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小小百科全書

    首先說明一點,岳飛現在被太多的人拔高,甚至神話了。岳飛雖然是民族英雄,但說到底他只是一個臣子。君臣,君臣,君在先,臣在後。別說宋高宗趙構有充足的理由殺掉岳飛了,即使沒有任何理由趙構殺掉了岳飛。那岳飛也是白死。封建時期皇權至上,正所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趙構要岳飛死,岳飛就必須死。歷史上被皇帝冤死的臣子還少嗎?這不足為奇。說一千道一萬,岳飛沒有那個資格要趙構給他跪下。在我看來,秦檜雖然是一個“宋奸”。但他的下跪,也不過是當權者出於政治利益而決定的。在岳飛身死這個方面,秦檜不過是給趙構背鍋罷了。歷代皇帝怎麼可能允許皇權向臣權認錯。

    秦檜為什麼會給岳飛下跪呢?就是因為秦檜勾結金國誣陷了岳飛導致岳飛身亡。但最終岳飛的生死由誰掌握呢?還不是趙構嘛。所以問題又回到了開頭,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歷史上南宋想要和金國議和。但金國完顏兀朮在給秦檜的書信中說“必殺岳飛,而後和可成”。意思就是說想和談可以,殺掉岳飛再談。之後在主和的大環境下,張俊、韓世忠、岳飛三人紛紛被解除兵權。之後張俊和秦檜利用岳家軍內部不和,威逼利誘都統制王貴、副統制王俊先出面首告張憲“謀反”,繼而牽連岳飛。之後張俊和秦檜捏造張憲口供“為收岳飛處文字謀反”把岳飛抓捕入獄。紹興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宋高宗趙構下達命令:“岳飛特賜死。”至此被關押許久的岳飛終被以“莫須有”之罪名殺害。

    那為什麼宋高宗趙構鐵了心要殺岳飛呢?要知道岳飛可是他一手提拔起來的。歷史上認為趙構和岳飛矛盾激化是在紹興去年九月時期。當時金國想要釋放宋欽宗的太子趙諶。岳飛得知這一訊息後,隨即進宮對趙構建議立趙構的養子趙瑗為皇儲。以表示趙構的正統權力地位。本來岳飛這算是拍趙構馬屁了。但趙構還就反感岳飛這種做法。不是方案岳飛拍馬屁,而是反感岳飛插手皇家事務。早前岳飛一直要迎回二帝就讓趙構十分不滿。這次又插手趙構立儲,這就讓趙構對於岳飛厭惡至極。也是從這個時候起,趙構和岳飛關係開始愈發惡化。

    之後趙構已經決定要議和了。整個朝廷之上大部分的意見也已經統一了。但唯獨岳飛,韓世忠等人堅決反對議和。當時晉國和南宋議和的條件就是南宋為臣屬,而金國是宗主國。當時身為南宋丞相的秦檜,甚至跪在了金國使者腳下表示南宋臣服。此時南宋和金國的議和已經初步達成。但岳飛卻表示反對,並且還是公開反對。並且表示自己要繼續進攻。趙構連下數詔要求岳飛服從命令。但岳飛也很不情願的接受了。這就讓趙構感覺到自己的權威受到了挑釁。

    後來第一次和談破裂,而岳飛等人在對戰金軍時取得了小規模的勝利後準備繼續追擊的時候,趙構連下十二道金牌要求岳飛停止,並繼續和談。但岳飛卻沒有遵守命令立刻回軍,而是多逗留了五天時間遷移百姓。這就使得趙構越發感到岳飛不可控制。他心中也有除掉岳飛的打算了。畢竟當時岳飛可是掌握了南宋大量的軍隊,這麼不尊命令的岳飛顯然不是趙構需要的。岳飛回到京城後,雖然趙構沒有處置他。但對於秦檜陷害岳飛,趙構也裝作不知。後來在秦檜把岳飛的冤案做實之後,趙構順勢下令誅殺岳飛。一代名將消亡。

