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止足居士
-
2 # 雲卷雲書
說孔子的教育影響中國,我個人認為有點膚淺,應該是塑造了華人的傳統思維方式。西方擁有同樣貢獻的人是柏拉圖。正是他們二人完成了兩個文化體系的總體構型,即原始的起點式的理論建構!
-
3 # 掛在明堂射古今
這個問題讓我想到了我以前在現代教育報上發表的一篇短文,說的就是孔子的教育觀念,這樣的感悟也寫了好幾篇。
在這篇《從孔子教育子路說起》中我寫了:
這也讓我想起了孔子的學生子路!可以說,子路在沒有遇到孔子時也是一個很叛逆的人,拿現在的話說,就是不良子弟!仗著他身大力不虧,誰也不敢惹他!他在遇到孔子的時候,對孔子也是十分無禮,甚至還戲耍孔子,可是在孔子的感化下,他入了孔子門下,成為了孔子的得意弟子!
我想從這也可以看出,學生是可以教育的,而怎樣教育學生,是全社會需要作出努力的事情!應該象那位老教師一樣,愛他的學生,用愛去感化他的學生!而不是在這一段影片在網路上播出以後,舉世譁然,憤而討之,這樣是不利於學生的健康成長的!現在,我們社會應該到了反思的時候了,是什麼讓我們的孩子變成這樣,難道我們的社會就沒有責任嗎!
我覺得這個老教師知道了孔子教育的真諦!而孔子在對他的學生的教育都是愛的教育,我想現在的社會對這一點,是不是有點缺乏!!!學校老去考慮學生能不能升學,學校的升學率是多少,家長也在考慮現在的競爭這麼激烈,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可是,現在誰在考慮孩子,他們也是有想法的,而現在社會給他們的負擔越來越重,我看出現這些問題,也很正常!
再看十多年前的文字,我又想起了子路曾經都把孔子逼的對天發誓了,還有顏回和孔子開玩笑“子在,回何敢死”。這樣的師生關係,是不是也值得現在的教育借鑑呢。
在《我看傳統文化的教育》中我寫了如下文字: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忽視了教育,那就等於失去了國家發展的條件,削弱了競爭實力,從而使民族走向沒落!但是教育又不是教條,不是老師說什麼,學生做什麼,而是教學生做人,學會生存,還有學會創造!一個國家如果沒有了創造力,就是教育的失敗,其結果也是令人擔憂的!
其實,我們的先師孔子就說過“有教無類”,雖然已過了幾千年,可現在還有指導意義,現在,有的老師也把這句話掛在嘴邊,可是有哪一個是這樣做了!如果真是這樣做了,現在也不會出現這樣奇怪的現象!
教育是國家的基礎,國家的未來!重視教育還應該從正確的方向認識教育,否則也是誤入歧途!社會是複雜性的,學生是多樣性的,只有把多樣性融入起社會的複雜性,每個學生都有自己可塑造的一方面,有的適合這個,有的適合那個!可是現在的教育卻把學生塑造成一個模子,這樣怎能融入社會的複雜性呢?!其實現在的教育,有時也真應該向古人學習學習,詩、書、禮、易、樂、春秋,從做人到其他方方面面,無所不包,所以那時說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因為,那時的教育已經給他們了,但不要忘了,並不是不出門,而是把知天下事的東西學到手了,就去治天下事了!而且,先生還根據學生的潛質,進行啟發式的教育,這也是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的魅力,“有教無類”多樣性的教育模式!
再看這2007年寫的,我還在想,有教無類什麼時候能實現呢?
我在2007年6月1日寫的《我看傳統文化中的教育》中寫了:
其實,我們的孔子在2000多年前,就已經說出,有教無類這樣因材施教的話!還有,我覺得他說的當仁不讓於師,可以說是最好的說出了教育的意義!可是,現在誰也沒有聽進去!
我們看《論語》你會發現,孔子和他的學生們都是平等相處的!而孔子對學生的問題都是有問必答,而且是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針對學生進行教育,而不是那種千篇一律的老生常談的教育!這我們從他對子路還有子貢的教育中可見一斑!也可以說,孔子把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給激發出來了,不但讓他的學生學習了六藝,更主要的是教育了他們如何做人,如何成為有用的人!
