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西天蝸牛
-
2 # 醬香講壇
曹操與劉備兩人,在青梅時節煮酒,邊飲酒邊談論天下英雄,引出一段流傳至今的故事。曹操行至院中,正值枝頭梅子青青,想到去年望梅止渴的經歷,便邀劉備共飲。兩人相聚,也在這青梅園中,飽滿的青梅掛在枝頭,見證著一場無聲的刀光劍影。
文中寫到“隨至小亭,已設樽俎:盤置青梅,一樽煮酒。”所以青梅煮酒,並不是人們想象的,把青梅放酒裡煮熱,而只是把青梅作為下酒之物(可能是鹽漬或蜜漬的青梅乾)
關於:煮酒
古代的酒因為過濾技術問題,多少都有些沉澱雜質的,煮酒一是為口感,二也是為去除雜質。天涼的時候,加熱酒精揮發,且酒溫一溫更好入口。(這個大夥兒可以試試,加熱和不加熱是兩種完全不同的體驗,感受大不相同的)
-
3 # 養花家
青梅煮酒論英雄講的是曹操和劉備的故事,曹操和青梅似乎挺有緣的,望梅止渴的典故也出於曹操。這裡的青梅是薔薇科果梅結的果子。跟那龍腦香科的熱帶青梅是沒有什麼關係的。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曹操自然是比較懂酒的人。曹操那個時代喝的酒主要是黃酒,黃酒由於當時工藝限制,雜醇較多,煮一煮有利於有害物質揮發,酒香更濃,味道更柔和。黃酒跟葡萄酒一樣分幹型和甜型。甜甜的黃酒配上酸酸的青梅,味道肯定不要太好。
喝酒自然是要談公事的,如果幾杯酒下肚就不省人事,怎麼論天下英雄,小酌幾杯後,吃上幾粒青梅,解一解醉意,自然也是極好的。自古名士真風流,所謂名士大低如此吧。
-
4 # sourcehe
青梅酒是一種水果酒,很多人都在自己在家浸泡。酸甜,很好喝,酒的度數不高。家庭做法就是,洗淨的青梅瀝乾水,放入玻璃罐子(要洗淨沒有一滴水哦)、再放冰糖,然後白酒倒入,浸沒。靜放在陰涼處,等青梅泡至酒香即可飲用。
-
5 # 紫木ZM
青梅煮灑是什麼酒?
先明確幾個慨念:
青梅是一種南方的果樹,結的果叫青梅果。
煮酒既溫酒、暖酒、燙酒。一種喝酒的方式。
青梅酒,就是用青梅果製成的酒,或是用青梅果泡的酒。
青梅煮酒不是一種酒名,是歷史上三國中曹操與劉備飲酒之事。“青梅煮灑”一詞來源於三國,記述曹操與劉備喝酒之事. 《三國演義》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論英雄,關公賺城斬車胄”中,有描述:曹操邀請劉備至梅亭,曹操已設下酒食:盤置青梅,一樽煮酒(青梅做下酒菜,酒已溫過)。二人對坐,開懷暢飲。
《三國演義》第二十一回題目是曹操煮酒論英雄,而不是青梅煮酒論英雄,那為什麼後人一說就是青梅煮酒呢,大概是應為當時是吃著青梅喝著煮酒,所以人們就把青梅煮酒說成習慣語了。至於煮的什麼酒,應該是黃酒,應為黃酒是中國在世界上較為古老的一種酒,度數較為低,一般在20度以下。
黃酒的味道有點酸、甜加酒的味道,屬於保健酒。
-
6 # 中國國家地理地道風物
青梅煮酒是《三國演義》裡文學描述,是喝青梅酒一種方式。
青梅酒是用青梅泡製的果酒。首先要選好的梅子。
青梅喜溫暖溼潤的氣候,主要產於中國的廣東、福建、浙江、江蘇等南方省區。廣東的陸河、普寧,福建的詔安,都是著名的青梅產區,並稱為“中國青梅之鄉”。青梅上市也早,3月下旬-4月中就可以見到它們的身影。
普寧青梅是國家質檢總局認定的地理標誌保護產品,柔軟肉厚、酸度高。普寧的青梅栽培歷史悠久,乾隆年間出版的《普寧縣誌》第九捲土產篇“果之屬”中就有“普寧梅”的文字記載。與普寧相鄰的陸河出產的青梅,則以果大形正、肉質細脆而聞名。
福建的詔安青梅品種豐富,彙集了南北數十個品種,既有廣東主產的軟枝大粒等,還有本地實生選種的優良品系,如青竹梅、白粉梅、黃梅等。因此,詔安的青梅產量大、果期長。其中,最出名的“紅星青梅”因其皮薄肉厚核小、滋味酸中帶甜而受到人們的青睞。
做梅酒的青梅要選取新鮮個大且沒有傷痕的,這樣釀出來的酒才會味道純正。將挑選好的青梅洗淨擦乾,用牙籤取掉果蒂,再用叉子或牙籤在梅子表面紮上細孔,以便其滋味能充分浸入酒中。用少許酒給裝梅酒的容器及梅子消毒,接著以一層冰糖一層梅子的順序,將冰糖和梅子鋪好。隨後,將酒沿著杯壁緩緩地倒入。這步一定要慢,以免破壞青梅和冰糖分層。倒完酒後即可封罐,等上三個月,青梅酒就可以喝了。
一開始,我每天都會心焦地去看看青梅酒怎麼樣了。眼見著梅子一點點地變黃,酒體也漸漸地染上了琥珀的顏色,心裡就更多了些期待和歡喜。