    韓世忠說岳飛之死是莫須有。但歷史上莫須有的罪名而死的臣子還少嗎?白起,周亞夫等等,不都是死於莫須有罪名嗎?這就是皇權時代的弊端,皇權至上,要誰死誰就必須死。根本不和你講證據什麼的。所以說岳飛之死明知是趙構的傑作。但那又能如何?君臣之分還是要有的。歷史上不論哪個皇帝都不可能承認趙構錯了。這畢竟關乎他們帝王的統治權力地位。

  • 2 # 子不是魚

    這是一個比較爭議的問題。樓主問題中包含了一個問題:即岳飛的被殺,宋高宗要付主要的責任,秦儈作為宋高宗的“白手套”,並沒有主要的責任,首責在宋高宗,是他用十二道金牌,殺了一箇中興之臣,是他借秦儈的手,殺了盡忠報國,渴望復國,收復故土的岳飛。

    對於岳飛墓前,為什麼不鑄造一個宋高宗的跪像?這個問題,由於歷史的侷限性,加上很難跳脫“為什麼一定要殺岳飛”的陷阱裡,而替宋高宗講話,辯護,這樣則失去了作為一個獨立思考,釐清問題實質的回答者的初心,也就失去了回答這個問題的意義,因為容易陷入情緒化的感情表達。

    一、平反的事情都是後代皇帝來做,設宋高宗跪像超出禮教和當時的時空環境下的背景。

    宋高宗是南宋的一把手,是老闆。自己承認自己錯了,放在今天來說,一些老闆都很難做到,這樣會失去威信和丟面子,更何況是古代。中國自秦朝開始,政治的嚴肅性便開始擴散到國民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模式上面。 知錯改錯不認錯的曹操是、 明知不能殺卻還是大開殺伐的朱棣亦是。漢武帝巫蠱之禍之時,錯殺了衛子夫,親族共3萬人也是。

    請問這些人在皇帝生前,給他們平反了嗎?他們為自己的錯殺認錯了嗎? 這些都沒有。在那個父權時代,”父為天,子為地,君為天,臣為地” 的觀念裡面。皇帝說什麼,都是對的,說的錯的也是對的。你不能質疑,因為這是議論皇帝的功過,也是罪。秦始皇帝更是說:“子不議父”。

    所以在封建等級制度和當時的時空背景下,鑄一座宋高宗雕像跪在岳飛墓前是不可能的事。關於岳飛的平反,宋孝宗替他辦了。

    二、造成社會影響、失去統治合法性

    a·天子,即昊天上帝之子,意思是代替上天在人間進行統治的代言人,本身就具有神格。皇帝的一怒一笑,即代表上天的旨意。因此,“天威難測”,皇帝一家自古被稱為“天家”。如果對於自己錯殺岳飛認錯,則會失去統治合法性,統治的正義性和合法性就會受到質疑。

    b·派系難以安撫。 古代的皇帝,並非都是專橫好殺,不然他們也在皇位上坐不長久。皇帝的上位,實際上是派系扶植,覬覦皇位的很多。就本人分析來說,宋高宗殺岳飛,是為了平息日益強盛的民族主義,殺岳飛也是給主戰派降降溫。另一方面是安撫備受冷落計程車大夫階層。

    c·宋高宗想要殺的其實是張俊。 南宋三大主將;韓世忠、張俊、岳飛、看看先後被奪權的次序是張俊,韓世忠,岳飛。宋金兩國停戰之後,宋高宗為了鞏固自己的皇位,要密謀除掉這三員,屠刀所指,三軍膽寒。韓世忠和張俊都猜透了皇帝的心思,都巧妙的躲過了一劫。但是岳飛卻沒有。

    d· 宋高宗殺岳飛是為了除心病

    宋高宗的心病就是害怕武將專權,其次就是將相之間的矛盾。在政治上的表態,不如現實意義上的奪權。秦儈作為宋高宗的宰相,要如何樹立威信,挺身而出,為南宋和金國議和?

    三、維護國家統治的是綱紀倫常

    岳飛的被殺,在歷朝歷代都會被同情和憐憫。宋孝宗難道不知道是高宗殺了岳飛,只是想借一顆人頭來鞏固政權嗎?