而我們看看現在的教育作到《論語》說的了嗎!我還拿我已經解釋過的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這句話來說,其實這句話是告訴我們怎樣快樂的學習,而不是讓你怎樣把以前學的再反覆的複習,那就不是快樂的學習了!其實,《論語》第一章《學而》為什麼以這句話作為開篇,我想你只要瞭解了《論語》你會發現,這是孔子在教導學生怎麼做人,怎麼處世!而這句話我在以前說是孔子對道每天都接近一點,那是多麼快樂!而這個道可以是形而上的道,也是孔子所說的朝聞道,夕死可矣的大道,也是人生之道!也可以說是你每天在學習中都知道一點人生的道理,那時多麼的快樂!而對於現在的教育來說,怎麼教育孩子們做人的道理,我覺得比他們學習了多少知識更有用!而這句話雖然過去了2500多年,我想對於老師的指導意義還是很大的!
而在當仁不讓於師裡,我也能感到我們的文化精英們在風雲變幻的歷史歲月中,怎樣去知道他們的人生!我記得,好象是唐朝的房玄齡讓當時的一個神童把他給教育了一番,可是他並不生氣,還把稱為小友,讓他處理事情,這個孩子後來也成為了棟樑!而我們可以從小友上知道,房玄齡沒有把這個孩子當成孩子,而是把他當成了他的知心朋友,連這個孩子對他的教育他都能虛心接受,我想這就是當仁不讓於師的涵義吧!我想著也是房玄齡領會了孔子的另一句話,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而這個師不在年齡,而在於他的道德和學問!這也讓我想起了我以前的一件事,在家的時候,在市中心的一個下圍棋的地方和一個孩子下了一盤棋,我輸給他了,從這裡我也想到了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師!其實,有時侯孩子們在很多地方也是可以教育我們大人的!只是我們有時老是擺著什麼家長,老師的臭架子,以為我是長輩,只有我教育你,哪有你教育我的份!我想說,你們這些成人們好好看看《論語》吧,看看我們的第一代教育家是怎麼做的!
還有以前我在看《雍正王朝》的電視劇的時候,寫了一段話,曲解聖賢意,枉作讀書人,讀書讀好書,莫作迂腐人!讀了一輩子書,不知道讀的是什麼,還之乎者也的在那說聖賢雲,老以聖賢為標榜,不知自己去做聖賢事,難道這就是聖賢教導的嗎?!有寫上進的人,要把聖賢的道理想上發展,完善,可是自以為是的聖人門徒的老夫子們卻祖宗章法不可廢,聖人之說不可改,豈不知,他們在保守自己的陳腐觀念的同時,其實也是背棄了傳統,委屈了真理,讀書就要明理,明的什麼理,明的當然是大道理,但大道理從何而來呢,還不是從小道理而來,而現在有些人就抱著大道理不放,而把基礎給丟掉了,這怎麼行呢?!一棵大樹無論長的再繁茂,要是根部出現了腐爛,那還能長久下去嗎!這只是我看電視劇的感言!但是從這我也想到了《論語》裡《為政》的一句話,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從這我們也可看出,孔子在尊重傳統的基礎上,他是有創新的,而這句話我想對於今天的我們還是有很大的教育意義的,尤其對老師!而在繼承傳統,尊重的傳統的基礎上創新,在我們國家的歷史,可以說是無處不在!最早的是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還有春秋的諸子百家,還有漢朝,還有唐宋明清,我們都可以看到創新的影子,而這些創新都是在我們那廣袤的傳統文化的土壤裡生根發芽,深入人心!還拿椅子來說,就是創新的結果!而這樣的創新,在唐宋表現的尤其明顯!交子,世界的第一張紙幣,不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嗎!還有我們國樂也是在創新中得意發展的啊!可是我們現在的教育,遵循了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優良的傳統了嗎,我看沒有,我想,這對我們的教育者來說,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啊!教育不是死框框,我們的教育者們要不斷的給教育注入新鮮的血液,讓它保持活力,這才是我們傳統文化中的教育所倡導的!而老師們也要放下架子,去貼近學生,向學生學習,我想這也才能突出教育的本色!這也才是我們傳統文化中教育的本意啊!
