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稻田,由於水整地、常年的耕種,必然會造成土壤的肥力退化、表層營養土層的流失以及土壤理化性質的變差的情況發生。最直接的表現就是透過逐漸的增加施肥量來保證穩產。那麼,在這種情況下,該如何整地施肥呢?

    想改變這種現狀,最直接的辦法就是緩解對稻田土壤的破壞、逐漸的培肥稻田的地力和改善稻田土壤的理化性質。但是這個過程是很難的,很難在短期內有明顯的改善。

    1、水稻的擴音漿種植。簡單的說,就是免去稻田水整地的過程。稻田的水整地,在我們黑龍江地區是使用手扶拖拉機或者拖拉機牽引攪漿機來進行,把稻田表層的土壤透過機械旋轉的作用攪成均勻的泥漿狀。雖然說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證秧苗移栽時的直立和減少漂苗的情況發生,但是會造成表層營養土層的流失以及土壤團粒結構間的空隙變小,使得土壤變得黏重、不透氣。但是免去水整地的過程,也是可以種植水稻。只需要在秋季進行旱平地、將田面透過旋耕地整的細碎一些就可以了,在第二年的秋季直接泡田、施用封閉藥、施肥、移栽即可。這樣的稻田土壤相對疏鬆、土壤團粒結構間的空隙大,能夠吸納更多的養分,也更有利於秧苗根系的生長。

    2、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如果您選擇施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話,建議採取小面積測土、多點配方的方式來進行。比如說您有50畝稻田,可以將稻田分成5塊,每10畝一塊,在5塊稻田分別取土樣、測土、配肥,儘量減少面積過大、肥力不均對測土配方施肥效果的影響。同時,也建議您2-3年就進行一次測土的作業,一般來說稻田地力變化都會在3-4年為一個週期。所以,間隔2-3年進行一次測土的作業還是有必要的,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肥料施用的盲目性。

    3、側深施肥機插技術。水稻的側深施肥機插技術,是從日本傳過來的先進機械和水稻種植技術。既在高速插秧機上安裝側深施肥設施,在秧苗移栽過程中同步施入肥料,肥料施在秧苗根系側方5釐米、深3釐米的位置,透過田面泥漿的淤合作用將複合肥料封閉在土壤內,減少肥料養分在水中的溶解量,從而提高肥料的利用率。目前,側深施肥技術在我們黑龍江墾區有了大面積的推廣,在返青速度、分櫱能力以及增產、減肥方面有著比較好的效果。但是側深施肥高速插秧機價格較為高昂,也可以使用中國產的一些小六行側深施肥插秧機,成本會大幅降低。而且,使用側深施肥機插技術還能省去追施返青肥、櫱肥甚至是穗肥的過程,對於節省工作量、降低人工成本、減少肥料成本還是有一定作用。

    除此之外,還可以採取休耕、種植有機水稻、種養結合的模式來逐漸的恢復地力。但是這些手段不是現今農業生產的主流,就不一一介紹了。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 2 # 阿華三農

    在稻田種植水稻,實際上是消耗土壤養分的惡一個過程,稻米主要有澱粉、蛋白質、脂肪、纖維等組成。最近幾年水稻的產量越來越高,這就預示就每收割一次水稻就要從地裡帶走大量的氮、磷酸、氧化鉀等營養元素,產量越高帶走的元素數量就越多。加上沒有注重有機肥的使用,反而使用大量的複合肥,造成土壤板結嚴重。改變了土壤的結構,使土壤中的肥力下降。

    水稻田中土壤養分情況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標,土壤中養分的含量是有一定數量的,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水稻產量低是土壤消耗的養分大於土壤積累的養分數量,而補充趕不上,就必然會造成減產。

    種植水稻要想產量高,必須要進行養地與用地相結合,建立合理的稻田種植制度。以恢復土壤養分含量,提高土壤有機質的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質,使其積累更多的養分。

