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商用軍用民用
-
2 # 大別山鷹
申請農場有什麼直接好處?下面我就來回答有哪些好處,供農村創業者們參考:
【1】申請家庭農場只要符合國家產業政策,達到環境保護條件,有一定的產業規模,就會得到國家相應的政策、資金、服務和銷售方向的傾斜支援。
【2】在申請的農場土地上可以進行土地流轉和土地整修及水利設施建設活動。如農場裡的道路建設,田地高標準建設,水電設施安裝等都擁有自主權。
【3】申請農場後與普通土地流轉更具有法律保障性,不擔心土地流轉後會發生反悔變固而造成前期投入損失。
【4】由於是農村式的作業,所種植的農作物面積大,產量高。這樣更有利於日常管理和擴大銷售,由於品質好,產量大,這樣無形中便在市場中形成了龍頭作用和產生了品牌效應,日久之後市場份額會增大,能切實保障定價權掌握在自已手中。
總之,從單一獨立經營而轉變為家庭農場式的經營,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只要摸準市場規律,把握消費動向,將農場進行規範化和制度化管理,就一定會在政策的扶持下,市場的推動下,自已的努力下走出農業創新發展的新路子。
-
3 # 新農人生
農場辦理了營業執照。農場有了合法的地位之後,農民就更有信心去大膽嘗試,也更容易吸引政府和農企的關注,為發展壯大帶來契機。而就陳瑞波註冊的家庭農場形式而言,選擇的是以個體工商戶的身份辦“家庭農場”,這樣國家會免收一切稅種;而選擇企業身份註冊,國家也會免徵企業所得稅。隨著相關政策的不斷細化,不遠的將來,有明確身份的家庭農場還可在貸款等方面獲得一系列優惠扶持政策。
-
4 # 山村斌仔
1、農場整合應用了先進的農業科技、良種、良法、農機作業,示範推廣了農業高新科技,節約了生產成本。
2、農場參加了農業保險,增強了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它得到政府扶持資金,能不斷擴大種養殖規模,提高經濟效益,增加示範效應。
3、農場按有機農業標準化技術生產,使用安全放心農資,生產出的農產品有機、環保,吃得放心,有訂單,不愁銷路,種出的農產品能獲得很好的經濟效益。
4、農場是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是進一步加快農業發展,示範推廣農業新科技,提高科技貢獻率的有效途徑。
-
5 # 手機使用者fzq681225
申請農場是國家的號召,國家政策是支援農民辦農場,在另一方面也有自己的獨立經營理念和品牌意識在市場也有好的銷售!
-
6 # 方掌櫃
申請農場好處肯定是有得,國家給補助啊,還給農機械,國家現在提倡機械化,這樣高效又剩人類,農民可以進城打工,現在好多申請得,如果能批下來 趕快申請吧,過年以後還會給地補償
-
7 # 蕭縣韓三石
辦家庭農場有什麼好處
辦家庭農場有什麼好處
我來答共1條回答
一老夫LV.202018-04-17
這位知友,創辦家庭農場的五大好處
1、家庭農場整合應用了先進的農業科技、良種、良法、農機作業,示範推廣了農業高新科技,節約了生產成本。
2、家庭農場參加了農業保險,增強了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它得到政府扶持資金,能不斷擴大種養殖規模,提高經濟效益,增加示範效應。
3、家庭農場按有機農業標準化技術生產,使用安全放心農資,生產出的農產品有機、環保,吃得放心,有訂單,不愁銷路,種出的農產品能獲得很好的經濟效益。
4、創辦人透過租賃獲得農民的土地,家庭農場使閒置的土地發揮了最大效益。
5、家庭農場是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是進一步加快農業發展,示範推廣農業新科技,提高科技貢獻率的有效途徑
-
8 # 夢中翔之夢
申請農場有什麼最直接的好處?
社會經濟的發展,農業走產業化的道路是必然趨勢。
網際網路“彌補”了土地資源、人力資源、資源配置合作模式中的市場“缺陷”。
回鄉創業,農民+平臺。以農民為主體,成立家庭農場合作社,整合資源,合理規劃、逐步推廣“綠色食品” 生態種植、養殖。
一部手機可上網,一個帳號繫結一個村,幫助農民,把農民組織起來,產出批次 “優質農產品”,作為一個整體推向市場 ,不要一家一戶在市場上亂撞一氣。
回鄉創業,申請家庭農場,不要衝著補貼而創業,國家許多利好政策要正確理解。
辦農業公司牽涉到平臺+社群,當今社會,農業的根本出路在於要學會向市場要利潤。
你再好的農產品沒有市場,只有落入任人宰割的局面。
從小做起,先生存,再圖發展,不欲求高大上,只需做小而精,品牌農業投入太大,做好差異化即可。
最直接的好處,2019年未,中國市場經濟改革步入了常態轉型關鍵期,也是許多人生逆襲成就人生的最佳時期。
各行各業許多企業面臨著“優勝劣汰”轉型升級的轉折點,也是許多人生逆襲成就人生的最佳時期。
選擇決定命運,環境造就人生。要看到國家,政府各項農村扶持政策下的商機,這是新時代賦予青年們的的一個機遇,人人都處在同一起跑線上。
借用現在網路上一句流行語“純乾貨”,路,就在你腳下!
