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青年史學家
-
2 # 蘇綻
古巴導彈危機中,如果蘇聯和美國都不讓步,必然會發生核大戰,古巴或許會消失。
在古巴危機最危急的時刻,蘇聯在古巴的導彈已經部署完成,處於隨時可以向美國發射的狀態。而大驚失色的美國,在第一時間內,也將國內的導彈對準了古巴,美國的戰機雲集東南,軍艦封鎖了加勒比海。
其實,在古巴危機中,處於主導地位的,一直都是蘇聯。蘇聯的態度,決定著局勢的最終走向。而美國僅僅是被動承受的一方,只是應對手段非常強硬而已。
在赫魯曉夫與美國總統祕談以後,赫魯曉夫逐步放棄了咄咄逼人的攻勢,率先在古巴導彈問題上進行了讓步,放棄了與美國對峙的局面,同意撤回已經部署到古巴的導彈。而作為迴應,美國總統也做了同樣的妥協,悄悄撤回了美國在土耳其部署的針對蘇聯的導彈
-
3 # 老威觀史
古巴導彈危機是發生在1962年,起因是1959年蘇聯首先發現美國在土耳其部署了中程導彈和朱位元導彈,這等於是直接在蘇聯的家門口安放了個炸彈,令赫魯曉夫坐立不安。
▲美國在土耳其安放導彈就等於在蘇聯家門口安放了一顆炸彈
經歷了政變的赫魯曉夫急需加強自己在黨內的聲望,而美國在蘇聯家門口安放的導彈嚴重威脅了他的黨內聲望此時的赫魯曉夫是個什麼情況呢?其實他剛經歷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政變。在1957年的時候,由莫洛托夫發起了一場旨在把赫魯曉夫拉下臺的政變,在當年的蘇共中央會議上,以莫洛托夫為首的一派人職責了赫魯曉夫上臺以來的種種政策失誤,雖然赫魯曉夫據理力爭,但是最終會議還是決定解除赫魯曉夫的一切職務,連他解除職務的檔案都已經做好了。就在赫魯曉夫命懸一線之際,當晚他打電話給了朱可夫,還是朱可夫第二天帶兵趕到莫斯科才幫他控制了局勢,使他成功脫險。
經歷了1957年政變的赫魯曉夫深知要想掌握好權力就必須集權,於是從哪之後赫魯曉夫也搞起了個人崇拜,儘管之前他曾經堅決地反對過斯大林的個人崇拜。既然他搞個人崇拜,那麼他只能是一個偉大光明而正確的人,作為一個偉大光明而正確的人怎能允許人家在自己家門口安放一顆炸彈呢?如果不解決這個事情,那麼赫魯曉夫在黨內的威望何存?
這不但影響到了赫魯曉夫的黨內地位,也影響到了蘇聯作為社會主義陣營老大的地位,畢竟蘇聯還是要帶著一幫社會主義國家的兄弟們混的,美國人想在你家門口安放導彈就可以在你家門口安放導彈,作為老大的蘇聯是很沒面子的,以後還怎麼帶著其他社會主義國家混呢?
所以對於赫魯曉夫來說是一定要解決這個問題的。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當時的國際背景就是美國和蘇聯都為了展示自身制度的優越,不斷地開展各種競賽。比如,蘇聯派了宇航員上了太空,美國就派宇航員去了月球。美國人挖坑挖了3000多米,蘇聯人就要挖一萬多米。總之就是美國人幹了的,蘇聯要乾的比美國更好,美國也同樣如此,雙方在各個領域都激烈競爭,不相上下。
正好在1959年的時候古巴革命成功,卡斯特羅成為了古巴領導人,古巴也成為了一個新生的社會主義國家。這就讓赫魯曉夫靈機一動,對呀,既然美國在我家門口安放導彈,我也可以在美國家門口安放導彈呀。於是赫魯曉夫就找到了卡斯特羅,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作為社會主義國家的小弟,卡斯特羅當然歡迎老大哥送東西給他,而且當時古巴政權也不是很穩,經常受到美國的威脅,有了核武器就可以不怕美國了。於是蘇聯的核武器加上導彈就送到了古巴。
▲從地圖上看,古巴離美國太近了
於是從1962年開始蘇聯向古巴陸續派出了3500名技術人員和幾十枚導彈,每一枚導彈的威力都是廣島原子彈威力的20-30倍。
美國人發現核彈頭後非常生氣,並準備動武美國人是在1962年8月份發現了蘇聯運送到古巴的武器的,只是那個時候還沒有確定是核武器。直到10月15日美國人通過U2偵察機拍攝的現場照片,確認了其發射架等設施為核武器設施,當時的美國總統肯尼迪在得知這一情況後非常惱火,蘇聯佈置在古巴的導彈直接威脅到了美國的安全,如不盡快處理,作為總統的肯尼迪將受到公眾的質疑,肯尼迪如芒刺在背,最終他決定不惜一切代價也要解決這個問題。
