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悟空快來學藝
-
2 # 十月貳十五
不請自來 !
剛剛回答過同樣的一個問題,我就再來說一次。這個問題真是太難了,難倒了無數家長。到現在也沒有任何人能說他有辦法治療孩子的網癮(楊教授那種變態方式除外)
這個我只能說因人而異,根據不同的孩子肯定有不同的辦法,這個就要各位家長自己去琢磨了。千萬不要直接打罵,不要完全不讓玩遊戲,初高中生正是叛逆的時期 ,也不能完全放任不管。
就拿我自己打比方,我從小就愛玩遊戲,我父親也愛玩,我還沒上小學時就和我爸天天在家玩遊戲機,我家老爺子非常溺愛我,週六週日在家玩一天也不說我,還專門給我錢讓我去遊戲廳。和我爸的放任不管相比我媽完全反過來了,我媽的家教很嚴格,吃飯不許發出聲音,不許說話,不許挑菜等等等,更不用說玩遊戲這種事情了。因為遊戲影像了學習捱過不少打,因為玩遊戲我媽砸過遊戲機,砸過電視,這導致我從小記恨我媽,從來不願意和我媽一起待在家裡,學習也不好好學習,超級叛逆,捱打也習慣了,打就打無所謂。就這樣我很早輟學了,步入社會慢慢才瞭解了母親的良苦用心。
說了這麼多我們回到問題,我就是個例子,對孩子不能只來硬的希望打可以打改他,也不能隨他高興讓他隨便玩。 我現在還在玩遊戲畢竟從小玩到大,但有時候就會想“當初我父母為什麼不問問我,既然這麼喜歡玩遊戲,有沒有想過以後自己做遊戲?或者從事與遊戲有關的行業,這樣既滿足了愛好,又可以養家,兩全其美!
我不知道當時年少叛逆的我能不能聽懂這個道理,但我認為如果我能聽懂我一定會為了以後能更好的玩遊戲而努力的。 說了這麼多都是針對我個人可能有用的方法,您的孩子還需要您和家人一起溝通,想想什麼方式適合他。
希望可以幫助到您和您家!
-
3 # 淡淡的憂傷136252715
其實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巨大的金庫,就看做父母的怎麼做了。
孩子是愛動的,孩子的動手能力特別強,對於小孩子來說他們更願意到外面的世界去玩,他們願意接觸大自然,比起玩手機來,他們更喜歡夏天去和稀泥,更願意去叢林裡撿蘑菇,去山裡遊玩。所以不是孩子們愛玩手機上癮,是做父母的一開始就沒有給更多的時間給孩子,如果孩子有其他的更好玩的事情去做,誰又會願意拿個手機玩耍呢?小孩子嘛,一定要培養興趣愛好,比如打籃球、游泳等等,這樣習慣了就不會喜歡手機的。
大孩子怎麼辦,大孩子一般是初中以上的那種,這種孩子就比較難管了,防不勝防!做父母的可以帶著他去做父母的工作,讓他感受下賺錢的辛苦,體驗社會的苦楚,他才會從心理接收。
心理接收比硬管出來的孩子更持久!更厲害!
做父母的持之以恆的去糾正吧,不要放棄!總會成功的!
-
4 # 遇見沐涵
在我看來,這個癮不算癮,這個時代就是這樣的,只不過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就像我們小的時候流行疊紙船,紙飛機一樣,那時候不也是撕掉作業本拿來疊飛機麼?一個道理,孩子喜歡玩遊戲是因為孩子除了各種各樣的遊戲找不到更有趣的東西,每天孩子在一起討論的是遊戲,放鬆的方式是遊戲,樂趣也是遊戲,而且家長本身是有責任的,為了哄孩子把手機給了孩子,不會養成習慣,當問題嚴重了才醒悟,浮躁的心浮躁的家長和孩子,多帶孩子進行戶外活動吧,給孩子規劃一些有意思有意義的事情做,養成好習慣自然也就解決遊戲癮的問題了。
回覆列表
現在家長因工作原因或生活原因陪伴孩子的時間比較少,孩子獨處的時間比較多,由於各種原因孩子往往會透過打遊戲來打發無聊的時間。這樣就需要我們認真對待和引導孩子儘快解除沉迷打遊戲的習慣。
首先,作為家長要先自己擺正心態,因為我們也是經歷過小孩階段,要懂得換位思考,小孩打遊戲上癮,會有很多原因的。首先要了解具體情況,先觀察小孩子是在玩什麼遊戲,現在很多學習可以透過玩遊戲的方式進行的,比如學習詩詞、學習成語、學習程式設計等等;其次很多遊戲是可以鍛鍊小孩的觀察能力、反應能力、思考能力等等。
建議先在小孩玩遊戲的時候可以靜靜地看下小孩玩,想一想小孩子為什麼會上癮?透過觀察、瞭解具體情況後再分析下小孩在玩什麼遊戲?為什麼會上癮?然後在平心靜氣的時候,在小孩沒有玩遊戲的時候再找小孩溝通,瞭解小孩子自己的想法;要尊重小孩,建議不要在小孩玩遊戲的時候去找他說,這樣會引起小孩的反感甚至對立,一般小孩都是好奇心很強的,你越不讓他玩遊戲他反而越想辦法去玩;同時千萬別在小孩玩遊戲的時候去搶他的手機!
在瞭解小孩的想法後再根據掌握的情況和小孩溝通,讓小孩明白玩遊戲的危害。這個時候特別需要我們家長的耐心,因為這個調整需要一個時間過程,明白這一點之後我們嘗試和小孩訂立一些規定,比如說什麼時候才能玩遊戲和玩遊戲的時間,逐步地縮少玩遊戲的時間;同時在小孩達成規定後給予一定的獎勵,慢慢培養孩子的自制力,養成自律的習慣。很多遊戲專案需要充值才可以玩,這時候家長要耐心和小孩分析如何合理地使用金錢,幫助小孩建立良好的金錢價值觀同時家長控制小孩的零用錢。其次我們家長要引導參與孩子的學習專案,慢慢轉移小孩的注意力,培養小孩的興趣愛好,增加家長和孩子的互動,透過一些親子活動增加更多的認識,比如琴棋詩畫、打球、游泳、跑步、跳繩、跳舞、唱歌、閱讀、玩魔方等等;也可以和小孩制定這些學習專案的學習規劃和時間,這樣可以進一步壓縮小孩玩遊戲的時間。
凡事有內因和外因,小孩喜歡玩遊戲可能和家長有關係,我們家長一定要重視,要以身作則,在小孩面前也儘量少玩遊戲;其次小孩子之間喜歡透過玩遊戲的形式認識更多夥伴或者透過玩遊戲進行比拼,這時候家長之間、家長與老師之間需要進行溝通和配合;要引導小孩的價值觀,向上學習,向榜樣學習,找些學習好的同學做榜樣和做夥伴。
最後,家長朋友一定要有信心、決心和耐心,不能操之過急,要治好孩子打遊戲的癮需要的是持續有效地監督,相信透過以上的方法逐步地調整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