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影視控
-
2 # 影視口碑榜
在今年的First影展上,《平原上的夏洛克》是關注以及討論度最高的黑馬之一。它不僅成為作為評委之一的秦昊的此次影展“最愛”,而且憑藉其獨特的故事最終斬獲了最佳電影文字獎。吳京、郭帆、文牧野、姚晨、路陽、饒曉志更是組團錄製影片,以別樣的形式亮相,推薦這部電影。
《平原上的夏洛克》已於11月29日上映,該片在豆瓣網站上評分達到7.8分,目前累計票房已達920萬。電影在各大平臺上也好評如潮。
在電影一開頭人們就看到了一頭牛,原來的主人公超英打算賣掉了牛賺了錢完成妻子的遺願翻蓋新房,於是找來自己好友佔義、樹河以及一眾鄉親們一同幫忙,不料樹河在路上卻意外發生了車禍。報警後,警察直言,案件難破。事發地點沒監控,也目擊證人,一場大雨後案發現場也被破壞了。看著躺在病床上沒有醒來的樹河,超英決定與佔義一同決定靠自己的能力去找到肇事司機,兩位鄉村大爺變身成為偵探查案的土酷故事開始了。
故事雖然聽起來好像十分熱血,可能會走偵探故事的老套路:鄉村大爺伸張正義,經歷種種磨難,最後查得真像,真兇落網,大快人心,但是,這個故事的主角就註定了這個故事必然是荒誕的。看過電影的朋友甚至都知道最後連真兇都沒找到。
為什麼說這個故事的主角就註定了這個故事就是荒誕的呢?偵探首先是要具備推理案件的能力的,而在這部電影裡我們看到的則是,作為偵探,他們的推理方法和技巧讓你覺得匪夷所思甚至好笑。在小黑板上的寫寫畫畫簡單推理,動用好幾層的人際關係檢視監控,更令人覺得他們是在玄學破案的是運用迷信手段來尋覓肇事者所處位置。
在電影中加深了這個荒誕成分的是,一些他們在城市發生的窘迫故事,就比如超英和佔義要查第三輛車時,進了城,我們可以看到畫面裡市中心到處掛滿了建立文明城市的標語和橫幅。一出車站,佔義無意識地吐了一口痰,這時有城管就跟來了,直接給他開了一張50元的罰單。摳門的佔義很不服氣,但是超英還是代他交了罰款。交完罰款,佔義還是不爽,他一提嗓,看見城管還在,所以他只能把痰含在嘴裡,但是城管還是跟著他們,無奈之下,急中生智,佔義進行了令人震驚的操作,他一口吐在了手上在頭髮上抹了抹,那個定格的pose曼妙傲氣十足,觀眾都笑岔氣了。
當我們主人公知道範老闆出軌時,超英拒絕拿“封口費”,範老闆感受到自己的把柄落到別人手上,所以超英被毆打。範老闆認為只有超英拿了錢自己才能睡踏實,以範老闆為代表的商人階層城裡人的精明利己處事之道與具有鄉村誠實為本品質超英形成了明顯對比,電影想要傳達給觀眾的內容一目瞭然。
電影中還有一個橋段,是在佔義前往城東赴約,深更半夜裡需要人推一把車,只用一個電話就能輕易把人從被窩裡叫出來幫忙。這樣的情況放在城市我們肯定會覺得不好意思,麻煩別人,城市人口密集了,但是心與心之間的距離卻變遠了,農村人如果出門可以放心地拜託別人幫忙看孩子,但是城市的人很少拜託鄰居做事。
除此之外,我們可以發現的是,導演徐磊用的全都是素人演員,演員甚至有面對鏡頭時的不適應表現,而正是這種人演出來的電影才是《平原上的夏洛克》,而不是什麼過於壓抑過於撼動人心的影片,我們無法否認的是這才是真實的,我們熟悉的,也就是接地氣的。
正是這個接地氣的演員,真實的鄉村風貌,人們之間的仗義和相互依託,一陣寧靜和踏實的風撲面而來,就是我們也許曾經熟悉又或許早已遺忘的鄉村。
或許電影給文藝青年了理想國的感覺,但是它的最後結果是嫌疑人根本沒有被找到,一切不甘和惋惜都隨樹河的甦醒逝去了,就像導演徐磊在重慶路演結束後說的:我更關注的是破案過程中的社會面貌和人際關係。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沒有答案的,關注人們對於困難的態度,我覺得比給出一個完整的結局更重要。
-
3 # 昭雨娛樂
《平原上的夏洛克》是一部挺“特別”的電影。
特別在哪?
首先,影片經過激烈角逐獲得了最新一屆的FIRST中國青年電影展競賽“最佳電影文字”獎。
其次,影片的靈感是受一則“先破案,後報警”的真實案件啟發。
沒有強大的明星陣容,卻能讓吳京、郭帆、文牧野、姚晨、路陽、饒曉志集體發聲推薦。
而且,影片的主角就是三位年過半百的河北衡水老大叔!
