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紹興李珍

    孔子說,唯上智下愚不移,什麼意思?對嗎?

    答:出典《論語·陽貨》子曰:“唯上知與下愚不移。”我們現在把《論語》看成是一句一句的,其實這個故事是連續的,中間沒有斷開。

    說的是陽貨想見孔子,但孔子不想見,於是陽貨送了一隻小熟豬給孔子。當時魯公沒實權,被“三桓”大夫所佔;而陽虎是“三桓”大夫季氏的家臣,並且實際行使著魯國之政。所以於禮,孔子必須回禮拜謝。

    孔子就打聽到陽貨不在家時,回禮拜謝去了,結果半路相遇。陽貨向孔子問了三個問題:一是心懷安邦治國之才,且讓國家迷亂,這是仁嗎?二是喜歡參政且屢次失去時機,這是智慧嗎?三是日月如梭,還有多少時間可以等待?

    孔子連說兩個“不可”、一個“諾,吾將仕矣。”

    孔子回家說了:“性相近也,習相遠也。”這句話成了《三字經》的開篇語,實際是對陽貨的感言。雖然都是人,但習性太遠了。

    後面又加了一句,即上面的提問。這個故事是非常完整的。陽貨自認為聰明,在孔子的眼中就是“下愚不移”之人。那些整日為自己爭名奪利的人,即使真的掌握了大權,也是過山車而已,很有現實教育意義。

    在此也想起老子《道德經·第四十一章》:“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生活就是這樣:上等智慧的人聞道勤而行之,怎麼可能改變?下等智慧的人聞道不但不懂得改變,還在笑話講道者。孔子老子的話說得多麼地一致呵。敬奉!

  • 2 # 信敏498

    孔子這句話一向被理解為:“上層統治者很聰明,處於下層的老百姓愚蠢,這種情況是不會改變的”。因而被一些人廣為引用,藉此對孔子進行批判,說他是輕視平民,維護統治階級的罪人。

    可是批判大師們,從來不肯正視孔子“民為貴,君為輕,社稷次之”這句名言,更不會注意孔子對子貢說,他的倫理主張是“一以貫之”的。熟讀《論語》的人都知道,在整整二十編中,很難找到孔子說了前後矛盾,或是倒四巔三的話來。這種謹嚴為學的作風,也是他被千古敬仰的原因之一。

    那麼“上智下愚不移”的孔子原意是什麼呢?我以為這並非難題,因為高等智慧,高等智商是我們常說的。低下智慧,低下智商的人也常常見到。其實這就是“上智下愚”。請想想,這處在兩個極端的人們,會發生智慧的位移嗎?當然不會。可是值得注意的是,孔子說只有(唯)這兩個極端的人不會改變。那誰會改變呢?!

    我們知道人類的智力差異很大,像艾因斯坦,牛頓,張衡這類高智商的人是少數,幹刻舟求劍,守株待兔事的人也是少數。絕大多數人的智慧是處於中間狀態。如果用統計學方法,將人類智商分佈作成曲線,那一定是呈現左右兩邊低,中間高的所謂正態分佈。而處於中間的這些絕大部份人群,是可以透過學習,實踐,鑽研,苦幹來改變他們的生活,處境,思維和智慧的。只是孔子沒有說白罷了。

    因為“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是孔子啟發式教學的原則。三千弟子中,“回也聞一以知十”,因而孔子特別喜歡這個顏回。

  • 3 # 我行吾素2019

    中人,透過感官的體驗與學習,使先天自性改變,先天的本我,被社會塑造成了後天的自我。

    上知,合於天道,通曉全集,從而不會出生本我與自我的分別。所以自行不移。

    下愚,由於愚笨,不能透過感官接受社會的洗腦,所以自行不移。

    上知是全知道,下愚是學不會,所以這兩種人不會出生相對性分別。

  • 4 # 華年1979

    子曰:“唯上知與下愚不移。” 此話出自《論語·陽貨》。

    白話意思是:孔子說:“只有上等智慧的和愚不可及的,才不改變。另有說法是:“只有最聰明的和最愚蠢的,才不改變。”我覺到不夠準確。但當時是出於什麼情景下所說,今已不可考,令人惋惜。

    一個沒有生髮出智慧的人,無論他一時聰明也好,一時愚蠢也罷,都屬於無意識狀態,都沒有明心見性,都屬於“愚人”範疇。

    而智慧不可說,不可名狀,它不生不滅,不來不往,就像道一樣。禪宗六祖慧能悟道後有雲:"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所以智慧的人是不會改變的,也不需要改變的。

