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不二齋
-
2 # 順其自燃
書法的氣韻,簡單說就是每一筆從哪裡來,到哪裡去,也可以說成起筆和收筆。篆隸楷的起筆收筆也是有聯絡的,只是不太明顯,到行草的時候每一筆(?)都會有牽絲,明顯的看出筆法的來龍去脈,在整篇中字與字的連線也可看到氣,所以也叫氣脈,再去體會書評中用筆流暢就能知道氣的重要性了。當然氣韻還有一個韻,韻原來是評品音樂的,音符的長短,高低,快慢,甚至於倚音,上滑音,下滑音的綜後運用,使樂曲擬揚頓挫,婉轉動聽。書法的韻是靠筆法控制筆畫的粗細,長短,曲直來實現的,大到一幅字,字與字的疏密,大小,依側,墨的濃淡都成為構成書韻的元素。書法的氣和韻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不能割裂開來練習書法,品評書法。只有在經年累月的習練中不斷體悟,在古人法帖中吸取營養,才能較快的提高自已的書法造詣!
-
3 # 師範小王子
氣韻生動,血脈貫通在古代書論裡談的最多。然而非書法造詣很深的人難以深刻理解。在楷書裡面似乎以氣韻聲動為主。首先運筆純熟,筆無滯畫,點有呼應,顧盼有神,撇捺有飛動感,整個書寫過程,似乎有一條連貫的筆勢存在,這大概就是人們常說的貫氣吧。寫完之後,總體看上去風格一致,美不勝收彷彿在欣賞一部妙曲,主就是氣韻生動了。而在行草、狂草方面,氣韻生動,血脈貫通,這兩個方面都要體現出來方為完美作品。書寫者滿懷激情,一但捉筆在手,心不厭熟,手不厭精,偃仰頓挫,馳鶩奔突,彷彿將一條粗細宛轉的線條引流而下,整篇作品一氣呵成。所以使轉自然,流暢呼應,是行草乃至狂草達到氣韻生動、血脈貫通的重要條件。
-
4 # 大丙詩畫
有俗氣則無韻味,去其俗則氣韻自生,去俗無它法,唯有”讀萬卷書",學識長了,分得清好壞,雅氣自然儲於胸中,日集月累,正是所謂的"厚集薄發",不止寫字,其一言一行,必有氣韻。不信你就行動起來,十年後再回頭看現在的自已,這就是生氣韻的辦法。謝謝您的邀請
-
5 # 華山論劍花園
書法古人有曰:丹書鐵卷!即古先賢在涼兵器時代!文而兼武多!武而重文少!也就是德才兼備的問題!觀嶽飛字更能見氣韻!在書外功多……如果說近代!沈老字!就有丹書氣!一般人的修養難於理解其中文化意識……
-
6 # 臨池管窺
這裡先講一個關於書法氣韻的小故事:
清代書家何紹基巡視山東時,有人請他評論一位書家的字,何笑著說:此人每個字都寫得不錯,但不能成篇;我的字並不是每個字都好,但尚能成篇。這位山東書家就是在氣韻上出了問題。故《畫荃》上說:“得勢則隨意經營,一隅皆是;失勢則盡心收拾,滿紙皆非”。
“氣韻生動”是中國書畫常涉及到的一個問題。
我們知道,書法藝術分為:筆法、結體、章法三大法則。相較於筆法和結體的技巧,章法則具有更多的抽象內涵。
章法又大體分為:筆勢、行氣、布白、平衡等方面,其中“氣韻”的具體表現形式則在於筆勢。
筆勢在書法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蔡邕《九勢》中提出“勢來不可止,勢去不遏”後,歷代書論都有論述,雖名稱不相同,有筆勢、氣勢、形勢、書勢、體勢、骨勢等,但都離不開勢的概念。
