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如熱播的(軍師聯盟)中的曹丕娶了袁紹二子的媳婦甄宓,為何他要娶她,而且還是正室?還有很多這種例子,這是為什麼呢?
4
回覆列表
  • 1 # 夜狼文史工作室

    古代中國是一個男權社會,主流社會長時間的保持著一夫一妻多妾制度,這便註定了男性在性權利上是要遠遠高於女性,在男女關係中女性的義務會更多,束縛會更多。

    但過度注重女子的貞潔觀,那則是南宋以後的事,宋以前從宮廷到民間,對於再嫁的二婚女並沒有那麼歧視,漢武帝他老媽王娡,劉備的皇后吳氏,曹丕的皇后甄宓,都是二婚女,到了盛唐,李氏皇族因為夾雜胡人血統,在男女關係上最為開放,唐高宗封自己的小媽武媚娘當皇后,唐玄宗納自己的兒媳為貴妃。關係就更亂了,故有髒唐臭漢的說法。

    真正的轉折點是北宋到南宋,北宋被金人入侵,趙氏皇族的女性無一倖免的被金人擄走北上淪為金人的性奴,連宋高宗生母韋氏也被金人扔在妓院。這讓宋人尤其是北宋文人深以為恥,就更加重視女子的貞潔,於是就有了朱熹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的程朱理學的抬頭,併成為主流意識觀。

    伴隨這程朱理學的就是小腳、貞潔牌坊、灌豬籠等等,尤其以明清,對於女性精神和身體上的束縛更日益加重,小時候聽老人們過一個故事,一個媳婦和公公一張桌子吃飯,結果那媳婦放了一個響屁,公公臉色不悅,媳婦滿臉羞愧扔下碗筷往廁所裡跑,不一會下人驚叫,這媳婦吊死在廁所裡了,後來村裡給這媳婦立了塊貞潔牌坊。

    這樣一種性意識,已經到了一種變態的境界,讓一個民族都處於一種嚴重性壓抑狀態。

    直到近代打倒孔家店(題外話其實孔夫子是在當背鍋俠,原旨儒家學說是提倡男歡女愛兩情相悅的,你看看看孔子的詩經三百首,首首為情愁,孔丘其實也是個多情人),提倡男女平等思想才得以再次抬頭。

    婚姻最完美的狀態當然是一夫一妻,資源對等,平等交流,但如果第一次選擇錯了,誰都希望有重新選擇的權利,二婚不應受到歧視。

  • 2 # 農村妞說事兒

    小妞的看法是朝代越往後,女性受到的壓迫越重,尤其是明清時期,裹小腳,貞潔牌坊。至於為什麼二婚,除了某些女子個人魅力突出,最大原因是為了生育,增加人口。

    因為戰爭等原因,一般男多女少,歷史上很多朝代是鼓勵生育,鼓勵寡婦二嫁的。人口是國家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裡有幾個誤區需要注意:

    1."餓死是小,失節事大",一直被人誤解,它的本義指人都需要有節氣,女人死了丈夫,守節,不再嫁,男人死了妻子,也要守節,不再娶。

    2.程朱理學在當時不是主流的思潮,並沒有全民皆知。

    3.鼓勵寡婦再嫁,但是民間士族相對保守,寡婦的地位一般低於一嫁的。

    4.還有很多寡婦沒有嫁,晚年生活比較慘。

    不過小妞認為社會上層的女性更容易二婚,甚至是三婚四婚,這裡面有很多其它因素影響,如權勢。

    漢朝就更不用說了,漢武帝他娘就是二嫁的,還找到前夫的女兒封為公主。漢朝的公主們更是二嫁的很多,平陽公主在嫁衛青之前,她已經嫁了二次了,第一嫁是曹壽,第二嫁是夏侯頗。嫁衛青已經是她的第三嫁了。

    唐朝更是開放,支援離婚,離婚率還挺好。據統計,從高宗至肅宗朝傳中有名公主共計98人,除未嫁夭折的12人外,初嫁59人,二嫁24人,三嫁3人。

    少數民族更是不講究這個,為了繁衍,弟弟可以娶去世哥哥的妻子,兒子可以接任去世父親的妻子,王昭君就是先嫁父後嫁給繼子。

    宋代靖難之役後,婦女守節的思想開始流行,對守節的女性讚揚,給予一定的支援,但也沒有禁止女性再嫁,如李清照就二婚了。

    元明清時期,貞節觀念開始宗教化,成為一種信仰,政府表揚守節的婦女,支援貞節牌坊的建立。據統計,由周至五代有記載的貞節烈女僅 92 人,宋代倍增至 152 人,元代倍增至 359 人,明代三百年貞節烈女的人數達到空前的 27141 人。到了清朝有上百萬,無數的婦女甚至被逼自殺。

    一直到現在,某些傳統的觀點仍然有市場,女性解放的道路還需要努力。

  • 3 # 土家羅妹

    還不是怪朱熹!