影片圍繞一則農村肇事逃逸展開,以三個車牌號的追蹤為三個段落,講述了兩位名叫超英和佔義的大叔,為找到撞了好兄弟樹河的兇手,“智”破鄉村懸案的故事。這部影片如何能夠引爆話題,博得笑聲,讓我們一起根據破案的思路找找線索。
根據調查,嫌疑車輛有三。順著車牌號,超英叔和佔義叔先後找到了3位車主。
五金店老闆——消費社會中落伍的商品經營者。一個頹廢心軟的中年男人,經營著一家菜場晚上八點後把角兒的魚攤一樣,雜亂無序、藏汙納垢,卻“貨品齊全”的店。像片中那樣,只能一邊感嘆鄉村購買力的下降,一邊不得已面對店鋪即將關閉的局面。
現代消費中,貨架按照品類、用途、中國產進口整齊排列,人們可以完全憑藉美感、快感、體驗等多種不同的需求挑選出心儀的商品,購物的過程就像是遊戲的過程讓人身心愉悅。而在小小的五金店裡,貨架與商品的並列就像落伍的鄉村一樣,保留著他們出生的那個時代的東西,唯一僅有的——實用性。
在超英叔花了冤枉錢,佔義叔暗中調查被發現後,他們只得騎著三輪尋找第二個車主。
學校麵包車主——當代社會中被縛的孺子精神。這一段中超英叔和佔義叔來到了學校,在非法入侵的驚險條件下,找到了一輛麵包車。
更意外的是,在保安的追逐下,我們一不小心窺聽到了一場還剩30天的高考誓師大會。牆外是用硃紅色粉刷的“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牆內是“核心意識、看齊意識”。
在屹立的孔子像之下,學生在聽什麼?老師大汗淋漓高喊著一些成年人從唸書到變老依然不懂的“大”道理。孩子們在說什麼?振臂高呼的全是努力進步的成語,可最振奮的是什麼,是超英叔和佔義叔為躲避保安換上校服後,一起呼喊的那句:我要成功!我要成功!
關於教育,不言而喻。
這段表達也與片頭那隻被吊在空中旋轉,即將被販賣的老牛有著密切的關聯。牛是先祖圖騰,象徵千百年的農耕文明,更是孺子精神的體現。牛吃的是草,擠的是奶,耕的是地,挨的是鞭,割的是肉,流的是血。遇強不示弱,遇弱不逞強。但人們還是得把牛束縛起來掛在高處,靠販賣老牛得到金錢。
只剩下最後一條線索了,超英叔和佔義叔坐著大巴來到了遙遠的城中心,找到了他們想見的人。
身居高位的範總——階級社會中亦黑亦白的名流企業家。這位範總的汽車上果然有剮蹭痕跡!可確定真相卻不那麼容易。範總是把“身份”掛在嘴邊的名流企業家,懂法懂理,黑白通吃。能把正規刑警說得沒話,也能毫不費力地私派打手教訓仇人。
“偵探”超英叔只能採取非法手段偵破案件,也恰恰因為手段非法,發現了可能使範總名譽掃地的大秘密!
找到的黑車?突然出現的白車?真正的兇手是誰?階級社會中確實有這麼一種人。黑白通吃,兩頭下注,裡外難分,判罰買罪。
有人說影片中的監控和黑白部分令人想起《大佛普拉斯》,其實兩者有明顯差異。《大佛普拉斯》營造的是灰暗的窮人空間與彩色的富人空間,從分離走向交織。
而本片中,平民和名流的空間都是彩色的。名流的空間是彩色的觥籌交錯的,可平民的空間也可以帶有樸實清新、怪誕可愛的生命底色。我們很難將這兩種色彩作出明確比較區分。
即便複雜的階層社會允許人或事物的亦黑亦白,不黑不白。但“真相”卻是永遠是黑白兩端之一。這種表現手法,不僅是一種疊加式的空間再造,也給相對真實的社會秩序空間注入了一絲浪漫。“給悲涼的底層一點顏色”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特定社會秩序下人們生活的固定模態。
誰撞的人,答案自在片尾揭曉。
受傷的身體——哥兒仨多少都掛彩了。
哥仨是因為幫超英家翻蓋新房一起忙活起來的,去給工人賣菜的路上,樹河叔被撞了,從影片開頭躺到了影片結尾,還花了十幾萬治病。第二個受傷的佔義叔,也少不了一頓暴揍。第三個被打的超英叔,也只能坐在橋下黯然神傷。不光身體受傷了,精神也損失了。
損失的精神——廢墟里的美好生活,建不起來的精神家園。
超英叔家推倒的老房,門框上的“美好生活”躺在了廢墟中。“把新房蓋起來,這輩子就算拿下來了。”超英叔的夢想是很多農村男人的夢想。房子蓋起來了,孩子們都在身邊,多好的晚年念景。可賣牛用來翻蓋房的錢,全都為了幫好兄弟治病給了醫院。直到影片結尾,理想中的“幸福家園”也沒能建構起來。
三個男人有著共同的生存窘境,妻子和子女的缺位。片中的孩子,樹河叔動手要錢的外甥,因為遠嫁和父母決裂沒了音訊的女兒,真實的農村中比比皆是。他們的傷痛怎麼辦?中國平民百姓素有阿 Q 式的精神勝利法、“好死不如賴活著”這種達觀知命的娛樂化狂歡化的生命哲學。
這種方式可以幫助他們難得糊塗地活下去,具有一種對不幸命運天然的免疫功能和消毒作用。把平民的生存映象以一種更隱蔽的方式和藝術策略表達,把苦難和現實掩埋得更嚴實。好在,金魚做的屋頂也不錯,有兩個可以組成鐵三角的好兄弟讓人覺得生活還不會太糟糕。
金錢最好別少,仁義最不能丟。
錢當然不能少,不想報警就是怕找不著人不能報銷。後來找人也是想找到肇事者,要回醫藥費就好了。
為了查案,為了要錢。佔義叔甚至帶超英叔去神婆四閨女那兒“看事兒”(桌上的觀音和學校的孔子、範總車上掛的十字架也有作用)範總決定出錢解決問題。可是,範總的“問題”不是那個問題。
佔義叔覺得這錢得要,所以他偷偷騎上三輪去拿錢了。佔“義”也佔“益”,這個角色演活了。超英叔覺得這錢不能要,所以伴著義大利西部牛仔的音樂他拍身上馬,成了“超級英雄”。
事兒到這兒,就算完了。明明沒抓住兇手,為什麼說“智”破了懸案?