由這我又想起了韓愈在《師說》所說的,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可是我們的老師做到了嗎?!首先是要傳道,象孔子在《論語》那樣教導學生們做人!其次才是授業,教給學生知識,然後還要解答學生在人生中出現的問題,不管是知識上,還是做人上!而我們現在的老師做到了嗎,我看沒有吧!!!現在的學校都往往把學生如何能更多的獲取知識放在首位了,我想現在學生出現的很多問題,都與此有關!象最近電白中學出現的慘案,正是在這方面給我們敲響了警鐘,而這個深刻的教訓,是要所有教育者牢記終生的!不要以為你給學生以知識就足夠了,那他不懂做人的道理,他的知識,也往往是最危險的!而怎樣去教學生做人的道理,我想老師們多去看看《論語》,在這裡你會得到很多的!
對於家長,我想說,孩子生出來,不是吃飽穿暖就行了的事,孩子的做人,家長也是起到很關鍵的作用的!養不教,父之過,教育不好,家長是要有責任的!而在這方面,傳統文化也會給家長很多的!多去看看傳統文化,多去貼近傳統文化,對於孩子,對於家長,都是有好處的!而這在孔子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中可以說是傳統文化對家庭教育最好的展現!我想這是需要家長去學習的!可以說,傳統文化中的家庭教育,是要家長和孩子做朋友,象孔子的學生中,有很多都是父子一塊向孔子學習的,象顏回父子,曾子父子!從這些我們都可以看出傳統文化中家長與孩子的關係!也可以拿當仁不讓於師來說,如果孩子說的話對,家長必須得聽,我想這也正是傳統文化給予我們的教育意義!
我在十年前寫下的文字,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回答!
-
4 # 老釣叟74730334
孔子的教育理論從各個方面強調了以人為中心的教育思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提倡人自強不息,只有具備了戰勝自我,才能一步一步實現遠大日標和理想。他有關學習方法的論述,平等教育思想的論述,人的個性差異的論述,兩千多年來至今仍深遠的影響著中國的教育。
-
5 # 感照
廉恥是立國之本。男人不懂廉恥為盜。女人不講廉恥是娼!
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禮是相處之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克己以復禮。若不克己,子弒其父者,有之,母殺其子者,有之;夫婦互殺者,有之……
義是行為底線。忽見孺子墜井,見之者必發乎怵惕惻隱之心。發乎心,踐乎行,義也。若不信乎義,社會冷漠,世態炎涼,重慶公交之事,可怖也!國家未嘗不似一輛行駛中的列車。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即是義之義!
廉不是清廉正直的意思!廉是自知之明!儒家一日三省吾身!自省以養廉!若不知廉,婦叛其夫,夫叛其婦,官叛其位,國叛其家,家庭之道絕矣!
恥是羞恥之心!書曰“一夫不獲,是餘之辜;百姓有過,罪之在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羞恥是人性最後一道防線。不自知,不知恥,何為人!
育民不以廉恥,是為育畜!畜類只有被食用的價值!死不足惜!
-
6 # 華年1979
關於孔子的教育學,我們不用走太遠去搜尋其他典籍,一部《論語》就足夠當代人研究和借鑑了。
按《論語·衛靈公》。子曰:“有教無類。”
講的是:教學生不能人為的分類別,什麼樣的學生都可以教的教學理念。
按《論語·述而》。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講的是:啟發式教育的重要性的教學理念。
按《論語·學而》。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講的是:舉一反三,由透過引導學生由知道的歸納總結推斷出未學過的,未知的教學理念。
按《論語·子路》。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
講的是:學以致用,注重實踐的教學理念。
按《論語·子罕》。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
講的是:透過不斷髮問式的方法,令提問者由未知漸達有知的教學理念。
按《論語·述而》。子曰:“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
講的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真誠高尚的教學理念。
-
7 # 圓拙
《無上的根本教育:率性,修道,格物》
儒家的教育:率性之謂道, 修道之謂教。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天命之性,這性有具體的規律嗎?