    他應該知道,所以給岳飛平反了。也只能做到這一步。如果讓他設立一座宋高宗跪岳飛的雕像,天下人會怎麼想?這是不孝,在漢代不孝罪是要被“棄世”的。他要讓世人知道,忠君愛國是需要的。作為皇帝,他只能做到這一步。後面的明朝,清朝就更不可能設宋高宗跪像了。皇帝跪了,也就是神跪了,百姓也是無法接受的。

  • 3 # 小小嬴政

    岳飛的死和宋高宗趙構是有必然聯絡的,沒有宋高宗點頭,誰也拿岳飛沒辦法,也就是說岳飛被害是宋高宗決策的、秦檜及其幫兇爪牙執行的,所以他們是同謀,而且宋高宗趙構是主謀,他指使秦檜等人陷害並殺害了岳飛。

    岳飛被害後,獄卒隗順揹著岳飛的屍體,偷偷地出城,把岳飛的遺體掩埋在九曲叢祠旁邊,為了便於識別,隗順把岳飛的玉環系在遺體的腰部,草草掩埋之後,在墓地旁邊種了兩顆桔樹。

    這一晃就是21年,這一年宋孝宗繼位,平反了岳飛的冤案,把秦檜墓挖毀,奪了諡號,重新給秦檜一個惡諡——謬醜。隗順的兒子得知朝廷給岳飛平反了,看到了聖旨要“追還原官,以禮改葬”,就報告了岳飛墓的位置。

    於是朝廷下令將岳飛的遺骨安葬在棲霞嶺下,就是現在的岳飛墓的位置,兩年後宋孝宗下旨把岳飛墓所在的智果院改為褒忠祠,這就是岳飛廟的前身。

    到了明朝正德八年,都指揮使李隆第一次鑄造秦檜、王氏、万俟卨三人的跪像列於岳飛墓前,不久就被遊人出於義憤給打碎了。

    明朝萬曆三十年浙江按察使範淶捐資重鑄,增加了張俊的像,後來浙江巡撫王汝訓因為王氏與他同宗,於是偷偷地把王氏和張俊的鐵像沉入西湖了,憤怒的群眾用漁網把鐵像打撈出來了。

    雍正九年錢塘知縣李惺重鑄;乾隆十二年布政使唐模重鑄;嘉慶七年巡撫阮元用收繳的外國海盜的槍炮重鑄;同治四年布政使蔣益澧重修祠墓並重鑄跪像;光緒二十三年布政使張祖翼重鑄,現在的跪像是1979年仿照河南湯陰岳飛祠重鑄的。

    可以看的出來,鐵像重鑄是很頻繁的,為什麼呢?這是因為遊人對這些奸佞都懷著切齒痛恨,所以看見他們免不了打幾下,所以這些鐵像常年都是破爛不堪的。

    問題來了,既然岳飛的死與宋高宗趙構有很大關係,為什麼不鑄一尊宋高宗的跪像呢?

    首先,中國古代有為尊者諱的傳統,所謂的尊者就是地位尊貴的人。在中國封建社會地位最尊貴的人就是皇帝,為皇帝所犯的錯誤隱諱,就是做臣子的基本的人倫底線。皇帝是君是父,其他人都是臣是子。

    “父為子隱,子為父隱”,這是儒家的傳統,所以後世的臣子都要向對待君主和父親那樣隱諱他們的錯誤,如果鑄一尊宋高宗的像跪在岳飛墓前,那就是大逆不道的,違反封建社會綱常禮教的,是會受到所有人反對和指責的。

    第二、皇上是高高在上的君主,但不是聖人,會犯錯誤,犯了錯誤可以糾正,但是不是立即糾正,可以由後世來糾正,趙宋王朝的後人糾正了宋高宗所犯的錯誤,給岳飛平反昭雪了,而且“追還原官,以禮改葬”了,該退賠的財產退賠了,該照顧的岳飛後人都照顧了,已體現了封建社會的君主對臣子的關懷和禮遇了,所以不能鑄宋高宗的跪像了。

    至於秦檜一干人等,那是奸佞小人,一時矇蔽了皇帝,錯殺了忠良,他們在皇帝身邊沒有起到好作用,反而做了壞事,有負國家的重託,所以他們是不稱職的,應該永遠跪下去。

  • 4 # 電視劇裡看歷史

    你覺得南宋諸帝會認同這個做法嗎?