是範總又如何?不是範總又如何?
已經不重要了... ...
電影為什麼能得到觀眾喜愛?
首先,矛盾的設定非常周到。喜劇性矛盾的特徵在於它的自我背反性,矛盾的兩種構成因素相互背離,南轅北轍,不合邏輯,因而形成一種自我拆解的向心力。
一些大矛盾的處理:鄉村處事與城市處事的矛盾(熟人好辦事or錢權能平事)、舊媒體舊工具與新媒體新工具的矛盾(貼紙追兇or監控行車記錄儀、騎馬騎三輪or豪車)、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的矛盾(鄉村景觀or搖滾配樂),矛盾的處理擴大影片張力。
一些小矛盾的細節:超英的英雄夢與超英的現實困境、超英賣的那匹老馬與大城市進門的銅塑萬馬奔騰、佔義叔的義氣與佔義叔的慾望......這些生動的細節讓影片生龍活虎。
其次,節奏空間的把握比較成熟。
雖然農村文明不斷的在被城市文明消解,但在闡述內容的同時,導演始終都給雙方留足了表現的空間,並沒有偏袒任何一方。跳出了單一空間講述故事的方式。
在金魚屋頂部分,成功將影片空間外化,用十分浪漫主義的處理方法使影片更有多義性。
在有條不紊地講述故事的同時,抖落出來的貼合現實生活片段的包袱和笑料也讓人忍俊不禁,
把控節奏的同時調節觀影氣氛。
最後,影像稍顯粗礪,但作為小成本處女作電影來說瑕不掩瑜,完成度非常高,值得鼓勵。最重要的是,片尾曲《在希望的田野上》給了人們最好的願景。向著Sunny,瓜果香甜,莊稼肥壯。
-
4 # 影視片段遷移
打心眼兒裡喜歡。
我很少這樣評價一部電影。
但對於《平原上的夏洛克》,我不想吝惜自己的讚美。
早在First影展上看完這部影片之後,我就希望這部真正的華語電影大驚喜,能被更多人關注,能被更多人看到,能取得好的票房成績。
《平原上的夏洛克》是一部好片,這基本是大家的共識了。那麼,它好在哪裡?
首先,它足夠好看。
“好看”是特別樸素的形容詞,卻也是非常難做到的事情。
在我看來,“好看”意味著影片講好了故事,能讓觀眾在觀影過程中始終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
換句話說,《平原上的夏洛克》絲毫不悶。
影片的故事設定就非常抓人。
電影剛一開場,就迅速向觀眾交代了人物和整個故事的起因。
河北大叔超英,想要翻蓋家裡的房子,找來好兄弟佔義和樹河幫忙。
樹河外出採購,被車撞到,肇事司機則沒了蹤影。
樹河躺在醫院,需要錢。
超英一邊想辦法給樹河湊錢,一邊和佔義開始尋找肇事司機。
所謂“平原上的夏洛克”,指的就是在河北平原上苦苦尋找肇事司機的超英和佔義兩位“土酷偵探”。
他們能否找到肇事司機?
這是影片留給觀眾的第一個扣。
怎麼去找?
這是影片留給觀眾的第二個扣。
找到之後呢?亦或是找不到的話怎麼辦呢?
這是第三個扣。
環環相扣的敘事,讓觀眾在觀影的過程中,始終會跟著劇情在走,和超英佔義一起思考一起發愁,產生極強的代入感。
觀影前,有人看到“夏洛克”這三個字,可能會問,這部《平原上的夏洛克》是一部懸疑片嗎?
它不是特別標準意義上的懸疑片,但說它是一部懸疑片沒什麼問題。
儘管這起肇事逃逸案並不算是什麼大案迷案,儘管兩位大叔在尋找真相的時候並不具備福爾摩斯般的敏銳洞察力,儘管影片中交給兩位大叔的線索也並不算錯綜複雜,但《平原上的夏洛克》依然稱得上是一部出色的懸疑片。
因為,在對於懸疑的設計上,影片是出彩的,在敘事和視聽語言上,影片是高度型別化的。
我必須得稱讚的是,《平原上的夏洛克》雖然是徐磊導演的處女作,但他卻展現出了某種非凡的成熟。
這種成熟在敘事上體現得最為明顯。他對於影片節奏的掌控極為出色,毫不拖沓,沒有廢戲,更是將一個個出彩的細節放置在了合適的地方,從而將人物形象立了起來。
如果你在觀影時足夠仔細,一定能夠發現,影片中的配樂也非常值得琢磨,每一處配樂都在為敘事服務。
比如,在超英和佔義決定去尋找一輛日本車時,東洋風的配樂突然出現,從而產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魔幻的荒誕感,就被營造了出來。這是導演才華的體現。
如果說“好看”讓我喜歡上了《平原上的夏洛克》,導演才華的滿溢則讓我愛上了它。
影片中有太多充滿趣味的小細節了。
《平原上的夏洛克》所發生的故事在河北農村,主角是幾個農民大叔,乍一看,這是一部有點“土”的電影。
但看完片之後,我發現,所有的“土”都在導演的處理下變成了“酷”,那種發源於鄉間田野的幽默,更是給影片賦予了強大的生命力。
它是一部喜劇片嗎?