    水稻是一種用地作物,土壤中根系殘茬存留的數量少,對土壤肥力效果小,而水稻的產量有相對來說比較高,消耗了土壤養分較多。

    整地施肥的方法

    1、透過各種途徑來增加土壤中有機質的含量

    晚稻收割後,稻草不回收,直接拋灑在稻田中,保持一定的水層,讓稻草自然腐爛。在晚稻收割後種植紫元英等綠肥作物,在第二年將綠肥埋入土壤中,在水稻插秧前施入腐熟的有機肥或農家肥,每畝6000斤。再透過犁地耙地,使有機肥埋入土壤中。

    2、採用合理的輪作制度,做到養地與用地相結合

    最好的措施是水旱輪作,有利於土壤肥力的改善,降低病蟲害的危害。如水稻-油菜,水稻-蠶豆輪作,油菜與蠶豆都是落葉作物,其落葉葉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機質的含量的作用。

    3、修建水渠,建立穩產農田

    現在農村都有機耕道,同時配置好水渠,為穩產農田打下基礎,同時也是一個養地方法,為水稻創造出適宜的生長條件。

    水稻田地裡下降,只有從根本上解決土壤問題,多施有機肥,減少化肥的用量,做到用地與養地相結合,才能提高土壤地力,提高水稻產量。

  • 3 # 村裡有個二胖

    地力下降,有很多種原因造成,有人為因素,也有自然因素,下面我給大家一一列舉。

    育苗的問題

    ①播種量大,這樣就導致水稻苗形成弱苗。

    ②今年春季溫度變化較劇烈,這又對水稻秧苗造成。今年春天,前期連續低溫,出苗慢,生長慢。

    二、春季的階段性的低溫

    今年春天遇到了四次強度大,時間長的低溫天氣。而且春季溫度變化劇烈。造成春天插到地裡的秧苗緩苗時間長,再加上秧苗素質低,分櫱推遲,肥效反應拖後集中反應。

    今年春天的低溫(實際上是凍害)可造成水稻秧苗死亡的極端天氣。而且在低溫冷害的同時,造成大多數水稻秧苗抗藥能力下降。再加上除草劑的藥害,致使水稻苗發育不良,分櫱推後,推遲了生育期大約10天。嚴重影響了水稻正常生育程序,進而影響到正常成熟。

    三、品種原因

    ①、由於種植了感光性強的水稻品種,造成分櫱期末期光照不足(和低溫天氣有絕對關係)導致水稻提早孕穗,出現減葉現象,分櫱不夠,影響了水稻的保苗株數和產量(對出米率影響不大)。

    ②、品種跨區種植嚴重

    四、肥料的選擇和應用上

    由於肥料選擇和配比不對(其中包括底肥、生物肥、返青肥的選擇)。以及在分櫱期和孕穗氮肥的大量應用,造成分櫱肥肥效拖後。由於水稻分櫱期溫度偏低,施肥後肥效反應拖後,導致了幾個問題的出現。

    ①、分櫱推遲,影響正常成熟。

    ②、肥效反應延後在拔節期,使水稻底節拉長,容易倒伏,影響水稻產量,進而影響出米率。

    五、各種病害發生嚴重

    由於前期低溫,底肥、生物肥、分櫱肥不能及時分解釋放,造成肥效很低。分孽末期和孕穗初期又遇到高溫、大風天氣,底肥、分櫱肥和孕穗肥的肥效肥效集中反應在後幾片葉上,使後幾片葉葉片超長。在高溫、高溼和大風天氣影響下,多數水稻葉片受傷嚴重。全省水稻大面積發生細菌性褐斑病、褐變穗(即黑穗、紅粒)和鞘腐病。對水稻產量影響很大。還有一些水稻發生了嚴重稻瘟病,紋枯病,小球菌核病等多種病害,對區域性的一些水稻產量影響更大。

    六、蟲害重於常年

    由於前期溫度不高,溼度較大,光照不足,特別適合於負泥蟲和稻螟蛉的繁殖和發生,導致全省大面積發生負泥蟲和稻螟蛉,使水稻葉片缺損嚴重(特別是後二片葉),影響了水稻正常光合作用,對水稻的產量也有很大影響。有些個別地區蟲害發生嚴重的地塊,減產更嚴重,何談米率。