▲蘇聯在古巴布置導彈的地點
▲美國偵察機拍攝的蘇軍導彈陣地施工情況
10月22日,肯尼迪發表宣告,宣佈正式封鎖古巴,之後美國出動樓區其強大的海空軍,共計8艘航母和90多艘各類艦艇,並不斷地出動飛機在古巴周圍巡邏,大有大戰一觸即發的態勢。
▲導彈危機中肯尼迪與軍方認識磋商危機事宜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赫魯曉夫也不能直接認慫,10月23日蘇聯表示會繼續向古巴提供武器設施。隨後,美國正式封鎖了古巴,而蘇聯也決定出動不攜帶武器的船隻去試探美國人的封鎖,這無疑是讓衝突升級了。
在危機最為緊張的時刻,有一艘帶有核武器的蘇聯潛艇被美軍發現,美軍驅逐艦投放了訓練用的深水炸彈,而潛艇指揮官薩維茨基當時擁有發射核武器的許可權,他也一度精神崩潰打算髮射核武器,幸好被周邊的同志們勸阻了,最終他們浮上了水面,被美軍水面艦艇包圍,在對峙了一晚上後返回了蘇聯。一場核戰爭差點就爆發了!
危機的解除到了10月26日的時候赫魯曉夫向美國發出了兩封信,第一封是表示願意和美國就古巴的局勢進行和談,第二封信則是措辭強硬的話語,肯尼迪畢竟聰明,他看出了意思,只對第一封信進行了回覆,表示也願意就古巴導彈危機與蘇聯和談。
為什麼這個時候赫魯曉夫會認慫呢?其實他的壓力也是非常大的。這個事情鬧到劍拔弩張的地步,一旦擦搶走火就會引發核戰爭,也就意味著蘇聯和美國的同時毀滅,這個責任赫魯曉夫擔不起,其實肯尼迪也擔不起。
當然,赫魯曉夫在認慫的同時也透露了土耳其的問題,這也讓肯尼迪認識到如果土耳其的導彈如果不撤走那麼這種事情還會沒完。於是就回覆了赫魯曉夫,表示只要蘇聯願意撤走導彈,一切都好商量。
▲譏諷赫魯曉夫在古巴問題上服軟的漫畫
領會了肯尼迪意圖的赫魯曉夫馬上公開發表講話,表示蘇聯將撤走部署在古巴的導彈。11月11日,蘇聯撤走了部署在古巴的全部導彈。11月20日,美國也撤走了部署在古巴周邊的軍隊,危機就此解除。
之後美國撤走了部署在土耳其的導彈,也算是給了赫魯曉夫一個面子了。
-
4 # 燒死的火
蘇聯不可能不撤,美國也不可能動武。當時蘇聯除了陸軍可以與西方一戰外,海空軍完全不是對手,蘇聯吹噓的洲際導彈當時沒有一枚可以從蘇聯本土打到美國。很多人以為蘇聯當時都有宇宙飛船了,洲際導彈真的可以像赫魯曉夫說得那樣像做香腸一樣容易,其實洲際導彈比發射衛星和飛船難得多。現在印度可以發射各種衛星,還能發射火星探測器,可洲際導彈連五千公里射程都搞不定,可見有多難。美國對此心知肚明,可是故意不說,拼命宣傳蘇聯威脅,把貓當老虎打,以此凝聚國內民心促使西方盟友同仇敵愾。赫魯曉夫當時就像現在的傳武大師一樣,假話說多了連自己都信,結果貿然出手,被美國捏住軟肋,美國就是在等這樣的機會狠狠羞辱蘇聯,鼓舞西方士氣,加強自己在國際上的領導地位,赫魯曉夫的戰略盲動正好給了肯尼迪這樣的機會。但美國不會真打,因為即使美國有真打的心,歐洲盟友也不會答應。蘇聯真要被逼急了,雖然打不到美國,打歐洲還是可以的,所以英法等囯無論如何也不會讓美國打,而美國只要能達到羞辱蘇聯的目的,也可以收手了。蘇聯如果不撤,那隻會在大洋上遭到更大的恥辱,除非他們真的不顧後果在Continental發動核戰爭,那樣的結果就是蘇聯和歐洲毀滅,美國從此獨大,這是蘇聯絕不想看到的。所以赫魯曉夫只有服軟一條路可走,這是他戰略錯誤的代價。此後赫魯曉夫在國際國內威望大跌,終於被趕下臺。中國當時對蘇聯在此事件中的評價是:開始冒險主義,後來投降主義。受古巴導彈危機刺激,蘇聯後來拼命發展戰略核武器,終於趕上並超過美國,但國力也嚴重透支,為解體埋下了伏筆。
-
5 # 木春山談天下
木叔認為,如果蘇聯的赫魯曉夫執意在古巴部署導彈,美國的肯尼迪政府肯定會對蘇聯動武,兩國爆發核戰爭可能性很大。
原因有兩點:
第一,美國對自己家門口利益的維護決心很大。古巴距離美國最近處只有100多公里,而且古巴對岸都是美國經濟最發達的東海岸地區,這裡人口密集,經濟發達,是美國的政治經濟中心。
想象一下,這樣一個敏感的地區被蘇聯人用導彈來環繞和對準的話,美國人是什麼心情?
