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1
回覆列表
  • 1 # 想當燃186

    消費券需要搭一定消費金額用,本來有相應消費的有點作用,但對因疫情生活窘迫的人們,他們覺得超市、餐廳東西貴,更談不上去旅遊什麼的,可能就沒什麼用。另外消費券受益相關企業都是國企及大型公司,目前看真正要幫扶的是中小型商業。

  • 2 # 泰山微創意

    最近發的消費券有用嗎?這個問題的答案肯定是有用的,多地為了刺激消費,活躍市場,發放一定數量的消費券,消費券是搞活動的一種手段,當然有利也有弊!

    刺激市場,帶動消費

    很多城市都掀起了發放消費券的風,或多或少的都在分批次搶券,搶券的通道也是不一樣的,有的是自己的app,有的城市則是透過支付寶埠,像山東泰安是透過支付寶搶消費券50元,分5次使用,搶券的方式給大家分享一下:

    搶券明細和使用方法都給大家說了,可以定好鬧鐘開啟搶券模式了!

    發放券是利民,可監管不到位也有可能成了變相提價的籌碼

    大家都知道,從南京到北京買的不如賣的精,價格的定位是根據市場來的,購買的多了需求大了就可能提價了,疫情期間也出現過一罩難求的事情(別想歪了,是口罩)平時2毛錢的口罩賣到8塊多,算算是何等的增長,關鍵是8塊錢還買不到。現在消費券橫行可能會讓商家故意提價,原來賣15元的一份面,可能用券消費付款時面的售價已經賣到20元了,道理你懂得。

    還有商家打出廣告來領到的消費券可以直接變現金,直接搞蒙,還能這樣?自己的親身經歷某外賣平臺下單,8塊錢的東西,平臺標價10塊,付款時打8折,還得自己付送餐費,直接搞哭了,翻過來調過去自己賠了3元錢,本來想省錢的結果沒省錢,為了搞活動吸引人氣,商品價格提點再打個折,感覺自己賺了,其實你不賠就不錯了。這樣的例子太多了。

    消費券的發放整體來說還是不錯的,有用,能有效刺激市場消費,還請商家老闆不要變相漲價,那樣就失去券的意義了!

  • 3 # 火車小站

    相比較“社會分紅”,簡單的理解就是給每個人都發錢,但是這樣會具有普遍覆蓋的弊端,消費券則可以精準定位,這就是消費券的優勢。

    抗擊疫情到今天,只有中國香港發放了現金,內地並沒有提出發放現金的政策,不過各種消費券此起彼伏。

    各省市紛紛出臺惠民政策,刺激消費,恢復經濟。

    疫情發生後,澳門最早提出了消費券。

    2月13日,澳門特區政府向所有居民派發3000澳門元電子消費券。

    3月2日,山東濟南推出2000萬元文旅消費券,用於拉動文旅消費。

    1-2月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20.5%,餐飲收入同比下降43.1%,汽車銷售額同比下降37%,家電下降30%。

    3月6日,遼寧省向大眾發放惠民文旅消費券。

    3月11日,河北省安排專項資金1500萬元,實施體育消費券補貼政策。

    3月12日,浙江省推出10億元的文旅消費券和1億元的文旅消費大紅包。

    南京最猛烈,消費券總額為3.18億元。

    寧波市、區縣(市)政府、企業聯合推出1億元文化和旅遊惠民消費券。

    “消費券”主要出現在經濟蕭條、消費停滯的時候,因此它是一項短期的政策,所以在使用消費券時候要特別注重情勢、時機和影響,一定要精準投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可以說說你們這些情侶都是怎麼認識的嗎?好好奇,我怎麼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