什麼是“勢”呢?簡單說,勢就是事物在發展中表現出來的客觀趨向,是一種力量的趨向。如水勢、氣勢、火勢的勢就是這含意。
“勢”又是一種心理意向,創作的主導動機、情緒都可藉助“勢”表達出來,欣賞者也可透過勢的有形載體感受它。
筆勢是透過毛筆在運動過程中,輕重緩急與縱橫牽制一系列承前啟後的動作產生的,是在熟練運用筆法的基礎上筆鋒的運動趨勢,其具體又分為:節奏與趨勢。
一、節奏
如同詩歌、音樂一樣,節奏是利用各種對比的方法而產生的。
具體表現為:
輕重之勢:輕與重主要取決於筆畫粗細與字形大小。
遲速之勢:速與遲是指運筆的快慢節奏。
枯溼濃淡之勢:墨的枯溼濃淡變化透過豐富而又微妙的色階差異,達到改變視覺刺激強度而產生節奏感。
二、趨勢
趨勢在書法中,被喻為“筋絡”與“血脈”,只有筋絡相連,血脈通暢,書法作品才會有生命力。
具體表現為:
折搭取勢:運筆收鋒時,用折法轉換鋒向,使其與下一字首筆鋒相呼應。
連筆取勢:順著字形的自然趨向,連筆書寫。
縮筆取勢:縮勢多於伸勢,合勢多於開勢,應開者用合,應伸者用縮的取勢方法。
欹側取勢:以正求欹,以側取變。
以上所舉的種種求勢方法,皆為求勢之手段,而不是目的,其目的當然還在於得到筆勢。因其所含具體技法過多,限於篇幅及讀者感受,故不一一 列舉贅述。總之,書法的“氣韻”格調,除了在筆法與筆力嫻熟和遒勁的基礎上求勢外,還與加強自身修養的“字外功”也是分不開的。
-
7 # 神韻軒書法
氣韻是由用筆.結構.章法.行氣.墨法.書卷氣組成的整體精神面貌,是一種神采韻味。
行氣是指書法作品中的形勢動態之美,一幅書法作品中筆畫與筆畫之間,字與字之間.行與行之間有一種內在氣脈延綿不斷,使作品給人一種行雲流水的感覺。一字有一字的起止,一行有一行的首尾,這種有起有止的行筆方式同時讓書法具有時間延續特徵。
陸柬之《文賦》。(見下圖六張書法作品)墨跡章法和氣韻主要得益於王義之。全書144行,1658字。字型以行楷為主,有少數草字。深得晉人韻味,用筆精美,結構勻稱,古雅絕俗,氣韻生動。
-
8 # 平凡的修行者
中國書法有著三千多年的發展史,是中華民族獨有的、高尚的藝術。書法有法,必須是用毛筆墨汁宣紙寫成的漢字,活字活詞活文章,有筆法、結構、章法三大法則。對此歷代書論家有著詳細的論述。總的來說,書法藝術要具備兩大因素:一是外形優美,二是內涵豐富。
外形優美是把漢字寫的好看,內行豐富是書寫內容有豐富的思想感情。兩者完美統一,形成中國書法獨有的表情達意功能。這種功能要靠筆法的中鋒側鋒、提按、疾澀,結構的疏密避讓、虛實向背,章法的行間布白、上下相合等法則來實現。其中上下相合、左右連屬是衡量書家水平高低的重要方面。因為它能表現出一幅書法作品的氣韻,使人感到作品的活力,這種書法作品的氣韻就是書論家常說的行氣。啟功先生曾說:“行氣就是在書法作品中字與字的連線狀態。行與行的行氣叫橫行氣。字與字叫縱行氣。”
所謂行氣就是指上下字之間的氣勢,這種氣勢不可中斷,不只一行中,就是前後兩行也不中斷,這叫行氣貫通。上字的末筆與下字的手筆要呼應顧盼,氣韻貫通,在隸楷是暗的,在行草是明的。上下字(上下行)的點劃呼應,勾連得體,形成作品的動態感,即是脈絡通暢、血氣充盈。懷素的“自敘貼”中“人人慾問此中妙,懷素自言初不知”的“中妙懷”三字即是例證,還有行與行之間、一字與一字之間的體勢相應等尤以蘭亭序中行與字的行氣貫通更為明顯。顯然,在一幅書法作品中,行與行、字與字不是獨立存在的,都有著緊密的聯絡,是由一個字一個詞的個體組成的,並表現出氣韻的通暢,給觀者以遐想和共鳴。這就是書法行氣的微妙之處,也就是所說之氣韻。
