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努力就好

    大姜在安丘地區的栽培面積非常大,是安丘市的主要經濟作物之一,與大蔥,洋蔥,大蒜並稱為安丘的四辣。安丘市的大姜栽培歷史悠久,但在85年之前,栽培面積很小,隨著種植業結構的調整和高產高效農業的發展,安丘大姜的種植面積越來越大,湧現出一大批的大姜生產專業戶和專業村,也成為了農民發家致富的一條重要途徑。

    但大姜這種作物,是很怕重茬栽培的,重茬時間越久,土壤累積的病菌越多,大姜的病蟲害也越來越嚴重,特別是土傳病害的影響,已嚴重影響到大姜的正常生產,姜農也深受其擾。如何改善土壤環境,讓大姜能夠健壯生長,是擺在大家面前的一項重要工作。

    大姜在其一生中,深受姜瘟病,枯萎病,炭疽病,根結線蟲病等的影響,如何來預防和解決這些病害呢?下面我們就結合例項來說一說大姜的枯萎病。

    一,大姜枯萎病有什麼症狀?

    大姜枯萎病也叫大姜根莖腐爛病,症狀表現就是地下姜塊的腐爛,呈現褐色,地上的姜苗就會發黃枯萎。是很典型的高溫高溼病害。

    大姜枯萎病屬於真菌性病害,也是常見的大姜土傳病害之一。它的地上部發病症狀同令人頭疼的姜瘟病症狀相似,都是發黃,萎蔫,最後枯亡。這一點一定要引起大家的重視,我曾經就犯過這樣的錯誤。

    【回首往事,令人難堪】

    我剛到此地的時候,曾有人拿著幾株姜苗來詢問是什麼病,當時一看症狀就判斷為姜瘟病,並提供了氫氧化銅,噻菌銅兩種殺菌劑,讓他噴淋大姜的根基部,但最終結果是沒管用。此人又去別地方購買了藥劑,治癒了此病。從此以後,這個客戶再也沒有來我們的店購過藥品和肥料。

    由於我的無知而導致了客戶的流失,是我最大的遺憾。這也讓我深感羞愧,所以就下定決心好好研究一下大姜。我就從2000年左右開始種姜,遲續種了有近10年的時間,從病蟲害的判斷,用藥,肥水的管理等方面掌握第一手材料,從而幫助我好好服務於姜農朋友們。

    【溫情提示】大姜枯萎病與姜瘟病的區別

    1,病菌不同

    姜瘟病是細菌性病害,枯萎病是真菌性病害。

    2,地下姜塊症狀及氣味不同

    當你發現田間出現姜苗枯萎發黃的姜苗時,一定要挖出地下姜塊來看看。凡是從外往裡爛的都是枯萎病,而姜瘟病則是從姜塊內部往外爛。枯萎病的姜塊上有黃白色的菌絲,而姜瘟病卻沒有。用手擠壓發病的姜塊,流出清水的是枯萎病,而流出汙白色液體的是姜瘟病。最容易判斷的一個特徵是,凡是姜瘟病塊都會發出難聞的臭味,而枯萎病的姜塊一般會帶有真菌(蘑菇)的氣味,且臭味並不明顯。

    瞭解了大姜枯萎病的發病症狀,及同姜瘟病的區別,那你可能會問,枯萎病是怎麼發生的呢?下面就來看看枯萎病的發生規律及傳播途徑。

    二,枯萎病透過什麼途徑來傳播?有怎樣的發生規律呢?