    而愚蠢的人,而且還是愚人中超級愚蠢者也是不會改變的,他們認死理,不知變通,不知與時俱進,難以溝通。刻舟求劍是他們思考和處理問題的特點和常態。所以,他們常常碰壁,碰壁後還要怪罪這個世界和他人,這就是愚不可及的“下愚”。

    所以說,孔子說這話沒毛病,對的呢。

  • 5 # 老頑童13086

    唯上知下愚不移。

    這句意思就是。上,就足領導,下,就是人民。國家主席,忽悠人民。不移。就是動不了,江山就堅固了。和閉關鎖國。一個道理。

  • 6 # 商業模式師袁連法

    於“上知"和“下愚",歷來也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認為上知就是前文提到過的“生而知之者”,而下愚就是“困而不學者”。孔安國在為《論語》做注時說:“上知不可使為惡,下愚不可使強賢。"據他理解,上知就是一件壞事都不做的大好人,而下愚就是一件好事都不做的大壞蛋。這是從道德上說的。總結歷代注家對這句話的解讀,基本可以得出這種解釋,即“上知不必移,下愚不可移”,除了這兩種人之外的大多數人,是可以移,而且也是應該移的。

  • 7 # 健康長壽之本

    沒有上下文的聯絡解釋這句話是比較困難的,也很難解讀孔子當時的心境。我個人認為“上智”和“下愚”是代表事物的兩面性,也就是說有”對”就有“錯“,有白天就有黑夜,有是就有非,這是宇宙萬物陰陽變化的本源,這個道理是亙古不變的,所以說孔子說“不移”。因為孔子是開悟的聖人,所以孔子的言行舉止應該是圍繞“大道”而行的。但是孔子的開悟也不是天生就有的,他的人生一定是經歷風雨之後而見彩虹的,因此就有“小悟”與“大悟”的分別和”悟道圓滿與否”的差異。因此孔子說的話就有“經”與“論”的記載。何況孔子的言論都是弟子整理編輯的,一定會有偏差。

  • 8 # 扒皮探真

    我們應該再聽聽孔老二的霸道思維,只適合舊歷史那個年代,皇帝就是金口玉言,所以老二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喪家犬。

  • 9 # 本然堂講席

    樓主好!孔子在《論語》裡的此話是畢生教育經驗的總結語,古人對之早有定論,簡介如下,供參考。

    【字面意思】

    “上智下愚”指:(1)智商的上、中、下三類;(2)同一個人的兩個優秀品質(智與誠)。“不移”指深信、堅定、不改志向的如一狀態。對整句話可這樣理解:

    【1,是對“信力”的判斷】

    面對聖賢教育,孔子認為人會有三種態度:(1)宿德深厚的上智者,聞教則信,從信能入,一入即省,無師自通,終生奉行,永不改變;自智的同時,還播撒教理,普惠人間,最終齊等於聖賢。(2)宿德深厚的下智者,聞教能信,篤力不移,固守終生,不改初志,自慧得益,也入聖門,但不能利及與人,推廣聖教。(3)宿德淺薄的中智人,聞教半信,遊移不定,時行時輟,狐疑未決,最終不但自己得不到任何實益,還不能以教利人;常學而無用,不入聖門。

    【2,是對“省力”的判斷】

    儒家教理都是透過“內省邪思,外省邪行”實現的,這需要持續用功,終生不能間斷,否則半途而廢,勞而無功。弟子們內覺力的高低也呈現三種形態:(1)反省力強則智慧高,容易接受教誨,立竿見影起效,這是上智者。(2)反省力低但老實聽話,也易接受師語,行到實處,雖進步慢,但愈久彌堅,也能起效而化,這是下智者。(3)反省力一般,但不會正用,時常邪思,不會在老師指點的方向上努力,使覺力用不到點子上,歪動腦筋,用不上路,這是中智者。

    【3,是對“命運”的判斷】

    聖理都是自古流傳至今的瑰寶,世人卻常不識。能否以聖教改變命運,從史實看,也分三類:(1)聽聞即能實行,見賢思齊,與師同步,繼隨古聖腳步,不虛此生,這是上智者。(2)聽聞雖不懂不悟,但深信聖賢不會欺人,也逐漸能借用聖賢的智慧,日久與師同行,步古聖之願,主宰禍福,不虛此生,這是下智者。(3)聽聞卻不以為然,傲慢自負,不以為要,口有行無,屈服於宿命,一世虛度,不能主宰人生,學而無用,錯過和辜負聖賢教育,這是中智者。