    在南宋初期,無論是對於百姓還是皇帝來說岳飛一定是個英雄,因為沒有岳飛這種將軍的浴血奮戰,南宋早就不復存在更不用說趙構的皇位了。但是南宋穩定疆域後,宋高宗的思想就發生了變化,岳飛此時就成為了障礙,因此岳飛的死雖是秦檜陰謀詭計,但是高宗無疑是幕後的禍首

    但是高宗畢竟是皇帝,孝宗不可能讓他承擔責任。

    在古代,人們認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法家思想的影響之下,整個國家的人都要為專制君主一個人的利益服務,而專制君主卻不需要為自己的任何錯誤負責。 當然了,在現代社會,任何人的利益不可以凌駕於人民或國家利益之上,即使是皇帝,做錯了事,也要為自己的錯誤負責。

  • 5 # 東東歷史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鐵無辜鑄佞臣。

    這個岳飛廟前的對聯就可以說明問題了。鑄的是臣,而不是君。

    在宋朝,那是儒家當道。皇帝那是君父。對他得忠孝。君是至高無上的,皇帝是沒有錯的,都是這些奸臣陷害的。

    再說了,老子怎麼可能給兒子下跪呢。

  • 6 # 密探零零發

    自古君王高高在上,他們認為自己永遠都是正確的,即使是自己犯了錯,也會找個人來背鍋,不是紅顏禍水,就是奸臣誤國,假如君王認錯,還跪在臣子墓前,一、有損皇帝的權威,後世的皇帝即使政敵也不會同意;二是與宗教立法不符。

    皇帝又叫天子,講究君權神授,無非就是為了加強自己的權威性,權威是帝王維護自己統治的基礎,沒有權威的皇帝就是一個沒有爪牙的老虎,因此古代帝王很看重自己的權威,一般不是天災警示,才會下個罪己詔,以安民心,平時你讓他給自己臣子認錯,門也沒有,因此他們就會找各種人來背鍋,紅顏禍水、奸臣誤國就由此而生,而宋高宗趙構就有秦檜來頂包了,並且他自己和當朝的皇帝都不會讓他跪在岳飛像前,後世的皇帝即使是政敵也不會,因為不能開這個先河,他們還要顧及那一天自己被搞了。因此堅決反對。

    同事與宗教禮法不符,古代三綱五常講究“君為臣綱”,怎麼能叫君王給臣下下跪,這與禮法不符,大逆不道,不可能會發生宋高宗跪在岳飛像前的事情。

    總之,中國古代君王永遠都是對的,即使是錯的,也是別人誤導,作為臣子就要終於我,休想讓我認錯,我是老大,我做主!

  • 7 # 東八區的王胖子

    1.這和古代的三綱五常有關,“三綱”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試想一下,按這種理念,你能指責自己的父親不對,讓他接受懲罰嗎?同理,大臣也不行!況且宋朝後面的朝代,只見過皇帝給岳飛加封的,給秦檜定罪的,可曾見過說宋高宗不是的皇帝?

    2.讓皇帝向自己的臣子下跪,皇家威嚴何在,他還怎麼統治天下?皇帝犯錯,你可以上書勸諫,皇上也可以下罪己詔,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王朝,皇帝上百個,被冤死的大臣又豈止岳飛一個,可曾見過皇帝向臣子認錯的,更何況下跪?皇權的至高無上性已經決定了這一點!

    3.即便是放在追求平等的當今社會,領導放了錯,又有幾個能當眾給下級道歉的,更何況古代,那還是天下之主!

