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峰峰說史
-
2 # 風陵流度
魏惠王和齊閔王,理論上來說,都不能算作昏庸的君主,甚至是那種比較能幹的君主,所以,也基本不存在誰比誰昏庸這個問題。
如果一定要分個高下,那麼“惠”比“閔”要好一點,因為“惠”這個評價是指民生工作做的好。而“愍”的評價偏向於使人民陷於戰爭並且有損傷,而非指君主昏庸。
古代人對於諡號的議定是非常嚴謹的,用一個字來評價一個人的一生作為和功過得失。
不管是魏惠王的諡號“惠”,還是齊閔王的諡號“閔”,(齊閔王諡號有幾種說法,一是閔,二是愍,三是湣,“閔”的用法較為普遍),都還算不上是惡諡,也就是說,古人對於這兩位君主的評價是不低的,都偏向於評價君主在位期間政績上的所作所為,而不是君主的品性和作風。
齊閔王,田地(約前323年—前284年),齊宣王之子。在位時間為前301年—前284年。
齊閔王在位期間,齊國國力強大,齊閔王到處干涉別國內政,攻城略地,滅掉宋國。甚至在前296年,率領齊、韓、魏三國聯軍攻破以軍事見長的秦國,迫使秦昭襄王割讓河東諸地求和。
勝利之下潛伏著危機。齊閔王在攻破秦國函谷關並得到河東諸地以後,整個人就開始飄了。不顧國家休養生息,開始到處打仗,相繼滅掉燕國和中山國。
此時秦國出於爭奪霸權的考慮,想要聯合齊國合力消滅中原諸侯國。由於其他國家的反間計,秦國的連橫策略沒有得到具體實行,而代替連橫策略的就是山東諸國合縱攻打秦國的策略。但是在這裡,齊閔王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在兵鋒直壓秦國的時候,沒有斬草除根。山東諸國的矛盾也越來越大。
終於,在前284年,已經復國的燕國,帶領大軍攻打齊國,齊國滅國,齊閔王被殺。
總其一生,齊閔王四處征戰,前期有不錯的成績,後期剛愎自用,不考慮敵我態勢的發展,窮兵黷武,落了個身死國滅的下場。
閔:
慈仁不壽曰閔
愍:
在國遭憂曰愍;在國逢艱曰愍;禍亂方作曰愍;使民悲傷曰愍;使民折傷曰愍;在國連憂曰愍;佐國逢難曰愍;危身奉上曰愍
我們來看一下在諡號中,對於“閔”、“愍”的定義。
不長壽,在位期間國家遭遇了危難,禍亂開始發展,令人民有損傷,叫做“愍”。後人對於齊閔王的評價還算公道,一生打仗,給國內造成了嚴重的壓力,最後也是因為戰爭身死國滅。這個人窮兵黷武是真,但不見得昏庸無道。
下面說魏惠王。
魏惠王(公元前400年—公元前319年),叫做魏罃,又稱梁惠王,魏武侯之子,在位時間為前370年—前319年,共計在位52年。他和齊閔王的爺爺父親是一代人。
魏惠王在位期間,魏國國力昌盛,並且把魏國國都遷移到大梁。其手下也人才輩出,想戰國時期有名的軍事家孫臏龐涓、改革家商鞅,都曾在魏惠王手下效力。先秦大儒孟子就和魏惠王同時代。
如果說齊閔王是軍事型選手的話,魏惠王就是內政外交型選手。因為和魏惠王相關的軍事成語真不少,但是沒有一個是誇魏惠王好的,比如“桂陵之戰”,又比如“馬陵之戰”,又比如三十六計中的“圍魏救趙”,都和魏惠王有關係,但是都是以魏惠王失敗而告終的。
