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o永恆美的締造o

    我想因人而異吧!如果你的孩子非常有自律性,注意力非常集中,建議不用上幼小銜接,自己教些就可以了。但如果你的孩子非常好動,注意力不集中,最好還是上幼小銜接,我家孩子屬於後者,我們上了一年,現在二年級我依然覺得他好動,不過學習基本沒費過事,全是95分以上或者滿分,這和幼小銜接有很大關係,可能是學習一年,學的慢,基礎打的比較牢固,後期一二年級不費力氣,一年級看的書已經不用拼音,都是文字的。而且選好的幼小銜接班也很重要,你要實地考察,選擇好的機構,我家孩子去選幼小銜接,我是去了五六個機構,一家一家考察,對比課程,對比老師,還有我學完這個幼小銜接,你要讓我的孩子掌握比如語文拼音,詞彙量到一個什麼程度?英語一個什麼程度?體能什麼程度?文藝什麼程度?能讓孩子在一年的學習中有什麼收穫?這才是重要的。可能因為幼小銜接我們班那個老師相當負責,以至於我現在依然特別感激他,孩子基礎打的不錯,上一年級時和三四年級孩子一起表演英語話劇,雖然只有簡單的一兩句話,可相比其他孩子卻有很大優勢,更有很多機會。數學幼小100以內加減法已經很熟練,老師還會講一些思維型別題目,孩子有些簡單三年級應用題目也能做出來。語文因為老師非常注重閱讀,每天都要看書打卡,所以識字量至少兩千字以上。一年級孩子做題根本不用老師去讀題,一張45分鐘卷子,基本15分鐘做完。幼小銜接很重要,而且孩子在學校學習好也會有自信,我家孩子他和我說他們班學習不好的孩子都沒人愛和他玩,孩子有孩子的交流方式,如果因為這樣,讓孩子沒有朋友,缺乏自信,對孩子的發展也不利。現在的孩子比咱們小時候都聰明,有時他們和大人說話都能看出他們非常有想法。所以針對自己的孩子的情況,再去選擇幼小銜接。

  • 2 # 是是非非非是

    幼小銜接實際上就是原來的學前班或育紅班,就是提前介入和掌握一定基礎的知識,以便於知識的銜接。但是,現在嘴上說著素質教育(何謂素質教育,玄學?),但換湯不換藥,甚至是連湯都懶得換,還是重學習文化課,而輕素質教育。再說說成績的問題,成績還是以試卷的方式來直觀的表現出來,老師的考核也是“分、分、分”。這個成績凸顯不用三年級,在一年級這一個學年就能表現得淋漓盡致,老師對家長的態度就能很直觀地說明。

  • 3 # 雜談評論

    我家女兒沒上學前班,一年級班裡44個人,沒上學前班的不到10個,具體的感受就是:

    第一關是拼音,救火隊員是她老爸我;

    第二關是數學口算,救火隊員是她老爸我;

    第三關是寫字,救火隊員還是她老爸我。

    我家女兒有個好處是識字多,過了這三關之後就好多了,但也忘不了過這三關時的崩潰狀態。

    至於說和三年級的關係,我就不知道了,畢竟孩子才上了半年的小學。

    現在很欣慰的是孩子的學習習慣很好,不做完作業從不玩或者看電視,都是按照順序做作業,閱讀習慣不錯,一年級上半年獨立閱讀了35萬字了,愛的教育,魯濱孫漂流記,木偶奇遇記,列那狐的故事,沒頭腦和不高興,狼樹葉,格林童話,十萬個為什麼也讀了動物世界和人體小秘密。

    總起來講,沒經過幼小銜接,累並快樂著,看著進步很欣慰。

  • 4 # 老王侃教育

    我看了下一些回答,我感覺都太片面、情緒化了。

    1、有誰統計過上過幼小銜接班的孩子一到三年級的成績走向圖嗎?選擇多少孩子作為樣本?

    2、沒讀過幼小銜接班的孩子,到了三年級成績都不下滑嗎?