  • 8 # 明離子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岳飛為“忠骨”,秦檜是“佞臣”。而這個忠,便是為什麼罪魁禍首明明是宋高宗趙構,卻不可能跪在岳飛面前。

    因為再錯的君,都是君。

    孟子的“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華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的思想,在經百年的儒家改良,已經失去了它的效力。

    岳飛北上抗金,打出的就是“迎還二聖”的旗號,這也許對於宋高宗趙構來說,是個威脅到皇位的舉動。

    但對於後世的皇帝來說,卻是“忠義”的典範,後世的皇帝誰都不會覺得自己會成為高宗那種落魄皇帝,相反,他們更希望在自己深陷敵陣時,有像岳飛一樣的忠臣,力排眾議,將自己解救。

    所以,岳飛死後的地位在經歷了幾朝之後越來越高,終於被封為“王”。

    但,宋高宗再混蛋,後世皇帝也不會允許去鑄鐵人去跪岳飛,因為這威脅到作為皇帝的神聖地位,從另一方面,對自己的權威也是一種挑戰。

    在皇帝的眼裡,跪天跪地跪父母,剩下的都不可以跪,作為同為皇帝的趙構,他們也不會允許。

  • 9 # 小

    讓秦檜夫婦跪在岳飛墓前在趙宋王朝看來就是天大的恩賜了,也是後來的皇帝變向的替高宗趙構向岳飛認錯了,如果不是政治需求南宋完全沒有必要給岳飛平反,更不要說提出什麼皇帝跪在臣子墓前的無腦之言了。

    首先來看岳飛的軍隊號稱岳家軍,在抗金的過程中可以說起到了主力作用,巔峰之時有十多萬之眾,這些人基本都是岳飛一手提拔的,可以說是朝廷的軍隊,但是更像岳飛自己的軍隊。

    “直搗黃龍,迎回二聖”是岳飛抗金時的口號,這是政治方針的錯誤,我想岳飛在喊出這個口號的時候應該知道這意味著什麼,迎回徽欽二聖如果回到南宋做皇帝那麼高宗趙構怎麼辦,做皇帝還是不做?

    十二道金牌招岳飛,岳飛在接到第一塊金牌的時候,趙構明確表示請他回去封賞,可是岳飛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為由拒絕了,趙構的金牌一道比一道嚴厲催促岳飛回軍。出現這樣的情況說明在趙構心中嶽飛已經有失控的表現了。

    在帝王心術中嶽飛的表現無外乎兩點:岳飛直搗黃龍後,擁立徽宗在舊都登基稱帝,推翻南宋,成為恢復大宋社稷的第一人;第二岳飛自己在舊都稱帝,建立新朝,反過來滅掉大宋,統一天下。不論哪種結果都不是南宋朝廷所能接受的。

    終上所述,做為臣子哪怕皇帝錯了,在那君臣父子的年代裡趙構是不會也不能夠跪在岳飛墓前的;在南宋統治者看來岳飛根本就是有二心的人,不是跟他們穿一條褲子的人,殺他不冤枉,沒有做錯!

  • 10 # 青言論史

    趙構其實是最應該跪在嶽王廟前頭的,之所以沒有他,原因非常簡單,就是因為他是皇帝。

    嶽王廟前的四個跪像——秦檜、王氏、万俟卨和張俊,是構陷岳飛的元兇,這個沒有問題。但是請注意,岳飛之死,最終的拍板人是趙構。

    有關岳飛之死,明代大文豪文徵明早就有了論斷:“拂拭殘碑,敕飛字,依稀堪讀。慨當初,倚飛何重,後來何酷。 豈是功成身合死,可憐事去言難贖。最無辜,堪恨更堪悲,風波獄。 豈不念,封疆蹙;豈不念,徽欽辱,念徽欽既返,此身何屬。 千載休談南渡錯,當時自怕中原復。笑區區、一檜亦何能,逢其欲。”

    因為嶽王廟是南宋年間修建的,作為南宋的開創之君,儘管後世皇帝並不是趙構的直系子孫,但他們依然不可能把自己的皇帝釘在恥辱柱上,那等於是自己扇自己的耳刮子!

  • 11 # 靜夜史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關於殺害岳飛真兇的問題,“靜Yes”在先前的文章中進行過系統闡述。概括起來,在以文制武的宋朝大背景下,秦檜作為文臣的代表對岳飛進行了迫害,所謂最後趙構最終拍板的假設並不成立;而且岳飛當時連戰連捷,取得了很多勝利,在朝中地位日趨提升,對無功的秦檜集團造成巨大威脅最終遭致本人的殺身之禍。

    所以,秦檜集團才是殺害岳飛的真兇!

