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禹哥哥

    博物館壟斷,我覺得一聽就不是一個好點子。

    首先,允許我做一系列的靈魂拷問

    試問一下,博物館有賣貨經驗嗎?有渠道嗎?有商務相關的組織和部門嗎?

    有線上專家和運營經驗嗎?

    有真正專業,能夠對產品品質、品控負責任的產品經理嗎?

    有大量生產資金嗎?有相應的可以支援的財務制度嗎?

    文創產品調性,是應該博物館說了算,還是應該市場說了算?

    不用回答我,大多數博物館都不是故宮博物院,幾乎都沒有。既然都沒有,那麼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是成本最輕的試錯。

    其次,博物館是為什麼而設立的?文化交流對嗎?

    既然如此,展品所有權可以有歸屬,但你是否可以仗著館藏壟斷,不給人看和交流呢?

    如果可以,那麼這是設定博物館的初衷麼?

    文化都是多元的,比如水利博物館可能有大禹的相關展陳,有根據水系梳理的各時期人民文化場景的展陳,這些文化是否就是可以壟斷獨家呢?顯然不同的博物館文化內容確是可以交織的,並沒有哪個博物館對文化能具備壟斷的高度。

    那麼好,既然博物館不具備文化壟斷的高度和唯一性,且承辦主旨還是文化交流,那麼代表博物館走下神壇,走入尋常百姓家的文創產品,被壟斷,會帶來什麼結果呢?我們可以簡單設想下:

    其一、展示場所的限制:只能在本館線下(或也有線上)展示;

    其二、展示人流量的限制:只能參觀本館的受眾看到;

    其三、展示渠道的限制:沒有線下傳統批發分銷渠道的加持,大量銷售人員的助推,不被看到。

    其四、可能有聯展:稍微擴大一部分受眾;

    其五、要壟斷勢必要爭奪文化代表展品,脫離陽春白雪精神內涵的代表形象,進而轉戰商業戰場。如果走到這一步,那博物館就被玩壞了。崩塌的不僅僅是其公益屬性,還有文化屬性和大家對博物館的精神信仰。一旦精神信仰崩塌,試問博物館文創存在的價值和底氣,又在哪裡?好看?精神價值淪為皮囊?

    綜上所述,博物館壟斷,回家洗洗睡。更開放,更融合,更協作,更尊重,更敬畏。才是博物館文創該有的態度。

  • 2 # 拆布斯

    文旅產業不光有博物館一種存在,還有各種古蹟,廟宇,旅遊景點,博物館最近很熱是因故宮的走紅而引發的,文化文博業要走向民眾,走向市場,不僅僅是講歷史,炫寶貝那麼簡單,它要迎合主流消費人群的習慣,審美,以及品味等,決不能千人一面;並不是所有的博物館都能象故宮一樣,深挖歷史,腦洞大開,天馬行空的聯絡消費者,把歷史變得時尚有趣,面對網際網路,自媒體的興起,如何傳播文博的價值,如何品牌化,IP化,形成獨特的調性和認知這個是關鍵,其他各種商業化的文創公司也會大量湧現,文創產品也會成為新的消費品,說到底拼的是創意而不僅是資源。

  • 3 # 韓Q哥

    博物館應該和文創企業一起融合共同開拓發展文創產業之路。

    近年來,全球範圍內的博物館開放化已成大勢所趨。然而國內博物館,還將這些文化遺產當做自己的一家之物,所以就造成了故宮年收入15億的獨家文創。今年很多博物館蜂擁而至,在就沒這樣的好事了。

    這一個故宮的開發,帶來了整個文創產業的復興。在今年5月30號在北京開展的中國文化發展論壇上,國家原文物局,局長說文創產業之路不斷升溫,這是好事,可是博物館一定要和文物單位一起研究開發,才能把文創產業不斷升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是7501主席瓷?