    看完以上兩點,就該清楚了,孩子讀沒讀過幼小銜接班,跟孩子三年級成績沒有太大關係。

    如果孩子快讀小學了,不認識幾個漢字,不會整理書包,在課桌前坐不住,我還是建議度幼小銜接班,讓孩子早點適應小學生活,為開學後能正常學習打好基礎。

    相反,有的孩子家長平時教育的好,孩子適應能力塊,可以不去幼小銜接班。

    總之,就是讓孩子在一年級不拖後腿,不能老師在上面講課,你家孩子在下面隨意走動或者大聲哭鬧,甚至連簡單的上廁所都不會,你說學習能好得了嗎?#育兒#

    大家這都知道,一二年級的學生,每次考試班級平均分都能達到94分左右,高的都能接近98分,可見,孩子都沒輸在起跑線。上過幼小銜接班,還是沒上過,孩子成績差別不大。#幼小銜接#

    但為什麼,孩子到了三年級,成績會出現兩極分化,好的學生還能考滿分(但已經只有幾個學生了),考不及格的也大有人在,當然了,上過幼小銜接班的沒上過的孩子都可能考不及格,原因在哪裡?

    1、孩子沒有養成上課認真聽講的好習慣。

    2、家長關注度不夠,孩子回家不能認真完成作業。

    3、三年級新加入英語學科,語文數學難度加大,部分孩子不能適應。

    4、隨著孩子年齡增大,有了更多自我意識,開始貪玩,自我約束能力差。

    古人有云:小樹在砍,孩子在管!孩子的天性就是率性而為貪玩的,自我約束能力不強,而家長如果不能及時管理,孩子就會一步步自我放鬆,導致成績變差。#熊孩子#

    認真負責的家長會持續關注孩子的教育,經常和老師溝通,每天檢查孩子作業,和孩子聊天,判斷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引導孩子好好學習。#學生#

    孩子在三年級出現的兩極分化,跟上沒上過幼小銜接班沒有絲毫關係。真正的原因,就是家長、孩子、老師良性互動,行成穩定三角,保證孩子平穩度過三年級。

  • 5 # 幸福香奈兒

    幼小銜接能覆蓋小學一年級上學期。一年級下學期就不管用了。

    但是,一年級上學期是很忙碌的。大部分的經歷都是適應小學生活節奏,學習方式,參加各種活動。所以幼小銜接的孩子會適應度好學習成績也不落下。

    小低年齡段,孩子智力差別不大。主要是在家長如何要求孩子。鼓足學習盡頭一直堅持下來,幼小銜接的孩子是非常好的。之後每一個假期都預習好下一學期的課程,這就是一個優等生的學習節奏。

    同時,想一想,沒有幼小銜接的孩子,一年上在緊趕慢趕的追別人,別人都在學一年下了。總是落下半年。除非家長特別用心用力。否則一年級過去了就會被老師和同學貼上落後生的標籤。慢慢孩子自己也覺得自己就是差生了。

    我是東北的。我兒子50個同學裡只有3個沒上過幼小銜接的,一年級上老師天天留家長,一年下老師天天留學習,二年上老師天天批評寫字不行,現在二年下還是妥妥的差生。

  • 6 # 劉天天65246210

    三年級現象跟上沒上幼小銜接沒有關係,三年級隨著難度的升級,孩子要提升綜合能力。孩子的學習是持續的,不是上了幼小銜接就萬事大吉,也不是會有三年級現象。而是,作為家長要把學習這件事做到從始而終。既然注重提前學習知識,要保持,勿要有孩子現在成績不錯的思想,要認真發現孩子欠缺還有不足需要增進的地方,一直勇往直前。

  • 7 # 咆哮的美少女戰士

    和上不上幼小銜接班沒有一點關係。孩子的學習過程是一個自律的過程,小學階段需要家長協助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如果你覺得孩子上了銜接班就不用管,那你錯了,你大可不用等三年級,從入學開始就是潛在差生!

