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我家女兒看同一部動畫片可以看到裡面的臺詞都記住,也不覺得煩,這是正常的嗎?
11
回覆列表
  • 1 # 淡說

    正常呀,好像我們會重複看自己喜歡的電影、喜歡的書和書中喜歡的某段一樣,只不過小孩子的物件換成了動畫片而已。

    但是看到自己家裡的小孩們天天看熊出沒,有時候還會學裡面的話,覺得不太好,看什麼樣的動畫片家長還是要管一下吧,多推薦好的動畫片給他們。

  • 2 # 橙心社

    這裡可以簡單解釋一下幼兒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在任何事物從無到有的學習過程中,“可理解”的概念是及其重要的,這其實就要求我們從一個相對狹窄的輸入環境入手。有很多人在外語入門學習時也是這樣,認為從開始就應該廣泛地學習各種領域的材料,越豐富越好,然而在實際操作中,這並算不上一種高效的學習方式,因為你學習一個新的領域的材料,之前學習到的內容並不能服務於這個領域材料的理解,重新面對新的行文思路和大堆不理解的單詞,無限地淺嘗輒止,朝秦暮楚,可能就會和所謂的貪多嚼不爛的情況有些相似,一方面學起來費力,另一方面也容易因為成就感的缺失而喪失持續學習的鬥志的信心。

    反過來,父母想必都熟悉那個反覆對他說“爸爸”“媽媽”,說了成千上萬次,然後孩子終於能說出叫出爸爸媽媽的過程,反覆輸入是孩子學習理解語言的必經過程,因為在能夠透過語言解釋理解另一個詞語之前,最開始的詞語只能依靠他們對詞語和事物的推測關係的不斷鞏固確認來達成。孩子反覆看或閱讀同一部作品,一方面是因為他們記憶力和理解力有限(其實並不能一遍記住和理解多少內容,所以並不會有所謂的枯燥感,其實反觀成人本身,對於一些相對燒腦的劇情或者一閃而過的細節,不也是會反覆倒回去看的麼?);其次,是因為這種理解和學習過程本身便是出於人類的本能,是學習本能的一種驅使。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其實正是無數頓悟的累加和主旨的不斷成型,同一部作品往往在風格語言邏輯表達方面有其一致性,也即具有規律性,就像我們看一部外國著作,一開始有點不習慣,看到後來逐漸習慣了這個作者的套路,就會越來越好理解,並且同一個作者因為其用語習慣和詞彙量一般比較穩定,會經常出現熟悉的表達方式,同一部作品其規律也總會有跡可循。孩子和母親相處的時間一般最久,所以有時候我們會發現,不光是母親最容易聽懂孩子在表達什麼,孩子對母親的話的理解能力也一般高於對他人的話的理解。同樣地,孩子在閱讀時熟悉了規律,就能分出更多精力投入到理解中去,而理解也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第一遍理解了幾個詞語,第二遍因為有第一遍理解的詞語的基礎可能又理解了幾個新詞,迴圈往復,直到將整個故事都差不多全部看懂,這就是狹窄輸入環境驚人的有效性。

    不過家長有一點還是要注意控制的,那就是讓孩子勞逸結合,不要讓孩子無節制地盯著螢幕一直看下去,這畢竟對於幼嫩的視覺器官會造成一定傷害。

    文:JOJO

  • 3 # 樂視明星秀

    重複做一件事可以讓我們更清楚地記住更多細節,積累更多經驗,而小孩重複看同一集動畫片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世界上許多事物對於孩子們來說都是新鮮的,一集動畫片對於他們來說含有太多新的資訊,他們需要重複看,才能熟悉其中的細節,讓他們能看懂動畫片中講的到底是什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最喜歡哪個版本的《武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