-
9 # 數讀中山
農場主體,是目前農業經營很流行的形式。
對於想投身農業領域的朋友來說,成立相關的農業經營主體非常之重要,很多創業者都對於自己是註冊公司還是成立合作社或是家庭農場不確定,而且對於這三種經營主體所申請資金補貼的政策優勢,都一直半解,下面就家庭農場的類別,我給大家分析分析:
農場主要以農業農產品的輸出,主要以種植業和養殖業為主。
對於家庭農場來說,主要是以家庭成員作為經營方為主,經營過程中與農業生產相關的農產品加工、產業鏈延伸、產品研發等發展,在申報補貼方面也有一定的劣勢和侷限;但是家庭農場作為最近幾年剛興起的農業經營主體,國家和地方都在逐漸加大扶持力度,目前全國已有30個省(區、市)下發了扶持家庭農場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了家庭農場的認定標準,因此設立農場,或者家庭農場有很不錯的前景和方向。
創辦家庭農場,對於經營主題來說,要求該人是農村戶口,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土地經營規模50-200畝之間(可能具體每個地方有所區別,具體要看當地對於家庭農場設立的面積條件),農業的純收入佔家庭農場總收入的80%以上、具備農村土地經營權及相關證件等條件。創辦程式一般是各鄉鎮政府那邊,提交申請,並獲得初審轄區內成立家庭農場的申報材料,上報縣或者區農經部門複審;透過之後,由縣或區農經部門認定其專業農場資格,並推薦到地級市的工商管理部門註冊登記。
設立和經營農場,是國家提倡的經營方式,後續還會有很多補貼、扶持、專項資金等申請,因此,建議您可以成立,並持續關注相關國家政策支援。例如之前的褚橙、潘蘋果等,都是由農場經營出來的特色農產品,另外,中國臺灣地區、日本地區的休閒農場,都是由小面積農場經營過來,後續發展成年收益超千萬元的特色休閒農場,非常值得借鑑。
回覆列表
申請農場有什麼直接好處?下面我就來回答有哪些好處,供農村創業者們參考:
【1】申請家庭農場只要符合國家產業政策,達到環境保護條件,有一定的產業規模,就會得到國家相應的政策、資金、服務和銷售方向的傾斜支援。
【2】在申請的農場土地上可以進行土地流轉和土地整修及水利設施建設活動。如農場裡的道路建設,田地高標準建設,水電設施安裝等都擁有自主權。
【3】申請農場後與普通土地流轉更具有法律保障性,不擔心土地流轉後會發生反悔變固而造成前期投入損失。
【4】由於是農村式的作業,所種植的農作物面積大,產量高。這樣更有利於日常管理和擴大銷售,由於品質好,產量大,這樣無形中便在市場中形成了龍頭作用和產生了品牌效應,日久之後市場份額會增大,能切實保障定價權掌握在自已手中。
總之,從單一獨立經營而轉變為家庭農場式的經營,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只要摸準市場規律,把握消費動向,將農場進行規範化和制度化管理,就一定會在政策的扶持下,市場的推動下,自已的努力下走出農業創新發展的新路子。擁擠的大城市生活久了的人們,都會夢想著未來自己在農村,在擁有一塊地,在藍天白雲下的廣袤農田間,種糧食養花草,愉快辛勤勞作,悠閒自在生活。在這樣的情結下,國家鼓勵“家庭農場”的政策撥動了不少人的心絃。
下面是一個農場主的真實寫照
第一位“農場主”是什麼人?
“村委會主任陳五巖”不如“農場主陳五巖”有名氣
在上週,已經在田裡幹了幾十年農活的陳五巖身份突然變了,他成為了南京市首個“家庭農場主”,也就是從那時開始,街坊鄰居也都好奇的趕過來,來瞅一瞅掛在他家的那份寫有“家庭農場”四個字的營業執照,而大夥兒對陳五巖的稱呼也慢慢從“老陳”變成了“陳場主”。
記者一路從看過的國外電影鏡頭裡搜尋著“農場”的印象:紅圍牆,綠草地,小卡車,成群的牛羊……不過當這片“陳五巖農場”出現在眼前時,卻有那麼一點失望:陳五巖的這300多畝的家庭農場不僅沒豎任何標牌,甚至連個圍擋都沒有,放眼望去,綠油油的田地幾乎看不到盡頭,而在這片田地中間,想找個建築物都沒有,難道這真的就是“家庭農場”嗎?