    七、管理上的缺失造成生理病害嚴重

    今年在階段性高溫期間,有些秸稈還田多的地塊,爛泥田,和缺鋅、鉀、矽肥地塊而又氮肥偏大的地塊,又沒有及時曬田,根部有毒有害物質積累過多,導致水稻爛根和根系發育不良,使水稻秧苗出現紅葉子,也就是生理型赤枯病。對水稻的分櫱和生長影響很大,既影響單位面積上的有效保苗穗莖數,又推遲了熟期,從這就嚴重影響了水稻的產量,促使出米率低。

    八、最致命的原因(冷害)

    在8月中下旬,有2—3天白天最高氣溫不超過15℃,晚上氣溫低於7℃,有的地方氣溫更低。已經低於水稻生長溫度12.5℃,使水稻遭受冷害(都可以穿棉衣了)。

    特別是有些氮肥偏大,缺鉀、缺矽、缺少微量元素、生物肥的地塊,出現嚴重的早衰和死秧現象,對水稻的產量影響最大。造成不能正常灌漿,對出米率影響最大。

    九、光照不足、還是低溫

    在9月上旬,連續多日光照不足和低溫天氣,水稻不能正常上糧。籽粒吃不飽,不充實,就造成空癟粒增多,稻粒瘦條,千粒重下降,嚴重影響水稻的產量、質量和出米率!

    十、斷水時間過早

    因為秋季撤水過早,對水稻的產量有一定的影響。特別是在灌漿後期有些沒水的地塊,田面出現了乾裂現象,使水稻根系受傷,水稻葉片尖部失水乾尖,有的田塊就出現了早衰現象。撤水過早對米率,對產量影響相當大(個別低窪地除外)。

  • 4 # 三農問題探討者

    地力下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濫用化肥農藥,造成土壤板結,而導致的水稻產量下降!

    那麼該如何整地施肥呢?首先我反問你一個問題?在八九十年代的時候,地力為什麼不會下降,而且土壤肥沃不板結,土壤裡泥鰍黃鱔多的是。

    本人的父親是生產隊時期,本隊的主耕手,小麥和油菜以及水稻,收割後通常都會有父親帶著另外幾個耕田手,負責把生產隊的二百多畝地,用耕牛深耕一遍,每到週末,我都會跟在父親後面撿泥鰍,黃鱔。

    為什麼現在的農田裡泥鰍己經滅絕!野生黃鱔也成了稀有物種!為什麼?

    一,是化肥農藥以及濫用除草劑,造成土壤板結,水份流失嚴重,造成了地力下降。

    二是現在人懶,圖省事!為什麼生產隊時期的土壤不板結,地力不下降呢?其實大家都心知肚明!那絕對是農家肥的功勞!其實答案已經出來了!由於這些年來,種地都採用了懶人之法——免耕種植!長期的使用過程中,至使土壤只有表皮層鬆軟一點,表層底下早己板結,失去了土地的優越性,就算你想重施底肥(農家肥,因農家肥經過發酵後,充滿了植物所需的各種微量元素和營養。同時也鬆軟了土壤)。

    本人認為農作物收割後,一定要改變現在的種植方式,釆用深耕,並施以一定程度的農家肥,以其來增加土壤的肥沃性,通透性,從而達到鬆軟透氣,再配上好的農作物品種。

    儘量少用除草劑,為地球,為人類,更為瀕臨滅絕的水生小動物們,留下一點乾淨無汙染的生存空間吧!