    跪在嶽王廟面前的,也正是殺害岳飛的兇手!

    岳飛墓建於1221年的南宋時期(南宋嘉定十四年),但此時並沒有秦檜等人的跪像。秦檜等人的跪像是在明朝時候才有的。

    1475 年(明憲宗成化十一年),浙江布政使周木將秦檜和他老婆王氏兩人的鑄鐵跪像放在岳飛墓前;

    到了1513年(明武宗正德八年),浙江都指揮李隆花大價錢用銅鑄造了秦檜、王氏的跪像,並增加了万俟卨的跪像;

    1594 年(明神宗萬曆二十二年),浙江按察副使範淶重新用鐵重鑄了秦檜、王氏、万俟卨跪像,並且再次增加了所謂“中興四將”之一的張俊跪像;

    1595年(明神宗萬曆二十三年),浙江巡撫右副都御史王汝訓,將王氏和張俊的跪像扔進了西湖,引發民憤,後由當地鹽商馬偉重新補鑄了王氏張俊兩具跪像,置放原處;

    自始至終,都沒有人將宋高宗趙構的跪像放在岳飛墓前。為什麼同在殺害岳飛的渾水中,趙構就能得以身免呢?“靜Yes”認為原因有以下幾點:

    1、封建倫理之下,有臣拜君,而無君跪臣

    這是趙構能夠身免的最大原因。

    在古代社會,講究三綱五常,從來沒有一個帝王向一個臣子下跪的先例。

    唐太宗虛懷納諫都被歷史學家大書特書,感覺跟讓皇帝受了多大委屈似的,讓九五之尊的皇帝給臣子跪下,那可真是生生打皇帝的臉。不管是宋朝,還是其後的明清。

    所以,仇恨歸仇恨,規矩不能亂!

    所以,趙構跪不跪的問題,已經不是簡單的給岳飛伸張正義耳朵問題,而是一個國家的基本倫理綱常問題。

    2、趙構還算不得甲級罪犯

    不是“靜Yes”同情和包庇趙構,實在是這個皇帝被歷史學家醜化地太過分了。

    當今網路對趙構的看法無非兩種,一種是類似於漢光武帝劉秀這樣的中興之主,一種是窮兇極惡的昏庸之輩。

    而相對真實的趙構,則沒有人注意到。

    真實的趙構,是和東晉元帝司馬睿一樣的,名為中興,實為傀儡的皇帝。

    這樣的皇帝,被秦檜等集團架空,有什麼權力對臣子生殺予奪。說白了,迎二帝回來,影響最大的是誰啊,是扶持趙構的一幫文官,站錯隊有多可怕,歷史上很多例子。再加上秦檜在金國乾的齷齪事,“靜Yes”相信:秦檜更有不想讓二帝回來的理由!

    所以一直以來趙構都是個符號,一個名為皇帝實則廢物的符號。所以,我們無需將殺害岳飛的罪名加到趙構身上,不是同情,而是挨不上。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Yes”,一個愛好歷史的妹紙!期待關注!

  • 12 # 自家講譚

    中國沒有皇帝跪在臣子面前的先例?真的沒有嗎?我沒有有統計過,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中國的皇帝被殺的很多。

    歷史上的中國皇帝加起來一共408位。其中一共有61位被殺。而且大多數直系皇族的最後命運都非常慘,滿門抄斬的斷子絕孫的隱姓埋名的淪落奴僕的。

    大概統計,有超過60位大大小小皇帝是這樣死掉的。這些被他殺的皇帝起因各異,式樣也是五花八門。以“兇手”為主線,死於非常命的皇帝的“殺法”有:近臣殺、宦官殺、子殺、叔殺、父殺、母殺、妻殺、兄弟殺、祖母殺、外公殺、岳父殺、兵殺、俘殺等。

