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應該怎麼吃?
63
回覆列表
  • 1 # 共創健康

    我個人喜歡上腦、裡脊;

    01 牛頸肉

    肥瘦兼有,肉質幹實,肉紋較亂。適宜制餡或煨湯,比嫩肉部分出餡率高15%,做牛肉丸不錯。

    02 肩肉

    由互相交叉的兩塊肉組成,纖維較細,口感滑嫩。適合燉、烤、燜,咖哩牛肉。

    03 上腦

    肉質細嫩,容易有大理石花紋沉積。上腦脂肪交雜均勻,有明顯花紋。適合涮、煎、烤,涮牛肉火鍋

    04 胸肉

    在軟骨兩側,主要是胸大肌,纖維稍粗,面紋多,並有一定的脂肪覆蓋,煮熟後口感較嫩,肥而不膩。適合燉、煮湯。

    05 眼肉

    一端與上腦相連,另一端與外脊相連。外形酷似眼睛,脂肪交雜呈大理石花紋狀。肉質細嫩,脂肪含量較高,口感香甜多汁。適合涮、烤、煎。這塊肉味道也很不錯

    06 外脊SIRLOIN(也稱西冷或沙朗)

    牛背部的最長肌,肉質為紅色,容易有脂肪沉積,呈大理石斑紋狀。我們常吃的西冷/沙朗牛排就是用到這塊肉.比起菲力,沙朗牛排的操作起來容錯率要稍微大一些,因為有脂肪所以煎、烤起來味道更香,口感也很好。

    07 裡脊TENDERLION/Filet(也稱牛柳或菲力)

    牛肉中肉質最細嫩的部位,大部分都是脂肪含量低的精肉。TENDERLION也就是一般所稱的小里肌肉,是運動量最少、口感最嫩的部位,常用來做菲力牛排及鐵板燒。菲力牛扒對操作要求比較高,多一分就柴,所以一般菲力牛扒都在3-5成熟,已保持肉的鮮嫩多汁

    08 臀肉(也稱米龍、黃瓜條、和尚頭)

    肌肉纖維較粗大,脂肪含量低。只適合垂直肉質纖維切絲或切片後爆炒。

    09 牛腩

    肥瘦相間,肉質稍韌。但肉味濃郁,口感肥厚而醇香。適合清燉或咖哩。

    10 腱子肉

    分前腱和後腱,熟後有膠質感。適合紅燒或滷、醬牛肉

  • 2 # 會好健康匯

    牛身分解圖,哈哈,牛身上各個部位的肉質與口感,好清晰到位的圖解,這會不會太殘忍了啊!

    一頭牛可以分為肩胛、肋脊、牛小排、前腰脊、後要脊、後退、腱子、腹肋等九大部位,一般市面上販賣的牛肉,都是按照這九大部分細分出來的。你最喜歡那一塊?

  • 3 # 燈芯絨美食

    我個人比較偏好牛腩。

    牛腩即牛腹部及靠近牛肋處的鬆軟肌肉,是指帶有筋、肉、油花的肉塊,這只是一種統稱。若依部位來分,牛身上許多地方的肉都可以叫做牛腩。國外進口的部分是以切成條狀的牛肋條為主,是取自肋骨間的去骨條狀肉,瘦肉較多,脂肪較少,筋也較少,適合紅燒或燉湯。另外,在裡脊肉上層有一片筋少、油少、肉多,但形狀不大規則的裡脊邊,也可以稱作牛腩,是上等的紅燒部位。

    因為牛腩帶筋帶油花,所以燉出來以後不硬不柴口感軟嫩,而且味道格外香醇。

    而且牛腩在家庭烹飪中,用途也較為廣泛,可以用來紅燒,滷煮、咖哩,也可以用來燉湯。燉湯的時候,若是搭配西紅柿、土豆、胡蘿蔔或者白蘿蔔等,味道更鮮美,營養更豐富,老少皆宜。

    牛腩不僅口感好,味道棒,它的營養也很豐富。

    1.牛腩提供高質量的蛋白質,含有全部種類的氨基酸,各種氨基酸的比例與人體蛋白質中各種氨基酸的比例基本一致,其中所含的肌氨酸比任何食物都高。

    4.牛腩還含肉毒鹼

  • 4 # 食人雅會

    牛肉

    最好吃,最有營養。牛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1、維生素B2、鈣磷鐵,還含有多種特殊成分,如肌醇、黃嘌呤、次黃質、牛磺酸、肽類、氨基酸、尿酸、尿素氨等。營養價值高,豐富。