率性之謂道。率性在具體的方法嗎?道如何來展現呢?
性,透過這性來悟人與天地宇宙萬物的運化規律。
在生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來率性悟性的作用,來悟道體的存在。
修道之謂教。這就是古代人所受到的真實含義。這也是教育的根本的出發點。
把這種本性妙德作用,能夠體現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中,最後能夠達成參贊天地化育這種宇宙的胸襟。
在修身齊家中能夠體驗到的性的作用,其運用的地方就在當下。在你每一個當下在什麼地方呢?就是你的情感。就是你的感受。就是你的思想。概而言之叫:喜怒哀樂。
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就在你起心動念的地方,來觀察身心天地宇宙萬物。
問題在於,你能觀察自己的心嗎?你能控制自己的心念嗎?
修身齊家在這個時代同樣有用。
修身會帶來安樂。這會有很好的心理體驗。
不知修身,逼迫痛苦之境就顯起。
看看現實中有太多的吵吵瀼瀼的家庭。我們考察一下,就知道大多數人不知道修身之理才有家的逼迫。所以有一個詞來形容這種感受:家如火宅。
《都挺好》,在火宅中,還能看到修身的蹤影,所以在吵吵鬧鬧中我們還看到一些積極的意義。如果沒有這種積極的內容,我們所看到的搞不好就是打打殺殺的境界了。
我們會看到我們中國的現實,中國每天上萬對夫妻離婚:所有的離開,都是蓄謀已久。
我們普通的人,很難做到這一點。必須有聖人智慧的教育。所以聽聞聖人之法。這是我們做學問的一個基本的出發點。所以讀誦經典是我們做學問的一個基本入手之處。今天的方法,他告訴我們,在我們的身心行為之中。所以,我們要運用經典的方法來自己體道生活之中。古代有所悟的人都說:道在平常之中。
這就是中國古代教育家,他們的教育抓住了根本來進行教育。
果然沒有說這是宗教。但是西方人所認識到的宗教神性,我們中國的聖人能夠教育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體現出來。
天命之性,宗教神性的,我們看到東方文化,西方文化,他們都是同一個本源。但是西方人,把這個外化了,這也能認識人本有的妙德,中國的文化從自己的心中來悟道。
我們看到儒家的學問,看起來不是宗教。但是卻抓住了人的根本來修身安定天下,來具備參贊天地化宇的運作,這與神還遠嗎?
所以我們看到中華的文化中,似乎沒有西方宗教這樣的模式,但是卻把終極的追求,能夠融化在中國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
這隻能用一句話來形容:這是無上的智慧宗教啊。儒家的教育方法,教育目標,在這個時代尤其重要。
西方的文化也從零開始,中華的文化從事,卻從究竟的地方出發。
西方人一直研究人的本質,但是不知道人的本質是什麼?不知道意識的本質是什麼。
儒家的學問,從人的本質地方出發。這叫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這是儒家之教的根本。剛開始的時候從修身齊家,有了智慧,治國平天下,最終的目標,能夠讓一個普通的人參贊天地化育。
參贊天地化育,就是說成為天地宇宙萬物的自覺管理者。中國的這種智慧的方法沒有說成為神。但是這離神還遠嗎?
