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漢初三傑"指西漢建立時張良、蕭何、韓信這三位開國功臣(另一說法的三人歸於詞條漢初三大名將)。漢高祖劉邦曾問群臣:"吾何以得天下?"群臣回答皆不得要領。劉邦遂說:"我之所以有今天,得力於三個人---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張良;鎮守國家,安撫百姓,不斷供給軍糧,吾不如蕭何;率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位皆人傑,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那誰的功勞最大呢?
23
回覆列表
  • 1 # 幸福的布衣

    如果以醫學形式分析,蕭何是醫生,韓信是藥。如果霸王是癌症,劉邦逼死!可是劉邦活了項羽死了!就是應為有蕭何這位醫生用了韓信這一味藥。如果蕭何這位良醫沒有韓信這味良藥劉邦也的死,要是沒有蕭何韓信登不上舞臺。良藥在普通人手裡是材草。也就是普通人把良藥放到一邊,讓癌症要自己的命。蕭何是用良藥治癒癌症。

  • 2 # 丫頭160341667

    漢初三傑指的蕭何、張良、韓信。劉邦能當上皇帝漢初三傑勞績最年夜,但伴君如伴虎,最終漢初三傑的終局卻年夜不溝通,韓信因謀反的罪名被殺,蕭何一塵不染,直至病死,張良知難而退,辭職歸裡。同樣是豎立漢朝的年夜功臣,漢初三傑的人生終局為何有天地之別?

    漢初三傑之張良

    劉邦得了世界,論功封侯。環繞封侯這件事,劉邦與張良睜開一次驚險的死活搏殺。劉邦對張良說,你想要齊國那一片地盤都行,隨你挑吧。出乎劉邦料想,張良的回覆不是謝恩,而是回絕,他不要。

    漢初三傑之韓信韓信是漢初三傑中最為悲涼的一個,韓信身世貧寒,因為家裡太窮,仕進不敷前提,經商沒有成本,連一日三餐都沒有下落。當眾受胯下之辱,更是辛酸不勝回首回頭回憶。

    蕭何可以或許成為漢初三傑中的獨一善終者,不是有時的。在劉邦心目中,真正知根知底的是蕭何。劉邦起事前,就和蕭何很要好。蕭何早年是衙門裡的小吏,在劉邦照樣個經常連酒都喝不起的平頭庶民時,蕭何曾經常匡助劉邦,劉邦與蕭何,這等關係,誰能比得?劉邦對蕭何就涓滴沒有戒心了嗎?

  • 3 # 心向青山

    項羽分封天下後,是張良為劉邦求來了漢中地,沒有漢中,劉邦出蜀基本無望。

    因此,張良是劉邦得天下的基礎。

    蕭何,經營後方,使劉邦戰敗後不至於一敗塗地,可以東山再起。但這只是必要條件,不是充分條件。

    而韓信,出漢中,入關中,一統北方,垓下消滅項羽。沒有韓信,劉邦可以靠張良蕭何割據一方,但很難一統天下。

    因此,“國士無雙”的韓信是劉邦一統天下的關鍵所在。

  • 4 # 有趣好玩的歷史

    劉邦自己評價漢朝開過功勞第一屬蕭何,其他人都是功狗,蕭何是功人。食邑也是蕭何最多。

    蕭何(前257年-前193年),漢族,沛豐人,早年任秦沛縣縣吏,秦末輔佐劉邦起義,史稱“蕭相國”。攻克咸陽後,他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圖書,掌握了全國的山川險要、郡縣戶口,對日後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漢戰爭勝利起了重要作用。楚漢戰爭時,他留守關中,使關中成為漢軍的鞏固後方,不斷地輸送士卒糧餉支援作戰,對劉邦戰勝項羽,建立漢代起了重要作用。蕭何採摭秦六法,重新制定律令制度,作為《九章律》。在法律思想上,主張無為,喜好黃老之術。漢十一年(前196年)又協助劉邦消滅韓信、英布等異姓諸侯王。劉邦死後,他輔佐漢惠帝。惠帝二年(前193年)七月辛未去世,諡號“文終侯”。

  • 5 # 謀略殘卷

    漢初三傑指的是“蕭何、張良、韓信”,他們都是漢朝開國功臣,論功勞最大蕭何當之無愧。

    韓信征戰在外,終究只是一名執行。張良出謀劃策,論職能不過一名策劃。蕭何總覽方針政策、制定國家律法、負責行政管理,鎮國安民,保障後方安定、前方供需,可謂大漢王朝的運營主管。

    蕭何之功,功在為漢王朝逐鹿中原積蓄了力量、奠定了基礎,是政治、文化、經濟等全方位的功勞。這一點連劉邦都非常肯定——“諸君知獵乎?夫獵,追殺獸兔者狗也,而發蹤指示獸處者人也。今諸君徒能走獸耳,功狗也。至於蕭何,發蹤指示,功人也。且諸君獨以身承受我,多者兩三人。今蕭何舉宗數十人皆隨我,功不可忘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與人的關係是複雜而微妙的嗎?怎麼經營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