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餘漢唐
-
2 # FengScharnhorst
感謝提問。
首先,仗已打完,勝負已分。若南韓出兵,可能有迴旋餘地,但勝利可能性較小。我們可以從各方地理、軍力、物力等分析。
上黨———兵家必爭之地南韓在三家分晉時,是三家中較弱的一家。其都城新鄭,是在其滅鄭後所得。也就是說,韓人來自上黨等地。上黨本來就是一塊地勢險要之地。南韓弱小,因為國土面積小,所以割讓上黨對他們來說就像從自己身上割掉了一大塊肉。在歷經申不害變法之後,韓人已經實行了很久的術治。這也體現在他們的戰略上,為了保住這份土地,一方面順應秦國,另一方面,由郡守為首的以土地去引誘趙國。要兩個強國爭奪土地,透過這種方式讓南韓坐收其利,在南韓也不知趙國會慘敗到如此境地情況下,出兵的可能性很小。即使南韓出兵,在地形上處於被動狀態,很容易被秦軍控制。
對於趙國來說,趙國的上黨郡和南韓的上黨郡是相鄰的,不過不同的是,南韓分到的有太行山作屏障,是個戰略要衝,進可攻退可守。而趙國分到的則是一馬平川,無險可守,所以一旦韓上黨被秦所佔,趙上黨也將失守。趙上黨一旦失守,趙國軍事重鎮晉陽(今太原)就直接暴露在秦軍的面前,而且秦軍佔領上黨之後可以隨時跨過太行山進攻趙國國都邯鄲,所以韓上黨絕不能掉進秦國的手中,這是趙國必奪韓上黨的第一個原因。
對於秦國來說,自起秦孝公以後,秦人加快東出的步伐。上黨對於他們來說,是進攻魏國,趙國的跳板,控制南韓的咽喉要地。所以上當不能不得。
各國實力來說———南韓出兵難挽局勢秦國的商鞅變法以後,國力大增。與當時強大的魏國開戰,斬首八萬,收復河西,名震天下。秦國軍隊之勇猛,列國畏懼。情秦人民風之強悍,五國難比。況且秦軍作戰,止內部私鬥,紀律嚴明,人數眾多,又有白起這樣當時的戰神指揮,其勢如破竹。
再看趙國,雖然胡服騎射之後,國力是大增。但是,趙國滅了代國後,並很難將其融合。廉頗將軍又為代地人,必然引得趙國君主的懷疑,故派了馬服子趙括前去替代他。大敵當前,臨陣換將,已是兵家大忌。加之軍隊內部代華人和原趙華人矛盾較深(主父曾將趙國一份為二 ,分而治之),軍隊內部不團結。
南韓若此時出兵聯趙,必然會使得白起改變戰略,加之韓卒雖有勇,但兵力過少,難敵秦銳士。可能會有秦軍與趙在長平決戰時間推遲,大量的秦國援軍趕來,先收拾南韓,在打趙國。對南韓更不利。
南韓不出兵理由與其術治平衡政策不符合,南韓人只希望透過將禍水東引,保住南韓和上黨。南韓地小人少,難與大國消耗。南韓接壤秦國,很多政策上依附於秦國。如果出兵,假若秦軍敗了,他日必然會來報復南韓。如果秦軍勝了,可能先滅韓,再滅趙。但是,世事難料,韓人做夢都沒想到,趙國竟一敗塗地。最後上黨郡也未收回,南韓變得更加積貧積弱。
回覆列表
秦趙在長平相持很久,特別是在趙軍剛剛被困時,如果南韓出兵與趙軍裡應外合,那麼很有可能會大敗秦軍,改變戰爭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