    【發生規律】

    大姜枯萎病是以菌絲體隨著病殘體在土壤中,或附著在姜種上越冬。帶有病菌的種姜和土壤就成為了第二年的初侵染源。枯萎病菌喜歡溫暖而潮溼的環境。

    【傳播途徑】

    透過這幾年的觀察來看,凡是種植在地勢較低,排水不暢,土壤較黏和施用了生糞或腐熟不徹底地塊裡的大姜,很容易發生大姜枯萎病。枯萎病菌會隨著澆水,雨水等,由姜塊的傷口侵入,從而導致枯萎病的發生和蔓延。

    瞭解了大姜枯萎病的發生原因和傳播途徑,那就好辦了,可以有針對性的來解決。

    三, 預防措施,關鍵是地塊的選擇,姜種的挑選與消毒,肥料的使用,農藥的選擇等

    【地塊的選擇】

    要想種姜,你首先要注意選擇一塊適合種姜的土壤。雖然說大姜對土壤要求並不嚴格,但並非所有的地塊都適合種植大姜。

    你就拿安丘市這裡來說,西部山區就不太適合種姜,雖然那裡的土壤是沙質土壤,比較適合於大姜的生長,但那裡的水源條件並不是很好,而大姜又是不能離開水的滋潤,所以不大適合。再就是安丘南部的部分村莊,由於地勢較低,容易出現內澇,如果在某些年份出現雨水較多的情況下,很容易造成大姜的澇害,就會出現枯萎病,姜瘟病等重大病害的發生,導致減產嚴重。

    因此說來,你得選擇一塊地勢較高燥,排水和灌水都比較好的地塊來種姜。並且還要注意,當大姜收穫後要及時地清潔田園,收集病殘株深埋或燒掉。

    【加強輪作】

    大姜很怕重茬,所以如果你發現自己的姜田裡的枯萎病,姜瘟病等土傳病害在逐年增加時,這就意味著你的大姜田已經不健康了,不再適合栽培大姜了,那你就別再硬撐了,說不定就會出現暴發的可能。所以這個時候就得考慮輪作了,別再創僥倖了哈。

    【肥料的使用】

    提倡施用酵素菌漚制的堆肥和經過充分腐熟的有機肥,適當地增施磷鉀肥。透過這幾年的試驗來看,減少化肥的使用量,把買化肥的錢拿出來一部分來購買有機肥,生物菌肥等投入到地裡,大姜的病害大幅度降低,並且產量和質量並沒有下降,反而呈現增長的趨勢。

    【嚴格挑選姜種】

    一定要做到不從病姜田中留種姜,在播種之前,用草木灰水浸種,或者是用多菌靈浸種,然後撈出再用草木灰拌種後下地,枯萎病大大降低。

    【藥物防治】

    如果發現田間出現枯萎病,可在發病初期用多菌靈,或雙效靈,或乙膦鋁,或苯菌靈,或甲基硫菌靈,或絡氨銅,百菌清等灌澆病株及其周圍的姜株,3–5天使用一次,要連續防治2–3次,以控制病害的蔓延。

    總之,大姜枯萎病如果在發病初期,早發現早治療,還是有制止蔓延的危害,就怕你當作姜瘟病來治,那就麻煩了,因為它倆根本就不是一種病菌導致的,用殺細菌的藥劑來治療真菌性病害,你想能管用嗎?我就是因為沒搞清楚它倆,所以才給人家弄錯了藥,讓人家花了冤枉錢,人家能不恨我嗎?還能再相信你嗎?有時候店家怨這個不來買東西,嫌那個人不照顧你的生意,我想大都是自身原因導致的,要善於從自身找原因。

  • 2 # 醉美雪巖
    一、發病症狀:

    葉枯病主要危害生薑葉片,發病初期姜葉呈暗綠色,隨之變厚富有光澤,隨著病情發展,葉面慢慢會出現黃褐色枯斑,發病中期病斑會逐漸擴散,要期病部會出現黑色小顆粒,病情嚴重時整片葉子變褐枯萎。

    二、傳播途徑:

    葉枯病病菌一般是在病葉上越冬,溫暖的春季進行繁殖。昆蟲是它最大的傳播介質,另外也會藉助颳風下雨自然傳播,也會透過我們平時田間勞作進行傳播。

    三、發病環境:

    葉枯病在高溫、高溼的發病率最高,一般連作重茬、種植過密、通風不良,用肥不當、枝葉徒長都會加重發病。

    四、防治措施:

    對於生薑葉枯病我們多采用農業防治與藥物防治相結合的方式,特別要以農業防治為主,儘量減少農藥的使用,易提高生薑的健康品質。

    1、農業防治:

    選種治種,好的品種才是基礎,優質的品種能提高植株生長過程中的抗性。另外播種前要進行消毒處理,一般通透暴曬或者藥物殺菌。做好這一步可以降低發病率20%左右。選地輪作,生薑最好與禾本科或者豆科類作物進行輪作。而且地塊要進行深耕保墒,增強土壤的通透性。合理控水,生薑種植過程中切記澆水過多,要保持見幹見溼的澆水方式,避免土壤溼度過大或者經常積水。科學用肥,生薑生長鬚肥量比較大,種植時應該多采用充分腐熟的農家肥,增強土壤有機質,為生薑生長提供均衡養分。避免氮肥過多,造成生薑植株徒長。適時清園,生薑種植過程中要經常進行除草清園,特別是發現病葉要及時摘除,並集中進行深埋或者燒燬。

    2、藥物防治:

    藥物預防,一般透過農業手段再沒有發病時是不採用藥物預防的,如果是大面積種植,避免後期病害嚴重,我們可以採用奧力克速淨 500倍液兌水稀釋後噴施,一般連續用藥2~3次,每次間隔7天左右。初發治療,發現葉枯病時可以第一時間採用20%噻菌銅懸浮劑按照每公頃350克左右兌水稀釋後噴施。一般連續用藥3次,每次間隔7天左右。中期治療,葉枯病發病後要及時治療,如果不及時處理會造成嚴重的減產,病害前中期,我們可以採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按照5千克左右每畝進行澆灌。⚠️注意:採用藥物防治時,要在早晨無露水的時候最佳,要避開中午高溫時間段,防治用藥對生薑造成藥害。
  • 3 # 三農種植通

    生薑葉枯病是個什麼病?

    生薑葉斑病也叫條斑病,這種病害是一種真菌性的病害,該病害在生薑種植期是經常會出現的一種病害,這種病害也是非常的頑固,對於有的種植戶在噴灑藥物以後,在出現高溫高溼的情況下,生薑的葉枯病又會捲土重來,所以在治療方面比較棘手,病害的病原菌叫姜球腔菌,是屬於子囊菌類的真菌,對於子囊菌類唯一的特點是,這種病害主要是子囊寄生為主的病害,病菌在生薑的葉片上發病後,就會形成一個子囊,子囊裡生存著孢子菌,子囊裡的孢子菌會隨著天氣和季節進行冬眠,子囊有時候在病葉上或者是土壤潛伏,到了第二年春天的時候,溫度一旦上升後,子囊裡的孢子菌會和菌絲隨著雨水的飛濺和農事勞作的時候侵害生薑的葉片,如果不及時治療葉枯病的話,子囊會一直寄生在姜田裡。

    生薑葉枯病發病後我們如何判斷出來是葉枯病呢?

    其實對於這種病害一旦發生病害後,也是非常容易判斷的,葉枯病一般都是侵害到生薑的葉片,尤其是在高溫的季節,如果是雨水過多的時候,那麼葉枯病發生還是比較頻繁的,在初期發病的時候,生薑的葉片上會出現不規則的白色病斑,有時候的病斑會呈現出橢圓形病斑,初期發病的時候,生薑的葉片顏色會變的很綠,葉片上的病斑處會出現孔洞,後期葉片會慢慢的變黃,病斑的表面會出現眾多的黑色小點,然後生薑的葉片會快速的發除黃白色,然後葉片會一點點的全部變成黃白色後,最後導致葉片枯萎凋謝。

    為什麼別人家的生薑發病少,咱們的生薑發病多呢?