  • 5 # 長江老農

    我是水稻種植戶,水稻產量不高與地力沒多大關係。水稻生長首先需要充足水源、光照、溫度,當然也需要肥料,必須平衡施肥。

    水稻高產栽培技術,首先必須選擇高產品種,水稻種子穩產性較差,必須每年更換品種種植,現在高產新品種層出不窮,農民每年都要購買一點試種一下,適合當地種植,就推擴種植。水稻種植,現在都採取直播的居多,直播的好處,就是省時省力省成本,還有高產優勢。直播水稻就是將“破胸”的水稻種子,直接播種到水稻田裡,省去栽植環節,沒有緩苗期,直播水稻較密,分櫱抽穗多從而達到高產效果。水稻田用旋耕機淺耕後,每畝追施氮磷鉀複合肥20公斤,氯化鉀肥10公斤,再旋耕平整一遍,打封閉除草劑,10天后直播,直播可用機械直播,市場上有水稻直播機,也可以人工撒播,但必須是有經驗的老農民,防止播種不均勻,不是播多了,就是播少了,還可以無人植保飛機撒播。播種時,水稻田不能有積水,種子落入泥巴里才能紮根。水多了,種子會漂浮、漂移。水稻播種後,7天內不能抽水灌溉,讓水稻種子紮根泥土中,只要水稻田不乾裂基本上一個月不用抽水,這是為了防止水稻倒伏,促進水稻根系生長,水稻開始分櫱了,才開始抽水灌溉,並追施尿素10公斤,水稻開始封行前再追施10公斤。水稻封行後,不能再施氮肥了,穗肥以磷鉀肥為主。水稻封行後,要立即“曬田”,停止灌溉7天——10天,促進水稻有效分櫱、防止水稻貪青旺長,促進水稻根系再次生長。水稻種植在孕穗期——抽穗期南方天氣持續晴熱高溫,水稻適合生長溫度25°C——35°C,超過37°C必須採取降溫措施,防止高溫熱害。水稻抽穗後,全天抽水灌溉,降低田間環境溫度,促進水稻正常揚花授粉,降低水稻秕穀率。水稻抽穗期——灌漿期不能缺水,水稻田保持水位2寸——3寸深。水稻抽穗後,管理重點放在病蟲害防治上,高溫高溼環境病蟲害較偏重發生,一般水稻10天打一次農藥,病蟲害偏重發生,可7天打一次藥。水稻成熟後,要及時收割,長在水稻田裡蒸發量大,會象曬稻一樣,產量明顯每天下降80斤——100斤/畝,水稻先聯絡買家再收割,直接在田間地頭賣掉。

    以上純屬個人經驗分享,僅供參考!

  • 6 # 執子之手60544321

    地力下降有很多原因造成,濫施化肥就是其中之一,很容易造成土壤板結,地力下降,建議逐年增加農家肥和有機肥使用量,減少化肥的使用量,改良土壤。

  • 7 # 一生何求575796239087

    種肥要選對,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農家肥綠肥,用服合肥,適當下底肥看情況再追什麼肥多少,要曬田,管理治病防蟲要到位,這樣必須高產

  • 8 # 農民阿義

    我給你分享一下水稻的栽培技術,你看一下是不是哪個地方出問題了?

    水稻的栽培技術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選種

    種子的選擇非常重要,優秀的水稻種子直接關係著水稻後期的生長、管理、病蟲害等問題的預防和抵抗甚至直接影響水稻的產量,因此,選種是水稻種植的關鍵步驟。而對於有機水稻的種子,要選擇抗逆性好(主要是抗病蟲危害)、分櫱力強、偏大穗、富營養、商品性好、優質米並且適宜旱育苗、超稀植栽培模式的優良品種,發芽率在95%以上,純、淨度99%以上,不能 越區種植,保證霜前5~7天充分成熟,做到早中晚水稻的合理搭配,充分發揮種子的“種盡其用,地盡其利”的作用。

    二、播種與插秧

    播種前先把選好的水稻種子進行晾曬1-2天,之後用1%的石灰水浸泡2—3天,之後再對種子進行催芽播種。這樣做能夠預防水稻惡苗病、幹尖線蟲病等水稻常見病,有利於病蟲害的防治。

    水稻種子出現白白的小芽以後就可以進行播種了。播種時,氣溫對播種的質量和育苗非常重要。一般是當氣溫穩定在5℃時進行播種最為適宜。育苗採用中大苗育秧方式,秧齡掌握在30天左右,水稻秧苗在5—7葉並且氣溫穩定在13℃時為插秧的最佳時機。

    開始插秧時,應採取超稀植的插秧方式,儘量做到邊起秧、邊插秧,淺插,插直、插勻、插稀,合理密植,發現缺苗斷空地方,進行移苗補栽,以確保苗全苗齊苗勻苗壯。

    在進行插秧時,應合理密植。株距過寬會浪費土地,株距過窄會影響秧苗的發秧,後期容易倒伏而影響產量、浪費秧苗。最為合適的株距應保持為0.11×0.25米,大概每畝密度2.0~2.2萬穴,其中雜交稻每穴栽插3~4株,每畝基本苗6~7萬;常規稻每穴栽插6~7株,每畝基本苗12萬左右。