“老陳!”領路的村民朝著田裡忙活的人群大聲招呼。一位腳踩膠靴、面板黝黑,看起來再普通不過的農家男子直起身來。在問清記者來意之後,五十開外的陳五巖爽朗的笑了起來,他有些靦腆的說,自己都五十多了,可不想出名,但真沒想到剛剛領了一個家庭農場的營業執照卻引來了如此之多的關注。
第一塊“農場”有什麼產品?
“農場”目前還只是個牌子,現在的任務還是種田
老陳說,自己就是土生土長的江寧正德村人,當過村委會主任的他就曾經主抓村裡的農業生產。2010年退休之後,他乾脆承包了200畝稻田。
“在這裡住了大半輩子,我對這裡的農業就是有感情。”由於懂政策會技術,勤勞肯幹的老陳收穫一直不錯。當年水稻畝產就有1000多斤,他和老伴賺了七八萬。雖然成績不錯,但老陳感覺自己還有潛力可挖,2014年秋,他又承包了100畝土地種起了水稻,平時在田裡幹活的村民有近20名,而在農忙的時候他會僱來100多名村民來這裡忙活兒。
“這個執照來得真是有點兒快!”作為南京市首個家庭農場主,老陳直言稱呼的轉變和社會的關注,讓他一時有些不適應,不過自己的種田生活照舊。這段時間,他的主要任務還是在田裡忙著收水稻和準備播種小麥。
“現在的“農場”,還只是一個牌子,架子還沒搭呢!”老陳說,老陳的理想是打造一個現代農業園,裡面可以種各種無公害農作物,還能搞點鄉村旅遊。而在今年年初,中央出臺了一號檔案,就鼓勵承包土地向家庭農場流轉,提倡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從事農業規模化、集約化、商品化生產經營。“等我搞出點名堂,一定請你們來玩!”
引伸連結——一—一一一一每一個人都有一個田園夢想,想要擁有自己的農場,在退休後過上讓人羨慕的慢生活,而在中國想要成為一個農場主,擁有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丟擲這些問題以後,梅子收集了他們的一些回答,一起來看看。
網友1:
本人就是一個家庭農場主,國家對於家庭農場主的認定條件是這樣的:有一百畝以上二百百畝以下的稻田,並且承包年限在七年以上就可以了,國家對符合條件的農場實行三年補貼!而要做好一個農場必然實行機械化作業,科學種田。
網友2:
國內農用耕地是不允許買賣的,但可以租種。
每畝地的年租種費用大約是500-600元,毛利大約是1700元左右,扣除成本、人工、租金後的淨利大約在200元/畝(以種植水稻為準,種植經濟作物也不會高太多,而且沒有水稻收成那麼穩定,最近大米價格還是很堅挺的,種植經濟作物未必能賺更多)。
如果你想達到年收入10萬元,那麼就需要耕種500畝土地——在計入國家補貼之後,500畝土地的首次投資大約在50-60萬元(包含租金、種子、化肥、農機等費用,不含人工),但由於你對農業不熟悉,也不擅長和農民打交道,很可能無法拿到國家糧食補貼,無法從農民那裡拿到合理的租金,頭兩年也很可能因為收成不好而虧損。
所以,至少需要個100-150萬元的資本來做這件事吧,你還想養個小牛小馬玩玩,那麼200萬元,總還是要的。200萬資本投入,你一年只能賺個十幾萬哦(或許種個五年八年,上了軌道之後,你能一年賺個20來萬,但也有虧損以至血本無歸的可能),而且貸不到款。
網友3:
所需條件大體有以下幾點:
目的:首先要確定自己農場的用途,及種什麼養什麼,每個地方的氣候環境決定了適合種植作物的種類,這樣才可以確定土地的選擇,以及後期規劃。
資金:人力勞動、地租、機械、農用工具、種子、肥料以及基礎建設(地租100畝的話是5萬*3年+機械8萬+基礎建設10萬+其它5萬)不買牛羊馬的情況下50萬足夠運營
租地:找到合適的地區後,需要和農民去具體談,建議直接找村委!開始不用太大,100畝足夠(有約12個足球場那麼大)
管家:這點最為重要,人選是否合適直接決定結果!會種地的人很多,農場管家要擅長規劃!並且一定要懂得機械化作業,這樣會大幅度提高效率、成本也會很低。
網友4:
我是過來人,選址應該在離城市2小時車程內,生態環境好的地方。如果是創業追求,規模100畝~500畝比較適宜(規模當然要根據自己的初心而定),投資預算300萬。如果是生活享受,建議租用老百姓民房改造,圍著房子周邊租用10畝地足矣,投資預算50萬。
網友5:
有錢,我聽說過的農場都是有錢人自己開著玩的。
看完網友的回答,大家肯定還是一頭霧水,就是能夠有雄厚資金,能夠找到一塊好地,還有一群靠譜的工人能夠機械化地進行勞作,答案真的是這樣嗎?肯定不是。
考察農場多次,梅子發現一個規律,農場主一般分為2種人,一種是技術性人才,本身掌握種養殖某一方面的技術甚者還享有某項專利;一種是有政府關係、資金雄厚、有自己的公司做支撐,涉農的大半原因是對田園生活的美好想象及對落葉歸根的執著。
前者專做一項沒有任何問題,但是當整塊園區擺在面前的時候,如何去規劃,如何從單純的種植走向休閒觀光,怎樣打造農產單品,缺少整體的規劃,甚至盈利點在哪裡都不清楚,茫然始終伴隨左右。
後者基於感情,又有雄厚的資金,所以對事物的完美程度要求較高,希望在最短時間內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便會貪多貪大,造成什麼都有但是什麼都不精的狀況,終點與初心相違背,美好的一切變成一塊心病。
所以,梅子總結出一個簡單的規律,想要成為一個普普通通的農場主,能夠依靠農場生活,最需要具備兩點:清楚地瞭解自己和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清楚地瞭解自己,是一個資源整合和重組的過程,決定了農場的規模、選址解決了大框架問題,明白自己想要什麼是一個規劃的過程,可以結合資源找準方向和主題,進行差異化操作,農場才能有血有肉。
舉個例子大家可能瞭解的更加透徹
失敗案例一:萬畝牡丹創意產業園
牡丹創意產業園成立於2012年,當時註冊資金1000萬元。洛陽牡丹是盛品,全國聞名,所以當時的計劃是建一個集高效生態農業、精品牡丹種植及牡丹產業延伸開發、經濟苗木花卉種植繁育及以牡丹文化為特色的園林景觀綠化、生態旅遊為一體的高效農業生態旅遊園區。
園區的規劃,整體定位為隋唐風情的萬畝農業生態觀光園,重點打造的集歷史文化、旅遊觀光、休閒娛樂、養生保健以及牡丹等名貴花卉苗木培育開發為一體的休閒專案。又因為緊挨著文化景區,所以當時都認為專案十分吸引人,還計劃在園內打造一個“牡丹畫創意產業園,經營牡丹畫、牡丹瓷、黃河奇石、 石刻碑帖等等文化藝術產品。
想法很宏大,農業+旅遊,甚至文化的深度挖掘都有,但是這樣的主題定位對於經營者卻很難操作,整個專案規劃中沒有能實際落地的盈利點,而且前期投入專案資金巨大,專案沒能拿到大投資者,實施過程財力難以為繼,想法只有夭折。
失敗案例二:100畝家庭農場
這是一位90後,畢業於農業院校,師兄師姐創業的不少,很受鼓舞,於是他也在2015年的時候,回老家山東整了100畝的農場,開始種藍莓、草莓,種大棚蔬菜。農場剛成立時,信心滿滿,還獲得了一筆不小的農業補貼。
但是現在兩年多下來,農場已經辦不下去了,還拖欠了不少外債。為什麼會這樣?
第一,太過想當然。前期由於有些補貼,於是建大棚時,概念性的東西太多,中看不中用,成本大。前期投入過大,影響了後期的運營。
第二點管理不到位,要做事業單打獨鬥肯定是不可行的,中層管理團隊不可少。做事的人主要是當地招來的,工資給的少,又缺乏管理,效率十分低下,在農事工作中就損耗不少。
第三點缺乏銷售渠道,不管做什麼農業型別,銷售一定要發大力氣,不要以為東西出來了就有人上門。首先要把銷售渠道建立,再去嘗試一些新的方法,比如網路渠道,網際網路直播,當地廣告等等。但是這位年青的農場主這些都沒有弄好,產品就出來了,產品賣不出去,滯銷就拖垮了他。
兩個人無疑都前期沒有一個合理的規劃,沒有去了解市場,通過了解市場得到的資料進行可落地的專案策劃方案,還有後續運營異想天開不結合自身情況及資源,不知道自己真的要的是什麼,我想這樣的事情會發生在我們每一個農場主身上,值得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