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歡“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出自東晉陶淵明《飲酒(5)》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其實是喜歡整首。因為要切題,就優中擇優選了這一句。
這首詩不僅影響我人生觀,這首詩也影響了我對別人的判斷。我聽到有人叫東籬這個名字,就感覺起名得人好有境界,會有更多好感。
不知道是因為陶淵明這個人才喜歡這首詩,還是因為這首詩才對陶淵明這個人感興趣。詩人生活在那個時代,我們所知有限,他的詩明明白白在那放著,和我們有了共鳴,應該是詩好,然後對詩人感興趣,之後,又發現《雜詩》也不錯。
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
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
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
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鄰。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道出了人生短暫。為了只此一回的這一世,我們應該努力自勉。
平時最喜歡引用飲酒5這首詩。這兩年經常登山。或早或晚,藍天白雲,置身清爽舒適的風吹拂的山間,“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脫口而出。
由於不是文學專業,不懂詩詞賞析,只能就自己的感覺胡亂寫。有的還要臨時抱佛腳。現學現賣。
但是文學有種修辭手法叫通感。我的理解隔行不隔理,美好的事物,美好的文筆,大家都能有個分辨,大家美好感覺是一致的。不用於學術,不用於考試,就不要設定人為壁壘。在太初,在原始社會,一切一切,都沒有那麼多區別。社會分工越來越細,鬧的沒學問的人都不敢開口說話了。可是沒有那麼多愛好者,學者的書如何印刷出來,如何能做到不賠錢呢?
那古代哪有這麼多的事。好就是好,和利益沒多大牽連。所以,我們在這首詩裡,看到了平靜的美好。
小時候我不喜歡古詩。因為不知道啥意思。近來年歲見長,對人生有了自己的經歷,認知,覺得古代的人好聰明啊,簡潔的幾句話幾個字就把人生各種事情都總結描摹的那麼到位!漸漸開始喜歡揣摩古詩,回憶起過去學過的古詩,發現還是陶淵明的詩記得最真。為何,因為他的詩沒有那麼多引經據典,像是嘮家常,可是還有深深的人生感悟,很深的哲理在這裡邊。我想有的感悟他的詩裡都有。
還因為心煩意亂的時候,失意彷徨的時候,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這四句詩能給你想要的勸解告慰。人間應該是車馬喧鬧的,可是如果你心態平和,寧靜淡泊,志存高遠,身處鬧市也猶如在幽靜山林冥想。
所以,你煩躁焦慮,不是世界的社會的他人的原因,只在你自己。
它開導我。熱愛自然,人應該努力追求天人合一。遇事多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一切問題矛盾都是因為我執的堅持。
最重要的感悟是,飲酒我也能,詩歌我也喜歡啊哈哈!
我最喜歡“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出自東晉陶淵明《飲酒(5)》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其實是喜歡整首。因為要切題,就優中擇優選了這一句。
這首詩不僅影響我人生觀,這首詩也影響了我對別人的判斷。我聽到有人叫東籬這個名字,就感覺起名得人好有境界,會有更多好感。
不知道是因為陶淵明這個人才喜歡這首詩,還是因為這首詩才對陶淵明這個人感興趣。詩人生活在那個時代,我們所知有限,他的詩明明白白在那放著,和我們有了共鳴,應該是詩好,然後對詩人感興趣,之後,又發現《雜詩》也不錯。
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
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
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
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鄰。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道出了人生短暫。為了只此一回的這一世,我們應該努力自勉。
平時最喜歡引用飲酒5這首詩。這兩年經常登山。或早或晚,藍天白雲,置身清爽舒適的風吹拂的山間,“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脫口而出。
由於不是文學專業,不懂詩詞賞析,只能就自己的感覺胡亂寫。有的還要臨時抱佛腳。現學現賣。
但是文學有種修辭手法叫通感。我的理解隔行不隔理,美好的事物,美好的文筆,大家都能有個分辨,大家美好感覺是一致的。不用於學術,不用於考試,就不要設定人為壁壘。在太初,在原始社會,一切一切,都沒有那麼多區別。社會分工越來越細,鬧的沒學問的人都不敢開口說話了。可是沒有那麼多愛好者,學者的書如何印刷出來,如何能做到不賠錢呢?
那古代哪有這麼多的事。好就是好,和利益沒多大牽連。所以,我們在這首詩裡,看到了平靜的美好。
小時候我不喜歡古詩。因為不知道啥意思。近來年歲見長,對人生有了自己的經歷,認知,覺得古代的人好聰明啊,簡潔的幾句話幾個字就把人生各種事情都總結描摹的那麼到位!漸漸開始喜歡揣摩古詩,回憶起過去學過的古詩,發現還是陶淵明的詩記得最真。為何,因為他的詩沒有那麼多引經據典,像是嘮家常,可是還有深深的人生感悟,很深的哲理在這裡邊。我想有的感悟他的詩裡都有。
還因為心煩意亂的時候,失意彷徨的時候,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這四句詩能給你想要的勸解告慰。人間應該是車馬喧鬧的,可是如果你心態平和,寧靜淡泊,志存高遠,身處鬧市也猶如在幽靜山林冥想。
所以,你煩躁焦慮,不是世界的社會的他人的原因,只在你自己。
它開導我。熱愛自然,人應該努力追求天人合一。遇事多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一切問題矛盾都是因為我執的堅持。
最重要的感悟是,飲酒我也能,詩歌我也喜歡啊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