    對,這一切都是朱熹的問題,朱熹發展了北宋二程(程顥和程頤)的哲學理論,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客觀唯心主義的理學體系,主張以天理克服人慾即存天理滅人慾,提倡封建道德倫理。明清兩代被尊為儒學正宗。而後人逐漸曲解朱熹的學說,讓封建社會的女人們漸漸走向了痛苦的深淵。雖說從秦漢時期開始,社會上鼓勵女子忠貞不二,但因為一些特殊時期國家需要快速的人口增長和當時社會經濟發展的不同,社會上對女子如同當今一般,特別是在經濟高度發展,而社會風氣無比開放的唐朝,女子幾乎享受著和男子一樣的權利。

    但是這一切都在南宋之後徹底改變。在元朝,朱子學說成為官方哲學,元朝統治者為了從思想上控制中原,大力推行朱子學說並按照自己的需求加以延伸,再加上蒙古人就把女人本來就是當作男人的財富,因而產生了極度的夫權主義。

    而在明朝,這種夫權主義發展到了頂峰,女子的任何行為全仰仗夫家,如同現在我最喜歡的一位女星佟麗婭的父親那種感覺一般,女子嫁出去,就是為了服侍夫家,為夫家傳宗接代。夫家有權利無任何理由休妻。但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朱熹提出家庭最好是一夫一妻制,但是他自己本人娶了七房老婆。而在古代家庭中,夫大於天,但是日常的生活全由妻來掌握,古代有一發妻,二平妻,四小妾即為三妻四妾的說法。有時候,古代男人也會將自己的愛妾作為禮物送給別人,但是卻不能允許別人侵犯自己的妻子,我想古代人他們的思想以我們現在的人來看,是非常難理解的。

    《警世格言》裡有一個故事,明朝一個富家少爺家道中落,與恩愛的妻子不得已分開,而五年後,這位家道中落的少爺考中解元,而他的妻子成為了另一位官員的愛妾。兩人在官員為這位少爺擺下慶賀的酒席上重見,官員得知二人的故事,便將他的愛妾也就是少爺的妻子送還給解元。由此可見,古代二婚卻是存在,但是將女人看作一份物品,地位遠遠低於男人,也是常態。

    大概世界上沒有比兩個人能夠在一起,長相廝守更加幸福的故事了。

  • 4 # 薩沙

    其實,和大家想象的不同,在元代以前華人沒有那麼講究女子貞潔。

    宋代的貞節牌坊數量,遠遠不如元代。

    這就奇怪了,蒙古人在入駐中原之前,壓根就沒有什麼貞操觀念。

    比如成吉思汗的老婆,就被人搶走了還懷孕,他又搶回來。

    而成吉思汗他媽,就是成吉思汗他爸搶回來的。

    主要是蒙古人想利用中國的理髮,來統治華人。

    漢唐就不說了,即便是宋代,其實對於女性沒有太多束縛。

    因為民間雖然有貞操觀念,但也要讓位於實際。

    比如女人的丈夫死了,他如果不改嫁,怎麼辦?