    三、施肥

    施肥可以說貫穿水稻的成長的全過程。而對於有機水稻的栽培來說,肥料的選擇和施肥的時間等保證水稻有機質的重要的一個方面。因此,有機水稻的種植只能施用有機肥,而不能施用一般的化肥。最好的有機肥主要有餅肥、雞糞(必須腐熟、發酵)等。

    施肥應該在插秧之前進行,叫做基肥。在插秧之前、土地耕翻時進行,每畝可施2000公斤發酵好的雞糞,施入均勻,不能積堆,以免燒苗;而對於苗床地可結合整地及時施好有機肥1~2噸/畝和腐熟餅肥50公斤/畝作基肥。播後在秧板上覆蓋商品有機肥2噸/畝,以保溼、保溫、防露籽、防雀害,提高成秧率;水稻秧苗期使用腐熟餅肥50公斤/畝,促分櫱早生;在水稻生長期施用腐熟餅肥100~200公斤/畝,其中雜交稻以櫱分肥為主,常規稻前後期各佔50%。注意,在水稻的整個種植過程中絕對不能施化肥,並且施底肥要質優量足,追肥要少吃多餐,同時根據地力、長勢和底肥多少,合理追肥,主要追好分櫱肥、調節肥、穗、粒肥,保證供應水稻生育期對營養元素的需要。

    四、灌溉

    有機水稻是喜水性糧食作物,合理灌溉對水稻的成長具有非比尋常的作用。種有機水稻一定選擇水源條件好的地塊,絕不能渴水,而對於有機水稻的灌溉必須採取潔水灌溉,絕不能用生活汙水,工業用水灌田,也不能用井水灌溉,實在沒辦法用井水灌溉的,要設曬水池,提高水溫,同時應做到單排單灌,在水層管理上,以淺為主,以水增溫,以水促控,以氣養根,以根保葉,活稈成熟。

    具體的灌水方法是:水稻移栽至返青分櫱初期深水灌溉,水層5釐米左右,嚴防脫水,返青後2~3公分水層,有效分櫱前以淺為主,提高地、水溫,促進分櫱,有效分櫱結束時,對生長繁茂地塊,立即排水曬田,7~10天,控制無效分櫱,曬田程度達到田面發白,地面有裂紋,池面見白根,葉色退淡挺直,促進根系發育。排水曬田後,採取幹、溼、乾的間歇灌溉,以根保葉,養根保櫱。後期如遇到夜間氣溫低於17℃以下,採取深水護胎,水層15公分左右,這是防禦障礙型低溫冷害的有效措施。孕穗期淺水勤灌;抽穗後淺水灌溉;到了黃熟期應停止澆水。透過科學有效的水漿管理,促進水稻早分、早封行,達到以水控草、以水促苗、以苗壓草和以水調肥的目的。

    五、除草

    有機水稻的除草,因為不能噴灑農藥,需要運用其他的除草方法。具體來說,有機水稻種植的除草除了常見的人工拔草外,還有以下幾種較為可行的方法。

    (一)插秧前的誘草滅草。具體做法是:在進行插秧前的40~50天就開始對地塊進行持續的灌水,使田間土壤保持溼潤,以誘發雜草的生長,並透過數次耕翻來減少雜草基數,以達到滅草的目的;此外,在插秧前的10~15天,再採用人工拔除的方法來拔除耕翻遺留下來的雜草,特別是針對雙穗雀等惡性雜草以及水稻生長期間的高齡雜草,必須進行多次人工拔除。

    (二)插秧後、生長期的以苗壓草、以水壓草。這種除草方法主要是透過合理密植,增加基本苗的數量和對秧苗進行科學的水漿管理等措施,以達到抑制雜草生長的目的。

    (三)立體種植、養鴨除草。採用立體種植的方法,利用稻鴨共生的措施來控制田間雜草的發生。具體做法是選擇體型適中、活動能力較強的鴨子品種,與水稻栽植同步進行培育,透過鴨子的活動來抑制稻田中雜草的生長。一般來說,每畝養殖10~15只鴨子較為合適。