《平原上的夏洛克》擁有足夠密集的笑點。
笑點來自於“衝突”。
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的衝突、農村與城市的衝突、道義與金錢的衝突、情感與現實的衝突。
這些衝突組合在一起,呈現給觀眾的是一種荒誕的觀感。
兩個來自農村的大叔,卻不得不幹起偵探的活兒,搖身一變成為平原上的夏洛克和華生,這當然是荒誕的。
開啟調查之前,兩人並沒有做出多麼縝密的推理,而是去找村裡算命的老太太問卜,這當然也是荒誕的。
關於影片中的笑點,我就不具體劇透了。
但我可以說的是,強烈的荒誕感給影片營造出了太多讓人忍俊不禁的橋段,作為喜劇片,《平原上的夏洛克》也是貨真價實的。
作為懸疑片,作為喜劇片,《平原上的夏洛克》都是出彩的。
如果說高度型別化的敘事和極具現代美感的視聽風格是影片的殼子,那麼具有鮮明中國特點的人文關懷則是影片的裡子。
在我看來,《平原上的夏洛克》是一部好萊塢翻拍不了的電影。
它太“中國”了。
影片以小人物拍出了大時代,更是以小故事拍出了中國傳統的人情社會。
舉個例子。影片中有一場戲我非常喜歡。為了調糧店的監控來查過往車輛,超英給村裡的老夥計柱子打了電話,柱子又託關係找到了糧店老闆的丈母孃,從而達成了目的。
這是非常典型的中國式處理問題的方法。
可以說,“人情”在影片以暗線出現,成為了影片整個故事的內在邏輯。
這種“人情”也並不只是體現在處理問題時對於人際關係的依託。
影片中所展現出的情感其實是非常動人的。
首先是超英、佔義、樹河這幾個老兄弟之間的情義。他們之間的友情,不需要多說任何語句,完全用行動展現了出來,那種男人之間樸素的情感,著實讓人動容。
再就是貫穿全片的“仁義”。
在河北方言裡,“仁義”涵蓋的意思其實很多。
可以理解為仗義、厚道、誠樸等等。
超英仁義。老夥計給他幹活,出了車禍,他沒有逃避,而是主動承擔起了責任,該花錢花錢,該找人找人。
佔義也仁義。幫超英“破案”,他全情投入,不惜時間不惜體力,更是冒著諸多風險,甚至一不小心就掛了彩。
樹河也仁義。樹河在醫院醒來後,沒有追究誰的責任,而是問超英花了多少錢,表示一定要還錢。
超英對馬也仁義。為了籌錢,他準備將家中的老馬賣掉,但聽聞買家是個殺茬兒之後,他就改變了主意。
這種“仁義”在影片時時閃光,成為了影片真正打動觀眾的核心。
《平原上的夏洛克》裡所展現出的情感核心和人為關懷,雖然樸素,卻十分真摯,而這份真摯,其實也是這部電影最大的特點,也是它最關鍵的魅力所在。
一部年輕導演的處女作,能達到如此水準,著實驚豔。
它並不完美,但它足夠驚喜。
我相信徐磊導演一定未來可期。
在《平原上的夏洛克》和導演徐磊身上,我看到了中國產電影蓬勃的生機。
-
5 # 虎頭怪吧
這部電影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真實。這是一個草根故事,主角是鄉村大爺,選擇這類主角的故事少見,劇組會選角,三位大叔都極有辨識度。
喜歡電影的敘事風格,乾淨利落風輕雲淡,大爺是普通的鄉村大爺,做不出啥驚天動地轟轟烈烈的舉動。影片說的是農村三位老友中的一位發生了車禍,另外兩位踏上尋找肇事逃逸者之路的故事。這部電影的喜劇水分精準,高階又接地氣。影片一開始敘事鋪墊並沒有太多笑料,直到兩位老友一次一次外出尋找肇事者,無數的喜劇爆點才接二連三的炸開,笑料也非常生活化,十分接地氣。沒有過度的誇張和刻意。電影不止給觀眾帶來歡樂,更帶來思考。
整部電影情節緊湊,跌宕,充滿看點,笑點和引人深思。電影讓人體會到友誼的真。有很多情節都打動了我:望著“美好家園”廣告牌的超英,倒貼錢帶回來的老馬,超英被打後朋友幫他撣去身上的灰,最後幾人在樹河家地裡收貨的背影……
-
6 # 侃聊娛影室
你好,我個人觀點1.引爆FIRST影展的土味黑色幽默,雖然還是典型的型別片玩法,卻意外締造出一種全新的趣味感;無論非職演員的肢體語言,還是冷不丁的抖包袱方式,都充分彰顯出導演接地氣的喜劇才華。2.看似脫離了高階趣味,卻也不乏日常詩意時刻,比如夜晚策馬赴約,比如放入蓄水塑膠膜的金魚,等等;而模擬事發現場以及行車記錄儀的段落,則容易讓人聯想到《大佛普拉斯》。導演有拍型別片前途。一個悶油瓶加一個不省心的角色搭配,很有趣。最打動我的是賣馬的情節,是人物性格的特別反映。