魏惠王雖然軍事不入流,但不影響這位君主內政發展的好,外交搞的好。
魏惠王一方面在列國中間左右逢源,緩和魏國與三晉的關係,緩和秦魏關係,保證西部外交的穩定。一方面又把國家控制的水利設施開放給百姓,並興修水利工程,保證國內農業的穩定發展,並且繼續前朝豐年備糧欠年平抑糧價的政策。一時間,魏國國威大增。
所以,後人給了魏惠王一個比較好的諡號。
惠:
柔質慈民曰惠;愛民好與曰惠;柔質愛課曰惠;柔質受諫曰惠;施勤無私曰惠;慈仁好與曰惠;愛民好學曰惠;寬裕慈仁曰惠;和而不流曰惠;慈哲遠識曰惠;能綏四方曰惠;子愛睏窮曰惠;儉以厚下曰惠;淑質受諫曰惠;恩能及下曰惠;寬裕不苛曰惠;遺愛在民曰惠;分人以財曰惠;利而不費曰惠;撫字心殷曰惠;興利裕民曰惠;德威可懷曰惠;澤及萬世曰惠;仁恕中存曰惠;慈恩廣被曰惠
我們可以看一下“惠”字用作諡號的含義。幾乎全部與民生有關,並且還要把民生工作做好才能得到一個“惠”字的評價。
整體來說,後人對於齊閔王的評價,直截了當的指出了這位君主在位期間喜歡打仗,讓人民受了不少戰爭之苦。對於魏惠王的評價,避開了這位君主軍事上的弱點,大加肯定了他民生領域的惠民政策。
-
3 # 明太宗
魏惠王和齊湣王相比,齊湣王更昏庸。魏惠王不算昏庸,只是擴張國土的慾望太強,不聽賢人的意見。相比齊湣王至少不會讓他國的軍隊踏入國都。齊湣王在位期間,讓他國的軍隊踏入國都,砸毀宗廟,還在國都內搶掠了許多齊國的寶物,甚至差點亡國。
魏惠王是魏武侯的兒子,登上王位之時,魏國正值巔峰時期,給予了魏惠王囂張的資本,經常和齊,趙兩國開戰。魏惠王在位期間,並沒有表現出昏庸的行為,不好酒,不好色,專心治國,只是擴張領土的慾望太強。要說魏惠王昏庸的話,那就只有一點,不識賢才。當年相邦公孫座在臨終之前,曾對魏惠王說,“要麼重用商鞅,要麼殺掉商鞅”。可魏惠王對於無權無勢的商鞅絲毫沒有在意,不殺他,也不用他,放任他前往他國,為自己埋下一顆炸彈。
秦國和魏國是世敵,一旦秦國崛起,魏國就會遭到打壓,一旦魏國崛起,秦國就會遭到打壓。魏國的文侯,武侯在位期間,秦國多次遭到魏國打壓,喪失河西之地。魏國經歷桂陵、馬陵兩次失敗以後,國力大減,早不如當初。秦國見勢,聯合齊、趙,向魏國發起攻擊。在此戰,魏國的精銳喪失殆盡,魏惠王被迫將都城從安邑簽到大梁,一代霸主就此隕落。
齊湣王和魏惠王有著共同的一點,那就是國家在兩人手中從強變弱。齊湣王在位期間,齊國是山東列國中最強的一國,連當時的秦國都忌憚三分。原本相安無事的齊國,由於齊湣王太過貪心吞併了宋國,從此齊國走上下坡路。
由於齊國本就是山東列國中最強的一國,又吞併了富裕的宋國,國力瞬間暴增,各國更加畏懼齊國。一直痛恨著齊國的燕國,派人到處說服山東列國伐齊。面對齊國的強大威脅,山東列國一致同意,除了楚國外,包括西隅的秦國。央央大齊在五國聯軍的攻擊下不堪一擊,主力在濟水以西一代被擊潰後,他國的軍隊直接進入了齊國的都城,燒殺搶掠,毀壞宗廟,齊國從此走上下坡路。