  • 8 # 豬扒界娛樂

    都說三年級就是一個坎兒,我家也是親身經歷過。三年級是個坎兒,孩子上到初中後,學習上會有更明顯的不同。這一點家長也需要注意。

    結合我家上三年級後的情況,具體談一談。

    一二年級的孩子,只要把拼音和一些生字搞定了,成績都會很好。

    而且很多孩子上過學前班,提前就把小學一年級的拼字字詞都搞定了,所以一二年級看不出來孩子有什麼區別,家長稍微用點心,孩子門門課程都能達到優秀。

    不知道別的省市是什麼樣子的,北京是90分以上屬於優秀,老師不告訴孩子分數,不過期末評價手冊裡會有是優還是良。

    上了三年級之後,優的標準就變了,改為85分以上就是優了,一二年級都可以拿到100分的,上了三年級基本很難拿到了,數學和英語還可以拼一拼,語文是肯定都沒有的;

    從三年級開始孩子們開始慢慢分化了,原來都差不多的成績,現在也開始拉開距離了。

    1.語文

    語文多了閱讀理解和作文

    最重要的一點,很多閱讀理解題目出的很是似是而非,家長有時候看起來都拿不住,我和老師探討過這個問題,老師說,有時候老師都拿不準,因為語文知識確實是博大精深,裡面涉及到方方面面問題。

    還有作文問題,很主觀。兒子寫作文,我基本沒怎麼指導,我希望他想到什麼寫什麼,寫出真情實感來,不要過早地寫套路文。但是後來發現,任由他自己寫,經常不符合要求,比如他的文字風格很幽默,因為他平時看各類幽默的書籍比較多,我覺得也蠻不錯,很有趣,但是老師往往說,這個跑題了,或者說不符合要求。

    沒辦法,還得需要規範化。

    應對方法:

    三年級的閱讀理解和作文是兩大難關,閱讀理解要靠平時多讀書,孩子在三年級之前可以多讀課外書,因為“課外書讀的多的孩子後勁大”,可以給孩子選擇不同種類的書籍讓孩子儘可能地多讀,多讀,多讀;

    作文這一塊,我在每天接孩子放學時,在車裡讓他用語言,說出自己的一天見聞,因為一二年級的孩子小,寫字也慢,也不喜歡寫很多字,不妨找能語音輸入變成文字的輸入法,讓孩子每天練習說上一小段。

    這樣不僅鍛鍊了孩子的口才,也訓練孩子的組織邏輯能力,同時你還可以大致瞭解孩子這一天發生了什麼。

    2.數學

    數學方面就是題量突然變大了,很多孩子有點吃力了。而且作業也開始留的多了,北京這邊,一年級時要求不留作業,2年級會留一些作業,3年級作業還是蠻多的。很多孩子還有課外班,等趕回家再寫作業,基本上都沒啥時間寫了。所以很多老師要求課堂上就寫。

    應對方法:

    找準孩子弱項,有針對性地訓練

    比如有的孩子,計算總是馬虎錯誤,那就不妨每天讓孩子練習3道題,全對就通關;不對就再來3道,等孩子大一點,可以增加到10道,也不要讓孩子感到厭煩。

    學會挑選代表性題目,建立錯題本

    有的孩子應用題總是不明白,其實這裡面也涉及到語文的閱讀理解問題了,讀書多的孩子應用題理解能力也好,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建立錯題本,同時家長幫助孩子挑選一些易錯的經典題目,這種能力慢慢要教會孩子,特別是孩子到初中,高中時,那時候搞題海戰術也未必能成功,被淹沒了,刷一千道題不如總結100道經典題目,就是這個道理。

    3.英語

    英語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其實就是一種語言能力,很多孩子,尤其是男孩子,英語不好,因為男孩的語言能力水平確實不如女孩。

    而且三年級之後英語考試也會涉及到一些語法,過去式,有時候還需要寫一小段話,這種對於沒在課外班學過的孩子,還是很吃力的,因為他們沒完整系統地學過語法,甚至連BE動詞都不太懂,填寫is,are,有時候都會搞混。

    應對方法:

    1.多聽

    英語要聽說讀寫,最重要的是聽,聽的多了就會有語感,這一點其實在孩子小的時候就可以做,如果之前沒有做,孩子上三年級了開始,那就要學會見縫插針式,比如早晨聽20分鐘,下午回家再聽上20分鐘。

    2.說

    說這一塊,家長如果有基本英語基礎,不妨在日常和孩子說一說,就是日常的吃飯,睡覺,情景式教學,如果家長不能做,可以讓孩子每天自己練習三句話,積少成多;