儒家的教育方法,從小的時候從灑掃應對禮儀的修習開啟,這就是說偉大的目標,與當下的生活體驗,是一同的。這就是中國文化中非常有名的名言。道在日常生活之中。大道平常。
看起來是幾個簡單的事,但是實踐起來卻是很有意思的,我們從日常生活中就可以來參與我們的本性,參悟人與天地宇宙萬物的規律。把握天人相應的種種奧妙。
儒家的這種教育目標,如此的崇高。而實踐的方法有如此的平常。這裡面的奧妙就是他找到了根本,從究竟的地方出發。
籲西方文化如此的廣大,有心理學,哲學,物理,化學,但是他們找不到根本,他們用自己的意識來研究這些事物,但是不知道意識的本質是什麼。
中華的文化,不但儒家是這樣,其他的文化系統也是這樣。他們從究竟實相之地出發,研究人,研究人與天地宇宙萬物的關係,方法變得非常的至簡至易,但是一起發一切事物的研究,都從來不會離開本源。
對於中華的文化來說,他一個至上的境界就是萬法歸元。瞭解一切法,他們有一個源頭。這與西方的方法有著明顯的差別,這是在太陽底下觀察萬物。西方的文化,他們研究萬物,就像在迷霧中尋找。
儒家的經典是幹什麼用的?他是在教育我們普通的人能夠用自己的身心來了解天地宇宙萬物的規律,培養普通的人能夠成聖成賢。
科學也能瞭解天地宇宙萬物的規律,但是它與儒家的學問有明顯的差別。西方的這種方法,會把人忘記了,會造成外化異化的危機,會製造各種奇怪的東西,最後讓人為消亡。
但是中華的智慧方法,首先能夠讓人瞭解自己,有了智慧再來了解天地宇宙萬物。這種方法還清靜安全。這就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恆久光明的奧妙。
這100年以來,我們一直批判古老的智慧方法,認為儒家的學問妨害了我們。但是我們從來沒有考慮到,中國幾千年文明恆久光明,與儒家的學問,有非常的關係。
儒家的這種教育方法,教育目的,在這個時代看起來,尤其的重要。
我們現在的人就缺少用自己的身心瞭解宇宙萬物規律的智慧方法。我們現在的人也很少能夠確立人與宇宙和諧關係,這種偉大的目標。我們現在的教育也沒有教育人,能夠成為宇宙的管理者。我們都是學西方的文化,我們都是仰天來觀察萬物,我們是在迷糊的狀態中來研究天地宇宙萬物規律的。我們現在的人非常可憐,我們找不到靈魂的歸宿之處
格物,儒家教育的最為重要的內容。儒家的教育,不僅僅就是仁義禮智信。它裡面還有許多重要的內容。
其實這種現象是現在的華人正在接受掃去古老智慧產生的後果。
我們學西方的文化,但是不知道西方文化的結構奧妙。
西方的文化為什麼存在做宗教科學哲學三個部分?
西方的宗教科學哲學三分,這是由西方人二元思維對立造成的。
西方人這種二元思維的對立狀態,他們的表達方法會讓我們很容易產生這樣的錯誤,宗教與科學它們是對立的。事實上不是如此,我們看看西方的很多科學家都有宗教的信仰。但是我們華人為什麼看起來好像科學完全拒絕宗教?這就是說我們華人認知西方的文化,沒有到達精深的地方。這就是說有可能我們學西方的文化在很多方面已經沒有了偏差。我們對西方的文化有了偏差,但是我們總是試圖按照西方的模式來辦教育,那麼,那麼我們的教育會不會產生問題呀?因為我們不瞭解西方文化的奧妙,我們產生的問題還不知道問題在哪個地方。
西方的文化為什麼要宗教科學哲學三分呢?或者說為什麼西方的文化要具備這三個部分呢?這裡面是一個奧妙的。這三個部分他們其實是一個整體。但是我們對於這三個部分是有了取捨的。
或許,我們這樣來學西方的文化,把西方文化最重要的部分丟失了。
這樣說,似乎還太隱晦。
對於這一點,我們如果對於中華古老的智慧有所瞭解的話,尤其明顯。
中華的智慧首先要了解我們人自身,有了智慧來和去了解天地宇宙萬物。這樣的智慧方法始終不能出臺主要的地位,它所帶來的研究結果總是天地人三位相應。這樣的方法既能淨化我們人本性,顯現人本有的妙德同時也能對客觀事物產生作用。
我們現在是不是有點明白,我們的教育缺少了最根本的東西。
現在人很多人提倡家庭教育學校的教育。學校的教育要把責任推向家庭教育。
我們中華古代的人不是這樣。中國古代的教育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中國古代的教育,不僅僅就在學校。中國古代的教育,家國家天下,整個國家體系他們都是統一的
為什麼中國古代的教育如此微妙呢?因為中國的古人有智慧,從究竟的實相之境開始。
西方的研究一起從零開始。這種研究他們不知道終極的目標在哪裡。西方的文化宗教科學哲學三分,我們只取西方的科學部分,對於這一點尤為明顯。這就是說我們的終極目標沒有。我們是在迷糊中進行教育的。
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我們不能只是滿足於完成某項工作。我們需要問的是:當我們這麼做的時候,我們需要實現怎樣的目標?