    1,在前期種植生薑的時候,沒有選擇抗病害強的姜種,一些姜種在生理上就是不能免疫病害的發生的,成為易感病害的姜種,在當初選擇姜種的時候,沒有進行姜種的消毒處理,導致部分姜種在表面上有病菌潛伏,當種植戶在種植後,病害就會快速的進行生薑的侵害。

    2,對於近幾年種植生薑的地塊,都是連茬種植,造成土壤了的物質不肥沃,有機質大量的減少,這壓根的地塊由於缺少了養分後,就會加速生薑感染病害的發生機率,對於一些種植生薑的地塊,由於土質太差,地處低窪地區,排水都困難,這樣的生薑不發病才怪,尤其是連作地和重茬地裡留有大量的病菌無法進行清除,造成病害成為年年發生的首要原因之一。

    3,溫度的溫度也是發生病害的主要原因,高溫高溼都是發生葉枯病的主要原因,有的地區在夏秋季的時候,溫度都是非常的高,加上部分地區的雨水也是比較多,一旦園區發生了澇害以後,或者是雨水較多,田間的溼度會快速的增大,那麼生薑出現葉枯病的機會就會很大,當溫度高於30度的時候,溼度在80%以上的時候,病害發生的很明顯。

    4,水肥的管理也是發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對於在前期沒有施足量的底肥,造成缺肥嚴重,由於生薑是莖塊進行生長,所以對於肥料的需求也是非常的高,一旦缺少肥料後,生薑就降低了抗病害的能力,還有的就是在後期追肥的時候,由於氮肥的用量比較高,造成生薑生長會過快,也是降低了植株的抗逆性,後期澆水的時候,澆水過多,澆水過勤,園區出現積水無法排出,都是發病的因素。

    5,,田間管理也是有著一定的關係,前期種植生薑的時候,由於種植的密度過大,植株和植株之間比較近,田間缺少了通風性和透光度,就會導致病害快速的在園區蔓延,後期發生病害時,沒有及時的進行發病的病株清除,導致園區出現病害時,病菌在園區裡潛伏,農事勞作的時候,動作過猛,不注意細節,管理粗放,用具不消毒,都是導致病害的發生率增大。

    生薑發生葉枯病的時候需要如何預防和治療呢?

    1,對於發生病害的生薑,我們需要進行及時的清楚,主要是預防為主,治療為輔,但是當發生病害時,我們也需要進行及時的噴灑藥物治療,對於發生病害的生薑植株要及時的清理掉,然後集中統一銷燬,然後挖出生薑的土坑我們要施撒石灰粉進行消毒或者是澆灌福爾馬林,甲醛溶液進行消毒,對於發病較輕的植株可以噴灑50%苯菌靈可溼性粉劑1200倍,64%防毒礬可溼性粉劑500倍,65%多果定可溼性粉劑1500倍,8-10天噴灑一次,連續2-3次。

    2,我們在來講下以預防為主的主要措施,對於在前期選擇姜種的時候,我們種植戶一定要選擇一些抗病害高的姜種,一定要從正規的地區購買姜種,對於使用自留地進行留種的時候,如果發生病害嚴重的地塊,禁止作為留種地,對於在種植前一定要挑選出帶有病害或者姜種上有創口的姜種,帶有的創口的姜種很有可能帶有病菌,所以桃選一些表面沒有任何創口的姜種為宜。

    3,在選擇姜種後,我們需要進行對姜種進行晾曬,一般在Sunny下晾曬1-3天即可,晾曬的姜種在種植前使用新植黴素或者40%福爾馬林100倍浸泡姜種8個小時以上後,進行播種,在選擇土壤的時候一定要選擇和豆類,大蔥,韭菜的作物輪作3-5年以上的地塊種植生薑,或者是新開墾的地塊種植生薑,對於一些輪作或者選擇新地塊比較困難的,種植可以在原地塊的土壤進行深翻的處理,使用連作地的時候,必須要進行深翻的處理,深翻的深度要在50-60釐米以上,然後土壤施入生石灰100公斤,可有效預防病害的發生。