魏惠王和齊湣王,兩人差不多相同,前面已經說了,國家都是在兩人手上從強變弱,但唯一的不同點是,魏惠王只是遷都,沒有讓他國的軍隊進入都城,而齊湣王讓他國的軍隊進入了都城,相比之下齊湣王更加昏庸。
回覆列表
魏惠王綜合說起來不算是昏君,嚴格的說,他早期是嚴明的強君,晚年開始走下坡路,成為一個庸君,所以不能一概而論,認定魏惠王是昏君。
魏惠王早期勵精圖治,勤於理政,再加上有公叔痤為相、龐涓為將,在奪位之戰後很快恢復了國內的秩序,妥善解決了貴族和平民之間的矛盾;重創秦軍,打的秦軍節節敗退,迫使秦孝公遷都;在趙、秦、齊、楚四國合攻之下也能精妙安排,取得勝利;遷都大梁,發展生產,修建防禦工事,使得大梁成為當時諸侯各國中都城最繁華的城市。他在列國之中率先稱王,與周天子平起平坐,成為中原霸主,贏得了短暫的和平局面。
到魏惠王統治晚期,由於錯誤安排,導致龐涓被俘,不忍受辱自殺而亡。之後在秦、齊的夾攻之下不斷慘敗,對外,魏惠王忽縱忽橫,軍事上樹敵太多,魏國國力日益衰弱。魏惠王剛愎自用,外寬內窄,好形式主義。魏國因重視人才而興,也因錯失人才而敗。孫臏乃兵聖之後,本來是留在魏國做將軍的,卻只因魏惠王聽取龐涓一人之言落得殘疾,逃到齊國;商鞅是被公叔痤推薦過來的,他不重用也不忌憚,成就了後來商鞅變法使得秦國富國強兵;張儀足智多謀,攪得列國不得安寧,這樣的人才也被魏惠王拱手讓人。不禁讓人想起魏惠王於齊威王會田於郊說的那段話,豈不知,他也曾擁有世上無價之寶。
不管他是早期賢明的君主,還是晚期昏庸的魏王,既不能否定他的功績,也不能忽略他的錯誤。
齊湣王田地是一個失敗的國君,但他是否算是昏君還是有待商議的。而其中的疑點在於以下兩個方面。
一方面,田地並不是一事無成的庸主。從戰績上看,在田地繼位之後,齊國曾多次擊敗強大諸侯國,而且在短時間內不斷地開疆擴土。具體戰績包括:公元前301年,正式即位,掀起秦齊爭霸的鬥爭。發動垂沙之戰,大敗楚國。函谷關之戰,大敗秦國。子之之亂時,打敗燕國。吞併富有的宋國,自稱東帝。南割楚之淮北,西侵三晉,欲並周室,自稱天子。
從這一點來看,田地雖有繼承祖輩、父輩成就的因素,但他自身的種種表現,說明他本人是具有野心的,而不是甘於作一名守成之君。然而,田地作為有理想有抱負的國王,並在即位之初成就斐然,那麼,他為什麼會在後期急劇衰落?他的悲慘結局就成為了一個重要的議題。
另一方面,田地失敗的原因在於縱橫捭闔的時代背景。在田地的父親(齊宣王田闢疆)統治時期,齊國正處於縱橫家相繼登場的重要階段,並藉助合縱使國力上升。然而,齊湣王時代的齊國卻被動捲入了戰爭遺留問題的爆發期。戰國最厲害的縱橫家蘇秦在這一時期登場,並以復仇者的身份進入齊國充當間諜。憑藉利益交換之後,蘇秦贏得田地的信任,並且獲得軍政大權,使齊國捲入更大規模的戰爭,而領導戰爭的人又恰好是蘇秦本人。因此,蘇秦把齊國軍代帶入萬劫不復的境地,又和樂毅領導的五國聯軍裡應外合。最後,齊國四面受敵,齊湣王田地在逃亡過程中被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