我們看看古代的人,他的教育目標。從個體的修身齊家開始,到安定天下。最好能夠參贊天地化育。這都是率性之道修道之教的好處。
人的個體生命的本質,與我們平常的生活,與我們所處的社會環境,與天地宇宙萬物的關係,它們緊密相連。這種教育, 就是格物的過程。
這種教育把最崇高的目標,與我們平常的生活放在一起了。古人用一句話來表達到道在日常生活中。或者說為:體解大道。
其實這種現象是現在的華人正在接受掃去古老智慧產生的後果。
我們學西方的文化,但是不知道西方文化的結構奧妙。
西方的文化為什麼存在做宗教科學哲學三個部分?
西方的宗教科學哲學三分,這是由西方人二元思維對立造成的。
西方人這種二元思維的對立狀態,他們的表達方法會讓我們很容易產生這樣的錯誤,宗教與科學它們是對立的。事實上不是如此,我們看看西方的很多科學家都有宗教的信仰。但是我們華人為什麼看起來好像科學完全拒絕宗教?這就是說我們華人認知西方的文化,沒有到達精深的地方。這就是說有可能我們學西方的文化在很多方面已經沒有了偏差。我們對西方的文化有了偏差,但是我們總是試圖按照西方的模式來辦教育,那麼,那麼我們的教育會不會產生問題呀?因為我們不瞭解西方文化的奧妙,我們產生的問題還不知道問題在哪個地方。
西方的文化為什麼要宗教科學哲學三分呢?或者說為什麼西方的文化要具備這三個部分呢?這裡面是一個奧妙的。這三個部分他們其實是一個整體。但是我們對於這三個部分是有了取捨的。
或許,我們這樣來學西方的文化,把西方文化最重要的部分丟失了。
這樣說,似乎還太隱晦。
對於這一點,我們如果對於中華古老的智慧有所瞭解的話,尤其明顯。
中華的智慧首先要了解我們人自身,有了智慧來和去了解天地宇宙萬物。這樣的智慧方法始終不能出臺主要的地位,它所帶來的研究結果總是天地人三位相應。這樣的方法既能淨化我們人本性,顯現人本有的妙德同時也能對客觀事物產生作用。
我們現在是不是有點明白,我們的教育缺少了最根本的東西。
現在人很多人提倡家庭教育學校的教育。學校的教育要把責任推向家庭教育。
我們中華古代的人不是這樣。中國古代的教育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中國古代的教育,不僅僅就在學校。中國古代的教育,家國家天下,整個國家體系他們都是統一的
為什麼中國古代的教育如此微妙呢?因為中國的古人有智慧,從究竟的實相之境開始。
西方的研究一起從零開始。這種研究他們不知道終極的目標在哪裡。西方的文化宗教科學哲學三分,我們只取西方的科學部分,對於這一點尤為明顯。這就是說我們的終極目標沒有。我們是在迷糊中進行教育的。
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我們不能只是滿足於完成某項工作。我們需要問的是:當我們這麼做的時候,我們需要實現怎樣的目標?