聽說,青梅酒的滋味是越陳越香。隨著時光流逝,它的風味將以乘法的倍數增長。
釀成的梅酒,除了直接喝以外,還可以配上果汁、蘇打水、冰水等調製出各式飲料,裡面的梅乾也可以食用。釀得好的梅酒,酒液金黃、清亮透明,並且會將芬芳的果香和醇厚的酒香完美融合。
-
7 # 歷史寶藏
青梅煮酒的酒很好喝。酒和茶,是中國古代上得了廳堂的兩大飲品。千秋大業一壺茶,紅塵萬丈一杯酒。
為什麼千秋大業要與茶聯絡在一起呢,因為茶是越喝越清醒,而後能運籌帷幄,謀定天下。
而酒是讓人放鬆的,數杯下肚,飄飄然也,本性畢露,或高談闊論,或放浪形骸,誠可謂: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關於青梅煮酒是什麼酒這個問題,可以讀下面三個故事:一是行者武松的三碗不過崗。店家一直強調,普通人三碗就有醉意了,不能繼續前行。武松偏喝了十八碗,還歪歪趔趔去打死一隻老虎。不禁讓人感慨,十八碗,這是多大的酒量啊。
二就是曹操的青梅煮酒論英雄。我們都知道,現在人喝白酒,是不用加熱的,白酒又叫燒酒,本來就性熱,需要配冷盤享用的。
而三國時期,不僅有青梅煮酒論英雄,還有關羽的溫酒斬華雄,由此可知,當時的酒,和現在的燒酒不同。溫著喝口感更佳。
三就是杜康造酒的傳說。從杜康的這個傳說可知,當時的造酒方法,並不是造燒酒的蒸餾法,而是一種類似自然發酵的原始釀造方法。
由此可知,不管是杜康造的酒,還是之後歷史很長時間喝的酒,都是現在的黃酒。這種用非蒸餾法釀造的黃酒,度數較低,香氣濃郁,甘甜味美,富含多種氨基酸和維生素,被稱為“液體蛋糕”,真的是糧食之精,越喝越年輕。
白酒系元代之後,蒸餾技術發明後才開始有的,明清盛行。之前說的酒,大都是黃酒。
青梅煮酒論英雄,煮的就是黃酒。
李白斗酒詩百篇,也是黃酒。
武松的三碗不過崗,同樣是這個黃酒。
回覆列表
三國時期的酒類。一般來說,酒的分類可以有如下幾種情況:
按釀製方法分類:可以分為發酵酒(三國時期的酒多為發酵酒),蒸餾酒(起於東漢,但在漢魏時期不是主流。王有鵬《中國蒸餾酒起源於東漢說》),配製酒等;
按酒精含量分類:40度以上的酒為高度酒,20~40度之間的酒是中度酒,20度以下的為低度酒(三國時期的酒多為低度酒);
按商品大類劃分:可以分為白酒,黃酒,啤酒等。
而三國時期的酒是按原材料分類的。(《酒典集萃》)按原材料劃分的話,三國時期的酒大致可分為幾類:
(一)水果酒。三國時期有水果酒,以葡萄酒比較典型,還有甘蔗酒。甘蔗酒在當時也稱為“金酒”。還有杏酒,它相對葡萄酒甘蔗酒來說感覺更“平民化”一點。
(二)糧食酒
有糯米酒,稷米酒,粟米酒。明代人是這樣形容它們的:“上尊者,糯米酒也;中尊者,稷米酒也;下尊者,粟米酒也。”(徐炬《酒譜》)。三國時期按照部分糧食酒的原材料將其分為幾個等級,也能體現當時就酒的原材料對酒分類的特點。三國時期的糧食酒還有黍米酒等。只是由於釀造技術的原因,三國時期的糧食酒大多是發酵酒,度數比較低,無法達到高濃度的水平。
(三)乳酒
乳酒應該是古代的第一代人工酒。乳酒多為少數民族所產的酒。比較典型的應是挏馬酒。在漢代此類酒就十分受重視,甚至特地“師學百四十二人,其七十二人給大官挏馬酒。”(班固《漢書,禮樂志》)。當時朝廷甚至專門有人負責挏馬酒。可見當時它是很受重視的。還有就是乳酪(此外酪類還有米酪和果酪),乳酪也是一種乳酒,在西漢就有記載,記述酪酒:“以為醴酪”(《禮記,禮運》)。(四)其他酒除了以上的幾種酒外,還有其他酒。有以花椒為原料的椒酒。對於漢魏時期的椒酒有這樣一段記載:“(元旦)子婦曾孫,個上椒酒於家長”(《初學記》)。可見在當時就有在節日用椒酒為長輩拜賀的習俗,說明椒酒在三國時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節日用酒。還有用柏樹葉浸泡而成的柏酒。南朝梁人對於漢魏時期柏酒的記載:“長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賀,進椒,柏酒,飲桃湯。”(《荊楚歲時記》)。所以說,柏酒也是可以用於節日拜賀的。除此之外,還有桂花酒。早在先秦就有桂花酒了。《楚辭》的“尊桂酒兮椒漿。”就是最好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