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蝦蟹養殖一點通
-
2 # 大型小龍蝦育苗基地
小龍蝦的腸炎,不是一開始就有的,但很多養殖戶不瞭解小龍蝦的養殖技術,於是就忽略了小龍蝦的腸炎問題,小龍蝦的腸炎主要高發期是每年的5-6兩個月份,所以說,廣大的養殖戶們,一定要重視起來,否則將全軍覆沒!
下面給大家簡單介紹下小龍蝦的腸炎症狀及治療方法,
首先小龍蝦的腸炎是由於夏季溫度高,水體裡面各種有害菌的大量繁殖而引起的,前期塘口如果沒有進行定期的消毒和改底,肯定會感染小龍蝦,由於小龍蝦的對細菌的抵抗力下降,就感染了腸炎病毒!
對於腸炎,廣大養殖戶們都談炎色變,其實治療腸炎很簡單,在放苗的前期,也就是4月份前後,一定要對塘口的水體進行消毒和改底,消毒主要是殺滅水體中的各種有害菌群,改底的目的是中和水底的氨氮和亞硝酸鹽,增強水體有益菌大量的繁殖,正所謂“以菌治菌”!
小龍蝦的疾病,每年每月都有,廣大養殖戶需要注意的是,小龍蝦的疾病治療,是防大於治,如果看到小龍蝦得病死亡,那麼就遲了,所以說,在養殖的同時,一定要每天巡塘,看小龍蝦的覓食情況,活動情況等,請大家記住,防大於治!
如果已經發現腸炎的,請大家一定要先用強力碘進行全部的消毒,然後再用大蒜素、三黃粉、恩諾沙星、阿莫西林拌在飼料裡,進行投餵,一般五天以內就能有好轉!
對於腸炎,首先要做好以下幾點:
1,定期水體消毒。
2,定期改底。
3,定期用消炎藥拌飼料投餵。
4,定期生石灰補鈣。
5,進入五月以後,一定要用治弧菌的藥物進行全塘潑灑!防止弧菌大量繁殖!
-
3 # 壞男人的農村觀
龍蝦腸炎怎麼醫治?目前這個病,還沒有什麼特別有效的藥物來治療,下面我們一起了解一下。
小龍蝦腸炎的主要症狀表現為腸道無食物、有氣泡、撥出腸道可見期呈藍色,並伴而肝臟萎縮、顏色發白、變淺、保護膜不清晰等症狀。發病初期,以大蝦為主,逐漸感染到全池,發病快、死亡率高。患病蝦的主要表現為不怎麼進食或進食量非常之少,會慢慢往邊水淺的地方、水草、岸邊靠近、不怕人、應激狀態減少,趴在岸邊、愛動不動,隨著病情的發展最終死亡。
對於小龍蝦的腸炎,我們應該是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手段來預防、治療。預防:①定期對水體進行消毒處理。②定期對蝦塘進行改底(尤其是老塘)③定期用消炎藥拌飼料投餵。④定期補鈣補多維。⑤注意新舊水的交換,特別是深層水。⑥進入疾病高發季節前,預先用治弧菌的藥物進行全池潑灑,防止弧菌的爆發。⑦蝦苗投放,應該在充分滅菌、消毒後,再在水中反覆浸泡幾次,再下塘,投放密度不宜過大防止蝦苗受傷、繼而感染患病。治療:①在餌料中新增膽汁酸,減少腸道對內毒素的吸收,增加對腸道的保護。②使用超碘或苯扎溴銨+五黃精華液,全池潑灑。③定期潑灑發酵液(菌優碳源+益菌來),同時補充微量元素。④土黴素拌餌,每千克餌料拌1克土黴素,連喂三天。
上面就介紹了預防和治療方法,這個病目前還無特效治療方法,要想減少損失,達到出貨規格的蝦,全部出貨處理,減少塘中蝦的密度,給小蝦提供更優良的生長環境。
-
4 # 春種夏耕秋收冬藏
小龍蝦腸炎病多在高溫季節發生,為什麼呢?