    3.讀和寫

    讀只要每天大聲閱讀就好,寫這一塊我是建議給孩子找一些英文繪本,讓孩子能看得津津有味的就學習了,單純背單詞很容易忘掉,或者以新概念為基本讀本,如果新概念全部背下來,那孩子成績就基本沒問題了。

    其實,這裡最主要的就是家長的用心和孩子的堅持,還有一二年級時,是養成好習慣的時候,有的孩子一二年級不是很突出,但是三四年級就逐漸“異軍突起”,因為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大量的閱讀好習慣,穩打穩紮成績就會慢慢起來。

  • 9 # 寶媽107399

    我家沒上過,幼兒園時候就玩,女孩學了舞蹈,男孩圍棋,上一年級傻眼了,大字不認識,但是就這樣我每天熬,教他們兩個,一二年級都是班級前三名,每學期都三好學生,三年級依然很好,其實和上沒上過沒關係,就是家長要盯住了,教孩子好的學習方法,不能偷懶

  • 10 # 牽住你的衣角1

    我娃沒上過幼小銜接,所以回答不了上過幼小銜接的問題,我覺的只要家長正確的引導,孩子不上幼小班也能輕鬆適應一年級的學習內容。她都會了,就鼓勵積極發言,積極參與老師課堂互動,進行發散思維的培養,為以後的數學打基礎,同時語文方面,趁著別的孩子努力趕進度,加大課外閱讀力度,提高閱讀速度,積累大量詞彙,積累美詞美句。閱讀科普類書籍,閱讀歷史類書籍,各種兒童期刊。為三年級的學習打基礎,不要因為別人的會與不會攪亂自己的節奏。

  • 11 # 小杰兒妞

    這個得看家長怎麼引導了,跟她說現在這麼好的成績就是因為你之前認真學習的成果,想以後都要得到這麼好的成績離不開接下來認真學習的態度。簡單的事重複做才能做到更好,現在孩子比較聰明很多話都能聽的懂,所以說家長一定要關注孩子的學習

  • 12 # 煊雅老師

    習慣不好,上什麼班都是徒勞的,有些家長就是喜歡用血汗錢去提高分數,孩子厭學心理壓抑,不如去養成好習慣才是一切順利的根本。

  • 13 # 東北寶媽在上海

    因人而異吧,不能以是否上過幼小銜接來下結論。不能拿孩子做比較,應該自己和自己比,比較每對家長的學歷和孩子的成長環境也是不一樣的!

  • 14 # 幼兒園蝴蝶老師

    上過幼小銜接班的孩子,三年級以後表現怎麼樣?

    孩子上過幼小銜接班的話,是否提早進行了枯燥的拼音、算數學習呢?是否提前學習了小學一年級的課本?

    如果樓主答案是肯定的,那麼三年級以後,孩子的學習興趣或學習成績極可能會出現下滑現象。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根據德國一項研究得出的結論。

    提前進行文化科目的學習,孩子在一兩年內可能會超越沒有提前學習的孩子,因為這些知識已經學習過,輕車熟路。三年級以後,文化科目開始涉及大量以前幼小銜接沒學過的內容,課程引導孩子的思維方式進行轉變,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轉變。而幼小銜接中掌握大量知識點全靠死記硬背,孩子還在一二年級中成績考前,品嚐到了提前學習的甜頭,沒有積累足夠的具體形象思維經驗,放棄了其他思考和學習方式,自然也就跟不上三四年級以後的學科要求,成績大多會下滑,嚴重打擊孩子的學習興趣。學習單靠死記硬背很難提升。

    那些沒有進行幼小銜接背誦太多知識的孩子,在一二年級會稍微落後。但是在三四年級以後,學習興趣和思維潛能都得到了足夠多的具體形象思維經驗,轉變為抽象邏輯思維方式更為迅速,接受類似知識更加得心應手,成績開始提升,變成黑馬。基於這樣的研究結論,德國出臺法律,命令禁止幼兒園孩子提前學習。

    國內情況大相徑庭,很多家長為幼兒園不教寫字、數數而退班,很多家長以為死記硬背能夠保證所有階段學業成功,更有許多家長逼迫孩子去提前學習,以便提前起跑,超越其他同齡人。其實不恰當的提前教育對孩子有害,一不留神就會造成孩子長時間厭學。為了一兩年的成績優異,放棄了孩子一生都需要的學習興趣,這是自討苦吃!