    4,對於在種植地區,種植生薑前,除了深翻土壤以外,我們還需要一次性的施足腐熟的農家肥,對於在雨水的較多的地區,我們可以做成姜畦進行種植,可有效的預防出現積水的情況,種植的時候一定要保證種植的密度,一般播種後株距在20釐米左右為宜,種植的姜種不宜過多,每畝地種植3500棵左右最好,在種植姜種後,要及時的進行搭建遮陽網,避免過強的光照照射姜種。

    5,對於在後期追肥澆水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氮磷鉀肥的用量,一般要多施用磷肥和鉀肥,尤其是鉀肥的用量要多一點,澆水的是葫蘆也要注意灌排的分離,避免大水澆灌後出現病害的發生,尤其是雨後要及時的進行排水,預防一些帶有病菌的水流入田塊感染生薑。對於採收後要及時的進行清園處理,如果是第二年還需要種植生薑的話,就要提前進行土壤改善,在冬前進行土壤深耕3-5次以上,然後土壤進行暴曬處理,第二年溫度高的時候可以進行高溫悶棚滅菌效果更好,或者是第二年可以和水稻進行輪作也可以改善病害的發生。

  • 4 # 農民阿義

    症狀

    又稱根莖腐爛病,主要危害地下部根莖,造成根莖變褐腐爛,地上部植株枯萎。該病與姜瘟病易於混淆,應注意區分。姜枯萎病根莖變褐而不呈半透明水漬狀,擠壓病部雖滲出清液但不呈乳白色混濁狀,鏡檢病部可見菌絲和孢子,保溼後患部多長出黃白色菌絲。而姜瘟病根莖多呈半透明水漬狀,擠壓病部溢位乳白色菌膿,鏡檢則見大量細菌湧出。

    (2)病原

    該病原菌屬半知菌亞門真菌,包括尖鐮孢菌和茄病鐮孢菌,二者均可產生大型和小型分生孢子。

    (3)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病原菌均以菌絲體和厚垣孢子隨病殘體遺落土壤中越冬。帶菌的肥料、種姜和病土成為翌年初侵染源。病部產生的分生孢子,借雨水濺射傳播,進行再侵染。植地連作、地勢低窪、排水不良、土質黏重或施用未充分腐熟的土雜肥易發病。

    (4)防治方法

    選地勢高燥、排水良好地塊種植,並注意田間衛生,及時收集病殘株燒埋;重病地塊宜實行輪作。提倡施用酵素菌漚制的堆肥和充分腐熟的有機肥,適當增施磷、鉀肥,播種前精選姜種,並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300~500倍液浸姜種塊1~2小時,撈起拌草木灰下種。發病初期於病株及其四周澆灌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10%雙效靈水劑200~300倍液,或70%琥·乙膦鋁可溼性粉劑300~400倍液,或50%苯菌靈可溼性粉劑1500倍液,隔3~5天1次,連續防治2~3次,以控制病害蔓延。

    防治生薑枯萎病的方法:① 農業防治選擇地勢高燥、排水良好的地塊種植,及時收集 病殘株燒埋,重病地塊宜實行輪作。提倡施用酵素菌漚制的堆肥和充 分腐熟的有機肥,適當增施磷、鉀肥。

    乙膦鋁可溼性粉劑、雙效靈水劑 或噻菌銅懸浮劑等灌根,可噴淋病穴及四周植 穴,每隔3~5天1次,連續防治2~3次。

  • 5 # 食錦人家

    (1)症狀

    又稱根莖腐爛病,主要危害地下部根莖,造成根莖變褐腐爛,地上部植株枯萎。該病與姜瘟病易於混淆,應注意區分。姜枯萎病根莖變褐而不呈半透明水漬狀,擠壓病部雖滲出清液但不呈乳白色混濁狀,鏡檢病部可見菌絲和孢子,保溼後患部多長出黃白色菌絲。而姜瘟病根莖多呈半透明水漬狀,擠壓病部溢位乳白色菌膿,鏡檢則見大量細菌湧出。