這和草魚等魚類腸炎病的發生有相似處,這個時期:
一是高溫加速底質惡化,氨氮、硫化氫等有害物質增多。
二是高溫季節也是病原體大量滋生時期,因為各種因素,小龍蝦腸道內菌群失衡,有害細菌佔據主體地位。
三是高溫容易使食物腐敗,投餵不乾淨的食物或者小龍蝦攝食到池塘裡已經腐敗的食物,容易引起腸炎病。
四是水溫變化大,特別是遇到雨天時,小龍蝦不能適應大溫差帶來的應激,體內維生素急劇消耗,造成體質下降,抵抗力和免疫力下降,給了病原體侵襲的機會。
治療措施:
1、減少投餵量。
2、潑灑聚維酮碘液消毒。
3、內服三黃粉或恩諾沙星。
4、使用微生態製劑改底調水。
5、投餵水產多維。
注意:對於感染嚴重的蝦,撈起隔離治療,該放棄的就放棄,別因小失大。
水產動物的疾病還是要預防為主,比如做好水質底質的養護、水草的養護、投餵乾淨餌料、藥物預防等。特別要引起注意的是,高溫時期要提高水位,還要注意養護好水草,因為水草能夠遮蔭。
-
5 # 龍蝦幫
小龍蝦腸炎的問題,確切來說治療作用不是很大,症狀是尾巴沒有活力,呈白色狀。這個只能預防,主要是水質不好,要提前改底,如果投了生動物性餌料,就是生雞腸這些,適當加點大蒜素,出現了症狀後我的建議是減低密度,,能賣就賣,不要幻想有藥可以治療好,減少損失!
-
6 # 小龍蝦曬太陽
我是胡蔥煲雞蛋,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小龍蝦腸炎病主要是由以下因素引起的:弧菌導致的細菌感染以及小龍蝦攝入蛋白質過多引起腸道發炎,消化不良。症狀是食物低,活動力不足,將尾部腸子拉出來會發現上面有氣泡,顏色發白。
☞,無論是弧菌感染還是蛋白質過多消化不良,都是由蝦田水質惡化引起的,尤其是在夏季高溫天氣下,弧菌感染導致小龍蝦死亡是非常頻繁常見的事情,加上天氣炎熱,水體負擔過重,淨化能力不足,餌料殘渣,生物排洩物,生物死亡腐爛的屍體等等,導致底層有機質過多,氨氮和亞硝酸鹽含量超標。所以改底殺菌是根本辦法。
☞,具體怎麼改底殺菌?說說我的思路:小龍蝦大部分疾病爆發的時間集中在五月和六月份,這個時期的高溫天氣導致蝦田底層嚴重缺氧,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缺氧,是底層惡化,水底偏酸,大量有害物質分解產生的有機質堆積,導致各種細菌滋生。這種情況下換水或者開啟增氧機產生的效果都不明顯,因為對底層的影響不大。用生石灰消毒改底對小龍蝦刺激太大,也不建議使用。我的做法是:用細菌殺細菌,用細菌來形成良性的生物分解,用光合菌+芽孢桿菌+em菌,這些有益菌配合,可以分解寄生在有害細菌上,破壞有害細菌的細胞壁,最終達到以菌殺菌的目的。同時,分解後產生的小分子鹽類和氨基酸與氨氮和亞硝酸鹽結合,轉變為無害的硝酸鹽,同時也為藻類的生長創造了有利條件,進一步為浮游生物提供了養料,最終達到改底消毒的目的。
-
7 # 聚焦三農瞭解事實
引起小龍蝦腸炎的原因有非常多,基本上都是池塘當中的,氨氮,亞硝酸鹽含量超標,還有就是小龍蝦在放苗過程當中導致外部有損傷,而且放苗前沒有經過消毒。放苗前池塘也沒有做到解毒等工作,預防腸炎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五月的時候。
小龍蝦腸炎1.氨氮、亞鹽超標:如果這些東西超標,會大大的降低小龍蝦的抵抗力。使小龍蝦非常容易感染腸炎。
2.集中投苗:在放苗之前沒有經過浸泡和消毒,將一盆子小龍蝦一股腦倒入池塘,這樣集中的大面積投放,很容易讓他們出現擠壓,造成很大的應急激,使很多小龍蝦都會出現外傷,機械性損傷非常容易感染腸炎。
為什麼會有腸炎?
