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北莊1號院

    恐怖谷理論來自於森政弘教授自己的類人機器人研究與製造實踐,它不是無中生有的猜想,而是從實踐中總結的研究成果。最為可貴的是,他還讓自己的理論視覺化,繪製了一幅恐怖谷理論曲線圖。

      在這幅曲線圖中,橫座標代表模擬物模擬的逼真程度,縱座標代表模擬物與人之間的親和程度,實曲線代表人們對靜態模擬物的好感度隨著其逼真性變化而發生的變化,虛曲線代表人們對動態模擬物的好感度隨著其逼真性變化而發生的變化。兩根曲線的下凹區間代表好感度的最低水平,如山谷狀,所以被命名為“恐怖谷”。

    根據這幅圖,我們至少可以總結以下四條規律:

      第二,隨著逼真性向較高程度增強,無論是靜態模擬物還是動態模擬物,人們對它的好感程度會產生一個陡然下降的趨勢,而一旦逼真性到達一個較高的臨界點,好感度會墜人谷底。而隨著逼真性到達幾乎100%比例的時候,好感度又會升到最高值。這說明,在不能做到完全模擬的前提下,盲目追求高模擬度不是明智的選擇。

      第三,動態模擬物引起的好感變化要比靜態模擬物引起的好感變化劇烈得多,換句話說就是動態的恐怖谷比靜態的更恐怖。

      第四,在恐怖谷那個臨界座標點,人們對高度模擬的機器人或玩偶會產生屍體、殭屍和行屍走肉等恐怖感受。

    上述是對恐怖谷理論相關的描述。

    從進化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恐怖谷理論確實有其道理之處。在歷經百萬年的生物界的物競天擇之後,人物對於自身的外形、感官及聲音、光線、冷熱等已有相當程度的自我預設,對自身同類具備極其本能的辨識度,從而能將人與動物、活人與死人、人與植物及人與石塊等進行顯著的分別。而類人機器,在一定程度上,會直接導致人類認識的畸形感:無體溫的人、長相完全一樣的人、情緒絕對受控的人、缺乏隨機偶然思維的人等等,這種畸形感的存在,可能會引起心理及精神上的高度不適,從而感覺生活在畸形世界中一般。

    所以,機器人專家在製造機器人的時候,尤其在智慧化程度和硬體模仿度不成熟或成本太高的情況下,儘量與人的外形產生顯著區別,甚至在螢幕圖形表示上,一般用近似卡通人物來表達。

    當然也有觀點認為這純屬臆造。

    個人認同恐怖谷是一種現實存在,並不是人為臆造的。

    當然,未來類人機器人的出現是一種必然,至於會為人類社會帶來什麼樣的新的心理改變,可能需要幾代人的研究,有哪些負面問題需要解決,則需要心理學家們更多的研究發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凱迪拉克xt5與e300l選哪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