    六、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防治也是水稻種植的一項必不可少的程式與技術,普通水稻可以用農藥等化學物質進行病蟲害的防治,而由於有機水稻作為純天然、無汙染、健康的水稻在生產中對於雜草的處理不能向普通水稻一樣噴灑農藥,這就給有機水稻的病蟲害防治帶來了困難。而對於有機水稻種植期間的病蟲害防治需採取綜合防治措施。

    (一)病害防治

    有機水稻病害主要有惡苗病、稻瘟病、紋枯病和稻曲病等。在方法上主要以農業防治為主。具體來說是:透過培育壯秧、合理密植、科學調控肥水、適時擱田控制高峰苗等水稻健身栽培措施來增強植株的抗性,改善田間小氣候,減輕病害的發生。

    (二)蟲害防治

    水稻害蟲主要有稻象甲、稻薊馬、稻飛蝨、稻縱卷葉螟、螟蟲等。在防治上需採用多種措施,減少害蟲的為害,使損失率控制在8%以內,基本確保田間無大面積白葉、白穗和枯死麵積。具體來說,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

    1、農業防治:透過健身栽培,增強植株的抗蟲性。

    2、物理防治:安裝頻振式殺蟲燈(30畝左右/只)誘殺田間趨光性害蟲。點燈時間約從6月中旬以後每晚18:30開始最為合適。

    3、生物防治:一是加強監測。健全害蟲測報系統,準確掌握蟲情,實行達標防治;二是藥劑防治。選用經有機認證機構認可的生物農藥和植物性農藥如“BT粉劑”和0.5%“苦參鹼”水溶劑等進行防治,重點抓好1、2代螟蟲、2代縱卷葉螟和2代飛蝨的防治,以控制害蟲基數;三是生物防治。利用現有自然天敵(蜘蛛、寄生蜂、蛙類等)控制害蟲的種群數量;四是稻田養鴨。透過稻鴨共育來控制田間害蟲特別是飛蝨等中下部害蟲的發生數量。

    最後,在水稻收割後需要種足種好綠肥,以培肥土壤,減少年有機肥的投入量,以降低生產成本。

  • 9 # 龍蝦說

    地力下降,水稻產量不高該如何調整施肥。

    一、可嘗試調整水稻品種,一般來說粳稻的產量低需肥量大,如果氣候條件允許可以嘗試從粳稻改變成秈稻,這樣的需肥量就少一點,相對來說秈稻的產量比粳稻產量高一點。

    二、種植結構調整

    水稻種植實在是出現了問題了,可以進行種植調整一年,例如水改旱田輪種一年, 可以種植旱田作物,如果能有條件申請到土地休耕的話,可以進行土地休耕一年,用來修養土地。

    三、調整施肥的結構

    莊家一枝花,全靠肥當家,肥料在水稻種植過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時在長時間的操作習慣中普遍的使用氮肥過種,使用過程中很容易造成一些病蟲害的發生,調整施肥的思路,多新增一些中微量元素,打藥的時候補充一點葉面肥,特別是在灌漿期補充一點磷酸二氫鉀這樣的葉面肥,保護住水稻的主要的功能葉《劍葉、倒二、倒三》,這樣會為後期的高產奠定基礎。

    四、發展漁稻綜合種養

    水稻田裡面不能只想著單純的發展水稻這一項,水稻產量不高,可以在水稻田裡面發展稻蝦、稻魚、稻蟹、稻鰍等多種水上動物,利用生物之間的轉化來提升土壤的肥力,達到一水兩用,雙產雙豐收的局面,同時也能達到農藥化肥雙減量的國家要求。

    幹農業是辛苦的,同時面臨著豐產不增收的尷尬境界,水稻有著國家最低保護價,我們生產著能做的就是增加產量,在減少人工投入的情況下達到增產增收。種田不易,希望大家致富過上好日子,在決勝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今天,不給祖國拖後腿。

  • 10 # 雲眾地

    地力條件是制約水稻高產的主要因素之一,連續多年稻田多熟制種植,水稻田的地力是會有所下降,高產田也普遍存在地力退化的問題,土壤酸化和板結加劇。說的簡單點,若不採取合理補充營養、注重土壤肥力的培育,施以往相同的肥料,水稻產量沒以往高,需施更多的肥料。

    如何整地施肥?