    【4,道家的近似教理】

    道家老子在《道德經》裡,也總結了世人面對“道”的三種態度:(1)上等人聞“道”,勤而行之,終能覺悟而成聖賢。(2)中等人聞“道”,將信將疑,進退不定,終將半途而廢。(3)下等人聞“道”,大笑而不以為“道”,將徹底錯失今生做聖賢的前途。對比孔子和老子對學人的兩個標準可知,孔子說的“上智者和下愚者”是老子說的上等人,說的“中智者”是老子說的中、下等人。

    【5,儒家該經驗對家庭/社會教育的指導意義】

    孔子對學人“三智態”的經驗,在現實社會隨處可見,是完全正確的。在家庭裡,未來最有出息的孩子,往往是智力強(上智者),以及智力一般,但肯聽父母話,又持久勤奮用功的(下智者),而不是看起來聰明,卻用不到點子上的浮躁之輩。在學校裡,未來成績最好的孩子往往是既要智商高,又要勤奮老實、志向堅定的,兼有上智者和下智者的兩個特點,而不是僅僅智商高卻坐不住的人。在歷史上,終能學而有成、傳家續命、繼業開來的人,都是既聰明又老實的本分人,也是兼有上智者和下智者特徵,而不是絕頂聰明的人。

    總之,孔子的經驗語在暗示三層含義:(1)學聖的關鍵在“真信和實行”,而不都在人的智慧;上智者和下智者可殊途同歸,沒有高下之分。(2)在相同的受教條件下,能否被培養成人才,效果主要取決於學生自己的心態,而不取決於學生的智商。既聰明又老實的,最容易成功;聰明但不老實的,最容易失敗;不聰明又不老實的,恆敗。(3)真誠是種智慧,下智學人的踏實態度可彌補智力的不足,勤能補拙,篤志厚學,慢也能達,積功後成,必勝過中智邪用者,無需憂慮。

  • 10 # 唐言唐語

    范蠡為越王勾踐出謀劃策,勞心費力、勤奮不懈,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他們君臣終於覆滅了曾經強大的吳國、殺死了吳王夫差,洗雪了會稽之恥。之後,越軍又乘勢向北進發越過淮河,兵臨齊、晉,號令中原各國共尊周室。兵力強悍的越國使諸侯們都感到畏懼驚恐,天下各國都聽從越王勾踐的號令——越王勾踐成為了名副其實的一代霸主。身為得力助手的范蠡被越王封為上將軍。

    功成名就之後,范蠡認為盛名之下不可久居長處,他了解勾踐的為人,可與之同患難,根本不可能與之同安樂。

    於是他收拾金銀珠寶,和家人自海上乘船離去,此後再也沒有回過越國。勾踐為表彰范蠡把會稽山作為他的封邑。

    范蠡乘船過海到了齊國,更名改姓,自稱“鴟夷子皮”,在海邊耕作,吃苦耐勞,努力生產,父子合力治理產業。不長的時間就積累了大量的財富。齊人聽說他賢能,想讓他出任國相。范蠡嘆息道:“居家耕作、用心經營可以積累千金財產,又被舉薦選拔為卿相,這是平民百姓能達到的最高地位了。不過,長久享有尊貴的名號,並不是什麼好事情。”於是歸還了相印,把自己的家產分發給知音好友、同鄉鄰里,攜帶著貴重財寶,悄悄離去,到陶地定居下來。他認為這裡是天下的中心,商賈雲集、道路四通八達,從事買賣貿易可以發財致富。於是自稱陶朱公。和子侄後輩耕種畜牧,適時買進、高時賣出,以獲得百分之十的利潤。過了不久,家資又積累到了鉅萬。陶朱公的名號遠播天下、廣為傳頌。

    朱公到了陶地之後才生了小兒子。小兒子成人時,他的二兒子在楚國殺人被捕。朱公說:“殺人者抵命,這是理所當然。可是我聽說千金之子不該被棄屍在街頭,無人收拾。”於是就讓小兒子前去打理二兒子的身後之事。並準備了一千鎰黃金,裝在褐色器具中,用一輛牛車載運。

    就在小兒子臨走之時,朱公的長子堅決要去,朱公不同意。長子說:“人們常說長兄如父,現在弟弟犯了罪,父親不派我這個長子前去,卻讓小弟出面,說明我是不肖之子!”他情緒激動、幾近失控,甚至鬧著要自殺。朱公的夫人流著淚說:“如果您執意要派小兒子去,未必能救了老二的性命,可是老大真會死在眼前啊,這可怎麼辦吶?”