    在蒙古人那裡,可以弟弟娶了嫂子,或者丈夫沒有血緣的兒子娶了後母。

    但宋代則是不可能的。

    那麼,如果不允許女人改嫁,顯然要麼夫家要麼孃家就必須承擔寡婦全家。

    這對於一般家庭來說,是很難承受的,經濟壓力太大。

    同時,當年女人沒有丈夫,幾乎不能在社會上立足,最終基本都是家破人亡的下場,很多寡婦還因此自盡,有的還帶著孩子自盡,鬧成很大事件。

    所以,出於現實考慮,人總要吃飯,難道真的什麼餓死事小?沒有這種道理。

    宋代還是允許婦女在丈夫死後改嫁的,只是倡導不改嫁,卻沒有任何強迫的意思。

    大家看水滸傳,裡面的楊雄偷人的老婆潘巧雲,就是二婚改嫁給楊雄的。

    再看被宋江殺死的閻婆惜,勒索宋江的第一條就是讓她隨便改嫁姦夫張三。

    還有,魯智深救下的金翠蓮,從鄭屠那裡逃走後,改嫁了那個大員外做妾。

    只是,改嫁的基本還都是窮人家的女人,真正富人家有這個條件養寡婦,她們也是很少改嫁的。

  • 5 # 道聽陳說

    關於古人是否很注重女子的貞潔,現在人大多數都有一種誤解,那就是中國古代的女人對貞潔都看的非常重,被男人看到小腿什麼的就必須要嫁給他云云。

    但是實際上中國古代歷史上在大多數的朝代裡,對女人的貞潔看其實並不是很重的,注重女子貞潔的事情主要還是從南宋後期開始和小腳一起流行起來的,但是那也只是士族人家裡才會看重這種事情,平民家裡該怎麼過還是怎麼過,基本上沒什麼改變。

    中國古代大多數朝代比我們想象的要開放。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是中國古代最早的文學著作《詩經》中有關男女情愛的描寫,類似的男女情愛的描寫在《詩經》裡有很多。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描寫,其主要原因就是在中國古代,對於男女之間的情愛是相當寬容的。因為在哪個時候中國地廣人稀,各部落之間聯絡比較鬆散,為了避免近親婚配,古代陌生男女在遇見之後往往會有“野合”現象。

    這其實是人類在自然繁衍中進化出來的一種本能的風俗習慣,而這種風俗習慣甚至在解放前的青藏偏遠地區還有殘留。

    中國古代政府由於繁衍人口的需要,往往會強迫女性多生育,而且會立法規定女子婚嫁年齡,超齡不嫁就要受到刑罰或者罰錢的處理。

    在中國古代,歷朝歷代為了強壯國勢的需要,大多數朝代都非常重視人口繁衍的問題,為了能夠大量繁衍人口,國家會透過制定法律來要求民間女子的婚嫁年齡。

    在漢代的時候,國家非常鼓勵男女早婚早育,男子初婚年齡一般是16~18歲,而女子初嫁的年齡一般是13~16歲。有時候甚至連皇帝都是這樣,比如漢靈帝結婚是15歲,桓帝結婚是15歲,順帝結婚是14歲。

    此外漢朝對於那些超過年齡還“賴”在孃家不出嫁的女子,在法律上還會有一定的處罰,根據《漢書.惠帝紀》中記載,在惠帝時期“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漢朝時期的女子如果在15~30歲之間沒有出嫁的,要罰錢“五算(要交五個人頭稅)”。

    中國古代大多數朝代對於女子的貞潔都不是很看重,有的時候連皇帝都會娶寡婦。

    在中國古代已生育的再婚婦女往往要比未婚少女要吃香的多,因為由於中國古代醫療條件落後,導致婦女在第一次生產的時候往往會出現難產,導致母、子因難產而死。所以在中國民間一直都有“兒的生日孃的難”、“女子生產等於一腳踩進鬼門關”之類的說法。

    寡婦太后劉娥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古人不看重貞潔的主要原因了,相反如果有已育婦女再婚的話,往往還會得到很多人的追捧,這也是因為已育婦女由於生過一次孩子,所以再生育的時候危險性就會大大下降,而且這種女子由於已經由多成功養活子女的經驗,這也會大大提高下一次生育子女的成活度,因此在古代,已育的寡婦再婚是非常吃香的,歷史上連皇帝都會娶這類的女子。

    比如中國古代的劉備娶了吳夫人(蜀中吳壹的妹妹)、曹丕娶了(甄宓)、孫權(娶了自己表姑徐夫人)、漢景帝去了王娡為後、趙匡胤娶了花蕊夫人、宋真宗娶了劉娥為後,最牛的就是曹操,建了一個銅雀臺,專門網羅手下敗將的媳婦,後人還有詩句記載“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也算是將娶寡婦這種事情發揚光大了。

    中國古代對貞潔的不注重主要是出自於國民對人口增長的需求所導致的,在哪個時候貞潔可不是什麼好東西,能生、能養反而才是一個女人真正價值的重要體現,在這種情況下,娶寡婦自然就會成為一件非常時髦的事情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火車無座票半價,會不會有很多人搶無座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