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紅色收藏家姜小平
-
2 # lcjgold
三國講了一群小朋友拉幫結派打群架的故事,水滸講了一百零五個男人和三個女人成立黑社會的故事,西遊講了五個失足少年經過教育勞改重新做人的故事,紅樓講一群少年早戀的故事,其實都是反面教材
-
3 # 落絮雲端
四大名著”,指明代的《三國志演義》、《水滸傳》、《西遊記》和清代的《紅樓夢》四部小說。
從這部四部小說當中,我們基本上可以解讀出華人的歷史觀、政治觀、人生觀、價值觀等等。
《三國志演義》--分合迴圈的歷史宿命
《三國志演義》的故事,起自“宴桃園豪傑三結義”,終於“降孫皓三分歸一統”。小說家將充滿偶然性的歷史事件當作在必然規律支配下肯定發生的事實,於是原本不確定的歷史便成為朝著理性目的行進的必然過程。
“黃巾起義”對中央政權的衝擊揭示了漢朝最終滅亡的種種原因:桓、靈二帝用人不當,特權集團——包括宦官和外戚——敗壞朝政,激烈的朋黨之爭,膨脹的個人權欲等等。這裡的因果關係是環環相扣的,表現出《三國志演義》對歷史的深刻思考。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小說多個情節前後重複,遙相呼應。比如第一百一十四回,曹髦大喝“吾乃天子也”,這跟第一回劉備幼時同鄉中小兒以樹下游戲,自稱“我為天子,當乘此車蓋”,遙相呼應。歷史彷彿在轉了一圈以後,又回到了它的起點。
從歷史迴圈論的觀點來看,分—合—分—合……構成了一種永無止境的歷史過程。這就是毛宗崗所總結的:“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全書的情節展開鮮明地以蜀漢一方為中心的,極力謳歌劉備為首的蜀漢政權,寓意深刻。三國中的劉備集團擁有“占人和”、得民心的客觀條件,“上報國家,下安黎庶”的政治理想,是正義力量的象徵,而與之相對立的曹操集團卻成為邪惡勢力的代表。這種“擁劉反曹”的政治傾向,既表現了中國古代平民百姓的心理和願望,又浸透了源遠流長的封建正統觀念,二者融合,構成一種強烈的道德信念。
然而,真正實現統一的是由邪惡力量曹魏一方派生出來的司馬氏政權,而正義力量劉蜀一方來終究成為幻滅的理想。小說的後半部流溢著濃重的感傷情調,就像鋪天蓋地的迷霧一樣瀰漫寰宇,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水滸傳》--英雄的政治理想
小說裡,108位好漢本是“魔君”,最後卻變為神。在這個過程中,包括三個故事:群魔亂世、改邪歸正和榮升天神。這個“魔君三部曲”隱含著深層政治思考,它蘊含三重寓意,即“官逼民反”、“替天行道”和“忠義之烈”。
一百單八個“魔君”降生社會的原因,是奉了聖旨的洪太尉“誤”放出來的,隱喻著“亂自上作”、“官逼民反”的思想。一百單八個“魔君”降世,糾集在梁山泊,一方面擾亂了“大宋天下”;一方面又成為“宋朝忠良”,力圖以違背現實政治秩序的叛逆行為來達到整頓倫理綱紀的最終目的。這隱喻著“替天行道”思想的複雜內涵。
因為社會黑暗,奸臣當道,這才使得忠義之士被逼無奈,走投無路,迫不得已地採取先造反而後受招安的方式,以達到“為國盡忠”的目的,完成“替天行道”的使命。經過幾番周折,排除了朝廷之中和梁山內部的重重阻力,宋江帶領眾兄弟懲惡除暴,救困扶危,創造條件,終於接受招安,替皇帝北征南討,遏止覬覦國鼎的遼軍,掃除不“替天行道”的方臘。
然而,即使“魔君”已經改“邪”歸“正”了,但在現實政治中仍然不得善終。這批“替天行道”英雄,仍然被誤國之臣、無道之君逼向了絕路。
《西遊記》--從年輕走向成熟的成長過程
孫悟空從石頭裡蹦出來,他就擺脫了人與生俱有的社會關係,沒那麼多複雜的事情,自由就好。然而,慾望總是隨著你對這個世界的瞭解加深而不斷加強。有慾望就一定會去尋求實現願望。石猴有一天突然發現,自己生活的環境太狹隘了,來來回回的就是在花果山上,交往的就是那些個猴哥猴弟。他想要擁有更大的空間和世界,所以他就去尋仙問道,有了種種法力。這既提升了個人能力,同時也拓展了無窮的生存空間。一個筋斗雲就可以翻出十萬八千里,生活空間如此之大,可以為所欲為,來去自如。
有了超強的個人能力,人就可以為所欲為,來去自如嗎?不,能力越強,責任越強,不給這樣的人找點事情,就管不住。當孫悟空的個人慾望膨脹到極致後,社會就不能容忍他了。他打破了正常的社會規律,挑戰了維持天地秩序的權威,必定要受到懲罰。所以有了”被壓在五指山500年”的慘痛歷史。
“如來佛的掌心”代表一種無所不能的社會規範,個人有再大的能耐也逃不出如來佛的手掌心。“個體人”一旦步入社會,就不可能再有絕對的自由自在,不可能再為所欲為了。憑藉一身高超的武藝,美猴王幾乎所向無敵,但是他終究逃不脫社會關係之網。
《西遊記》小說揭示了規範和自由之間的矛盾對人一生髮展過程所起的作用。隨著他個人慾望的不斷膨脹,社會對他的壓制的手段也越來越嚴厲。憑藉一身高超的武藝,美猴王幾乎所向無敵,但是他終究逃不脫社會關係之網。
回覆列表
中國四大名著是指《三國演義》(羅貫中)、《水滸傳》(施耐庵)、《西遊記》(吳承恩)、《紅樓夢》(曹雪芹)。
四大名著是中國文學史中的經典作品,是世界寶貴的文化遺產。
此四部鉅著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是難分高低的,都有著極高的文學水平和藝術成就,細緻的刻畫和所蘊含的深刻思想都為歷代讀者所稱道,其中的故事、場景、人物已經深深地影響了華人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可謂中國文學史上的四座偉大豐碑。
在題材內容和體例結構上,四大名著也頗有代表性和開創性:
《三國演義》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小說。屬於歷史題材的扛鼎之作。其尊劉抑曹的觀點一方面是反映了人民對明君仁治的渴望,一方面也因為劉備以弱成強的奮鬥史更能引起普通大眾的共鳴,可謂是草根奮鬥成功的母題。
《水滸傳》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用古白話文寫成的歌頌農民起義的長篇章回體版塊結構小說。其先分後和的鏈式結構獨樹一幟。是英雄傳奇的代表作。
《西遊記》是中國古典小說中偉大的浪漫主義文學作品。是明清小說裡神魔小說的最高峰。
《紅樓夢》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長篇小說,是古典小說文學性藝術性思想性最巔峰之作。因其在思想內容和藝術技巧方面的卓越成就,不僅在國內成為"中國小說文學難以征服的頂峰",而且在國際上也受到許多國家學者的重視和研究。是世情小說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