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PinkoPinko
-
2 # 王旭峰營養師
食用油既是日常必不可少的烹飪材料,也是為人體提供必需脂肪酸亞油酸和亞麻酸的重要來源。我們日常攝入的脂肪主要來源於植物油和動物油。由於動物油富含飽和脂肪酸,並含有膽固醇,攝入過多容易導致肥胖、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因此,建議大家用植物油作為烹飪用油。《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薦2歲以上健康成人每天的油脂攝入量為25-30克。
日常我們常吃的植物油包括富含多不飽和脂肪酸的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各類脂肪酸比較平衡的花生油、米糠油;單不飽和脂肪酸比較多的橄欖油和茶籽油;高亞麻酸的(omega-3脂肪酸)亞麻籽油、紫蘇籽油;還有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棕櫚油、椰子油、豬油、牛油、黃油。
一、為何棕櫚油不能作為日常用油來吃呢?
雖然棕櫚油是僅次於大豆油的世界第二大食用油,也是國際市場上價格最便宜的烹調油。但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極少用來烹飪。主要是因為棕櫚油含有大量的飽和脂肪酸,也就是棕櫚酸和硬脂酸,總共可達50%以上,對於心腦血管系統的危害很多。因此,如果作為日常食用油來食用,對於身體的危害可想而知。
二、棕櫚油在食物中的應用!
雖然棕櫚油不作為日常食用油,但是很多食物中都可能含有這種油脂。比如油炸食品、泡麵、薯片、餅乾、點心、氫化油、調和油等等。之所以將棕櫚油作為這些食物的重要用油,一方面是因為氫化植物油的危害較大,顧客不認可。為了提高銷量,很多生產商會採用棕櫚油;另一方面,棕櫚油含有大量飽和脂肪酸,耐高溫,煙點高,適合高溫煎炸食物,這是一般植物油所不具備的特性;再者就是,棕櫚油在室溫下也呈現半固態和固態,對於保持食物形狀穩定以及酥脆的口感更為有利。所以,棕櫚油被廣泛應用於很多加工食品中。
鑑於棕櫚油飽和脂肪酸含量較多,且對於心血管疾病有潛在的風險,建議大家多吃新鮮衛生的食物,少吃深加工食品。物無美惡,過則為災。淺嘗輒止,才是健康之道!
-
3 # 金桂醉吳剛
棕櫚油是飽和脂肪酸三甘油酯,優點是穩定、耐熱,適合煎炸,缺點是易使人肥胖,導致血脂增高,所以只可少量食用。健康油主要指單不飽和脂肪酸(油酸為其典型)三甘油脂、多不飽和脂肪酸(亞油酸、亞麻酸)甘油脂。價效比最高的油是花生油,推薦健康且經濟的油脂搭配是,山茶油(或橄欖油):花生油:葵花油:亞麻油=2:4:3:1。
-
4 # 春風化雨雨過無痕
無論你承認與否,棕櫚油與豆油和菜子油同為世界三大主要食用油,用作油脂的歷史已有五千年了。其中棕櫚油又佔全部食用油份額的30%以上,2004年以後,棕櫚油超過了豆油的產量,成為了人類食用油的老大。每公傾的棕櫚可產油平均在4噸左右,最高可達5噸,比花生高出5倍,比大豆高出9倍,是東南亞熱帶國家的主要食用油,其中馬來西亞的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50%,印尼佔世界產量的20%。
棕櫚油按融點的不同,可分為58度的,52度的,44度的,33度的,24度的。市場上作為食用油的一般是24度的,其餘的可以作為工業原料,生產肥皂,加工成代可可脂,起酥油,人造黃油等,以替代市場上最具危害性的油脂“反式脂肪酸”~氫化植物油,由於棕櫚油中已含有42%的飽和脂肪酸棕櫚酸,因此可像動物油脂一樣凝固而不易變質,不再需要氫化,因此棕櫚油中不會含有反式脂肪酸,又因為它不含有膽固醇,因此相對來說還不算最壞。而它所含有約44%的油酸12%的亞油酸為不飽和脂肪酸,是人體所必需的脂肪酸,油中的類胡蘿蔔素與VE還可增強人體的免疫力,雖然飽和脂肪酸攝入過多會導致血脂過高,容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但它不會損傷免疫系統。多不飽和脂肪酸對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另外由於脂肪酸過度不飽和,易產生脂質過氧化作用,使免疫細胞膜的結構和功能受到傷害。因此對於身體抵抗力差易生小病的弱體質人來講,把豬油棕櫚油作為主要食用油是有益的,尤其是感冒生病的患者。而對於三高病人,血管動脈粥樣硬化嚴重,曾有過心梗腦梗的病人來講,最好還是選用豆油葵花子油玉米油橄欖油菜子油的為好。對於腦力勞動者來講,含過多飽和脂肪酸的,含ω-6脂肪酸過多的都不適宜。對於普通人來講,最好的食用油是用豆油花生油對半摻兌起來的調和油,對於學生來講,多食用一些富含ω-3的油脂,會讓大腦更聰明,而棕櫚油,最好不要使用。另一方面作為工業原料,我們吃的蛋糕與麵包中,會不可避免地含有棕櫚油,但這是一件好事情,起碼讓我們遠離了“反式脂肪酸”氫化植物油的危害,因為那才是人類歷史上最糟糕的垃圾脂肪酸。
-
5 # 奇依切恩
棕櫚油完全符合食用油的衛生營養標準。只是因為其凝點高的物理特性難以直接用於/進入家用小包裝烹調油市場,又因為其產量穩定產量大,物不稀而賤難於被商家包裝成高階品而被用於工業用油!可以說,沒有棕櫚油,全世界都會陷入缺油狀態。加工食品和餐飲業價格將大幅提高~因為食品工業和餐飲業油炸菜餚大部分依賴棕櫚油。
-
6 # 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棕櫚油是什麼油?