  • 15 # 92悅讀

    幼小銜接對孩子是否有幫助,我認為主要看銜接什麼內容。

    很多幼小銜接班是提前學習小學的內容,並且家長是陪而不伴的,那估計沒什麼意義。

    很多孩子的問題不是學得太多,而是玩得太少。玩得充分的孩子學習興趣更濃,後勁更足。

    如果真要幼小銜接,建議幫助孩子培養興趣、養成習慣。如何整理書包、如何課前準備、如何與同學相處,或者如何計劃管理自己的時間。這才是重點。

  • 16 # 芬芬在奮鬥

    三年級的成績和孩子是否上過幼小銜接沒有直接關係,但是有著間接的關係。間接關係是前期她比一般孩子多溫故了小學知識,相對而言基礎會更紮實,但也不排除,孩子厭學不好好學,因為學過所以不愛聽。

    上過幼小銜接的孩子如果好好學,基礎紮實,上小學後,前期基礎會比較好,學習成績相對比較穩定,但是如果在幼小銜接時,孩子本身就不好好學習,基礎也差,父母也沒引導孩子大量閱讀繪本,知識量少,識字量也少,上小學重新開始學,有些不好的習慣,有時候難以改變,所以之所以不怎麼提倡幼小銜接,真的需要幼小銜接,建議父母找好一點的幼兒園,專業的老師,一步到位。

    三年級四年級是孩子學習的分水嶺,想要後期孩子學習不吃力,前期一定要讓孩子養成獨立思考、獨立完成作業、獨立自覺自律去按老師的程序走,三年的成績一般不會太差,我家孩子從幼兒園到現在四年級,我都很少管,不會時,我會教她如何去解決問題,比如查字典、查百度、問老師等,一般我都不檢查孩子的作業,檢查的話,哪裡錯了也不會直接告訴她,讓她自己去找出錯誤的地方,實在找不到就讓她明天帶著去學校讓孩子講解幫她。

    還是那句話,書非借不能讀,借來的書孩子愛讀而且會著急看完,自己買的書推著有時候也不愛看,在孩子看不下書時建議陪讀,買繪本類的書籍讓孩子自己讀,看,或者假裝人陪讀,讓孩子養成每天閱讀的習慣,教會孩子生活中各種常識,讓孩子去各種嘗試,不要總覺得孩子小,孩子們的能力比咱們想象的還要強很多。

  • 17 # 關小村

    時隔多年,時間在變,一切皆變,不好即壞,這是規律。

    三年以後怎樣?這是一個雙頂選擇題:

    1、三年以後由於之前打好了基礎,無論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學習熱情都是棒棒的,那麼他的學習成績應該會向優秀髮展;

    2、三年之前如果沒有得到良性培養,像一顆七歪八紐的小樹苗,以後會怎麼樣?家長孩子都要自信!

  • 18 # 謝老師數學課堂

    上過幼小銜接班的孩子與三年後的成績進行對比,這個跨度有點大,不能說沒關係,也不能說有直接或者主要關係,就好像你上過幼小銜接班和你能不能讀博士這樣的問題一樣,這樣的問題你是回答能還是不能呢!所以我簡單說說我的一些看法:

    首先,幼小銜接班教育的是小學一年級的內容,語文的拼音字母,數學的簡單加減,看上去是沒有問題的,但是這個年齡的孩子本不應該接受這些知識的,也就是說的年齡未到,就好像你要七個月的嬰兒學走,可能嗎?不可能。這個時期的嬰兒幹什麼,七坐八爬,是說七個月的時候差不多學坐,八個月差不多學爬。還有學說話,也是有年齡限制的,有的孩子說話早,有的說話晚。那麼回到孩子上幼小銜接班的問題,其實是一樣的,這個年齡的孩子應該很多的是透過玩樂感應認知學習,而不是教授硬性的知識,把思維定格,這個時候的孩子最大的特點就是想象力豐富,天馬行空,各種問題來問你,十萬個為什麼一樣,但是你讓他大部分時間學習小學知識,告訴他,就是這樣,那麼這個孩子就不會去想為什麼,也不會有很有創意的想法意見,因為他覺得這些都有答案,他們會告訴我的。