我們看看古代的人,他的教育目標。從個體的修身齊家開始,到安定天下。最好能夠參贊天地化育。這都是率性之道修道之教的好處。
人的個體生命的本質,與我們平常的生活,與我們所處的社會環境,與天地宇宙萬物的關係,它們緊密相連。這種教育, 就是格物的過程。
這種教育把最崇高的目標,與我們平常的生活放在一起了。古人用一句話來表達到道在日常生活中。或者說為:體解大道。
我們現在的學校教育專注於西方的科學知識的學習。我們知道最新帶來的弊端,於是,有人就起來說,我們要放棄這種教育,這樣的想法對不對呢?用還是用儒家的觀點來觀察,這不合乎中庸之道,我們不能又走向另一個反面。
華人自古就有中庸之道。我們要用這種智慧來觀察現代的教育。
考試不好,學西方的文化不是不好。而是我們走向的極端,把科學知識絕對化了。本來科學研究要把人逗樂於客觀事物之外。在西方的文化中,對於人本身的研究,他們放在那,宗教領域這些領域。但是我們把這些最重要的東西丟掉了。因為科學是最好的東西。
我們從來不注意到,西方的科學哲學雖然三分,但是它們緊密相連。
只學西方的科學知識, 那麼就有巨大的缺陷。
我們學科學知識才能改造我們的客觀事物,但是對於我們內心世界就無從觀察。
這是造成極端的根本原因。
我們沒有方法來訓練自己的智慧,那麼我們就沒有智慧來觀察現在的問題。
這就是我們現代教育所面臨的困境,我們缺少智慧,這才是根本的原因。
我們還是缺少智慧,我們想解決我們現在的問題,有可能我們就會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學習西方的科學知識,進行考試考核,頒發文憑這都是需要的方面。
這些都沒有錯,我們首要做的就是要把現在的科學知識與古老的智慧平衡的運化。平衡的運化就是中庸之道。平衡的運化就是在另一個層次上來把握,西方的科學知識。
中國的人那麼多。不可能就是一種模式。不可能就是一種單一的伸展。
所以我們現在的文化,要具備多種多樣的文化模式,能夠適應各種各樣的人,他們不同的追求。
看看我們古人,把我們的文化分成儒釋道中醫,只能保證我們華人,有不同的層次追求。雖然有不同的層次追求,但是他們也能夠麼統一。這就是中國古人的智慧。
我們現在能缺少這樣的智慧,我們把我們學生的所有目標都定在考試這一方面。大家都在走在一個獨木橋上。
有的人偏重於物質方面的追求,有的人可以偏重於精神方面的追求。
偏重於物質的追求,也可以含有少量的精神方面的追求。追求精神方面,也可以進行物質方面的觀察。
我們不能考慮各種各樣層次的追求,把所有的目標都定在考試升級上面。考試結束了,我們的目標也就失去了。考試結束了,到了大學,學學也可以放鬆了,享受人生就開始了。這是心想,都是表明我們沒有用智慧來觀察我們的生活。我們追求的目標都是非常粗糙的。我們的心沒有智慧,才變得如此的粗糙。我們沒有智慧的方法,能夠如實踐的瞭解觀察現實的生活。等到問題已經廣大了,我們還不知道回頭。這是我們沒有智慧,沒有先見之明。
這種沒有先見之明,我們有個很好聽的名字,叫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我們把西方人發現的知識,都拿了實踐一番,西方的科學知識是不斷先進證偽 所以我們的實踐永遠跟不上西方人的研究。我們總是跟在西方後面人檢草鞋,我們哪裡有時間來進行我們自己的創造呢?
我們就看看,我們大多數的分科學都是由西方人創立。我們所有的研究大部分內容都是由西方人來確定。我們所有的研究方法必須要符合西方人的模式。這樣的狀態我們能夠出頂級的科學家們,能出大思想家大哲學家嗎?