-
7 # 豪小文
整部電影給我最大的感覺就是真實,太真實了,像一杯水,隨處可見卻包羅永珍。說實話,直到車禍發生我都沒理解電影到底要講啥,跟福爾摩斯有啥關係,再到後來查監控,我才恍然大悟電影的序幕早已拉開。觀影期間我一度困惑為啥超英非得花這麼大功夫找肇事司機,看到最後我慢慢明白,超英叔就是這麼個人,冒著沒有錢養老的風險也要把答應已過世的妻子要蓋的房子蓋起來,車禍發生之後二話沒說拿著錢交了住院費,侄子鬧事的時候沒有過多推脫,沒錢去賣馬寧願搭錢都不願意賣殺家,就是這麼一個人,也恰巧是這樣一個人,能執著的把找到肇事司機當成一個任務,像完成作業一樣把這件事解決,從而引發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事,而這一系列啼笑皆非,沒有一處不透漏著底層人物的悲涼。都說喜劇的更深層次是悲劇,整部電影都在給這句話舉例子,底層人物想辦事舉步維艱,交警跟著打馬虎眼,為了要一個結果被逼的自己去查,總算有眉目,卻又碰上權貴,不得不低頭,不得已用上非法手段卻在被撞者(我忘了名字)清醒後被告知自己查錯了,沒要錢又挨頓打,最後因為沒錢,不得不在妻子墳前撒謊,然後退了瓷磚,暫停蓋房子。這每一處都透著厚重的悲哀,越可笑越可悲,越可悲越真實,而越真實越可怕。整部電影有三個地方讓我印象最深:1.被保安堵在樓頂、被打之後,超英叔都跟另外一個叔(我忘了名字)說歇歇,充滿了無奈和心酸,印證了底層人物的舉步維艱;2.超英叔和另外一個叔在路上開三驢蹦子的特寫鏡頭,現在閉上眼睛都是那個畫面,沒有過多表情,沒有複雜情緒,單純的把尋找肇事司機當成吃飯、睡覺、完成作業一樣的任務;3.最後被撞者出院非得去菜地,因為要看看瓜長成啥樣、能賣多少錢還給超英叔。心酸的真實,真實的心酸。
-
8 # 精彩搞笑電影片段放送
單純把《平原上的夏洛克》概括為是一部“鄉村電影”或“土味喜劇”,我覺得是不夠全面的。
誠然,影片故事的發生地在鄉村,鏡頭呈現出來的圖景都是北方平原最為接地氣的鄉村模樣。並且,影片主要人物的身份也都有著鮮明的鄉村色彩,而人與人之間那種關係所折射出來的人情味,也都有著簡單淳樸的鄉村風味。
出現在鏡頭中的牛、馬、農人、平房、土磚、草帽、苞米地、電動三輪車、塑膠薄膜雨衣、光膀子的男人、門面簡單的街邊店鋪、張貼或印刷在公共牆面上的男科廣告、不講究美感只在乎舒適的樸素穿著等等,如此這般的元素,令影片有著極為接地氣的鄉村質感。
而外在的環境背後,影片體現出來的人物之間的關係與情感,則充分展現了鄉村農民那種樸實善良的內在品性。
主人公超英要蓋新房,好朋友都來幫忙;好友樹河意外發生車禍,超英為其擔當醫藥費用,給予關懷和幫助;為找到肇事司機,超英與好友佔義展開調查......這些故事情節與角色表現,都很好地展現了鄉村裡那種質樸純粹的人情味道,也讓整個故事更為接地氣。
此外,這類人情關係還體現在“解決問題”的方式上。
片中有一場戲能給到很好的證明:超英和佔義在鎮上調查車輛資訊,發現路邊的一個店門口有一臺監控,試著向老闆調取錄影資料,卻遭到了拒絕;隨後,超英想到的辦法,是給同村的朋友打了個電話,朋友又給自家女婿打了個電話,最後就一起在店鋪內檢視起了監控錄影——這種透過“關係解決問題”的方式,便是一種很現實的寫照。
可以說,《平原上的夏洛克》由外及內,都寫滿了對中國鄉村的觀照,稱之為“鄉村電影”,很貼切。
而它在鄉村環境下通過幾個農民所表現出來的諸多笑點,則讓觀眾在觀影過程中時不時地收穫歡樂。
實際上,《平原上的夏洛克》故事本身就很有趣味,兩個農民化身為“平原偵探”奔波於華北平原的鄉村與城鎮之間,所展開的“追兇”之旅充滿荒誕色彩。
影片裡頭的喜劇設計不是那種簡單的透過語言講述段子或者透過肢體誇張搞笑,而是以相對高階的方式傳遞幽默。非職業演員飾演的兩位“偵探”,性格質樸、憨直,處理事情時本真而不乏笨拙與柔弱,與觀眾印象中精明能幹的偵探相比,有著不小的反差——也正是這種反差,製造了影片的喜感,也豐富了影片的型別。
無論是在小超市內“裡應外合”的檢視車輛資訊,還是試圖透過“算卦”方式獲取破案線索,亦或是假扮送外賣的來“智鬥”保安,都給影片製造了一本正經的黑色幽默。而那段火車站的“不文明行為”與開著電動三輪摩托爬坡的戲碼,更是巧妙地觸控到大多數觀眾的笑點。