    如果沒有岳飛,韓世忠,趙構無疑也是其中一種下場,中國被殺的皇帝就會變成62個。

    只憑這一條,他就應該永遠的跪在嶽王墓前,只有他跪下去了,中華民族的靈魂才能站起來。

    這樣的問題總是讓人想到那位替納粹下跪的德國總理。

  • 13 # 大山108987698

    人類社會有等級之分,像金字塔一樣。最高一層是國王,國王制定國法家規,簡稱王法。只要國王沒有被敵人造反派推翻,永遠不犯法更不會犯罪。

    所以國王為防止自己偽法犯罪,整天研究捉拿敵人反對派。發現可疑份子立即剷除,決不客氣手軟。

    岳飛就是可疑份子,根本沒有造反起義的證據。等有證據時在殺,心有餘力不足。說沒有證據也是安服民心,國王制定法律,保護國王利益。不是岳飛,百姓制定國法家規。

    誰有軍隊警察法庭監獄,天下才會歸誰所有。有這些,才能值法護法。維護自己神聖不可侵犯的權益和尊言。

    作為統治者,都明白什麼是法和理。百姓都是法盲,因國法家規不是自已定的,打官事要向律師知尋。花點知尋費,律師在給法官點知尋費,法官給院長上級點知尋費,最後解釋權是國王。除國王以開,都是法盲!

    岳飛等人,就是沒有向國王知尋,所以犯法了!岳飛會製造法律,也就不會犯法了。好好學習一下,法律是怎樣製造出來的,也就沒事了。

  • 14 # 巫女阿滿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我要吐槽一下 這個問答下的不少答主,很多人都說岳王廟是南宋時期修建的,南宋官民也沒有膽子鑄一個宋高宗的跪像。

    這句話,對一半錯一半。嶽王廟是南宋時期修建的不假,但是秦檜夫婦,張俊万俟卨等人的跪像可不是南宋人鑄造的。明憲宗成化十一年的時候,浙江布政使周木因為對岳飛的敬仰,重修了岳飛墓,並且首次鑄造了秦檜夫婦的跪像。至於張俊万俟卨等人,那還是慢慢加上去的。

    所以回答這個問題,扯什麼南宋人不敢鑄宋高宗跪像是沒什麼意思的,雖然這話並不錯,但是這話解釋不了這個問題。

    或許,這個問題應該換一個問法:為什麼明朝人在岳飛墓前鑄了秦檜夫婦的跪像,而不鑄宋高宗的跪像。

    是明朝人不知道宋高宗才是岳飛之死的最大主謀嗎?

    不是,這個問題有見識的人都不難看出來,古人讀書不像我們這麼晦澀,要明白這個道理很簡單。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徵明也有詞專門說這個事兒,直接說宋高宗才是害死岳飛的真兇。

    明朝人知道宋高宗是害死岳飛的真兇,但是卻不給趙構塑像,原因何在?

    我覺得還是得從意識形態找原因,在整個古代,都是講究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都是講究君為臣綱的。君主天生就比臣子更高貴,在古代,這是常識。

    當年宋文帝劉義隆弄死檀道濟,別人也只會說劉義隆自毀長城。宋高宗害死岳飛,別人也只會說他昏庸無道,說他是非不分,但是不會說他犯下了多大的罪行。

    即便有人這麼想,那也不敢宣之於口啊。南宋的皇帝趙構死了,明朝的皇帝還在呢,你一口一個趙構害死了岳飛叫犯罪,讓他跪在岳飛面前。那朱元璋不是更犯罪了?他是不是也要被跪在明初被冤死的那些大臣墓前?

    試想,誰要是真有膽子在岳飛墓前鑄造一個趙構的跪像,當朝皇帝會怎麼想?是不是會認為你君臣不分?你今天敢叫趙構跪在岳飛面前,明天就敢在心裡意淫讓我跪在你面前。是不是這個理兒?畢竟死了的趙構還是皇帝,你可以說他不道,說他昏庸,但是你不能讓他受到這麼大的屈辱。

    當然,我說的也是特例,事實上除了極少數人思想極其前衛之外,古人大都不會有讓宋高宗跪在岳飛面前的想法的,因為他們自己也接受君為臣綱這一套說法並且已經習慣了。那一部分思想前衛的,就算有想法那也不敢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男同學結婚繡了兩對鞋墊一男一女的,可以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