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書叔生活圈

    我曾經也深受這種苦。我的父母從前也經常吵架,總之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不如了對方的意,就吵了起來。直到近些年才算情況有所好轉,可能是他們年紀大了,不怎麼折騰了;也可能是我說話越來越有分量了,他們開始尊重我的意見了。

    我認真地想了一想,也確實記不起來他們因為什麼事吵架。大概的原因就是我媽比較笨,我爸嘴比較損。我媽年輕的時候是個美女,也愛玩,能和男人們喝酒,說話做事就不太顧我爸和我的感受,我們倆對她都有意見。我們有意見一表達出來那就不得了了,我媽的火爆脾氣不是一般人能招架的住的。我爸吵不了兩句就閉嘴了,然後就剩下我媽喋喋不休,哭哭啼啼。

    童年的我,是非常恨我媽的,我是獨生子,然而感覺自己不像是親生的。那時我媽經常打我,笤帚,竹棍,鞋子什麼的都成了她教訓我的工具。我還跟我爸說我媽壞話,甚至勸他們離婚。每次她打我,我都是開了嗓子的哭號,搞得全莊子的人都知道我媽在打我。但是沒有卵用,我媽該打我還是打我,字寫的不工整就要打,作業本上有老師打的大叉子也要打,這種棍棒教育一直持續到我上初中。我的字寫的最差勁的時候也是我上中學的時候,可能是我潛意識裡在報復我媽,然而她也管不到那麼遠了。

    我爸沒什麼文化,也沒什麼能耐,看不慣別人吹牛,說話有時候刻薄,喜歡損別人,但是他自己也吹牛,所以很不受我們包括親戚們的喜歡。我媽和我總是喜歡chula(方言,嘲諷)他,貌似先動怒的總是我媽和我,我爸和別人亂噴的時候收不住時,就經常容易引發戰爭。後來我才注意我的問題,自卑的人特別沒有娛樂精神,也特別看不起別人吹牛。

    我們可以發現,每個愛吵架的家庭都是有一個控制慾極強的人。嘮叨往往也是柔性的控制。

    吵架是一種失控狀態。誰先吵起來,就是誰先失控。解決問題的根源就要從ta身上先下手。很多人都認為家庭是個不講理的地方,所以弱者有理的情況非常突出。誰在家裡最強勢,那麼吵架的原因就容易歸罪到強勢的人身上。吵架這事,男人一般都是被指責的物件。就算是母親理虧,父親也有可能被指責,你一個大老爺們,怎麼不讓著女人?

    我的父親,除了沒什麼本事,不賭博,不抽菸,不貪酒,有時也會疼老婆,應該還算不錯了。他的問題主要是小時候窮怕了,導致缺乏遠見有特別要強,他所有的焦慮和痛苦都來自於他的不甘心。辛苦了那麼多年還是沒有人家有錢,養了個兒子也沒有什麼出息,他接受不了。所以他看得起的人沒有幾個,他連自己都看不起。說到這裡,其實我也是挺恨自己了,如果自己混的好一點,就能減輕他的焦慮,但是我個人能力不怎麼行。他當然知道自己問題在哪裡,但是走出自己的困境真是非常之難。像我這種情況的,大家能做的就是讓自己事業有成速度更快一些。

    比我父親差勁的男人數不勝數,他們可能還有更多的壞習慣。 但是吵架能解決問題嗎,我所聽聞的,沒有一個家庭可以靠吵架解決掉某一個人的壞習慣的。男人該去賭博還是賭博,該去喝酒還是喝酒。

    我們以為勸他改掉這些壞毛病是為他好,其實是我們的控制慾太強。當他人不在自己的“控制”之中,那種無能感會讓我們憤怒。這話大家聽起來可能不爽,但是事實就是如此:改變一個人是不可能的,除非他自己想要改變。比如,我莊子上有一個爺因為肺癌死去,就有一個爺戒了抽了一輩子的煙,但是我親爺戒了一段時間,忍不住又吸了起來,那是怎麼勸也戒不了。