    (2)病原

    該病原菌屬半知菌亞門真菌,包括尖鐮孢菌和茄病鐮孢菌,二者均可產生大型和小型分生孢子。

    (3)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病原菌均以菌絲體和厚垣孢子隨病殘體遺落土壤中越冬。帶菌的肥料、種姜和病土成為翌年初侵染源。病部產生的分生孢子,借雨水濺射傳播,進行再侵染。植地連作、地勢低窪、排水不良、土質黏重或施用未充分腐熟的土雜肥易發病。

    (4)防治方法

    選地勢高燥、排水良好地塊種植,並注意田間衛生,及時收集病殘株燒埋;重病地塊宜實行輪作。提倡施用酵素菌漚制的堆肥和充分腐熟的有機肥,適當增施磷、鉀肥,播種前精選姜種,並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300~500倍液浸姜種塊1~2小時,撈起拌草木灰下種。發病初期於病株及其四周澆灌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10%雙效靈水劑200~300倍液,或70%琥·乙膦鋁可溼性粉劑300~400倍液,或50%苯菌靈可溼性粉劑1500倍液,隔3~5天1次,連續防治2~3次,以控制病害蔓延。

  • 6 # 南一夢

    姜枯萎病主要為害地下塊莖導致塊莖變褐腐爛,從土中挖出病塊莖,其表面常長有菌絲體。地上部葉片常發黃枯萎死亡。

    如何防治:

    姜枯萎病主要為害地下塊莖導致塊莖變褐腐爛,從土中挖出病塊莖,其表面常長有菌絲體。地上部葉片常發黃枯萎死亡。

    如何防治:

    1、與非薯芋類蔬菜輪作3年以上。最好水旱輪作,輪作1年就可收效。

    2、選地勢較平坦,排水良好地塊種植;施足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加強肥水管理,並適當增施嘉美海力寶,促進植株健壯生長,雨後及時排除田間積水;收穫後及時清除田間病殘體。

    3、發病初期,可採用下列殺菌劑或配方進行防治:5%丙烯酸·惡黴·甲霜水劑800-1000倍液;80%多·福·福鋅可溼性粉劑500-700倍液;3%惡黴·甲霜水劑600-800倍液;5%水楊菌胺可溼性粉劑300-500倍液;70%惡黴靈可溼性粉劑2000倍液;4%嘧啶核苷類抗菌素水劑600-800倍液;兌水灌根,每株灌藥液200-300ml,視病情隔7-10天灌1次。

  • 7 # 豫北老農民

    生薑枯萎病又稱根莖腐爛病,主要危害地下部根莖,造成根莖變褐腐爛,地上部植株枯萎。該病與姜瘟病易於混淆,應注意區分。姜枯萎病根莖變褐而不呈半透明水漬狀,擠壓病部雖滲出清液但不呈乳白色混濁狀,鏡檢病部可見菌絲和孢子,保溼後患部多長出黃白色菌絲。而姜瘟病根莖多呈半透明水漬狀,擠壓病部溢位乳白色菌膿,鏡檢則見大量細菌湧出。

    防治方法是選地勢高燥、排水良好地塊種植,並注意田間衛生,及時收集病殘株燒埋;重病地塊宜實行輪作。提倡施用酵素菌漚制的堆肥和充分腐熟的有機肥,適當增施磷、鉀肥,播種前精選姜種,並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300~500倍液浸姜種塊1~2小時,撈起拌草木灰下種。發病初期於病株及其四周澆灌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10%雙效靈水劑200~300倍液,或70%琥·乙膦鋁可溼性粉劑300~400倍液,或50%苯菌靈可溼性粉劑1500倍液,隔3~5天1次,連續防治2~3次,以控制病害蔓延。