我們總是隻管我們現在的制度有問題,沒有見到西方人那樣的法治社會,本來這種追求是可以的。但是把我們的問題歸於我們的制度,這是非常的不善於觀察。
這些問題的根本之處,就是我們放棄了古老的智慧,不能把古老的智慧與現代的文化結合融合。
-
8 # 九月風滿樓
孔子的教育水平即使放到今日,也是神一般的存在:
① 因材施教,不僵化。
冉求、子路問孔子同樣一個問題,孔子給出的答案卻完全相反。原因是這兩位學生性格一個急、一個緩,所以教育起來也要因人而異。
整本《論語》讀下來,才發現這是個貫穿始終的思想:具體問題,必具體分析。
無怪乎孔子發出感嘆:“君子行走於天下,無可無不可,沒什麼一定之規,心存道義即可。”
這與當代教育慣常使用的“標準答案”,可有著天壤之別。
② 愛憎分明,不糊塗。
子貢問孔子當個大家都叫好的善人如何。
孔子說不行。必須是好人說好、壞人說壞,才算是個“好”善人。
“見義而不為,無勇也。”
“父母之仇,不共戴天。”
“以德報怨,何以報德?”
從孔子這些錚錚鐵骨的話語裡,可見一斑。
比起當代連個正當防衛都不敢大肆鼓勵的忍讓式教育,又強了不少。
孔子最喜歡的弟子就是顏回,儘管如此,仍然說他不是一個對自己有幫助的人。
只因顏回對自己過於言聽計從。
不似子路,“當仁,不讓於師”,面對老師不妥當的行徑,直言批評,絲毫不留情面。
子路也從一個鄉野間的粗鄙漢子,成長為軍政大家,最終在與叛軍鬥爭中慷慨赴義。
想如今,有幾個老師能做到熱情擁抱學生批評,還能相互學習和成長?
④ 點撥引導,不強灌。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不到思考的關鍵時刻不給予啟發。啟發一處後做不到靈活運用到多處,就暫時不往下教了。
這又是何等的睿智?
反觀當今教育體制,倘若學生不能舉一反三,有哪個膽敢不教?
⑤ 有文有武,不偏科。
孔子不止教授文學一科,禮、樂、射、御、書、數,有文有武,文理互補,絕對是全面發展的六好型人才教育。
話說孔子的射術那是一絕,圍觀者甚眾。且力大無窮、奔跑起來能追兔子,怪不得活到七十多,身體素質不是蓋的。
然而孔子在被誇讚博學多才的時候,卻很謙虛地說:我很厲害嗎?可能也就駕車(御)比較厲害吧?
這比起當今手無縛雞之力的文理科老師,以及經常“教數學”的體育老師們,可不知又強了多少呢。
⑥ 能屈能伸,不迂腐。
孔子任魯國大司寇期間,齊國邀約會盟,偷偷打算一併武力征服了魯國國君。
不料孔子“有文事者必有武備”,竟然也偷偷帶了左右司馬五百兵車,不但保了魯君平安,還趁機把齊國佔領的汶上三城要了回來。
孔子師徒周遊列國路過蒲地,正趕上當地武裝叛亂,與叛軍訂立了不去衛國通風報信的盟約,才被放行。
不料,孔子扭頭就去衛國報信了。學生們大驚:盟約也能違背的嗎?
孔子淡然道:“要挾之盟,上天怎會當真?”
不以個人名利為重,處事靈活權變。此等作風,比起當今教育,不知又高明瞭幾分。
回覆列表
簡述孔子的核心思想:
1、有教無類的辦學理念。 孔子的教育思想首先體現“有教無類”上。即不分貴賤,不分老幼,不分地域,都有受教育的權利。孔子招收學生有八個不分:一不分貴賤,二不分貧窮,三不分愚智,四不分勤惰,五不分恩怨,六不分老少,七不分國籍,八不分美醜。是“泛愛眾,而親仁”的具體化。
2、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一是在具體教導中各因其材而措施不同。如“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二是對學生隨其材情造就。如“問仁”、“問政”、“問孝”。
3、學而思的辯證統一。 孔子主張學思並重。“學而時習之”,才能實現“溫故知新”。又說:“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僅僅這樣,還是不能掌握知識的實質,根本原因是沒有做到學與思的辯證結合——“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歸納以上思想的意義及對後世教育的影響:
這種思想的教育意義是,在發現孩子內心優秀和潛質的基礎之上,適應人的發展並能有效促進人的發展的教育,使人獲得更多快樂和幸福的教育,讓人感到生命很有意義、很豐富、很有品位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