯然,孩子的小腦袋裡對錢和數字沒有概念,而老師和家長的答案是7塊,如果拋開7這一數字概念,你是否能夠為孩子清晰地解答這個問題?有誰真正的嘗試過或做過此類實驗?如果最後你直接告訴孩子是7塊並要求他記住,恭喜你!在孩子沒搞明白2或5和錢的關係時,你又給孩子挖了一個‘7’的坑。
古往今來,我們仍處在教育與教化的漩渦當中,二者的區別在於前者傳授方法,而後者要求執行,否則即為異類!我們絕大多數是被教化出來的。
我們時常教導孩子要獨立思考,獨立做事,培養個性等等,有關專家、學者、大師、研究人員也在努力倡導,這是‘說’的方面。到真正‘做’的時候,你收到的通知評語中卻是不合群、孤僻、叛逆、缺乏團隊精神等等,留給孩子的答案是:孩子,你錯了!你要這樣做!
一手拿大棒一手拿蘿蔔的教育方法延續了一代又一代,孩子們的創造思維和創新的勇氣被摧毀了一次又一次,同時作為受害者的我們依然對這種方法樂此不疲………
-
4 # 人生冇有
用錢是嬌養,培養不出獨立自主的性格,長大了一切以錢財為中心,不知資源是來之不易,過於極度浪費,以為有錢無所不能,易走上極端歧途,並且在逆境中自我生存能力低。而暴力為賤育,棍棒底下是出不了孝子的,小孩心性初識人世,學習能力很強,在暴力的育養環境下,易走向兩個方向,一是崇高暴力,憤世嫉俗,自我為中心,行為暴烈殘忍,做事不講情理,不談道理,喜用拳頭說話,因而得罪人結仇多,因此這類人有部分也難活長久。二是幼小心靈易被暴力下的疼痛感征服,在心靈中產生了害怕的陰影,長大了性格懦弱,為人自卑,做事小心翼翼,害怕犯錯受到懲罰。做對沒讚賞鼓勵,做錯了被棍棒相加,褪卻了自我自信自強,學習能力差,易被社會淘汰。所以教育小孩不能嬌養也不能奪志不體罰,要恩威並施,明理識性,知對錯,辨是非,學生存,習知識,爭上游,方為上策。
-
5 # 招源堂
1、我認為並不是哪些手段不可用,而是你怎麼用的問題;
2、如果能用錢教育孩子讓其知道如何獲取財富,增加財富,有啥不可?
3、如果用暴力可以教育孩子讓其戒掉不良習慣和行為,有啥不可?
4、我見過家長事事都和孩子擺道理、講規矩,最後因為受不了一點委屈自殺了、離家出走了~~
5、只要是能起到正面的教育作用錢和偶爾的小暴力也是未嘗不可的。
-
6 # 子君凡一
我支援題主的看法。
教育孩子必須有良好的方法,才能讓孩子沿著正確的方向茁壯成長。
為什麼不能用錢,用暴力教育孩子呢?
在此,我用個真實的例子來證明吧!鄰居二嫂有個兒子,家庭雖然不是很富裕,但是,在農村重男輕女的思想根深蒂固。因此,二嫂的兒子在家裡就成了小少爺,每天都給三五元錢買零食。小時候兒子這點零花錢還可以接受。可是,讀初中後,環境不同了,這點錢滿足不了他的需求,怎麼辦?偷,偷家裡的錢。第一次偷50元,見父母沒發覺,第二次又偷多點,越偷越多。等二嫂發現時,家裡放在櫃子裡的現金已被兒子偷光了。於是,夫妻倆就把兒子抓起來痛打一頓。捱了打,兒子耍脾氣了,不上學。二嫂只好又用錢哄,他才去學校。
有一次,中秋節學校放假,二嫂不見兒子回來,第二天一早,二嫂叫我和她一起去學校找兒子。在學校找到了班主任張曉老師,並說明來意。張老師瞭解情況後,透過與學生家長聯絡瞭解到二嫂的兒子在同學家裡時,才放心。誰知,回去後,二嫂發現存摺裡的錢被兒子分兩次把錢取出,還有一個戒指也不見了。等兒子回來,夫妻倆又將兒子打了一頓後,二嫂打電話到學校,希望老師能幫她管教。你知道嗎?當張老師找二嫂的兒子到房間談話時,突然有事暫時離開,讓他在房間稍等。你猜,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不久,張老師匆匆趕回來時,人己溜走了。同時,發現自己放在臺上的手機和抽屜裡的錢也不見了。於是,只好報警……
這就是活生生的用錢,用暴力來教育孩子的真實故事。大家說這種教育方法可行嗎?家長們,醒醒吧!
回覆列表
感謝邀請!也許農民朋友還沒有忘記,在那憑掙工分養家餬口的日子裡,有多人能吃飽肚子?自從小崗村農民領頭分田承包以來,同樣的天、地和人,而農民生活大變樣:自力更生,豐衣足食。為什麼?因為農民知道,為自己種田馬虎不得。同樣的道理,一個孩子知道學習是為了自己,今天的努力,是為了明天的更美好,學習的動力就油然而生,經久不衰。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父母不惜花錢和精力給孩子加碼,然而效果不夠理想。要讓孩子自覺學習,父母在學習、工作和生活應作出自強不息的表率,營造好家庭的學習氛圍,迫使孩子以學習為樂。我有一個學生,父母從小就讓她同書打交道,致使孩子戀上看書,看得多了,懂得也多了,在上學的日子裡,文科是她的強項,同時文科也帶動了理科,她現在的工作就是寫大塊政論性的文章。可能有人覺得我的說法,說易做難,太理想化,不過我不認同金錢刺激和棍棒教育。錢的誘導帶有功利性,其激勵功能是短期及微弱的,可能人們已關注到“期終考試雙100,去三亞旅遊,結果孩子考得100和99.5,孩子的淚水讓人看得心疼。棍棒教育只能觸及皮肉,不能替代嚴格要求,孩子的良好學習的養成是引導和培育出來的,僅憑一時的激動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孩子的教育是一門學問,父母必須再學習,多借鑑,不斷豐富和完善自己,煉就教育孩子的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