最主要的是有三個因素,小龍蝦有外傷自身抵抗力比較差,水體環境受到汙染尤其是投料比較多飼料變質,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池塘沒有做到及時的消毒以及改底。
放苗前準備1.小龍蝦消毒:將小龍蝦放在大盆當中的鹽水當中輕搓,然後浸泡一分鐘左右。要避免出現機械性的損傷。
2.潑灑抗應激產品:投苗之前潑灑一定的抗應激產品也是非常有必要的,這樣會降低小龍蝦的應激提高他們的成活率。
放苗後準備1.放苗後一個星期:這個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主要是選擇在天氣比較晴朗的時候消毒,可以選擇複合碘溶液。在放苗後的一個多星期,建議選擇合適的天氣進行改底一次,使用一些氧化分解的藥物,可以抑制病原體的滋生。
2.放苗20天左右:在這個時候可以使用一些預防腸炎和其他病菌的藥物,現在都有保肝寧等,也有一些四聯藥物。當然具體是看你如何搭配了。同時預防弧菌也是非常重要的
補救措施補救措施是非常多的,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最好是馬上更換水源,可以提高它的溶解氧,改善水體。然後就是消毒工作,可以使用聚維酮碘消毒。第三個方面就是做到藥物的防控治療,使用一些三黃粉等。
很多養殖戶的僥倖心理是非常大的,他們認為上一年沒有發生今年就不會發生。這點認知是非常錯誤的,小龍蝦池塘養的越久它爆發疾病機率越大。而且也受到天氣的影響,尤其是在四五月份,天氣多變的時候。稍微不注意,有可能使小龍蝦出現大片面積的死亡。
-
8 # 灣塘谷
對於小龍蝦養殖戶來說,每年進入5月份,隨著氣溫迅速升高,部分割槽域連續變化的陰雨氣候,導致養殖池有害細菌大量繁衍與滋生以及前期不合理投餵與管理,會導致小龍蝦在5月集中爆發疾病,其中以又以小龍蝦腸炎為主。5月也被小龍蝦養殖戶稱之為“五月魔咒”、“黑色五月”等。下面就從小龍蝦腸炎發病原因、發病症狀、預防與治療方法等方面敘述小龍蝦腸炎問題。
一.引發小龍蝦腸炎的病因;1.養殖水體中有害病毒、細菌種群過多,尤其以厭氧型弧菌菌種;進入5月份氣溫逐步升高,養殖池中冬眠的細菌、病毒逐漸甦醒、恢復活力;5月份氣溫變化反常,導致細菌滋生;氣溫升高養殖戶開始加深水位,對於有環溝的養殖池,底層水不能充分對流與交換,溶氧低,容易滋生厭氧型細菌。
2.餌料投餵不合理;餌料投餵過多及投餵過多動物性餌料,剩餘餌料在養殖池中變質,小龍蝦攝於黴變餌料導致腸道滋生大量細菌,超出自身抵抗力承受範圍。
3.養殖密度不合理;養殖池塘小龍蝦密度多大,大蝦前期不合理出售,蝦苗繁殖密度過多。
二.小龍蝦腸炎主要表現症狀;小龍蝦腸道無食物,有氣泡,腸道腸線區域出現藍色色素過重堆積情況,伴有肝臟萎縮、顏色發白、變淺、保護膜不清晰等症狀。發病以大蝦居多,感染初期小龍蝦表現食物減退,不進食,會逐漸往淺水區、水草、岸邊等靠近,應激能力減弱,遇人不躲避,趴伏岸邊,活動遲緩,會出現消化道腫脹充血,隨著病情發展最終死亡。小龍蝦腸炎會引起整個養殖池塘小龍蝦感染,來勢兇猛,發病快,死亡率高。
三.小龍蝦腸炎的預防與治療對於小龍蝦的腸炎需要做到“無病先防、有病早治、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