  • 8 # 益路前行

    一.枯萎病的病原:半知菌亞門真菌。

    二.發病規律

    1.傳播途徑

    枯萎病是一種真菌病害,病菌既可以菌絲體潛伏在種皮內,又可以菌絲體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當無寄主植物時,病菌還可以在土壤中多年的復生生活。病菌從生薑根部和莖部的傷口浸入,然後在維管束組織中擴散蔓延。病菌在生長過程中,隨著養分和水分疏導組織擴散,引起葉片中毒變黃枯萎。

    2.發病條件

    枯萎病發生的最佳溫度為28度,當高於33度或低於21度時不利於該病的發生。土壤溼度越大發病越嚴重,尤其是在飽和的溼度下,植株根系生長受阻,但卻有利於病害的發生。土壤結板,透氣性差的地塊枯萎病發病重,當地裡有線蟲,發生時由於線蟲危害生薑根系造成傷口,從而有利於病菌的侵入,也加重枯萎病的發生。

    三.防治方法

    1.輪作

    與其他蔬菜實行3~4年的輪作,最好與蔥蒜類蔬菜輪作。

    2.種子消毒

    可用0.1%硫酸銅溶液浸泡種子5分鐘,洗乾淨後再催芽播種。

    3.苗床消毒

    在播種前2~3周,每平方米苗床土用福爾馬林40毫升兌水1~3升澆施苗床土上,立即用薄膜覆蓋,4~5天后除去覆蓋物,經過兩個禮拜左右,等到藥物充分發揮作用以後再播種。

    4.藥劑防治

    幼苗期發現少量病苗應該馬上拔除,並噴灑藥水保護防止蔓延。幼苗期以後,發病初期用藥劑灌根,噴藥和灌根可用70%甲基硫菌靈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間隔7~10天噴灑一次,連續噴3~4次。

  • 9 # 起身相跟

    說起生薑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這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種調味食品。在生薑的種植過程中常常會受到病害的侵染,常見的有腐爛病、姜葉枯病等。現將生薑常見病害的症狀和防治方法介紹如下。

    生薑葉枯病

    症狀初期葉片呈暗綠色,逐漸變厚有光澤,葉脈間出現黃斑漸漸擴大使全葉變黃而枯凋,病斑表面呈黑色小粒點狀。預防①農業措施:做好種姜消毒處理工作,適時中耕除草,追施腐熟肥,增施鉀肥,培土,保持土壤溼潤。②預防發病:於發病季節前用1:1:150倍的波爾多液連續噴灑植株2-3次。③藥物防治:用50%多菌靈300~400倍液於收母姜後灌窩或800~1000倍液噴霧。

    生薑腐爛病

    症狀:姜的根、莖、葉均可發病受害,病菌先在莖基部和根莖的上部侵染危害,病部初期呈水浸狀黃褐色,失去光澤,逐漸變軟腐爛,有白色發臭的汁液,最後腐爛只剩姜皮。葉片發病最初呈萎蔫狀、失去光澤,先從葉尖、葉緣發黃,葉邊反捲而枯黃。病菌在夏季高溫悶熱、多陣雨的天氣蔓延迅速,田間積水、土壤缺肥或偏施氮肥過多,均易引起發病。

    預防①實行合理輪作,必須間隔3年以上才能重返原田種姜。②精細選種,不要病姜留種。③基肥和追肥中均應氮、磷、鉀並重,特別多施鉀肥。④在姜腐爛病發病初期及早拔除中心病株,用石灰撒窩消毒或用50%代森銨1000倍或抗菌劑401稀釋800倍等灌窩2~3次。