    那你說怎麼辦?我只能說曉之以情,動之以理了,至於他改不改你就不要過分關注了,越是強求越是自找不快。當你放棄改變他人的想法的時候,會少去一大半的煩惱。不要認定要改變別人,你做了你該做的就好。你真的心疼他,可以花錢給他戒掉壞習慣。比如,可以給他買戒菸的產品。比如,你也可以學習那個把自己開車打電話的父親送到派出所的女孩,我覺得她做的挺對的。

    為什麼很多人覺得母親喋喋不休,跟祥林嫂一樣很煩,在父母吵架的時候依然站在她這一邊?典型的同情弱者。就是孩子每一次都和她站在統一戰線,強化了她的嘮叨習慣,她也習慣了成為受害人。我變成這個樣子,都是你爸爸的緣故,由此助長了孩子對父親的不滿。

    如果父親因為賭博,連孩子買學習資料的錢,生活費都給不了;因為喝酒,經常發酒瘋和母親吵架,甚至打女人孩子。如果你的母親還忍著不肯離婚,甚至你也惦記父親有時對你的好,那我猜測這已經形成受虐心理了。這些 基本的都做不到的話,那他就不配為人父,為人夫了。

    最後說一個題外話:自卑的人有兩種,一種把自己的無能歸罪於別人,一種把自己的無能歸罪於自己。我屬於後者吧,有輕度自卑。我為什麼要說自卑這個問題呢?家庭環境不好,條件不好都容易讓孩子變得自卑。而且自卑關係到我們的人生態度。我是不贊同前者的,把自己的問題都歸因到父母身上,如此你也成了走不出痛苦的受害者。事實上,也有很多成功人士也出身於那些不和睦的家庭。父母經常吵架的家庭,的確會影響孩子的成長和學習,但是自己一定不要把自己不能變得更好歸罪於父母沒有給自己創造好的條件。不要因為他們吵架也自暴自棄,也不要作踐自己,傷害自己試圖讓他們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相對來說,打冷戰還是不錯的方式。當然我也不完全贊同後者, 一定要有意識去培養自己的自信心。

    面對父母吵架,你的無能是正常現象,畢竟你只是個孩子。年輕的自己,不要過多關注父母的事情,不要做父母的垃圾桶(聽他們傾訴),要多關注自己的成長。只有你更成熟了,更優秀了,更有能力掙錢了,你才有資本像大人一樣和他們談判。所以搞好自己的學習,考上一個好大學,學好至少一門技術,找到一份好工作,你說的話的分量就會多幾分。

  • 2 # 雨露育兒

    回答這個問題,有一個故事很能說明問題:

    有個小女孩的爸爸買了一個新手機,拆開後就將包裝盒扔在了牆角,卻忘了拿出耳機。女孩的媽媽打掃衛生時發現牆角有個包裝盒,認為沒用就給扔垃圾桶裡了。

    過了幾天小女孩的爸爸想用耳機聽音樂,就四處尋找手機包裝盒。女孩的媽媽告訴他,包裝盒被扔了。女孩的爸爸非常氣憤,“怎麼不經我同意就把東西給扔了。”女孩媽媽說,“既然是有用的東西,你為何要扔在牆角呢?”就這樣,你一言我一語,各不相讓,爭吵不休。

    起先小女孩也非常煩,想衝著家門,找個清靜的地方待一會兒。但她轉念一想,不能逃避父母吵架這個問題,應該像個小大人做父母的調解人。

    於是他走到爸媽跟前,穩定爸媽的情緒,讓媽媽先回臥室,對她爸爸說,“媽媽仍然你的手機有錯。如果你不隨意亂放,又怎麼會被扔了呢?如果你再這樣兇媽媽,我以後再也不理你了。”女孩的爸爸感覺羞愧低下了頭。

    接著女孩又到臥室安慰媽媽,告訴爸爸已經知道錯了,請媽媽原諒爸爸。

    最終這個矛盾在孩孩子的調解中爸媽和解了。

    我想每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遇到父母吵架,面對這種情形時,我們可能會感覺無助和害怕,實際上作為家庭的一員,我們有義務去維護家庭的和平,因此在父母吵架時,我們應該勇敢地站出來充當調解人,化解父母的矛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面板愛出油,用什麼粉底好。不需要跟風回答。要親測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