-
9 # 尚晉齋書法工作室
不同的書法家,作品的氣韻不盡相同,同意書法家,在不同的階段,寫出的作品,氣韻也會有不同,同一書法家在不同的情景下,所表達的作品氣韻也不盡相同。所以,氣韻是動態變化的,也是書法作品最難得的。
一,書法對氣韻的要求是最高階的,氣韻不是每個書法家都能寫的出來,氣韻要透過點畫、輕重、佈局、筆法等整體呈現出來。基本功不行,不用談氣韻。
二,歷代大書書法家都有不同的氣韻,又有屬於自己的鮮明特點,放眼當代有名的書法家,毫無氣韻可言,這與以創新為導向的書法之風有密切的關係。胡創、亂創,以醜為美,醜書當道,標新立異的書法亂象有關。
三,想寫出有氣韻的書法,需要堅持臨摹古帖,非一日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沒有捷徑,尊古法,臨筆不輟,汲取古人的智慧,融會貫通,最終會寫出自己的味道。
-
10 # 狂喜淡墨a
書法藝術書寫具有氣韻,如何練就出氣韻?
追求書法氣韻,達到一個書之境界,即練就技法嫻熟,駕馭筆鋒的遊刃有餘後,用筆的自然化,呈現出一定的個人風格,才有寫出書法藝術的氣韻流暢。
氣韻是一種作品中看不到摸不到的感覺,是靈性的體現,雖然來自筆法,但是更重要的是源自一個書家綜合能力的體現,心境的表現,情性的流淌。比如王羲之的書韻,筆勢遒勁,字裡行間流露出“端莊雜流麗,剛健含婀娜”的韻致,後世學書者難以達到的境界。
如何達到此境界,首先書寫的狀貌具有清朗俊逸、恬靜灑脫的風神來。
寄情山林、恬淡儒雅的秉性,使王羲之在揮運之際從未宥於法度,或者說在追求書法天趣的過程中,其技法從未受到法度的束縛。若此才能運筆的隨心所欲。出現心跡的表現,主要體現在筆墨的盡善盡美,比如用筆的大小錯落,抑揚頓挫,映帶牽絲,以及活潑生動形象的點畫都無形中綻放出灑脫的情志。
由此潺潺如溪,緩緩的煙雲,呈現韻律。一種氣韻暢然狀,蔚然。
因而達到氣韻流暢,需要在筆墨功夫及筆外功夫上,都要完備,尚有一定的的形質與情性的相互有機依存,出現妙美的書境。一幅氣韻作品自然立在面前。沒有捷徑可走,只有頓悟中苦練基本功。
回覆列表
氣韻是中國藝術的傳統理論,開始有氣和韻兩部分組成,氣主要指氣勢、韻是指韻律、節奏。
氣韻二字事實上把中國傳統藝術和人結合起來,突破外在形式的侷限,向內在發展。
氣韻透過兩個方面表現,第一是書法家,書法家除了練習技法以外,好要學習很多傳統文化,我們叫字外功,這些是氣韻表現的基礎。另外就是書法家本身的性格特點。
第二是藝術作品,好的書法家可以用筆墨語言表現不同的情緒,寫岳飛的滿江紅和李清照的聲聲慢所運用的筆墨技法是不同的。
至於氣韻是怎麼練成的:
第一、錘鍊書法技法,熟練掌握用筆的提、按、頓、挫、轉、折、連、帶、及用墨枯溼濃淡、章法布白、用印技法等基本書法技法。
第二,多讀書、學習小學、古詩詞、琴棋書畫詩酒花茶、多思考,體驗生活。學會自律、做人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