    雖然牛肉的營養價值比較高,但是在食用的時候有些忌食的注意事項還是需要注意的。患有面板病、肝病、腎病的人不適宜吃牛肉。並且,牛肉不能和氨茶鹼、栗子一同食用。

    牛身上的大部分部位都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很多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比如患有痛風的人不適宜吃牛腎;牛肝不能和夷魚一同食用;肥胖、高血壓、冠心病、高血脂、脂肪肝患者不宜食用牛髓。

  • 5 # 侃侃體育那些事

    在這裡我來列舉出最嫩的一組,因為我在深圳福田中心牛排餐廳做過牛肉切割師,

    希望下面的回答能幫到你

    分佈:大部分分佈在 aloyau 即腰部

    烹飪方式:烤 roti,燒烤 griller 和炒 sauter。

    1.romsteck,後臀部牛排,英語的 rump steak

    2.gite a la noix,牛腿心,英語的 top rump/ top side

    3.tranche,牛腿內側肉,英語的 thick flank

    4.cote de boeuf,牛肋排,英語的 rib

    5.entrecote,肋眼肉,英語的 ribeye

    6.filet,裡脊或菲力,英語的 filet

    7.faux filet,上腰(西冷),英語的 sirloin

    8.bavette,斜腹肉,英語的 flank steak/undercut

    9.onglet,隔腹肌肉,英語的 hanger steak

  • 6 # 一隻小烏龜電影院

    在這個世界上,彷彿只有華人能毫無心理負擔的、頗為擅長的吃動物身上的內臟四肢、筋頭巴腦。所以當你到了一個以整肉為主食的國家,一個利好訊息是:只有華人吃的那些部位——鴨舌、鴨下巴、豬蹄、雞爪、雞翅……等,價格相當美好。但遺憾的是,牛舌不在此列。

    顯然牛舌這一美味,並不是只有華人才能領略它的好。起碼經營日式“燒物”的店裡,都有烤牛舌供應,據說是仙台名吃。我在國內的西餐館,還吃過一個冠名法式的紅酒牛舌,比之骨骼肌組成的牛排,由平滑肌構成的牛舌口感更細膩柔軟,似乎更易於胃液消繳。

    雖然西菜裡有此一味,我在西人超市卻沒見過牛舌。超市裡的肉類都被處理成毫無“屍塊”感的形態,皮毛血汙盡去,形狀規整,好像是來自土壤的貯藏根和來自樹上的果子一樣,絲毫沒有殺戮痕跡。聽說饒是這樣,還有人無法吃整魚和帶殼的蝦,因為“眼睛在看著他”。這也算是社會分工的副產物了,長期不狩獵的人類,只在職場中上演“弱肉強食”的食物鏈,回過頭來,卻無法面對肉檔上一個安詳的豬頭。不過,這種場面僅存在於工業感的超市,在街邊的屠宰店,卻有整條原生態的牛舌提供給為了吃不惜刀光血影的人。

    整條的牛舌,看起來的確比較驚悚。首先是真的很大,像一隻從腳踝處砍斷的42碼的腳。粉中帶黑生滿肉刺的舌身,帶著舌根處血淋淋的腺體。你就這麼買回家,腦門上隱隱寫著“勇士”兩個字。前兩次,我不夠勇猛,請肉檔的師傅幫忙片去牛舌表面的硬皮——也就是生滿肉刺的部分。但這一步加工,是要另外收費的,而且相當不菲。(澳洲的人工之貴,在超市裡可以直觀感受:同樣一盒六根雞腿,同一個牌子,去骨去皮的10刀,帶骨帶皮的5刀。每公斤土豆,外表處理乾淨的3刀,外表未處理的2刀。)使我不禁遙遙懷想國內的服務之物美價廉,在杭州古蕩菜市場,買一塊裡脊,可以要求一半切肉絲、一半切肉片;買魚,魚販負責刮鱗開膛去肚;連《水滸傳》裡強搶民女號稱“鎮關西”的鄭屠,都免費提供切臊子的服務。可見中國的服務之完善之價廉,真是從古到今。後來,我常光顧的那間肉檔的師傅,一個人實在照顧不過來店面,給錢也不給加工了。他教我自己回家處理牛舌,他言之鑿鑿的說,你回家把牛舌在清水裡煮一下,然後可以像脫襪子一樣把外皮剝下。然後一臉信賴和鼓勵的看著我,遞給我了一隻像是穿著半個月沒洗的襪子的腳。