預防方法;1.在3-4月開春的時候,定期對養殖池進行消毒、殺菌操作;2.氣溫突變時節,注意小龍蝦抗應激防護;3.對於深水位養殖池塘,一定要注重底層水的交換;4.老池塘要定期底改,有條件的冬季曬塘或清淤;5.在3-4月份將養殖池中大蝦逐步出售,減少池塘密度;6.合理投餵餌料,投餵優質餌料,適量投餵動物性餌料;7.在5月份氣溫快速升高時,注意管理水草與水質;8.對於養殖池出現死蝦一定要及時打撈,並做掩埋處理,千萬不要讓死蝦在池塘中,不問不管。
治療方法;對於出現腸炎並且小龍蝦已經大量死亡的塘口,任何藥物治療只能是緩解症狀及改變養殖環境。此階段是重防不重治,對養殖池進行防毒、殺菌,投餵優質餌料,定期用藥物阻止毒素進入小龍蝦肝臟,減少腸道吸收。最重要的是對能夠達到上市要求的蝦及時出售。
回覆列表
有著十多年小龍蝦養殖經驗的杜老闆,養殖小龍蝦60畝,每年的五六月份是腸炎高發時期,他總是提心吊膽,想起去年,他養殖的小龍蝦爆發了腸炎病,而且來勢兇猛,用藥效果不明顯,短短几天的時間,就死了2000多斤。正好又是小龍蝦上市的季節,杜老闆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心裡說不出的鬱悶。
發病後症狀發病以大蝦居多,部分小龍蝦開始腸道空腸,腸道發藍的情況,而且腸道沒有食物,有氣泡,腸道腸線區域出現藍色色素過重堆積情況,小龍蝦表現食慾減退,不進食,會逐漸往淺水區、水草、岸邊等靠近,應激能力減弱,遇人不躲避,趴伏岸邊,活動遲緩,會出現消化道腫脹充血伴有肝臟萎縮、顏色發白、變淺、保護膜不清晰等症狀。
杜老闆覺得小龍蝦病少,平常不注重防病,每年基本上都是等到小龍蝦出現腸炎的時候才開始治療,相信很多人都和杜老闆的想法一樣。就像人類一樣,你居住生活的環境再好,但依然會出現傷風感冒,所以平時我們也要預防疾病,比如每天鍛鍊身體,多吃蔬菜和水果,吃一些對身體有益的保健品,以提高身體免疫力。但小龍蝦不能像人一樣,生病可以打針,一旦那隻蝦生病,它是不可能進食,也不能給它打針輸液。所以平時預防為先,而不是治療為主。
對即將到來的腸炎高發期,杜老闆依然像以前一樣擔心受怕,為了能更好的減少小龍蝦腸炎病的發生,我們龍昌技術高老師給杜老闆提出了“預防為主,治療為輔”的具體方案:
首先
必須要為小龍蝦創造一個好環境,因此養殖塘在引進水源時,須儘量做到水質檢測,在符合水產養殖標準後,方才可引水入塘。
其次
根據天氣與小龍蝦的密度,投餵高營養的配合飼料,由於小龍蝦的腸道比較脆弱,消化吸收能力較差,會使得腸道受損,給病原菌帶來可乘之機。定期拌料內服杜仲葉提取物,刺激胃腸道消化系統,增加胃腸蠕動和促進胃液分泌等藥理作用,減少毒害物質和細菌內毒素對腸道的損害,讓小龍蝦腸道更健康,預防腸炎的發生。
最後
對於已經發生腸炎的小龍蝦,可拌料內服樂暢桉樹精油和抗菌藥,樂暢採用澳洲維多利亞州獨特的多苞桉桉樹精油製成,富含1,8-桉葉素、單萜烯、倍半萜烯、醇、酯、醛以及酮等多種植物活性成分,天然具有很強的抗菌抑菌作用,可以殺滅和抑制小龍蝦腸道中的有害菌,且植物成分安全、無毒、無汙染、無刺激。樂暢外用潑灑則可以抑制水體中的有害菌,改善水體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