    生薑斑點病

  • 10 # 永不言棄DZ

    一、生薑枯萎病症狀及危害

      生薑枯萎病又叫生薑塊莖腐爛病,是生薑的一種常見病害。

      生薑枯萎病主要危害塊莖部,表現為塊莖腐爛變褐,植株枯狀。生薑枯萎病塊莖變 褐而不帶水漬狀半透明,擠壓患部雖滲出清液但不呈乳白色混濁狀,鏡檢病部可見菌絲或飽子,保溼後患部多長出黃白色菌絲;挖檢塊莖,表面長有菌絲體。

      二、生薑枯萎病傳播途徑

      生薑枯萎病的病原均以菌絲體和厚垣孢子隨病殘體遺落土中越冬。帶菌的肥料、姜種塊和病土產生主要菌源。病部產生的分生孢子,借雨水濺射傳播,再侵染。

      三、生薑枯萎病發病原因

      在連作地塊,排水不良,土質黏重,施用未充分腐熟的土雜肥,生薑枯萎病易發病。

      四、生薑枯萎病預防措施

      1、選用密輪細肉姜、疏輪大肉姜等耐澇品種。

      2、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 300~500倍液浸種姜1~2小時,撈起後拌草木灰下種。

      3、常發地或重病地宜實行輪作,有條件最好實行水旱輪作。選高燥地塊或高畦深溝栽培。提倡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適當增施磷鉀肥。注意田間衛生,及時收集病殘株燒燬。

      五、生薑枯萎病防治藥劑

      在生薑枯萎病發病初期於病穴及其四周植穴淋施50%甲基硫菌靈·硫磺懸浮劑800倍液、或10%混合氨基酸銅(萬枯靈)水劑400倍液、或70%琥·乙磷鋁可溼性粉劑300~400倍液、或10%雙效靈水劑 200~300倍液。防治1~2次,以控制病害蔓延。

  • 11 # 田當家2019

    生薑枯萎病讓廣大姜農苦不堪言!

    生薑枯萎病有哪些危害?生薑枯萎病有什麼症狀?生薑枯萎病用什麼農藥可以防治?

    一、生薑枯萎病症狀及危害

    生薑枯萎病又叫生薑塊莖腐爛病,是生薑的一種常見病害。

    生薑枯萎病主要危害塊莖部,表現為塊莖腐爛變褐,植株枯狀。生薑枯萎病塊莖變 褐而不帶水漬狀半透明,擠壓患部雖滲出清液但不呈乳白色混濁狀,鏡檢病部可見菌絲或飽子,保溼後患部多長出黃白色菌絲;挖檢塊莖,表面長有菌絲體。

    二、生薑枯萎病傳播途徑

    生薑枯萎病的病原均以菌絲體和厚垣孢子隨病殘體遺落土中越冬。帶菌的肥料、姜種塊和病土產生主要菌源。病部產生的分生孢子,借雨水濺射傳播,再侵染。

    三、生薑枯萎病發病原因

    在連作地塊,排水不良,土質黏重,施用未充分腐熟的土雜肥,生薑枯萎病易發病。

    四、生薑枯萎病預防措施

    1、選用密輪細肉姜、疏輪大肉姜等耐澇品種。

    2、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 300~500倍液浸種姜1~2小時,撈起後拌草木灰下種。

    3、常發地或重病地宜實行輪作,有條件最好實行水旱輪作。選高燥地塊或高畦深溝栽培。提倡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適當增施磷鉀肥。注意田間衛生,及時收集病殘株燒燬。

    五、生薑枯萎病防治藥劑

    在生薑枯萎病發病初期於病穴及其四周植穴淋施50%甲基硫菌靈·硫磺懸浮劑800倍液、或10%混合氨基酸銅(萬枯靈)水劑400倍液、或70%琥·乙磷鋁可溼性粉劑300~400倍液、或10%雙效靈水劑 200~300倍液。防治1~2次,以控制病害蔓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打架鬥毆捅死人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