    朱公不得已,只好讓長子前去。他修書一封要老大送給舊日的好友莊生,並叮囑道:“到楚國後,把千金送到莊生家,一切聽從他的安排,千萬不要與他發生爭執。”長子走時,也攜帶了自己的私房錢幾百鎰黃金(他是真心想營救自己的弟弟的啊)。

    到楚國後,他立刻就去拜見莊生——莊生家住在楚國都城的郊外,門前院裡長滿了齊腰般的野草,家裡十分貧寒。儘管如此,長子依然恭敬地遞上父親的親筆書信,向莊生進獻了千金,完全是照父親所囑的那樣做的。

    莊生問明瞭事由之後,說:“你趕快離去吧,千萬不要留在此地!等你弟弟釋放後,也不要追問原因。”長子應允之後離開了莊生的家,但是他並不放心。沒有聽從莊生的話離開楚國回家,而是悄悄留了下來用自己攜帶的黃金送給了楚國主事的達官貴人,以期多方營救自己的兄弟。

    莊生雖然隱住在窮鄉陋巷,卻以潔身自好而聞名於楚國,從楚王以至平民都對他禮敬有加、尊崇備至。朱公獻上的黃金,他並不想要,只是想在事成之後再歸還給朱公以示信用。所以,他對妻子說:“這是朱公的錢財,以後再如數歸還朱公,至於是什麼時候現在還不得而知。千萬不要動用。”但朱公長子不知道莊生的這番心意,以為把金子送給莊生不會起什麼作用。

    莊生找機會入宮會見楚王,說:“某星宿移到某處,這將對楚國不利。”楚王平素就對莊生十分敬仰,問:“現在怎麼辦?”莊生說:“只有實行仁道義舉才可以免除災害。”楚王說:“您不用多說了,我知道該怎麼辦了。”楚王就派人查驗封存貯藏銀錢的倉庫。收受朱公長子賄賂的楚國官員急忙把這個訊息告訴給了朱公的長子:“楚王將要大赦牢獄了。”長子問:“怎麼見得呢?”那個官員說:“每當楚王大赦之時,總是要先查封貯藏銀錢的倉庫。昨晚楚王已派使者進行了查封。”

    朱公長子認為既然大赦,弟弟自然可以被釋放了,一千鎰黃金等於白白給了莊生,沒有發揮絲毫的作用。於是就前去拜見莊生。莊生見到他後,很是驚訝,問:“你沒離開嗎?”長子說:“我一直都沒離開。為了我弟弟的事情在上下打點、多方努力。現在好了,楚國正準備大赦,我弟弟自然會被釋放,我特意來向您告辭。”莊生知道他的意思是想拿回黃金,說:“你帶來的黃金我分毫未動,就在屋裡放著,你自己去取吧。”大兒子便入室取走了黃金,心裡一直在慶幸黃金失而復得。

    他的行為令莊生深感羞恥、憤慨,莊生立即入宮會見楚王說:“我上次所說的某星宿位移之事,您說想用好事善舉來消弭。現在,我在外面聽到民間議論都說陶地富翁朱公的兒子殺人後被囚禁在牢裡,他家派人拿出很多金錢賄賂楚王左右的人,所以君王的大赦並非體恤楚華人而是為了讓朱公的兒子活命。”楚王大怒道:“我雖然無德,怎麼會因為朱公的兒子才佈施恩惠呢!”就下令先殺掉朱公兒子,第二天才下達赦免的詔令。

    朱公長子只好帶著弟弟屍體回家了。

    回到家後,他的母親和親人們都十分悲痛,只有朱公笑著說:“我為什麼不讓老大去呢?因為我本來就知道他肯定救不了他的弟弟!他不是不愛自己的兄弟,而是有所不捨、不忍棄財啊。他從小就與我生活在一起耕作、經營,經受過各種辛苦,知道為生的艱難,所以把錢財看得很重,不敢輕易花錢。至於小兒子呢,一落生時家境就非常富足,坐上等車,騎千里馬,馳騁打獵、吃喝玩樂、遊手好閒,根本不知道錢財從何處來,所以把錢財看得極輕,棄之也毫不吝惜。所以我才打算讓小兒子去,因為他捨得棄財。長子不能棄財,所以最終害了自己的弟弟。唉!這一切都是合乎事理的,不值得悲痛。我早就知道老二不會活著回來的。”