土味風格的外殼下包裹著黑色幽默與荒誕喜劇的核心,確實稱得上“土味喜劇”。
但是,就像前面提及的那樣,僅僅把影片概括為“鄉村電影”與“土味喜劇”,是不全面的。
在我看來,《平原上的夏洛克》有著比“荒誕”、“搞笑”更為難得的價值:它所講述的故事和塑造的人物,並非只是單純地為了製造笑料,而更多是在展現和傳遞人的誠信、仁義與善良——甚至可以說,它凸顯了我們中華民族長久以來的真、善、美。
舉凡看過電影的觀眾應該都能看到,片中兩位“農村偵探”超英和佔義,雖然性格有不同,行為方式有差異,但在面對事情時,所作出的選擇都會趨向於這幾種品質:守信,仁義,誠實,善良。
比如主人公超英,他最大的一個願望是蓋一座新房,目的看似是為了過更好的日子,實則另有隱情;朋友意外遭遇車禍,原本可以不用太擔責任的他主動承擔起醫藥費,並聯合好友佔義去追尋肇事司機;
錢不夠用的時候,他想過賣掉心愛的馬兒,但得知買方是屠夫之後,寧願窘迫一點也不願賣馬;甚至到了最後的結局裡他有機會獲益,他也做出了自己所信仰的選擇......。
還比如超英的好朋友佔義,乍一看有點衝動毛躁,也有些人性裡較為圓滑的一面,甚至還不太講文明,給人的感覺就相對有些粗糙。
但是,當他面對朋友的時候,他的缺陷並不會掩蓋掉他內心善良與正直的品性。
這兩個被譽為“平原版夏洛克”與“平原版華生”的“偵探組合”,既有對朋友情誼的真誠以待,又有對仁義道德的堅守不忘,更有對善良正直的嚴格執行。也許有些觀眾會覺得他們的選擇有些“過於實誠”,甚至對於一些習慣了自私自利的人而言,會不太理解他們的行為。
可是對於內心崇尚並恪守這類品格的觀眾而言,就會很理解片中人物的抉擇。尤其對於有過農村生活經驗的觀眾而言,會更能產生共鳴。
反正我個人的觀看體驗就是不僅能理解,還有濃烈的感動。我總覺得,我們的電影就該多去挖掘和展現華人的真善美。因為那都是很重要的品性,它們源於我們傳統文化的薰陶,源於這片土地的滋養。
所以,我會覺得《平原上的夏洛克》不止是在描摹一個帶有黑色幽默與諷刺意味的故事,而是為我們勾勒了一種“最美華人”的形象。
他曾表示,自己想要拍出“直面生活中的平淡和殘酷,又能以繼續生活下去的力量”的作品。儘管嚴格而言,《平原上的夏洛克》在視聽表現方面還存在相對稚嫩甚至粗糙的部分,但它的題材既新奇又不乏趣味,拍攝手法也具有極簡美學,整體調性兼顧商業元素與藝術元素。
裡頭對人情味的表達、對城鄉體制的思考、對中國式人情社會的體現、對人性裡頭的真善美的傳遞,都讓這部電影具備了力量。
在這個過程中,我想大家也不要忽視了擔任本片監製的饒曉志導演(代表作《無名之輩》),正是因為他一直以來堅持對高品質新電影的挖掘與支援,才讓《平原上的夏洛克》這樣的電影能夠被更多人看到。
其實這個幕後故事還挺讓人敬佩的,因為饒曉志導演不單單是給徐磊這樣一個新人導演的作品提供了很大創作上的支援,還在宣發資源的匹配上給予了令人羨慕的幫助。
饒曉志導演其實一直對聚焦小人物題材的作品很有興趣,去年的《無名之輩》就是圍繞小人物展開敘事,如今對《平原上的夏洛克》給予如此這般的支援,恰恰也證明了他在“讓觀眾看到更多聚焦小人物的現實題材作品”這方面所付諸的努力與用心。
此刻回想起這部電影,有兩場戲依舊令我頗為感動。
一個是夢見西瓜漂流在溝渠裡的那段戲,在我看來就很好的反映了農人的心理狀態——他們往往最關心的就是田間地頭的那些莊稼。這也是為什麼樹河出院後,會要求超英和佔義帶著他去瓜地看看。結尾三個人走進樹林間的瓜地那一幕,讓我覺得很真實,很淳樸,很感動。
還有一個便是超英往屋內塑膠薄膜裡放金魚的鏡頭,這個“魚和水”的設計算得上是點睛之筆。因為這不僅展現了超英這個人物的純淨善良,也展現了他對待生活的樂觀態度:即使暫時不能蓋新房且要住在相對破舊的房子裡,他也還是想讓屋子裡有些生機,寓意著他依舊對生活抱有希望。
一如片中朴樹歌唱的那首《在希望的田野上》,讓人感到美好。
-
9 # 星仔小楊