    我回家一照辦,發現上了當。牛舌煮熟之後,外皮更堅硬,而且絲毫沒有與內芯分離的跡象。想想牛吃草時,舌頭一卷就可以安然把一束草送進口裡,而人類需要轟隆隆開著割草機,就知道牛舌頭的堅韌度必然不一般。我先把牛舌浸冰水,寄希望於熱脹係數不同來剝皮,可惜牛舌不是西紅柿。然後我應力撕扯,結果收效甚微。最後,把心一橫磨了磨刀,一點點的把硬皮片了下來。彼時牛舌內部還沒煮透,滲出一砧板的血水,場面就像給誰動過一臺手術似的。我淡定的撕下廚房紙巾,把犯罪現場稍作清理,然後把牛舌丟下了滷水鍋。

    我這鍋滷汁,幾經熬煮,滷了幾種動物的十幾種部位。每次添點醬油和滷料,滷完了肉,放涼後揭去了表層凝結的油脂(否則腥羶味太重),再過濾到保鮮盒裡速凍。牛舌的優點是,只要不在燒烤中失去水分,它相當耐煮,幾乎不會老也不會散。滷上2個小時放涼,移入冰箱冷藏室陳上一夜,使之更加入味。第二天拿出來切片,擺碟上桌。舌根部分,凝脂柔滑,口感如肥鵝肝。舌尖部分,Q彈有嚼勁,口感如嫩豬肝。按說這樣的美味都意味著驚人的膽固醇,吃著既美好又罪惡。我同時也試過以京蔥來烤,但是對火候的要求比較高,我認為不如“滷”易操作,能體現牛舌的質細鮮嫩。

    說到牛舌,就想到《桃姐》。電影裡的劉德華,在外面做生意一副人精相,手揮目送勾兌關係。但是回了家,卻忽然流露出遺少風采,在老僕桃姐面前寡言少語,端足架子。雖然住的是百平方以內的舊公寓,但傭人不與其同桌吃飯,在邊上伺候茶水果品。菜上桌,鮮魚他從肥腩處掀下一塊就飯,螃蟹要剛拆好,雖然沒做任何評價,那從容吃相卻是懂行知味的世家子樣子。飯畢,吩咐桃姐“很久沒吃牛舌”。老僕也是對少爺半哄半建議,說要注意血脂。少爺自矜身份,根本不爭辯,只說:要滷的。真的吃這盒牛舌,卻是老僕已經中風入院好多天之後,可見滷味多麼耐得住擺放。從冰箱裡拿出飯盒一看,牛舌已經切好了片,一群飢腸轆轆的朋友哄搶一空。大家想起以前受了老僕多少照拂,打電話過去挨個向桃姐問候那一幕,人情溫暖。也是Roger和桃姐服務關係開始轉向親人相依為命的開端。

    在我家裡,也有個挑吃挑喝總要點菜的人,那就是我老公。今天炸豬排、明天烤牛扒、後天檸檬蝦,端的花樣百出。幸好,在小家庭裡,幹活的灶下婢卻擁有極大的權力,真正燒什麼總歸我說的算。不過,只要一頓飯裡沒有肉,這人就要耍賴撒潑加賣萌的說“你虧我,我沒吃飽!”兩頓飯不見葷腥,家庭政變就要發生了,該小團體就倆人,誰也推翻不了誰,至多是罷工不洗碗。不過,這時候如果恰當懷柔一下,效果也相當顯著,就可以支使對方心甘情願的擦完廚房後,再額外去吸個地毯。懷柔這事要想有點驚喜的意思,就在冰箱裡藏有一根半根滷牛舌,切切片就可以端上桌,當正餐可下飯,當夜宵可佐酒,相當的節省腦筋和時間。馴養之道,就在於投餵的節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結婚後,一方要求與老人一起過,另一方不同意,你怎麼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