    范蠡是擁有大智慧的人物,他隱姓埋名到了齊國後曾經給越國大夫、自己昔日的同僚好友文種寫過一封信。信中說:“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只可以與之共患難,不可以與之共享樂,你為何還不趁早離去?”文種看過信後,方才醒悟、趕緊辭職交權稱病不朝。儘管如此,還是被勾踐給逼死了。

    文種,也是個了不起的人才、國之干城。和范蠡一同輔助勾踐幾十年,才智非常人所能及也。但是與陶朱公相比之下,還是有著不小的差距的。至於陶朱公的大兒子與其父的智識相較,則差距更甚了。

    陶朱公,聰慧過人、遠見卓識,稱之為“上智”應該是當之無愧的。卻不能夠讓自己兒子接受、明瞭自己的思慮與考量,只好哀嘆:這都是天命、事理所致啊。

    知道兒子的弱點、短處卻無從改變——不正是“不移”嘛,無能為力、無可奈何。

    人們都知道曲高和寡:《下里》和《巴人》很多人都能張口就來。而《陽春》和《白雪》則會者寥寥。——人與人之間生來就有各種各樣的差異,有些差異透過學習、努力可以縮小、消弭;而有些差異則根本無法改變也就是孔子所說的“不移”——像牛頓、愛因斯坦、高斯、霍金……那些不世之才的智慧,就是常人難以企及的,再努力也是達不到的。

    “唯上智與下愚不移”應該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說到“江山易改,稟性難移”的時候,人們往往認為這個說法是很有道理的。而看到孔子的這句話卻會不以為然,認為他的話裡包涵了濃重的歧視的味道。

  • 11 # 南途北尋

    此語出自孔子 ·《論語》· 陽貨篇 · 第三章 _子日 : “ 唯上智下愚不移。”

    首先,孔子的學生把孔子說過的這一句話,單獨提編為一章是有至深之意的。

    什麼意思呢?何為上智?上智者,上根利器之人。這裡不是指世間智慧、不是指世智聰辨。

    與人的才華學識無關,而是形而之上之上智。所謂良駒見鞭影而絕塵。

    那何為“下愚”呢?後世解釋為愚笨、愚蠢之意。此大謬也!何故此言?

    鄭板橋曰:“難得糊塗”。老子曾說,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大智若愚、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納等等如是,都可解釋此“下愚”二字。

    那何為“不移”?此句中最為關鍵。此二字釋義不清,則差之毫釐,謬之千里。

    《金剛經》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故此“不移”者,“住”也。此意為守正不移、安守正道是也。

    所以孔子所說“唯上智下愚不移”全句解釋就是:“這天下至道啊,只有上根利器和似愚實智的人才能安守奉行啊”。

    因為“聰明人”一天到晚都在世智聰辯和傲慢偏見中爬滾而不得自拔,那能至誠首肯的安守行道啊。

    所以後生斗膽猜測,這句話是孔子自悟過程當中,隨感而發的一句偈(ji)語,而他的學生記錄下來後感覺很有深意,遂單獨把它列為一章,以示重要。

    其實《論語》裡這樣一句成章的話還很多。譬如: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一一孔子 ·《論語》· 陽貨篇 · 第三章。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自查資料。

  • 12 # 旅之士勇

    都是胡說八道 上智下愚 不移 和法家以奸馭良是一樣的 臥槽怎麼零

    一 孔子說:上流社會的人都牛逼 底層的都是煞筆 這是亙古不變的 不移也

    二 孔子說:經常在上面看的很清楚所以上者可以有智慧 而經常處於底層資訊閉塞必產蠢蛋也 所以刑不上大夫 禮不下庶人 智愚貴賤君子小人 不能移 非但不能移還要加深這種印象 這樣貪汙起來就方便了

    三 孔子的意思是:自古應當明君良相治國 上智下愚治國 此乃立國根本不能移也一群蠢民怎麼治國?一個昏君又怎麼治國 所以必是上智下愚也

    四 孔子:我是最有智慧的 你們是徒弟是愚蠢的 需要時刻被我敲打 記住這倆條 別給我改來改去 不過術業有專攻 你們也不必過於自卑 你們還是可以的嗎 是有資格做我學生的嗎 你們送的束俢 尤其是子貢同學的 三公消費很好嗎!