首先這是一個講述兩位農民追查肇事司機的故事。名字中的“夏洛克”也是源於這一點,農民要如何做偵探來破案呢?聽上去就很荒誕,在預告片裡我們就可以看到主人公求神問卦,扮成學生和外賣騎手,騎馬成三輪車,在城市裡隨地吐痰,還在公共浴池裡思考如何破案。預告片裡呈現出的一切都是在把它黑色幽默和荒誕的部分展示給人看,看似真的是一部快節奏的喜劇,確實讓人想到《唐人街探案》,《瘋狂的石頭》這些電影。可實際電影的節奏是比較緩慢的,平鋪直敘,漸漸展開。這些黑色幽默和荒誕的成分,在電影中實際是比較輕鬆的點綴。它並不是密集地出現,而大部分都隨著劇情自然的發生,讓人覺得開心好笑且不做作不過分誇張,甚至你會覺得它是一種現實中可見的真實存在於某處的荒誕。這些部分我覺得很成功的讓這部電影變得很有趣,也很難得的沒有太過分的去渲染這些東西。《唐人街探案》則是一個非常著力於喜劇部分的電影,它的喜劇部分誇張甚至完全可以說浮誇,這和《平原上的夏洛克》是完全不同的。所以純粹抱著看荒誕喜劇的期望去看《平原》,我覺得也許會有些失望吧。
這部電影裡實際上呈現了不少矛盾與思考,比方說,出了事故,如果說是不慎摔傷,就能獲得大部分醫療上的報銷,如果上報為交通事故,那麼只有找到肇事司機才能獲得賠償。農村裡發生的事故破案困難重重,警察既沒有精力也很難去重視這樣的小小案件。再比方說事故之下為錢爭執而暴露出的人性之劣,路人民眾事不關己的冷漠面孔,城裡人對鄉下農民的鄙夷態度,等等等等,幾乎處處可見。但這部電影並沒有在這裡多做深入,反而著力於主角以及幫助他的各種配角很好的呈現出了一種鄉土十足的淳樸與善良。這與劇情尋找肇事司機的中心主線產生了很棒的情感契合,所有荒誕的情節、苦澀的現實、複雜的思考與尖銳的矛盾都不過是善良與美好、淳樸與真誠的襯托,它們不過好像一場令人泛起心事的雨,而雨過便天晴,陰雲已遠在天邊,所見是一個Sunny灑落的林間農田。
因此這部電影的目的我想並不是去探討現實之尖銳,對這些不做過多的表現與探討,我覺得在我看來是它之所以優秀的點。
農民本身是質樸的,是鄉土的;農民去探案,看起來是荒誕的;在找尋正義的探案過程中不對尖銳的現實做過多探討,只以淡淡的苦澀貫穿於其間,這是溫柔的;而質樸的農民在苦澀與荒誕中展現出其善良與美好,淳樸與真誠,在劇情裡,就是浪漫的;電影中也透過很多鏡頭與畫面去展現了這樣的浪漫,比方說預告片中在雨棚上養的金魚,雖然這個現在想想會覺得稍微有點兒刻意,但看的時候真的覺得真TM的浪漫呀。這樣的場景還有不少,就不多說了。
說到這裡,我想起《落葉歸根》,《落葉歸根》我想也是具有這種相似的浪漫的一部電影。
看過之後我跟朋友說,浪漫的往往就代表它是不真實的。真實的世界是更舉步維艱的世界,那些尖銳、摩擦,生活中的苦澀往往都是無法像這部電影中一樣簡化且避過的,雖然我確實更想看這些,往往表現這些內容的電影也更容易得高分,但這不代表迴避現實描繪浪漫美好的圖景就是對現實妥協,電影藝術最初並不是為了揭露現實反映社會而出現。
當然,善良、美好、淳樸、真誠,這些東西要合適地表現出來並不容易。《平原上的夏洛克》我覺得做得挺好。全素人出演,並且印象裡出鏡的角色基本都年級較大,沒有一個“美型”的角色,並且全部操著一口天然的方言,純天然的演技就不是可以去評價的演技,我覺得看過之後我真的很難去評價電影中“演技”的好壞,這既不代表“好”也不代表“壞”,而是一種接近於完全的與故事與內容與背景的融洽。在其他的電影中,有時你會覺得某個演員演的太差,有時你會覺得某個演員演的真的太好,但在這部電影裡,這些都是自然而然的,一切氣質形象方言口音都是本身的氣質形象方言口音,“演技”並不被需要。
故事劇情的發展我覺得還是不錯的,我覺得這方面沒有太大的問題,其中可能存在的瑕疵等等也並不是多麼需要去深究。整個故事的結局不圓滿但卻美好,這也很棒,最後還是有點兒開放式的收尾,我覺得這樣的留白也很不錯。
至於大陸上映不得不做的“結局解釋”,忽略就好,總之是無所謂的。
鏡頭與畫面我覺得是比較一般比較粗糙的地方,雖然由於其農村題材,這些粗糙的部分反而形成了某種契合,但絕對還是屬於不足吧。這方面也有優點,影片中展現了大量平原地區鄉村和鄉鎮城市真實未經修飾未經調色的圖景,作為一個在北方長大的人,我覺得這些真實而親切,在之前的電影裡也非常少見。
配樂。配樂也是一般性吧我覺得,覺得很多場景的配樂做的並不是很好。有兩個點我要詳細說一下。
第一個是非常驚喜的,電影后面有一個主角騎馬前去赴約的場景,劇情中他原本可用的三輪車被同伴偷走了,必須趕在同伴之前到達目的地。夜色之下架著一匹老馬在鄉村與野地中疾行,這時配樂響起:“阿啊~阿啊~阿啊……”,配樂里居然融進了《黃金三鏢客》最最經典的配樂元素,我真的笑出了聲,真的是太有趣的驚喜。
