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白山黑水北漂人

    北宋新舊黨爭是指在宋神宗年間圍繞王安石變法所掀起一系列的黨爭。宋神宗任用王安石進行變法,王安石啟用了一批新官吏,包括蘇軾、蘇哲、韓琦等,這批人被稱為新黨。與新黨對應的是舊黨,舊黨反對改革,而且舊黨中也有一些有影響力的人物,例如司馬光、歐陽修等。北宋新舊黨爭最開始只是書生意氣之爭,王安石被宋神宗委以重任,實施變法以後,司馬光等人攻擊王安石的新政,認為王安石的新政會造成國家的不穩定。司馬光還加入了地域偏見,他認為楚人和閩人是奸詐之人,而主導改革的首領正是這兩個地方的人。

    北宋新舊黨爭在宋神宗病逝後,鬥爭日加嚴峻。宋哲宗繼位後,舊黨勢力在宣仁太后的支援下重新掌握朝政,將王安石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全部廢除,並且將一些改革派官員貶官至嶺南地區。宣仁太后病逝後,宋哲宗親政,宋哲宗認同宋神宗期間的新法,任用章敦為相,支援其改革,新黨勢力開始掌權。章敦掌權後,將以元祐為首的舊黨官員貶官至嶺南地區。章敦還廢除了司馬光的諡號。宋徽宗當政後,將章敦免官,為了化解黨爭,宋徽宗任用蔡京、童貫等沒有黨爭背景的人作宰相。這些人雖然沒有黨爭背景,但是他們卻不以國家為己任,而是大搞貪汙腐敗,宋朝的新舊黨爭雖然在宋徽宗時期結束了,但是宋朝的朝廷卻越來越黑暗。

    ‍‍新舊黨爭背景是宋神宗時期的國情,在宋神宗時期,宋朝經過近百年的發展,已經積累了很多弊病,這些弊病影響到了國家。王安石對此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但是以司馬光為首的大臣認為國本不可輕易改變,否則會引發國家震動。代表新勢力的王安石與代表舊勢力的司馬光掀起了朝堂鬥爭。新舊黨政背景中,地域之爭也是一個方面。王安石是南方人,司馬光是北方人,南方與北方的學術略有不同,因此二人有著爭執。司馬光曾公開指責南方人狡詐,不可以擔當大任。而以蘇軾、蘇哲為代表的蜀地勢力也是新舊黨爭中的一方勢力。

    宋朝計程車大夫之間的權力鬥爭也是新舊黨爭的背景。趙匡胤建立宋朝後,重用文官勢力,壓制武將。士大夫在宋朝有著很大的勢力。在朝廷和地方上,舊有計程車大夫為了自己的地位,打壓新起計程車大夫,新起計程車大夫為了獲得權勢,又會合起來打壓舊有計程車大夫勢力。文人風氣也是北宋新舊黨政的背景。宋朝的文化發展繁榮,各地都有自己的學派,地方上的文人到了朝廷以後,經常發表言論。這些文人爭強好勝,在辯論中拉幫結派,逐漸分成新舊兩黨勢力。北宋的新舊黨爭從本質上說是士大夫之間的奪權鬥爭。在當時的情況下,北宋已經有了很多的弊病,如果不改革的話,必然會走向死亡。但是改革過快的話,必然會引發全國動亂,因此新舊黨派都有著自己的原因。‍‍北宋新舊黨爭蘇軾屬於舊黨的勢力,他是司馬光一方,他反對王安石的新政,並且在文章中痛批王安石的新政。蘇軾出生於蜀地,他和自己的弟弟蘇哲是蜀學的代表人物,蜀學派屬於舊黨勢力。蘇軾進入朝廷後,憑藉自己的才華得到了宋神宗的賞識,進入了翰林院。宋神宗任用王安石進行改革後,蘇軾站在了司馬光一方,認為改革損害了國家的國本,改革過快會使得國家發生大的震動。

    北宋新舊黨爭蘇軾是舊黨勢力中重要的人物,舊黨勢力分成三派,一派是朔黨勢力,一派是洛黨勢力,還有一派是蜀黨勢力,蘇軾就是蜀黨勢力的代表人物。蘇軾家族在蜀地有很大的影響力。蘇軾在北宋新舊黨爭中,曾經寫過一篇文章,他認為宋神宗不是漢文帝,宋仁宗不是漢宣帝,他的意思是當前的宋朝不適宜改革。他的這篇文章遭到章敦的彈劾,章敦等人認為這篇文章是在侮辱皇帝。呂淘與上官均挺身而出,維護蘇軾,蘇軾在這次事件中並沒有被扳倒。

    舊黨勢力分為兩種,一種是舊有計程車大夫勢力,這些舊有的勢力怕改革會觸動他們的利益,因此他們反對改革。還有一種是瞭解改革的好處,但是認為改革過快會使得國家動盪,因此他們反對改革,蘇軾就是第二種人。蘇軾並不是頑固的守舊派,但是他認為宋朝當時的國情不適宜改革。

  • 2 # 折梅相問

    看到這個標題,讓我不禁想到小說演義裡的海瑞,海懟懟,那才是牛啊,懟天懟地懟皇上。相比之下蘇軾算是遜色許多了,蘇軾本性就是生性放達為人率真又幽默,就是開起玩笑來也收不住,這樣的人得罪人起來又快又多啊,對於新舊兩黨勢力蘇軾是怎麼反對的具體來看

    王安石改革派

    王安石上臺以後旨在改變北宋積貧積弱的現象,推出一系列的富國強兵的政策,而蘇軾也不是完全反對,只是對其部分政策表示反對,蘇軾認為先要改革吏治,改革的腳步放緩一點。而改革派這邊銳意革新是不允許有反對的任務進行阻攔,打擊反對派,控制輿論。蘇軾也是遭到御史彈劾,申請外放,但是緊接著,作為文人的蘇軾沒事總要寫點東西,再給皇帝上表的內容裡,被革新派利用甚至要置蘇軾於死地,最後也是由王安石一句話救了蘇軾一命,這就是著名的烏臺詩案。

    司馬保守派

    當司馬光啟用之時,蘇軾重新被啟用。作為保守派的司馬光,將王安石之前的新法全面革除,這時候蘇軾又站出來反對保守派,不分青紅皂白將新法全盤否定,主張新法並非一無是處,部分有所保留。他也看出保守派與革新派一樣,都是依仗勢力攻擊政敵,不過一丘之貉。蘇軾對保守派的一些腐敗現象進行抨擊,隨後又遭陷害,官越做越小。

    個人總結

    不說王安石的法治是好是壞,王安石和司馬光,為了國家進行的一系列的措施,作為掌權者是不容許任何人有所反對的,不然不足以立信,法度難以施行,其實對於王安石和司馬光這兩個人,至少都是對事不對人的,蘇軾這般反對,不可能委以重任的,所以這才將東坡各處貶謫。但是革新派和保守派黨內總有一些別有用心之人,藉助勢力滿足自己的私慾打壓政敵,並不是把國家利益放在最高處。蘇軾在這中間也是對事不對人啊,始終是把大宋前程放在心頭的,對新法提出反對意見,對完全廢除提出部分保留意見,真正的無黨無派無私之人。但是蘇軾性格呢,易得罪人,古往今來這種人很多,說是被社會不容,但是人家有自己的圈子,有自己的社會,可以過得很好。其實要有“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這樣的樂觀心態,想幹啥就幹啥,修修蘇堤,做做美食,“鏡湖元自屬閒人,又何必官家賜與”豈不快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是不是同樣的優缺點在不同人眼裡也是不同的?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