(赫魯曉夫與肯尼迪)
白宮等於直接處於蘇聯人最近距離的威脅之中。如果蘇聯從這裡發動導彈襲擊,白宮和五角大樓能夠做出反應的時間可能只有幾分鐘。
所以,無論如何,古巴這個地方也不能比蘇聯導彈染指。
這是由美國現實安全利益決定的,當然也是由美國200年來的“門羅主義”政策所決定的。
所以面對如此嚴重的威脅,蘇聯人都堵到了家門口,美國怎麼能不動武?
第二,美國比蘇聯強大很多。美國對蘇聯有強大的心理優勢,這就是美國經濟比蘇聯要強,美國的軍事力量整體也更有優勢。
這個優勢是美國敢於動武的原因,因為這說明美國比蘇聯具備了更大的保障能力和恢復能力。即使在面對核打擊的背景下,美國人承受二次打擊的能力也強於蘇聯。
雖然蘇聯在二戰後恢復也很快,但在60年代蘇聯經濟和美國相比還是要差很多。70年代後有一段時間在勃列日涅夫統治下,蘇聯經濟發展更快,和美國差距縮小,但60年代赫魯曉夫時期蘇聯經濟還不太行。
從軍事角度而言,美國人無論在導彈研發還是核武器、海軍裝備等方面都要高出蘇聯一個等級。
只是在古巴導彈危機之後,蘇聯人對這自己讓步非常惱火,因為這顯然說明蘇聯沒有能力直接對抗美國,於是此後加大了軍事投入。
赫魯曉夫下臺後,勃列日涅夫更是大力發展軍事力量和經濟,這一階段使得蘇聯在美蘇爭霸中處於攻勢地位。
-
6 # 怡人之人148633009
假如,赫魯曉夫不在最後一刻向肯尼迪示弱,次日,佈置在古巴的蘇聯核彈基地必將是一片火海。
再假如,已經部署完畢的42枚核彈尚有10%未被摧毀的話——因為每一枚核彈的威力都比美國投向廣島長崎的大二、三十倍——只需在短短几分鐘內,800萬美國公民就會香消玉殞。何況還要再乘以4呢!
與此同時,美國部署在西德、義大利和土耳其等國的核彈,也會立刻在蘇聯諸多城市上空被引爆,第三次世界大戰無需宣戰便會爆發。
但從當時的軍事實力來說,最終失敗的定是前蘇聯,因為美國的軍力強於對方10倍有餘,尤其是核彈的絕對數量。
赫魯曉夫無疑是一個狂妄自大的瘋子,倒與當今的特朗普頗為相似。他為了表達美國加大歐洲部署核彈的憤怒,利用古巴與美國交惡的機會,偷偷摸摸將核彈和戰略轟炸機運進美國的“後花園”。當被美國的高空偵察機U—2發現後,肯尼迪頓時驚魂萬分,立刻啟動國家緊急狀態,國內外所有軍事基地更是即刻進入一級戰備。
蘇聯亦然。
核危機的出現,憤怒只會令人喪失理性,釀成的苦果卻只能獨吞。
由此可見,肯尼迪與赫魯曉夫在核危機面前所表現出來的政治智慧,絕非小布什和特朗普可以比肩。
肯尼迪全力備戰的同時,既沒有通過外交手段,也沒有采取武力攻擊,而是採用出動8艘航母在內的90艘戰艦,徹底封鎖古巴海域的戰略戰術,隔斷蘇古之間的聯絡通道之後,再來一個“關門打狗”。以此逼迫蘇聯或將核彈撤出,或遭到無情打擊,並給出了最後的期限。
赫魯曉夫見狀,頓時心裡發毛,四肢亂顫。本想嚇唬嚇唬肯尼迪,尋求一下兩國的戰略和軍力平衡,不曾想肯尼迪根本不吃這套。倘若赫魯曉夫死扛到底的話,蘇聯就無需解體了,也許直接就玩完了。當然,美國同樣慘不忍睹,也會一夜回到了解放前。正是想象到這種地獄般的景象,才促使赫魯曉夫懸崖勒馬,緊急剎車的。
-
7 # 小約翰
首先,美國人沒有退路
別人把導彈,而且是帶有核彈頭的導彈部署在了你的家門口,這要是能忍就沒有什麼不能忍的了。美國最繁華的城市紐約,費城,波士頓,邁阿密等都在古巴的導彈射程之內。如果導彈從古巴基地發射,華盛頓只有十分鐘左右的應對時間。等於在美國人的枕頭地下放了個炸彈,美國人能幹嗎?