第二個是我覺得不妥當的,同樣在電影后面,此時已經接近尾聲,故事基本講完,這時響起一首朴樹的歌。我對朴樹肯定沒什麼意見,但我就覺得跟影片不搭。電影中一眾角色的年齡基本都在四五十歲,朴樹雖然也不年輕了但歌和歌聲還是年輕的,本身電影和“年輕”我覺得也沒有什麼關係,這首歌跟場景和電影的整體氣質我覺得都搭不上,有點彆扭了。不過話又說回來,非得配一首歌的話,配誰的更好呢?反正國內我是沒想到。或許不配歌更好吧,我覺得這個地方太想烘托情緒結果並沒有做好。
另外電影結束的片尾曲,是一首現代田園詩的朗讀,我覺得也一般般吧。浪漫是抽象的,不是具體的,無論是歌和詩,某種程度上由於其中文字與人聲的存在,都破壞了這種抽象的浪漫意境。這部電影在豆瓣的分數目前是7.3,我沒覺得它太優秀,但它絕對讓我覺得特別,讓我覺得眼前一亮。這部電影中有很多元素都是很久很久沒有在其他中國產電影中見到的,即使其他電影中存在,也未必像它一樣做到了這樣的結合。
希望別曇花一現吧。
回覆列表
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鄉村,三個交情極深的好友,一起汽車肇事逃逸的案子,這就是《平原上的夏洛克》。
導演徐磊是一個新人,初次涉獵電影行業,並未選取大牌明星,而是全部挑選素人,為我們展現了一部別開生面的鄉村探案。
一部標準的反套路電影,顛覆了人們心中對於夏洛克的幻想,而讓兩個土裡土氣的大叔成為故事的主角,鄉土氣息與城市鋼筋水泥混合,給人一種別樣的魅力。
超英是一個普通的小農民,賣掉自家牛賺取的17萬,他本打算重新翻新自家房子。
可就在施工的過程中,好兄弟樹河遭遇了車禍,司機逃跑,留下的只有生死未卜的樹河以及鉅額的醫藥費。為了找到傷害樹河的真正凶手,超英和佔義兩人踏上破案的旅程,三輪車,監控,小黑板都是這場偵破案中線索和工具。
那麼最後兩人是否能夠找到真正的兇手呢?而樹河是否又能夠在病床醒來呢?
這部劇最好的地方在於,它顛覆了人們心中對於偵探的形象,西裝革履,小菸斗,紳士有禮,似乎成為偵探的標配。而在本片中,偵探卻成為了兩個普普通通的農民,他們身上還殘留著鄉村人的樸實,認死理和頑固。
如果僅僅從破案的邏輯上來看,它只能說是一部中庸之作,但是其自然而然展示出來的喜劇魅力,則讓影片的整體觀感大大提升,人們喜歡的從來都不是刻意的喜劇,而是在情節中自發流露出來的錯位性和戲劇性。
什麼是鄉村?這個問題每個人心中都有著不同的答案,而本片則給觀眾展現了導演心中的鄉村。
這是一片孤獨而又淒涼的土地,村中以老年人居多,較難看到年輕人的出沒,甚至開辦多年的商鋪最終都要離開去城市發展。可就是這樣的地方,卻存在著人們彼此最真摯又赤誠的感情,為了兄弟兩肋插刀,這種人情味是城市中難尋的存在。
在整個村子的聯絡網中,也赤裸裸地體現了一個道理,那便是人情社會。
影片中,在調查樹河車禍現場之時,唯有糧油店老闆有監控,百般拒絕的老闆卻在超英打過去的幾個電話後,接待了他們。這種關係,其實是農村關係極其典型的表現,寓意著一家有難,各家幫忙,等到來日,互相之間是會報答回去的。
這種人情幫忙,在超英和佔義兩人來到城市而被徹底的打破,在這裡,兩人沒有熟人,寸步難行,連進小區調查都需要爬欄杆,假扮外賣員,鋼筋水泥的城市,遍地是冷漠。
這就引發了一個主題,我們常常抨擊人情社會,認為人應該獨立性去存在,不靠他人的幫扶,自身獨立,可是,這種人情關係難道真的非常糟糕嗎?或者說假若每個人都生活在一個冷冰冰的世界中,那難道不是最為可怕的事情嘛。
影片的最後,兩人也並未找到真兇,但樹河已經醒來,對於他們來說,是否能夠尋找已經不重要了,畢竟瓜地中的瓜熟了,而日子仍舊要繼續過下去。
對照著前面片段中,超英為自己用塑膠布罩出來的新棚頂,裡面有著金魚在流動,透露著一絲浪漫。
完美的詮釋了本片的主題,無論人們在何境遇之下,既要有直面生活中苦難的勇氣,也要有想要繼續向前的動力。普通的鄉村故事,卻給人一個不普通的體驗,人生的確要有策馬奔騰高歌凱旋的浪漫,但牽著農用車大踏步的歸來又何其不是英雄主義的另一種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