    五 孔子說:身份卑微的臣子要學會自蠢自黑自汙(何為自黑?如韓世忠自黑自汙最後安全隱退岳飛卻慘死當場) 裝逼裝孫子 裝傻充愣 扮豬吃老虎 明哲保身 綿裡藏針韜光養晦 而高高在上者一定要有智慧能夠明察秋毫知人善用 或者假裝自己很有智慧 或者能有智慧的智囊團 無論是君是臣不移者就能治國成功!就能升遷成功 就能前途無量 步步高昇

    這種句子只能意會難以言傳 可以有很多種解釋

    孔子說:君是聰明的 臣是愚蠢的 孔子說:君臣是聰明的百姓是愚蠢的 孔子又說:君臣百姓是聰明的 子女是愚蠢的 鬍子越長輩分越高說話自然越發有道理也,這是不應該改變的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因此天下可以安定

    二棍孟子:然也 親其親 長其長 君位就可以保住

  • 13 # 一九金

    基本上是指信念。上智即最智慧者,一旦對真理確立信念則堅定不移。下愚者可以巧妙躲過所有真理,堅定信仰最錯的,至死不渝。中間者是動搖分子。

  • 14 # 龍捲風68

    謠言始於惡者,傳於愚者,止於智者。

    都知道事事無絕對,我覺得說這句話的人,是想告誡他人,不要太自以為是,要參考多方面意見。

  • 15 # 手機使用者5534444811

    務覌,然何不對?對也"當下曰上知泥頑"方滋!讀陸遊巜水調:歌頭(條)多景樓》務觀其中即️上曰上知句,務觀不懂自愚說上方滋愚字:

    "江左(水話)佔形勝:最是數徐州,連山如畫,佳(人)處縹渺著危樓(婷亭玉立方滋)。鼓角臨風悲壯,烽火連天明滅往事,憶遜劉!千里曜戈甲(是年正月甲子子時朔立春多3.84)(江左乙丑牛田)萬灶宿貔貅(天乙亥雨水肚餓不泣)一一一露沾草(九️庚申初四癸亥孩寒露)風落木(樹大招風騷迎風流淚)歲方(滋)秋,使君宏放:談笑洗盡古今愁(嘻嘻)!不見襄陽(張浚兵敗符離)磨(墨硯黑不筆)滅遊人️數,遺恨黯(䄂失音)難收!叔子獨千載,(淑女不丈夫)名與漢江流(樓臺恍若遊仙夢,又疑(神疑鬼)是洛浦蕭湘)"一一一唯神智不移,淮人愚不搬家,為背不動井田之故也,尊"重"換算"力"度,物理機械效能完了。

  • 16 # 梅開二度4495

    孔子所指的上智就是指有文化的上層精英 ,下愚就是指那些沒有知識的老百姓。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學而優則仕,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這是千古不破的真理。這同人民萬歲,高貴者最愚蠢卑賤者最聰明的提法是兩種世界觀截然不同的反映。

  • 17 # 直學士悅親友有

    這是孔的客觀評價社會語:意為上層社會歷朝歷代皆是由有文化知識的人組成,是由讀書人透過層層科考選拔出來的,所以都是有知識智慧的!而下層勞苦大眾,一般沒有讀過多少書,沒有文化知識,只知油鹽柴米過日子!所以是愚俗的。當然,這句話也有點瞧不起勞動人民的意思!他還說,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同樣是客觀評價語!而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此話則是站在統治者立場說的:意為勞心者是治人的。而受統治的勞力者,只須服從統治,作好本份!沒必要事事象領導一樣勞心思治。這樣,方合統治與被統治,領導與被領導!秩序才會建立,上下性質才會確定,天下才會少出些亂子。當然,這話會惹勞動人民生氣!其實都是對封建社會現象現實客觀評價語。歷朝歷代,有哪個統治者會大事小情同被統治階級說明商量呢!??

  • 18 # 馬振廷1

    唯,什麼意思,肯定,在弱肉強食的社會里,你死我活的爭鬥裡,肯定上層要勝於下層。誰有本事不是被殺掉,就是得天下稱王稱霸帝王將相。老子曰,為奇者司殺之,智者不敢亂動,天下誰敢,誰敢造反殺誰,殺領頭的,頭為奇,奇才少數,剩下愚人不移,不敢亂動老實就太平了。下愚太平不移,太平不變也。

    有奇才的人不去發明創造新事物,只想爭奪江山,這就是落後的原因。

  • 19 # 藝海一粟

    完全錯誤。純屬唯心主義。上不一定智,下不一定愚。這就是孔老二為等級社會製造的藉口。上面的皇帝也有白痴,朱元璋是乞丐作了皇帝。能說愚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神農架裡有什麼?探索完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