    水稻整地要求田面平整,不會出現高低不平、低窪,畦面軟硬適中,再者使耕作層養分均衡,土壤環境一致!

    現在整地一般都用拖拉機,種植面積一般用小型拖拉機,種植大戶大多用大型拖拉機,耕地前一般淺水灌田浸泡一天,特別是秸稈還田的田塊,要注重撒施秸稈腐熟劑,整田是避免水層過深,讓秸稈不會漂浮堆積。

    水稻整地與施肥結合,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翻地前施肥,在第一遍翻地時將肥料埋入土壤,能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但播種或插秧後養分釋放慢,可多用基肥,另一種則是耙地時施肥,在水稻播種或插秧後,養分能快速供應給秧苗。

    平衡施肥助水稻高產穩產

    首先,採取測土配方施肥,在檢測土壤養分的基礎上,合理配比氮、磷、鉀肥及補充矽、鋅等中微量元素,保證水稻能夠正常生長。

    第二,根據地力水平、水稻品種特性、產量目標計算出畝用氮肥量,按水稻養分吸收規律合理配比氮磷鉀,可以參考“水稻三定栽培技術”或“水稻精確定量栽培技術”內容,

    種植綠肥、秸稈還田,培肥地力

    可以在秋冬季,在中稻收割後或晚稻收割前免耕撒播紫雲英的種子,在次年紫雲英盛花期是翻壓,若是種植早稻,則要求拋栽前一個星期翻漚,能夠為稻田增加有機質及有效氮素,可改善土壤理化性質,培肥地力,為水稻高產穩產提供良好的土壤耕作基礎!

    秸稈是一種重要的有機肥資源,秸稈種含有大量的碳、氮、鉀等營養元素,實行秸稈還田後,經過腐熟的秸稈可為土壤增加有機質及氮、鉀等養分,滿足水稻生長需要!

    結束語:為了保護耕地的土壤地力,應注重採取種植綠肥、秸稈還田等措施進行養地,根據田塊、作物品種特性及產量目標進行平衡施肥,保證水稻種植過程中能持續獲得高產穩產!

  • 11 # 南粵新農人

    水稻田地力貧瘠,所栽種的水稻植株長勢不好,病蟲害頻繁發生,最終會導致稻穀的產量下降,稻田地力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

    一、稻田使用了過量的石灰導致地力下降

    目前水稻生產上所使用的肥料主要是碳酸氫銨、硫酸銨、二銨、氯化鉀等,其中又是以碳酸氫銨和硫酸銨為主,長期使用這些化肥會導致土壤酸化嚴重,而水稻又是喜鹼性土壤,為了快速改善酸化土壤,使土壤的PH值適合水稻生長,會使用大量的石灰來中和酸性度,稻田受石灰的鈣元素影響,土壤會變成貧瘠,另外石灰在中和酸性度時也會將土壤中的有益生菌粉、有益生物滅殺掉,使得土壤中的有機物、鹽分等難以降解,導致地力貧瘠。

    ◆解決方法:稻田酸性度過高,需要用到石灰來中和時,每年每畝地所使用的石灰不能超過300斤,同一田塊連續使用石灰不可超過3年。中和土壤酸性度建議使用草木灰來替代石灰,草木灰是天然鉀肥,不會導致地力下降。

    對於使用石灰導致地力下降的田塊,首先犁田一次,引水浸泡田塊3~5天,然後排水曬田,田塊曬到有裂縫後,再犁翻一次,這次犁翻深度需40釐米左右,犁翻後的土壤暴露於太陽下暴曬7~10天,太陽會蒸騰掉土壤中過多的鈣、鹽分。