    其次,三年級以後,知識更多的是開放性,需要邏輯想象的,那麼這個時候,幼兒時期鍛鍊的能力就排上了用場,這些孩子們就能更好的去想象去推理,而幼小銜接班的孩子,可能只會等待老師告訴他一個標準答案,而不是透過自己的思考,所以到後面,就會朝著兩個方向發展,一個越來越好,一個越來越古板。

    最後,希望家長們注意,孩子什麼年紀接受什麼事,不能讓孩子去做這個年齡不應該做的事情,不能拔苗助長,最後的結果相信大家也看過拔苗助長的故事,就是那樣的結果。所以,不要著急,不要擔心,不是你的孩子比不過別的孩子,只是時候未到,而且孩子的發展是有規律的,我們不能跳過一個幼兒園直接讀小學,也不能跳過高中直接讀大學。

  • 19 # 劉老師開課啦

    上了幼小銜接班最明顯、最直觀的表現是孩子在開學的前兩個月比別的孩子稍微輕鬆點

    至於三年級以後的學習主要受孩子各方面的影響

    比如:知識積累程度、閱讀習慣、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和態度等等

    小學一二年級主要就是讓孩子適應學校之後,讓孩子培養一個自主學習、認真聽講、熱愛閱讀、喜歡動腦的好習慣,這樣孩子三年級乃至以後的成績絕對不會差的

  • 20 # 小石頭老師

    這個問題涉及到兩個問題,幼小銜接班和三年級學習成績。其實二者關係非常微妙。

    之所以說微妙,是因為二者有幫助也有制約。

    好處

    1.學習更輕鬆

    2.一年級學習成績好

    提前學習為一年級學習奠定了基礎,學過一遍再學一遍,在考核成績時一定能取得比較理想的成績。

    3.學習更自信

    因為之前學習過,所以孩子再聽老師講課的時候,會更自信,會更積極和老師互動,養成積極舉手發言的好習慣。

    問題

    1.不會聽講

    提前學習讓孩子覺得已經會了,老師再講課時,就不願意聽講了,長時間下來,養成上課不聽講的習慣。

    2.知識的規範性

    現在幼升小的銜接班很多都不夠規範,孩子第一時間接受的知識會在頭腦中紮根,比如,數字的書寫,講究規範性,有的孩子先入為主,寫的不規範,再改就不好改了。

    3.書寫習慣的規範

    最簡單的就是孩子的握筆姿勢,有的孩子過早的握筆,姿勢沒有人糾正,導致握筆姿勢,不夠規範,上學後就不好改了。

    綜上所述

    不上的好處

    1.有利於聽講習慣的培養。

    2.知識學習由小學老師指導,更具規範性。

    3.書寫習慣有專業老師輔導,為孩子打下堅實基礎。

    上的好處

    1.提前學習知識,再學更輕鬆。

    2.提前學知識,再學考試成績更好。

    3.提前學知識,再學更有自信。

    這是幼小銜接的利弊,您可以根據自己孩子的情況來選擇是否上。

    三年級是小學很重要的過渡期,由低年級到中年級的過渡,知識難了,孩子的心理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心理上

    1.孩子長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有主動學習的能力了。

    2.希望得到更多的肯定。

    3.對於學習的需求更加強烈了。

    學習上

    1.知識的難度加大了。

    2.知識涉及面更廣了。

    3.知識的靈活性更多了。

    以上簡單列舉了三年級的孩子在學習和心理上的變化,此時,已經和幼小銜接的知識連線不大了,唯一能延續的可能就是學習習慣了。

    上了幼小銜接班的孩子可能學習積極性更高了,不上幼小銜接的孩子可能聽講專注力會更好,當然這種現象只適用於一般的孩子,還有很多孩子也許是不按常規思路出牌的,還要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來判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宇智波鼬的實力到底在什麼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