油棕又名非洲油棕、油棕櫚、油椰子,是棕櫚科油棕屬的成員,原產於西非,後被引種至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等地。油棕是一種粗大直立喬木狀的樹,可高達10米以上,直徑達50釐米,葉片很大,羽狀全裂。棕櫚油來自油棕的果實。
棕櫚油能吃嗎?
作為全球最具人氣的油料經濟作物,人們對油棕的栽培主要是為了獲取棕櫚油。與其他油品相比,棕櫚油含有較多的飽和脂肪酸,所以經得起高溫煎炸,耐得住氧化反應,很適合作為薯條、油條、泡麵、油炸類膨化食品的常用油。這種能夠忍受“千錘百煉”而不變質的品格,使得棕櫚油廣受食品工業的歡迎,更是熱愛煎炸食品的吃貨們的忠實伴侶。
植物油怎麼選?
不管飽和脂肪酸與不飽和脂肪酸的比例如何,市面上出售的植物油,其實都能滿足我們身體的健康需求,所以我們選購油品時更需要考慮的是—油的煙點(指加熱的油開始冒煙的最低溫度)。
通常,油的健康食用方法是直接吃常溫狀態下的油,如往涼拌蔬菜裡倒入橄欖油或菜籽油。因為如果超過某種油特定的耐熱溫度(即達到煙點),導致油開始冒煙,那原本健康無害的油就會變成致癌殺手了。所以選購油品時,我們要特別考慮炒、煎、炸等高溫熱油的情況。一般油炸的溫度是170℃~190℃,多數油品無法耐受這樣的高溫。不過,煙點主要跟油的製取加工方式和純度有關,次榨和精煉的油煙點較高,適用於炒菜和煎炸,冷壓初榨油最好用於涼拌。當然,少吃高溫烹飪的食物才最健康。
-
7 # 營養海賊團
棕櫚油是植物油中品質最差的一種,它是屬於中鏈脂肪酸,可以直接入血吸收,吸收率特別高,長期食用更加容易使人發胖。
其中棕櫚油飽和脂肪酸的含量超過50%,營養品質比豬油還差。當溫度降低時,它會與豬油一樣凝結成白色固體。長期食用棕櫚油會造成人體血清飽和脂肪酸攝入過量,導致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從而引發心腦血管疾病。現在市場最容易獲得的是熔點為24度的棕櫚油。這樣的棕櫚油,飽和脂肪酸含量比豬油還高,吃了易得冠心病、高血壓等病。
而棕櫚油中的反式脂肪酸給身體帶來的壞處如下:
形成血栓:反式脂肪酸會增加人體血液的黏稠度和凝聚力,容易導致血栓的形成,對於血管壁脆弱的老年人來說,危害尤為嚴重。
影響發育:懷孕期或哺乳期的婦女,過多攝入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物會影響胎兒的健康。研究發現,胎兒或嬰兒可以透過胎盤或乳汁被動攝入反式脂肪酸,他們比成人更容易患上必需脂肪酸缺乏症,影響胎兒和嬰兒的生長髮育。
影響生育:反式脂肪酸會減少男性荷爾蒙的分泌,對精子的活躍性產生負面影響,中斷精子在身體內的反應過程。
脂類物質:當反式脂肪酸結合於腦脂質中時,會對嬰幼兒的大腦發育和神經系統發育產生不利影響。
降低記憶:研究認為,青壯年時期飲食習慣不好的人,老年時患阿爾茲海默症(老年痴呆症)的比例更大。反式脂肪酸對可以促進人類記憶力的一種膽固醇具有抵制作用。
容易發胖:反式脂肪酸不容易被人體消化,容易在腹部積累,導致肥胖。喜歡吃薯條等零食的人應提高警惕,油炸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會造成明顯的脂肪堆積。
引發冠心病:根據法國國家健康與醫學研究所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反式脂肪酸能使有效防止心臟病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的膽固醇(HDL)的含量下降。
泡麵中油脂是棕櫚油,麥當勞、肯德基使用的是棕櫚油.,所以我們也應該注意一些隱性的棕櫚油的攝入。
-
8 # 摩貝視野
棕櫚油成分
棕櫚油的主要成分是飽和脂肪酸,其飽和脂肪酸含量比一般的動物油脂如豬油和牛油更高(動物油油脂飽和脂肪大約40%,剩下主要是單不飽和脂肪),達到70%左右。
棕櫚油危害1、棕櫚油的主要成分飽和脂肪酸攝入過多,會導致一系列代謝問題,包括但不限於肥胖,脂肪肝,胰島素抵抗及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飽和脂肪酸攝入過多對健康不利,則是很明確的結論了——當然了,食品公司是不會告訴你們這些的。不然油炸食品還怎麼賣?
2、雖然棕櫚油不含膽固醇,但棕櫚油吃多了卻會導致血液膽固醇升高!事實上,棕櫚油對健康的危害,有很大一部分就來自於其轉化的膽固醇。
-
9 # 河北冀哥
肯定不能吃棕櫚油,但是又不能不吃,別的油太貴,你沒有發現現在心腦血管疾病和腰椎間盤突出越來越多嗎?肯定和美國棕櫚油還有轉基因大豆油有關,為什麼美國和歐盟國家不允許轉基因到餐桌上,人家傻啊?
回覆列表
棕櫚油可以吃。但是因為飽和度太高所以在健康方面一直有爭議。去年有研究發現棕櫚油中的CD36受體有加速癌細胞擴散的作用所以儘量少食用是最好的。而且棕櫚種植一般在熱帶地區,棕櫚油產業對熱帶雨林得破壞十分嚴重,是一種對環境不友好的工業油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