    暴曬後的土壤增施有機肥,並耙耕均勻,酸性度較高的稻田,每畝使用400斤的茶籽枯或者豆餅肥與1200斤的禾稈草漚制腐熟後還田;對於鹼性度較高的稻田,每畝用3000斤的雞糞肥和2000斤的禾稈草漚制腐熟後還田。

    施入有機肥後,在往後的水稻生產中儘量以中性的氮磷鉀三元複合肥追肥,減少過酸或者過鹼的肥料施入。

    如可以的話建議輪作花生、紅薯、馬鈴薯、大豆等,這樣能加快土壤的地力恢復。

    二、稻田長期使用化肥導致地力下降

    稻田長期使用化肥,減少了有機肥的施入量,土壤中的有機質減少,有益生物、有益菌也跟著減少,這就會導致土壤中的化肥鹽分無法有效降解,時間長了無法降解的鹽分就會沉澱在土壤表層,最終導致土壤板結、土壤貧瘠。這種稻田如果不增施有機肥來培育稻田地力的話,就算施入再多的化肥,稻穀產量也不會得以提升。

    ◆解決方法:長期使用化肥導致稻田板結、地力下降的,在水稻採收後犁翻一次,然後引水泡田3~5天,排水,將土壤中過多的鹽分隨水排走,水排掉後曬田致土壤有裂縫時再犁翻一次,同樣以40釐米深為宜,這次犁翻後暴曬5~7天,最後施入有機肥,酸性度高的稻田,每畝用700斤的豆餅肥和2500斤的禾稈草漚制腐熟後還田;鹼性度高的用4000斤的雞糞肥和3000斤的禾稈草漚制腐熟後還田。

    有機肥施入用耙耕均勻,建議輪作一輪花生或者紅薯,這樣有利於加快土壤恢復。

    提醒:

    如輪作花生、紅薯、馬鈴薯,不可使用豆餅肥或者雞糞肥作為基肥,這兩種肥料容易生地下蟲害,可改成茶籽枯這款肥料,茶籽枯的成分裡含有“皂角甙”,皂角甙具有殺蟲作用,能滅殺地下蟲害。

    石灰、草木灰不可與有機肥同時使用,會產生拮抗作用,導致有機肥裡的養分下降。

  • 12 # 村野輝哥

    一、施大量農家有機肥,改良稻田土壤,提高土壤活力。平均每畝施發酵腐爛熟的農家有機肥三千斤左右,均勻撒施,然後犁田耙田整平。農家有機肥能肥沃土壤、防止土壤酸化板結、疏鬆通氣、提供農作物生長需要的微量元素、調節酸鹼度平衡。

    水稻產量下降,跟稻田土壤長期缺乏農家有機肥有很重要的關係,由於土壤長期缺乏有機肥,導致稻田土壤貧瘠、酸化、板結,植物生長需要的微量元素缺乏,引起水稻抗倒和抗病力下降,穀粒不飽滿,結實率低,產量下降。

    二、移栽水稻秧苗之前,撒施20公斤左右的複合肥作底肥,然後在水稻插秧後半個月左右撒施含氮量高的高氮複合肥25公斤左右。對比之下,使用複合肥稻田的水稻品質要高於使用尿素、磷肥、鉀肥的稻田的水稻品質,使用複合肥的稻田水稻的穀粒會更金黃飽滿,千粒重,結實率高,因為複合肥裡面還含有水稻生長需要的微量元素。

    三、不能單一使用化肥,也不能單一使用有機肥,要化肥跟有機肥結合使用,才能提高產量,提高水稻糧食品質。如果單一使用有機肥,農作物會生長緩慢,見效慢,長勢不好。單一長期使用化肥,會使土壤土質變壞,最後導致稻田土壤粘性強而板結,貧瘠酸化,無法耕種。

    四、在水稻不同的生長期,根據水稻的生長情況,可以用葉面肥噴霧,使水稻長勢更好,比如在水稻孕穗期、抽穗期、灌漿期,用磷酸二氫鉀噴霧,可以提高水稻千粒重和品質。

    水稻的病蟲害、灌溉、品種的選擇、氣候問題等都是影響水稻產量的重要因素,但不是今天的話題,人家沒問,所以就不答非所問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陳翔六點半》能邀請到那麼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