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沉默的二蛋

    我有靠譜回答!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讓我們來看看白起是怎麼圍的這40萬人。

    按理說,這40萬是趙國的幾乎舉國之兵,被白起用很少的兵力圍在了由趙軍營壘、秦軍營壘、以及百里石長城和大糧山組成的三角形地帶。三面是營壘,一面是強敵。這還只是趙國的戰鬥部隊,趙軍的所有輜重部隊被秦軍隔在了大糧山。這就造成了一個分割包圍的境地。

    趙軍在突圍失敗後,主將趙括戰死,其餘全部投降。

    但是投降以後的戰俘怎麼出來的問題上,白起自己心裡也沒有底,因為這不是幾千幾百人,而是四十萬人的龐大數量,光糧草供應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但是惜字如金的《史記》有這麼一段記載:

    前秦已拔上黨,上黨民不樂為秦而歸趙。趙卒反覆。非盡殺之,恐為亂。

    於是就是這樣,白起設計坑殺了趙國的四十萬降卒。白起說這段話的原因是因為,上黨郡在秦趙沒打仗之前是屬於南韓的,但是南韓在上黨的歸屬上已經說不上話了,於是上黨的郡守自作主張將上黨郡獻給了趙國,並且在長平之戰的初期,秦軍主將王齕率領的秦軍勢如破竹,打的老將廉頗連連敗退,上黨郡的人幾乎全部都跑到趙國那裡去了。

    所以白起才會有這句上黨民不樂為秦而歸趙,不如全部殺光了,免得生亂!

  • 2 # 立志成蟲

    題主啊,白起“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招降趙國的降卒,問題是趙人能相信秦人嗎?秦軍可是以斬首計算軍功的,哪裡有情理可講?白起坑殺大約45趙軍降卒今天看是滅絕人性,在當時卻沒錯。秦國要一統天下就要滅掉包括趙國在內的東方六國,在古代,耕地面積和青壯年男丁的數量規模是一個國家最核心的實力。沒了青壯年男丁就沒人種地和打仗了,國家離滅亡也不遠了。不殺45萬降卒接下來怎麼辦?光是吃飯耗費的糧食秦國也負擔不起,況且趙軍投降前已經斷糧46天,在飢餓裡喪失了戰鬥力和軍心士氣。如果不捱餓的話,即使主將趙括戰死群龍無首,以趙人的兇悍都未必會是一盤散沙的崩潰掉,仍然會堅持戰鬥,當然是贏不了的,可是秦軍也會死的更多。降卒是成建制有紀律的軍隊,有45萬哪,一旦不捱餓了隨時會反水,秦國不害怕嗎?是敢承受還是承受得了這種滅頂之災的後果?

  • 3 # 泉匱齋護法

    白起為何要殺掉趙國的40萬降卒呢?歸根結底,一共有以下幾種原因。

    第一、關係秦趙兩國生死存亡

    長平之戰決定著未來秦趙兩國的走向,誰也沒資格輸掉這場戰爭,趙國竭盡全國之力,秦國也是傾國而出,白起殺降後,放走了240個小孩子,可見趙國連孩子都派上了。秦國勝利後,白起必須要殺降卒,雖然這並不是什麼光彩的事,但如果不殺,這場仗不是白打了嗎?秦國戰勝的優勢也就蕩然無存,而且白起並沒有把握徹底馴服這批人,所以只能殺掉了。

    第二、擊垮趙國眾人的心理防線

    白起殺了40萬降卒後,還放了240個年紀小計程車兵,讓他們回國報信,這當然不是白起心存仁慈,他就是要讓這240個人把他的所作所為傳遍整個趙國,讓趙國君命膽寒。白起這招果然厲害,當得知40萬降卒被殺後,趙國為之一震,一片哀傷,趙華人的心理被擊垮,戰爭付出的代價太大,他們也命令秦國是萬萬惹不得的。

    第三、飯不夠吃

    長平之戰中,雙方的後勤保障都不充分,趙國的糧道被白起切斷,趙軍被圍困46天,甚至已經自相殺食,而秦軍也不好過,根本沒有餘糧,40萬人相當於現在一個小縣城的人口,一天要吃多少糧食?白起只能殺掉他們,省下糧食。白起雖然獲得了最終的勝利,但他屠殺40萬人,引起了當時的國際輿論,太過殘忍,所以有人送他“人屠”的稱號。

    因為屠殺了40萬人,白起後半生也陷入深深自責,最後他拔劍自刎雖然是秦昭王的下令,但也有他的自責,想要解脫的因素。

  • 4 # 小城謠

    第一、趙卒在戰場上很拼命兇狠著稱,如果放過他們,未來會是秦軍的一大障礙,不如殺掉以殲滅趙國的有生力量;

    第二、秦國的最終目的是統一,即便今天不殺,最終還是要攻滅趙國的,不如趁這個機會就先殲滅他們的軍隊;

    第三、白起當時的想法是,長平之戰取勝之後直搗黃龍,進攻趙國邯鄲,當然秦庭後面的一系列操作太謎了,錯失良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紅樓夢》林黛玉進賈府中描寫林黛玉、王熙鳳、賈寶玉的句子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