其次,美國不能示弱當時正是冷戰最激烈的時期,美國如果有一點點示弱,美國就會在小弟們面前丟臉,就會讓小弟們失去安全感,肯尼迪的政府也會在美國人面前失去威信,共和黨就會失去美國公眾的信任,失去中期選舉,影響肯尼迪連任。
所以,美國人在聯合國安理會的發言中和給赫魯曉夫的信裡,措辭強硬地說:蘇聯要麼撤走導彈,要麼你的300個城市就等著接受我的核武攻擊。
而對當時的蘇聯來說,經過赫魯曉夫祕密報告後的全民信任危機,國家處在一個人心浮動,危機四伏的不確定時期。再加上蘇聯上層對於這場危機的立場也出現了分歧,讓赫魯曉夫這個莽撞人手忙腳亂——如果毫不退讓,真的會讓幾百個蘇聯城市,面臨美國核武攻擊。更要命的是,蘇聯沒有像樣的航母群,不能對美國本土進行有效的威懾和報復性還擊。最多隻能對歐洲北約國家進行報復,可蘇聯又經不起美國的第二波核打擊。
這時候,肯尼迪和赫魯曉夫兩人的扳手腕,兩人手心都出汗了。可是,赫魯曉夫額頭上的汗先下來了。心說,我是跟你逗著玩的,媽呀,誰知道你真玩起來了。我們不玩了,撤吧!
就這樣,由於美國的死扛,蘇聯的退讓,更由於國際社會的努力,一場讓人類瀕臨毀滅的核大戰危機化解了。
-
8 # 優己
那是不可能的!蘇聯在古巴部署的導彈足以摧毀300個美國城市,8000萬美國人將因此殞命,這在當時佔到美國總人口的50%左右。反之,美國當時能夠打到蘇聯的導彈(部署在土耳其)雖然同樣能夠摧毀蘇聯200多個城市,但是蘇聯地廣人稀,估計損失人口不會超過1500萬,這戰損比美國大約是蘇聯的5倍以上,打這種仗太吃虧,美國會陪得扔掉褲子的。
古巴導彈危機是美國理虧在先,當時美國利用土耳其是北約盟友的身份,將分導式彈道核彈部署到土耳其去,這對蘇聯來說是個大威脅,因為當時的烏克蘭是蘇聯的重工業基地以及糧食來源基地,土耳其跟烏克蘭隔海相望,根本無法預警攔截。所以呢,蘇聯就同樣來個暗度陳倉,把導彈部署到古巴去,讓美國也防不勝防。
最後呢,美國方面首先做出了妥協,美國以撤出部署在土耳其的導彈作並承諾不在歐洲部署中導為條件換取蘇聯撤出古巴導彈基地。從整件事上面來看,蘇聯並沒有吃虧。
至於當時為什麼會一邊倒指責並嘲笑蘇聯只是因為當時我們跟蘇聯是對立的,出於政治需要而宣傳而已。
回覆列表
直接開戰引發大規模戰爭是不太可能的,因為美國總統肯尼迪深知蘇聯在當時已經具備了和美國一樣的毀滅世界的能力。雖然60年代初期,美國在全球戰略中處於絕對優勢,但是不可否認,蘇聯在世界範圍內也建立了龐大的同盟體系,美國一旦貿然開戰,引發的就有可能不是一場單純地區域性戰爭,而是世界大戰。
但是美國採取一些區域性範圍內的外科手術式的小戰爭的方式是絕對有可能的,比如擊沉蘇聯的商船,限制古巴的領空和領海等。
眾所周知,赫魯曉夫是個性情中人,行事一貫比較魯莽,但是此人卻有著非常高超的政治智慧和手腕,在斯大林時期,他能夠獲得喜怒無常的斯大林的喜愛與信任,這是常人難以做到的。
所以,赫魯曉夫在當時也不會莽撞到堅持與美國對抗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